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美国众议院“美中美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前主席加拉格尔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名为《除了胜利我们没有选择:与中国竞争,美国必须取胜,而非管控》。

这篇文章的名字很长,但意思却非常直白,就是要彻底放开管控,和中国来一场硬碰硬的对抗。该言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国际上广泛讨论。

此人为何要发表这样的言论,美国人又是如何看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拉格尔,一个主张对华强硬的“鹰派人物”,他在担任“美中美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期间,曾多次推动遏华法案,其中还包括TikToK法案。

很明显,他发表文章的行为,其实是想利用舆论影响政府,实现鹰派的一些战略构想。那么美方政府是否听取了他的意见?

我们可以看一下拜登政府及盟国对华的制裁,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美国将华为等5家公司列入到不可信供应商名单中,还对7个中国超级计算机实体执行出口禁令。

可以说,拜登一上任就延续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对中国持续激烈的贸易战,甚至延伸到科技领域。如今拜登即将退场,对华态度依旧没有改变,甚至还准备在退场前进一步加紧对我国半导体芯片进行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近20家半导体公司、两家投资公司和超过100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都被卷入其中。乍一看,拜登的做法似乎和加拉格尔的建议极为相似,在对中国“火力全开”。

其实不然,拜登政府在打贸易战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和中国对话,比如此前的耶伦访华,还有中美之间的多次对话,拜登从不敢直接和中国硬碰硬。

而且在加拉格尔的文章发表后,曾在拜登政府中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的杜如松就公开表示:拜登政府现行对华政策旨在减少中美双方误解,避免风险升级。

从这个的态度不难看出:拜登政府需要保持对华的强硬,但这个强硬也一直有个“度”,不能真如加拉格尔说得那般彻底不管不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前副国家安全顾问斯坦伯格坦言:加拉格尔对华的冷战对抗思维很危险,会有损美国自身与盟友利益,还和美国民意背道而驰,美国将会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和中国接触。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负责东亚事务官员的希尔也同样抨击此人:加拉格尔严重误解中国对外战略,中美依旧可以和平共处。

总之美国政界对加拉格尔这种纯粹的鹰派行为有些不满,他们不赞成对华态度“太过”。

既然鹰派所谓的放开限制与中国硬碰硬不行,那该如何面对中国实力即将赶上美国的这一事实呢?美国国际顶级专家约瑟夫·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想要应对中国的竞争,打败中国,策略是美国要端正自身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端正自身?其实他的想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采取务实的态度看待中国,另一个则是审慎自身的问题。

第一,来看务实的态度。约瑟夫认为:目前美国把中国描绘得过于可怕,例如有人将中国描绘为十英尺高,很明显这是胡说八道。可就是这样夸张的言辞,在美国国内颇有市场。

尤其是美国有丰富的冷战经验,他们总是把这种夸张的言论和冷战挂钩,对中国的态度也从原先的竞争关系变成如今冷战对抗态度,于是就有了“中国威胁论”,以及对中国的各类莫须有造谣。

但此举只会不断刺激中国,中国虽然热爱和平,但绝不会任由宰割,到时候可能会发生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而这场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冲突,将会让现有的俄乌战争都变的微不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一步讲,就算不考虑恶劣的后果,美国的这种冷战式的竞争也阻止了中美在管理世界经济和对抗异常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合作,这同样会让美国付出惨重代价。

因此,美国必须要采取务实的态度,真正认识中国,站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和中国合作、竞争。

第二,审慎自身的问题。美国自身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与西方同盟的内部问题。

要知道,美国始终在削弱、控制欧洲。尤其是俄乌战争期间,美国炸了北溪2号,逼迫欧洲资本涌入美国,让欧洲给美国输血。

此举让德国、法国颇为不满,马克龙不止一次提出欧洲要独立自主,不能当美国的“应声虫”;德国当然也表现出极大自主性。显然,美国的自私行为,已经让自己的“老大”形象逐渐崩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最为典型的国内问题。

比如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的分裂,黑人优先和提高零元购的上限又导致普通白人与黑人的矛盾,再加上移民法案以及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美国普通白人对精英的怨恨也越来越深。

因此约瑟夫认为:美国应该调整对盟友的政策,继续建立对他们的吸引,而不是胁迫;同时也应该更多的关注国内的问题,努力让美国变得更好。

综合起来说,就是一句话,即: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务实不要务虚,中美间的竞争,不是不顾一切的胜利,而是良性竞争,通过合作提升自己,从而赢得对华挑战。

很明显,相比加拉格尔的全面开战,约瑟夫的观点更有参考性,或许未来的美国可以借鉴下,毕竟中国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从来不排斥平等合作,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