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助力 AI 数据中心:地热能崭露头角
【oil price网近日报道】
科技巨头踊跃牵手地热初创企业,矢志为旗下耗能甚巨的数据中心探寻清洁、可靠的能源供给路径。过去一年,多宗合作交易顺利达成,大型科技公司竞相发力,力求对外突显其能源使用的低碳排放特性,塑造绿色用能优势。
在低碳能源的版图中,核能发电作为一种可实现全天候稳定供应的能源形式,同样见证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的达成。今年初始阶段,作为美国核电站领域执牛耳者的星座能源公司,与科技巨头微软成功签署了其发展历程中规模最为宏大的电力采购协定,此举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三里岛 1 号核反应堆的重启进程构筑了坚实的基础,有望进一步推动核能在能源供应体系中的角色重塑与价值提升,在低碳能源的产业布局中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就当前形势而言,新建核电产能尚未纳入规划范畴。这主要归因于新建核反应堆在审批流程、建设周期以及商业运营筹备等环节耗时良久,相较于地热能源,后者能够以更高效的速度实现清洁能源的供应,为能源需求提供更为及时的解决方案。
然而,地热能自身也面临重重挑战,诸如审批流程、钻探技术难题以及初创企业需承担的高额前期成本等。
在美国,地热能面临着来自化石燃料的激烈角逐。美国天然气储量丰富,用于燃气发电简便易行,使其具有显著优势,这给地热能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此外,美国顶尖油气公司宣称,新建配备碳捕集与封存设施的天然气发电设施,所产生能源可归为低碳类别,这也使地热能的竞争形势愈发严峻。
大型石油公司已提议用燃气发电厂助力人工智能革命、满足海量能源消耗。雪佛龙和埃克森正与发电企业、能源供应商及数据中心洽谈,欲提供其所称的低碳能源。
雪佛龙新能源公司总裁杰夫・古斯塔夫森本月早些时候在纽约的路透社活动上表示:“这契合我们诸多能力 —— 天然气、建设、运营,并且能够通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地热能以及或许其他一些技术,为客户提供低碳电力途径。”
据一些初创企业称,大型石油公司目前更侧重于天然气,而非地热能。
赛奇地质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辛迪・塔夫对路透社表示:“我们已经和雪佛龙以及壳牌进行过洽谈,但这些石油巨头似乎更多地持观望态度。”
今年夏天,赛奇地质系统公司与元宇宙平台公司(Meta)达成合作,脸书(Facebook)的母公司将其描述为 “一个旨在大幅扩大美国地热能使用的首创项目”。
基于双方合作框架,赛奇公司独有的地压型地热技术将为元宇宙平台公司的数据中心输送无碳电力。此项目的首阶段规划于2023年正式上线运营,届时投入使用。并且,元宇宙平台公司作为合作方之一,拟供应上限为 150 兆瓦的新型地热基本负荷电力,为自身数据中心的持续扩容与稳健发展筑牢根基。
此外,谷歌与费沃能源(Fervo Energy)达成了合作协议。费沃能源运用源自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先进钻探技术,开发此前难以获取的地热资源,其技术研发获得了一家美国页岩油企业的资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费沃能源宣布获得戴文能源(Devon Energy)1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为其业务拓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也进一步彰显了费沃能源在能源领域的潜力与前景,以及行业内对其技术路线的信心与期待。
尽管大型科技公司积极致力于地热能的开发与创新,然而大型石油公司虽在钻探获取地热资源上具有天然优势,但其对大规模投资地热能却态度谨慎,行动迟缓,未展现出应有的果敢与决断。
国际能源署(IEA)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在美国页岩油产区完善的水力压裂技术有助于钻探更深、温度更高的地热能资源,并降低地热成本,使这种低碳能源相对于其他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更具竞争力。
该机构表示,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可以通过提供水力压裂专业技术以及增加对该领域的投资,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国际能源署估计,在适当的支持下,到2035年下一代地热能的成本可能会下降80%。
“在这一成本水平下,下一代地热能与配备电池储能的太阳能光伏和风电相比,也将极具竞争力。”
翻译:刘芷萁(微信部)
审校:郭家晶(微信部)
编辑:刘芷萁(微信部)
注:图片来源网络
能源舆情
微信号丨能源舆情
新浪微博丨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