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22日电 (张芷菡)21日,人民网在京主办“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上,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国务院参事特约研究员杨志明表示,数字经济及其衍生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正在崛起,数字融合深刻改变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催生的新型就业形态,为互联网技术与人力资源融合注入新动能。
杨志明指出,网约劳动等新型就业形式灵活自由,既顺应了新生代劳动者自由劳动的择业取向,也有助于发挥劳动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提供了大量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能够迅速获得较多收入的就业机会,吸纳新生代、中生代劳动者快速进入。
截至2023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口已达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3%。灵活就业为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其劳动保障问题重要性也不断受到关注。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针对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杨志明强调,要补齐网约劳动管理中的“短板”。比如现行劳动关系确认难问题、平台的网约劳动者如何参加社保问题都需进一步解决,以及平台网约新型用工的劳动争议处置与劳动监察执法也需要新办法。
“新就业形态网约劳动经历了‘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阶段,如今逐步积累经验,进入‘以规范促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劳动管理需要有新的探索,需要实行审慎包容性监管,不能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杨志明提出,针对新就业形态,需要对网约劳动进行分类适配性劳动管理,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研究并逐步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此外,在劳动标准上,新业态网约劳动用工也要在劳动标准框架内与体面劳动结合,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保护。(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