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九寒天、北风肆虐,在这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我国北方地区有“三九四九,冻死母狗”的谚语。

为了抵御寒冷,人们为了安稳过冬,暖气、空调、暖手宝、羽绒服等“十八般兵器”,都派上了用场。

那么,古代人没有这些取暖设备,他们如何度过凛冽的寒冬呢?

巨著《红楼梦》涵盖了历史文化、诗词曲赋、园林设计、烹饪饮食、中医养生等许多内容,被称为百科全书。

在许多细节里,都描述了很多“御寒神器”,您可能想不到!

01

皮草

第五十二回的回目是:“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宝玉初看到那“雀金裘”时,感觉“金翠辉煌,碧彩闪烁”。

贾母这样解释压箱底的好东西:“这叫作‘雀金呢’,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

“雀金裘”,又叫乌云豹的氅衣,是用孔雀毛拈了线织成的衣服,极其珍贵。

好巧不巧,宝玉穿着“雀金裘”去给舅舅王子腾过生日,不小心烧了一个洞。

大家连忙找织工修补,然而,华丽的“雀金呢”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

织工们哪曾见过这么高级的衣服?他们看了直摇头。

正在众人一筹莫展时,病中的晴雯虽然头重身轻,眼前金星乱迸,还是挣扎着坐起来。

她看了看,说“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得过去”。

晴雯让麝月打下手,补好最后一针时,已是凌晨四点多,完美地补好了价值连城的雀金裘!

《红楼梦》里的主子仆人,几乎都有皮草衣服。

贾母的“青皱绸一斗珠的羊皮褂子”;

贾珍披着“一件猞猁狲大皮袄”;

袭人的“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等等。

皮草,从古至今都是极其珍贵的。

巨著在不经意间,写尽了豪门望族的奢侈靡丽、人间富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手炉

在《红楼梦》里,手炉这个取暖用具,在不同的场景中多次出现。

第六回,眼看年关将至,苦命的刘姥姥家中却一贫如洗。

她初进荣国府“打秋风”时,只见王熙凤“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小铜火箸拨着手炉里的灰。

她没有抬头,连眼睛也没有抬。

珠光宝气、漫不经心的王熙凤,与穷困潦倒、诚惶诚恐的刘姥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第八回中,黛玉跟着宝玉,去梨香院探视宝钗。

“慧紫鹃”怕宝钗家照顾不周,特意让雪雁送过去一个手炉,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

不仅是主人,下人们也有手炉。

袭人在侍候宝玉时,拿出自己的给宝玉使用。手炉内焚上香饼,既暖手又香身。

清代学者张劭在《手炉》中写道:

“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不愁冻玉棋难捻,且喜元霜笔易持。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从诗中看出,手炉不仅暖手活血、携带方便,而且有着精美的外观。

手炉,类似于今天的“暖手宝”,古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熏笼

在第五十一回中,写道:“晴雯麝月皆卸罢残汝,脱换过裙袄。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

晴雯忙了一天后,在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熏笼上休息,享受着冬日里的温暖。

第五十二回中,宝玉来到潇湘馆,看到宝钗姊妹、邢岫烟等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

宝玉不禁笑道:“好一幅“冬闺集艳图!可惜我迟来了一步。”

这个细节,富有温馨的生活气息,也展现了贵族生活的惬意。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写道:“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明代陈洪绶的《斜倚熏笼图》,是他的代表作。

画中,一位美丽柔媚的仕女表情恬淡。她轻拢布满白鹤团纹的锦被,斜倚在竹篾编成的熏笼上。

看来,美人倚熏笼,历史悠久。

熏笼(注:也写作“薰笼”),是古代冬季取暖的的用具。

根据用途不同,有“熏床”“火箱”“火床”之称。

现在,偏远的农村还有熏笼,寒冬时节,一家人围着熏笼取暖。

大多是用竹片编制的,稀疏有孔,有利于热量的散发。

04

火炕

火炕,是北方常见的取暖设备。

《红楼梦》中,出现最多的是床和榻,但是,冬季使用的是炕。

第三回中,写道:“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

木炕,由许多平板木床组合而成,外面再装上炕帮、炕罩,是权贵的象征。

除了高级的“木炕”,《红楼梦》还写到了“地炕”和“土炕”。

第四十九回,李纨道:“我已经打发人笼地炕去了,咱们大家拥炉作诗。”

第七十七回,宝玉去看望被王夫人驱赶出大观园的晴雯,写道:“他独自掀起草帘进来,一眼就瞧见晴雯睡在芦席土炕上……”

晴雯用的是土炕,病入膏肓,境遇相当凄惨。

无论木炕、地炕,还是土炕,其实都是火炕。

炕在北方广泛使用,到了寒冬,利用火的滚滚热浪,顺着通道传到炕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暖阁

暖阁,是为了防寒,从大屋中分隔出来而又相通连的小屋。里面有炉子取暖,很像今天的暖房。

暖阁一般设在卧室中,阁内有炕褥、槅扇,形成床帐的样子。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贾母让宝玉挪出来,和她一起住在套间暖阁中。

可见,贾母对这个外孙女格外地疼爱!

第五十一回,袭人不在,晴雯让麝月暖阁外边服侍,自己睡的熏笼。

《红楼梦》中的暖阁除了卧室里的,还有一种是大厅内的暖阁。

第五十三回写道:“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

第九十九回写道:“贾政踱出暖阁,站班喝道的衙役只有一个。”

暖阁,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暖气,或者是壁挂炉。

墙壁的中间是空的,炉子生上火之后,整个墙面和炕都是暖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汤婆子”

“汤婆子”,类似我们现在的暖水袋。

第五十一回中,晴雯笑道:“终久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

可见,“汤婆子”的取暖效果之好。

苏东坡向朋友黄庭坚推荐“汤婆子”过冬御寒,有了“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之说。

我们小时候,会把暖水袋或者暖脚壶装上热水,放到被窝里,一晚上都是暖烘烘的。

“汤婆子”又名锡夫人、脚婆,一般是南瓜形的小圆壶,有铜质、锡质、陶瓷等多种材质。

“汤婆子”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注入热水,封紧口就可以了。

表面看,这些取暖设备都出现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家。

其实,民间都有相应的物品,使我们得以窥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天寒地冻的季节,愿您心存安暖、不惧岁月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