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判断和抉择很重要,面临巨大压力,军人要有强大的内心外,需要做的是冷静应对,在想法上也多会出现不同的时候。

1959年,陈锡联收到一项调任通知,其被派往东北工作,接替邓华的沈阳军区司令员职位,并且陈锡联也成为了沈阳军区第二任司令员,早有消息的陈锡联并不意外,而后就是长达十四年的军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边界纷争不断,苏联在进行着试探。毛主席、周总理等都为战事担忧,沈阳军区责任重大。这天,苏联坦克徘徊,陈锡联不惯着他们,随即就是一个命令“打”。

但身处前线的副司令员肖全夫却说:“不可”。这是为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为何“不可”

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肖全夫,在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身临前线,奋勇抗敌。当他的反对意见下达后,陈锡联非常的愤怒,毕竟关乎国家形象和利益,为此两人产生了一定分歧。

肖全夫是在1954年加入的沈阳军区,其当时担任的是参谋长的位置,主要处理的军队事宜是关于作战训练的。因此,其对军区的军队状况非常的熟悉。

陈锡联来到军区后,肖全夫与之成为了搭档,为军区的建设以及东北工业等方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1967到1969年间,我国的边线一再被苏联军队踏足,这是一方面,其也对我国人民也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首先是对我军驻守珍宝岛巡逻的战士进行打击,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进行阻挠,阻挠不成功有可能还会动手。最严重的是对周围生活的百姓们的人身安全造成损失。

若有百姓在周边进行打鱼,他们甚至就会毫无原由的进行一顿毒打,有时候还会派上装甲车。如此行径,我国自然不能忍让,陈锡联与肖全夫也同样有一肚子的火气。

到了1969年,苏联军队直接对我军的巡逻部队下手。装甲车声势不小,呈包围状态,巡逻部队仍不敢放松警惕,但仍觉得他们不会轻易开枪。

但不曾想他们竟直冲我军战士,甚至让我军六人伤亡。由此,战火四起,一个多小时的斗争,苏军也落得好处,损失大半。

这件事情发生后,肖全夫首先做好防御和战斗准备,而后就是前往北京与毛主席等人商量对策以及请战。

回到东北后,肖全夫在五林洞开始指挥,即使敌军的装备有所改进,但从战火中走来的他,丝毫不畏惧。

这时一个士兵着急忙慌地过来汇报:“不好了肖副司令,敌军的坦克来了。”

肖全夫不急不忙:“不要慌,炮没轰来,咱们还有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肖全夫亲自登上高地查看敌情,并将前线的战况及时的汇报给后方的陈锡联。眼看敌军坦克一步一步靠近,陈锡联当即便不能退让,其下达命令:“迅速开打,不能让他们小看了。”

但这条命令却被肖全夫阻止,并说:“不急,我们先查看形势,他们这次的目标并不明确。”

而后,陈锡联便大怒:“命令你都不执行,后果自负。”

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却也证明了肖全夫做法的正确。敌军的坦克不为别的,只为提前查看我军火力情况。肖全夫这一计策,恰也没让苏军有果子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肖全夫

在国家问题上,肖全夫不会开玩笑,他从革命的洪潮中走来,知晓国家的不易,更知毛主席的精神。

众所周知,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毛主席也同样如此,他为此劳心费力,生活多被工作充斥。

在建国后,国家建设走上正轨,毛主席在中南海忙的团团转,也并未再回到过延安。甚至这一生都并未得到实现,当时毛主席看着高智前往延安工作时,也多是羡慕和嘱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些原因也与珍宝岛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当时毛主席一直都在研究着军事地图,有时候连吃饭、睡觉都忘记。关乎国家的大事,毛主席自然放在首位,可珍宝岛的事情忙完后,又是一下场战事的突发。

肖全夫从小就在红军的队伍中长大,所听所闻都是关于毛主席、周总理等人的革命故事,在环境的影响下,他的能力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其他年龄段的孩子还在找组织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排长了。

16岁时的肖全夫参加了长征之路,遇阻击和追赶,他超乎年龄的成熟,冷静分析战况。抗战时,他学习了专业的军事技能,参与作战指挥。解放时,他作为四野师长,从北打到南,也算是历经山河。

不论在国内作战还是在国外作战,肖全夫始终都有自己的判断,其保家卫国的信念不减。国家对抗外来侵略也丝毫不懈怠。

周总理曾说过:“苏军遇肖全夫,要倒大霉。”

后续作战中,我军占得上风,苏军的坦克甚至也没来得及带走。

三、陈锡联打仗

虽然陈锡联与肖全夫在作战上有一定的不同,但风格不同,打法自然也会出现差异。他们是多年搭档,更是相熟的老友。我想陈锡联也为肖全夫的战绩鼓掌,他们的能力都毋庸置疑。

陈锡联也是我军中的一位猛将,在抗战时期,人们多称之为“小钢炮”,作为一种武器,其力量巨大。用来形容打仗了得的陈锡联错错有余。

1938年,陈锡联是769团的团长,在他的带领下,769团当时打得好,更给他长了不少脸。

当时其受命攻打黎城,这条对于日军来说相当重要的补给线,日军自然非常重视。他们所要攻击的日军自然不会是表面上的那点,日军的支援必定很快到位。

如此一来,陈锡联带队攻击时,必定想好后路。陈锡联迅猛出击,打得日军溃不成军,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们就是想要日军部队赶紧赶往黎城,因为他们还没到可能就已经要掉入我军的包围圈了。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他们的所经地是神头岭,我们熟知的“神头岭伏击战”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日军几近全军覆没,虽然陈锡联所带的部队没有捞到什么战果,但他们是重要的一环。

陈锡联带队勇猛,只要开打,必让敌军吃亏。可见,在战场上打仗的陈锡联是“小钢炮”无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在珍宝岛作战中,陈锡联自然不能让我军吃亏,也不能让敌军部队落得好处。

结语

国家的战士们打出了中国的态度。战前战后都有无数人为之努力,他们想着万全之策,只为给敌军迅猛一击。并告诉他们,新中国不是好惹的。

从战火中走来,战士们不惧任何危难,他们雄心壮志,只为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