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找到被自己抛弃16年的女儿,送1套房想相认,女儿:不要,不想认
“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能叫磨推鬼。”这句老话在村里流传了不知多少年,人人都说钱是万能的,能解决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
可当真正的金钱与亲情摆在面前时,我才明白,有些裂痕,是金钱永远无法填补的。
我叫林晓悦,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
父亲林大海是个朴实的农民,母亲李秀芬则是个心灵手巧的妇人,靠着织布补贴家用。
虽然日子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充满了温馨。
在我六岁那年,一切都变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母亲突然说要进城打工,说是能赚更多的钱,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那时的我,哪里懂得离别的滋味,只是懵懵懂懂地看着母亲收拾行李,眼里满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母亲走的那天,我没有哭,只是默默地站在村口,目送她远去。
母亲进城后,刚开始还会偶尔寄信回来,告诉我们她一切都好,工作也很顺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信件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彻底断了联系。
父亲没有抱怨,只是更加努力地干活,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撑起了这个家。
而我,也在没有母亲的日子里,渐渐长大。
转眼间,十六年过去了。
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里工作。
这些年,我无数次幻想过母亲的样子,想象着她回来时的情景。
但每当夜深人静,那份思念就会变成一种隐隐的痛,提醒着我,母亲已经离开了太久太久。
就在我以为这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母亲的时候,一个意外的电话打破了平静的生活。
电话那头,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是母亲。
她告诉我,她很想我,很想见我一面。
我愣住了,心中五味杂陈。
这么多年,我无数次幻想过与母亲重逢的场景,但真正听到她的声音时,我却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陌生和疏离。
我答应了她见面的请求,但心里却在不停地问自己:我还能原谅她吗?
见面的那天,母亲穿着一件整洁的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挂着略显尴尬的笑容。
她递给我一张房产证,说这是她这些年打拼下来的积蓄,买了一套房子,想作为礼物送给我,希望我能原谅她当年的不辞而别。
我看着那张房产证,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钱,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确实很重要。
它可以让我在城市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可以让我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这十六年的空缺,这十六年的思念和痛苦,又岂是区区一套房子能够弥补的?
我抬起头,看着母亲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房子我不要,我也不想认你。”
母亲愣住了,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她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眼睛看着我,仿佛要从我脸上找出答案。
我低下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有些哽咽:“你知道吗?这些年,我有多羡慕那些有妈妈的孩子?每当看到别人和母亲在一起,我的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疼。可是,你呢?你在哪里?你知不知道,你走了之后,爸爸有多辛苦,我有多难过?”
母亲沉默了,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
她伸出手,想要抚摸我的脸,但我却躲开了。
她低下头,声音颤抖着说:“对不起,悦悦,妈妈当年也是迫不得已。我进城后,遇到了很多困难,为了生存,我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我想过回来,但每次都没有勇气。直到最近,我才鼓起勇气,想要找回失去的一切。”
我听着母亲的话,心里五味杂陈。
我知道,她说的可能是真的,但那些年的空缺和痛苦,却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抹去的。
我叹了口气,说道:“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无法改变。你现在有自己的生活,我也有我的。我们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但无法回到从前了。”
母亲点了点头,泪水再次滑落。
她明白,她失去了太多,无法再找回那份曾经的亲情。
我们相视无言,各自心中都有着难以言喻的酸楚。
从那以后,我和母亲偶尔会有联系,但再也没有见过面。
那套房子,我一直没有要,它成了我们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我偶尔会想起母亲,想起那些年的点点滴滴,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珍惜。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现实生活中,金钱与亲情往往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抉择。
你认为,在金钱和亲情面前,应该如何取舍?
是选择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欢迎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