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12月20日,2024年全年票房为414亿元,与2023年全年的549亿元相差甚远。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遭遇多重挑战,观众消费趋于理性,观影热情有所下降。然而,女性题材电影在2024年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的新亮点。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对2025年的市场仍持乐观态度。随着产能的回暖和大片的定档,2025年春节档有望再创票房和观影人次的新高。
各类文娱活动分流影院观众
今年,观众不再频繁地走进影院,与消费习惯相关。
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观众消费趋于理性,旅行、娱乐、外出、服装方面的支出有一定比例减少,影院及网上观影的消费支出增速放缓,电影行业持续面临其他娱乐活动(特别是线上娱乐活动)的竞争。2024年观众线上“刷短视频”的频率持续上升,线下娱乐消费频率整体降低。2024年观众线上娱乐活动消费频率相较1月调研时无明显变化,“刷短视频”的频率持续上升;线下娱乐活动消费频率整体降低,“去电影院看电影”的频率增速有所下降(下降9%)。
此前制片人陈彩云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电影并不是刚需,文化消费自然被放在了第二位。对比100年前美国大萧条时期,大家仍然会喜欢观看电影,现在已经不是100年前了。那时娱乐活动非常少,现在的游戏、短视频、短剧、网剧、演唱会等各类娱乐方式都在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而且,随着各类观影设备的高速发展,家中的电视、投影播放电影的效果也特别好。就算去离家最近的电影院,来回也需要一个小时。影院观影不是非去不可了。”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观众的观影热情有所下降,是由于缺乏重点影片和头部影片连续性地挑起市场热情,导致整体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观影热情有所下降,使得节假日电影消费更加明显,平日的电影消费欲望和行为渐渐有所减弱。
2024年以来上映的高质量影片数量确实不够,几年前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哪怕是中小成本的电影,从剧本立项到拍摄制作完成,一般都需要一两年,一些大制作的影片动辄需要三四年时间。前几年疫情期间影片立项少,这对行业的影响其实在今年才得以真正体现。加之2023年电影市场出现了报复性观影,也就是线下的文化娱乐消费诉求得到集中释放,所以今年热度肯定不会像去年那么高,去年有很多偶然性和特殊性。
因此,在观众消费趋于理性、其他娱乐活动争夺注意力的大环境下,电影要在供给数量、质量以及类型丰富度之上,放大电影之于其他娱乐方式的优势及不可取代之处,持续性提供观众喜欢的内容,让观众走进影院、感受影院、留在影院。
女性题材热度上升
虽然今年整个电影市场并没有想象的火热,但是也有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变化。
《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显示,截至10月,2024年购票用户当中女性占比58%,25岁及以上观众占比79%,三四线城市观众占比41%。女性以及95后观众逐渐成为市场主力。
在此背景下,女性题材电影自然没有缺席。贾玲、邵艺辉等女性电影创作者推出了诸如《热辣滚烫》《出走的决心》《好东西》等一系列影片。这些作品深深触动了女性观众的心弦,激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也斩获了不错的票房。
此外,从影片的供给数量来看,票房产出较高的热门类型片中,2024年喜剧片的供给数量相比2023年明显提升。春节档的《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暑期档票房冠军《抓娃娃》都是今年的爆款喜剧片。
对于2025年的电影市场,孙佳山认为,2025年会比2024年相对好一些,但可能还是不及2023年。因为产能开始回暖了,不会像2024年那么被动,电影市场真正恢复可能要等到2027年至2028年。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于冬表示:”目前已经有多部重磅大片定档2025年春节档,相信2025年春节档将会再创票房和观众观影人次的历史新高。我觉得春节档需要更多的类型,8-10部影片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内容也能更充分一些。“
2025年的电影市场能否有个良好的开端,就要看春节档的表现了。
对于春节档的展望,尹鸿表示,春节档仍然会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最重要的档期。因为在这样以家庭活动为主的一个长假,电影依然还会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而且观众应该还是有非常强烈的观影需求,但关键是看供给的影片能不能够达到七成以上的满意度,如果能达到七成以上的满意度,仍然会出两三个甚至三四个爆款。实际上大家对全年中国电影的期望很多时候可能就是春节档建立起来的,春节档不仅自己是一个票房蓄水池,更重要的是它为全年的电影释放了一个信号,为观众的期待奠定了一个基础。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