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形机器人是面向未来的黄金赛道,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终端。在可见的未来,人形机器人将与无人机(包括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智能汽车一起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代表。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智能化转型作出重要贡献,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徐蔚冰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将迎来显著增长。据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甚至展望,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需求量可能达100亿台。这一预测基于人形机器人在多个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包括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辅助、特种作业等。

从产业链角度看,人形机器人上游硬件市场已基本成熟,核心零部件如高爆发电机、高算力芯片、精密减速器、高精度传感器、长续航电池等,正构筑起更加稳定、高性能的硬件系统。中游则是软件和算法的研发,这是人形机器人实现智能化和自主性的关键。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神经网络、图语法、进化算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能够根据场景和任务需求自动构建人形机器人的腿足、手臂、躯干等模块,实现形态和控制的协同优化。下游则是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据相关机构测算,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在制造和家庭服务领域的销量将达1318万台,2025—2035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8.2%。在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将广泛参与危险作业生产环节,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与安全性。在特种领域,它们将成为极端环境下执行科研探索、抢险救灾、安防巡检等任务的重要力量。在民生领域,人形机器人也将全面融入人们生活,从提供家政服务到参与医疗辅助等,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再看中国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布局。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也是人形机器人最大的潜在市场之一。新一代年轻人在技术革新中不断受益,更愿意接受和拥抱前沿技术,这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2027年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的总体目标。在这一政策引导下,中国各地纷纷加快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布局。北京、浙江(宁波)、广东等地相继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设立专项投资基金,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2023年6月,《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以人形机器人小批量生产和应用为目标,打造通用智能底层软件及接口、通用硬件开发配套设施等基础条件,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中国已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一些初创公司如优必选、傅利叶、智元等,在人形机器人关节伺服、运动控制等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推出了助老助残、陪伴机器人等实用性产品。传统机器人企业如达闼、越疆、大疆等,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积极布局,利用其在产业链整合方面的优势,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

互联网企业如小米、阿里等,则利用其在人机交互、AI、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沉淀,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科技制造业企业如华为、比亚迪等,则凭借其在云计算、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经验优势,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技术突破与创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人机交互等方面的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这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更多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

二是产业链协同发展。随着更多企业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上下游产业将实现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这将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三是市场拓展与应用创新。人形机器人将在制造业、家庭服务、医疗辅助、特种作业等多个领域实现广泛应用。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创新,人形机器人将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中国政府将继续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同时,金融机构也将为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提供专项贷款和融资服务,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其研发和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人形机器人是面向未来的黄金赛道,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终端。在可见的未来,人形机器人将与无人机(包括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智能汽车一起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代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市场拓展和应用创新等方面的努力,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智能化转型作出重要贡献,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作者系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陈 波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