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以“聚焦农作物种子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 年农作物种子科技创新研讨会在郑州盛大启幕。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推动种业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助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精英聚首,共谋种业科技新蓝图,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快车,把握时代脉搏,为河南乃至全国种业崛起精准导航!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殷贵鸿担任大会主持,并代表主办方向莅临现场的各级领导及行业权威专家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谢意。大会亮点纷呈,吸引了众多行业目光。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主任汤继华,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周继泽,河南省农学会副会长李根林以及地市种业发展中心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等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并推动了种业科技创新的未来趋势与发展路径。
在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品种利用研究室主任曹廷杰的带领下,与会人员来到了由河南金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小麦新品种展示区。这里展示的57个小麦新品种,均是专委会育种专家智库征集的,且已进入区试程序或已审定品种,它们通过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播种机精准播种,展现出了行列清晰、规范有序的壮观播种景象。这些小麦苗齐苗壮、叶色浓绿的长势也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肯定。
面对国际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我国种业在资源高效利用与育种创新能力上仍存短板。在此背景下,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主任汤继华发表深刻致辞,他表示: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加强种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育种专家智库的建立,正是基于这一需求而提出的重要举措。
河南省农学会副会长李根林庄重宣读增加副主任委员和专家委员的任职文件,任命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品种利用研究室主任曹廷杰为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口市农科院副院长韩玉林、漯河市农科院玉米所所长吴伟华、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室副主任王丽娜等为专家委员,这一任命见证了个人荣耀与团队力量的交融,为种业发展再添助力。
随着品种审定渠道的拓宽,近年来通过审定的品种数量日益增多,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周继泽的深度报告,精准解读品种审定政策,为育种工作指明了政策导向的“航海图”。紧接着,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殷贵鸿就“小麦高质量发展需求与育种应对策略”作相关报告,并强调持续提高产量潜力是育种的永恒主题,要做到小麦源强、库足、流畅,提高粒叶比。
部分地市种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以鲜活的地方种业发展经验为案例,分享独到见解,为研讨会增添了浓厚的实践色彩与前瞻性的时代敏锐度。郑州市农业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吕红伟对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所举办的各项活动表示了高度认可与赞赏,认为其促进了农业活力与产业升级。他指出,今年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新增田间观摩与现场指导,让交流学习更贴近生产实际;周口市种业发展中心主任石东风提到,周口市常年种植面积1100万亩以上,良种覆盖率已达98%。基于各区域的自然条件、产业特色及种植习惯,我们要采取差异化推广策略,确保小麦品种能够在最佳环境中生长,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焦作市种业发展中心主任焦竹青结合当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分享道,今年焦作夏粮实现平均亩产524.61公斤,增幅达6.06%,稳居河南各省辖市第一位,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百万亩高标准农田”的专业化建设。这一农业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粮食产量,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
研讨环节,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品种利用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曹廷杰带领与会代表们各展高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马翎健,基于其丰富的育种实践,结合省外育种现状,深入剖析了小麦分子育种与基因编辑的先进经验;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俊周与信阳市农科院水稻所所长扶定,也分别就水稻育种领域,分享了他们的宝贵经验与独到见解。水稻育种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注重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高产性,通过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更多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水稻新品种。
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主任汤继华为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强调,未来的工作重心应聚焦于深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育种技术的创新能力与水平,积极展示最新的育种科研成果,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进程,从而全面推动种业事业的蓬勃发展。
此次盛会如同一座金桥,为河南省农作物育种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坚实的平台,不仅加速了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进程,更在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征程中,为河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本次会议准确把握发展机遇,以快速、准确的步伐,为种业发展指明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共同书写着种业繁荣的新篇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