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应急救援的“最先一公里”。近年来,朝阳路街道南川社区立足实际,以提升居民应急救护能力为目标,按照“多网融合、多力共治”的思路,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推出“关爱生命,‘救’在身边”项目,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应急救护意识,提高居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19日,记者在南川社区举办的应急救援培训课上看到,应急救护讲师郝治艳正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的形式,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告诉居民们在遇到意外伤害、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时,如何迅速、准确地采取急救措施。随后,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演示下,居民们依次亲身体验了心肺复苏的全过程,通过培训,大家真切感受到应急救护“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也掌握了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今天我很荣幸走进南川社区,为大家做应急救护知识宣讲。我们今天主要宣讲的内容有心肺复苏、AED的操作使用、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应急救护知识宣讲,提高辖区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在突发意外事故灾害来临的时候,做到人人为急救,急救为人人。”榆阳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郝治艳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以前不知道如何进行现场急救,都是通过看手机和电视上学习急救知识。通过两次的培训,我学会了紧急外伤包扎和心肺复苏等技能。以后如果身边再有类似紧急情况发生,我也会给他们进行简单处理,我觉得这个课程很棒,很实用。”居民万广梅说。

为了确保急救知识能够覆盖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困难群体,社区还组织志愿者们开展入户宣传活动。在张美芳家中,志愿者们耐心地向老年人讲解如何第一时间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并手把手叮嘱老人如何使用急救包中的物品,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我老伴不小心摔倒了,我很着急,一下子就不知道怎么办,之后赶快打了120,叫了儿女把他送到医院检查。今天,社区工作人员带着专业的老师,上门给我教了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还给家里带了急救包,简直太贴心了。”居民张美芳说。

随着项目的推进,南川社区居民们的急救意识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和互救。据了解,自社区开展“守护生命,'救'在身边”项目以来,共组织急救培训8次,儿童安全自护课堂6次,入户培训3次,累计服务4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一步,南川社区将以守护生命,'救'在身边项目为基础,精准锚定不同群体的健康诉求,强化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救援技能与素养,借一支队伍之力,引导居民从'自救'走向'救护'。同时,我们社区也会把急救知识普及工作作为常态化任务,积极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进小区、进单位等系列活动,深入宣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将急救知识精准送达到每一位有需要的群众手中,切实打通守护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南川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冉说。(来源:榆阳宣传 记者:田苗 叶芮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