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西南科技大学国防学院聂小琴教授收到好消息,其牵头申报的《一种一体化核医疗放射性废水快速处理系统及应用方法》,在获得我国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之后,又正式得到了美国专利商标局“国际发明专利”授权。据介绍,该技术方法将核医疗废液从原来的“衰变-排放”工艺改进为“处理-排放”,处理时间从180天缩短至1天,不仅是国内首创,还填补了国际空白。
▲聂小琴带学生做实验
绵阳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正国是西南科技大学校外导师,他介绍,以绵阳市中心医院为例,该医院设置有专用核素治疗病房,过往的核医疗废液处理方式,采用的是各大医院均使用的方法:用“大罐子”(衰变池)收集起来,存放180天以上,等候其衰变完成才能排放,排放效率低。
据介绍,聂小琴教授是中国核学会颁发的“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022年10月,陈正国请教聂小琴,能否在提升核医疗废液的处理方面想到解决办法。
2022年底,聂小琴带领团队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地下室衰变池进行实地考察并取样,经过8个月的筛选和摸索,最终合成出6种高性能核医疗废液关键核素分离材料。随后,聂小琴联合了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在四川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一体化技术攻关。
据介绍,聂小琴团队牵头研发的核医疗废液处理新方法与材料、新工艺和装置,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管下,率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落地,成为国内首个医院现场示范工程,并于2024年1月至12月,成功开展三轮为期50天的验证。多轮验证均得到稳定的结果,该处理技术和装置系统,将原来的“衰变-排放”工艺改进为“处理-排放”,处理时间从180天缩短至1天。
郭鸿雁 张国浩 红星新闻记者 汤小均
编辑张寻 责编 魏孔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