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自去年开始,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在健康中国、春雨医生等平台开展“共同构建野生动物友好医药”科普征文活动,征集到大量优秀作品,我们将陆续分享部分作品,呈现医生们对药用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在此感谢所有参与征文活动的医生们用行动支持药用动物的保护。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前往第一期征文分享:

中医药发展中的野生动物入药困境:

如何平衡保护与创新

作者:任培 高密市立医院

野生动物入药,挑战了动物保护伦理,也阻碍了中药发展步伐。如何平衡用药需求与野生动物保护,是现代中医药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

中医发展进程中,野生动物药材使用情况有何变化?

中医是在古代农耕文明下发展出来的,特别讲究天人合一,古人在观察天地、自然与人的关系中慢慢总结出来一些经验。中医的治疗手段很多,包括中药、针灸、气功导引等,五禽戏、八段锦也能达到治病效果。中药包括植物药,比如花草树木都可以入药,还有矿物药,动物药。我们在出诊时用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治疗是以草药为主。中医有一种思维,叫做以形补形,比如虎骨。古人看到老虎威猛有力,认为虎骨有强筋骨、祛风湿、生健骨的效果,在没有明确虎骨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效果,就过度捕杀,但其实夸大了疗效,可过度捕杀就会导致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野生动物越来越少,故而要寻求替代品,如通过生物提取工程,研究中药生物活性来人工合成药效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图片: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药物资源的稀缺性是否等同于药效性?

老百姓对中医的认识可能有一些偏差,比如很多老百姓认为贵的中药就一定是有效的,其实不一定,药物资源的稀缺性并不等同于它的药效性。只有真正适合病情的药才能发挥药物真正的价值,并不是越珍贵的药物效果越好。

入药的野生动物如何获取?

如何看待人工养殖野生动物入药?古人对于野生动物采取了非常粗暴野蛮的方式,就是直接捕杀,直接掠夺,但野生动物毕竟属于一种稀缺资源,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少,所以人工养殖也就势在必行了。但人工养殖也只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一种转型政策,将来也会被逐渐取代。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讲,人工养殖也不太符合人道主义精神,比如活熊取胆,熊是非常痛苦的。孙思邈说“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杀害动物的性命来求得保全人的生命,那就离生的道义更远了。所以,基于目前科技水平的提高,野生动物药会逐渐优化,甚至被更好的药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熊。图片: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在用药方面,野生动物药可能存在哪些风险?

从环保角度讲,过度依赖野生动物,势必会导致这种资源匮乏,影响生态平衡。从用药安全性讲,野生动物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敏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野生动物和我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其免疫机制也不一样,可能存在未知寄生虫、病毒、细菌,比如非典、禽流感、非洲的埃博拉出血热,可能都与野生动物药、食用野味有关。

野生动物药材的功效可否用草药或人工制剂替代?

一般来说,野生动物药材的功效可以用草药或人工制剂替代,或者可以对其某一功效进行替代。对于有些特殊病情,就要求医生要提高医疗水平,在药物应用上有一个更精准的把握,可以游刃有余地去做一些选择。现在提倡守正创新,守正就是从浩如烟海的医书中去挖掘一些东西,比如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另一方面,创新,中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医是与时俱进的,传统中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并不断吸收外来的,包括少数民族的用药,所以中医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终会替代野生动物药。

如何平衡传统中医药发展和药用野生动物保护?

现代科技发展以传统为基础,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分析提炼,制作和挖掘有效成分来替代野生动物用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去证实,所以未来一定是从原始的捕杀到人工养殖再到最后的替代品,逐渐淘汰野生动物入药。

中医群体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在整个医疗医疗行为中,医生具有主导作用,如果医生对每个药性把握的非常清楚,对药理成分也非常了解,疾病诊断时就可以有的放矢。但并不是某一种病就非得用某一种药来治疗,其实很多时候是可以替代的,所以从医生的角度来说不断提高临床能力,不断学习医学知识,有非常扎实的理论知识,对病情精准诊断,在药物的筛选上,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性。此外现代中医文化宣传也是现代中医的责任,在诊疗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给病人渗透中医文化,引导健康正确的中医文化。

声明:本文来源于健康中国平台“共同构建野生动物友好医药”科普征文活动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是一个国际性动物保护组织。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在12个国家设有办公室。协会长期致力于动物保护工作,活跃于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协会拥有联合国全面咨商地位,在动物福利科学研究和实践方面发挥全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