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之后,再往长江以南撤退就已经很难了。
到豫东战役之后,国军至少在表面上看,在中原地区仍然是占据优势的。
虽然丢了济南,津浦线被切断了,但主要的据点基本上都还是控制在国军手里的。
所以在淮海战役之前,国军为什么要摆一个一字长蛇阵?因为他是按铁路线摆开的,目的是反攻济南,打通津浦线,准备让傅作义南撤。
但在辽沈战役之后,就已经确定是要集中兵力,确保南方了。
但按照传统的认识,而且当时国军高级将领普遍认为,守江必守淮,必须要立足于江淮决战,才有机会确保长江以南,否则也保不住。
所以,确定徐蚌会战计划之后,就整个放弃了中原地区,在中原地区的主要机动兵团孙元良十六兵团和邱清泉第二兵团都南调徐蚌。
两淮地区按计划也要放弃,黄百韬、李弥兵团沿着陇海线往徐州撤退,海州李延年兵团一开始计划南撤到蚌埠,后来将44军交给黄百韬带着一起往徐州撤退。
而且,还从华中抽调了黄维兵团来徐州,又把从辽沈战场撤下来的五十四军交给李延年兵团,都在蚌埠确保后方。
但问题是刚一开始,黄百韬兵团就被华野抓住了,没来得及撤退到徐州就全军覆没了。
别说是撤退到长江以南,就是让国军统帅部的作战计划完成主要的部署,也就是冯治安绥靖区不出现起义,黄百韬、李弥、邱清泉兵团都按计划撤到徐州,黄维兵团也能赶到,就是华野和中野加起来,都不会去强攻徐州了。
按照这个计划,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确保蚌埠,孙元良兵团守宿县,确保徐州和蚌埠之间的铁路线安全,然后在徐州城内是冯治安兵团,李弥、黄百韬、邱清泉和黄维兵团摆开防御,这个仗你说粟裕能怎么打?
别说是粟裕,就是现在很多人吹上天的四野百万大军,都不考虑华北傅作义集团,就来徐州和华野并肩作战,能不能啃得动徐州这个重兵集团?
而且,徐州是有国防工事的,并不好打,碾庄因为因为有李弥之前修的工事,都很难打,更不用说徐州了。
淮海战役能打成最后的结果,除了华野和中野将士用命,军委和粟裕统率有力,指挥有方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军不断的犯错误,不断的配合粟裕。
比如说,按照一开始粟裕构想的小淮海的计划,假定黄百韬兵团还在新安镇不动,李延年兵团在海州不动,李弥仍然在碾庄,只要邱清泉兵团往徐州靠近,小淮海的计划其实都很难实现。
再比如,李弥不是直接自己撤退,就在碾庄等着黄百韬兵团,华野当时的实力就算把黄百韬和李弥两个兵团都围住,也啃不下来。
又比如,在黄百韬被包围在碾庄之后,徐州部队真的按杜聿明的想法,不去救黄百韬,而是去追中野,最差也能和黄维兵团会师,再回过头来救黄百韬,也很危险。
还有,黄百韬兵团覆灭之后,徐州杜聿明集团的三个兵团按照杜聿明的说法,打就不能撤,撤就不能打,在徐州坚守不动,由华中出兵去增援黄维,也不会那么快就完全崩溃。
或者,按照杜聿明的计划,邱李孙三个兵团出徐州之后不管黄维兵团,一路撤到蚌埠整顿之后再战,也同样不会那么快就完全崩溃。
但几乎每一步的关键时刻,国军在指挥上都会犯错误,有些非常致命。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这时候国军这边忙着内斗,南京李宗仁白崇禧正在逼宫,美帝忙着大选,常公还下错了注,完全不是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上下一心的应付当时决定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所以,这种大决战的关键时刻,除了自身强大之外,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自己内部要团结,少犯错误,你不犯错误,对手就没有可趁之机。只有自己内部团结,不犯错误,才能等到对手犯错误。
这就是三国末期羊祜和陆抗的局面,看上去俩人还很友好,其实就是在等对手犯错误,既然对手没犯错误,那就宁可按兵不动,也不盲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