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河南,众人的看法总是褒贬不一。
偏偏有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了河南曾经不好的形象。曾担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徐光春告诉世人多些发展之心,少些非分之想。他揭去河南曾经被苦难裹挟的包衣,露出淳朴厚重的城市底色。
徐光春是谁?
传媒人政治家
徐光春是河南省委书记,却又不只是省委书记,他曾经是一个传媒人。
1964年9月,在面临人生的第一个交叉道,徐光春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新闻专业。他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始终坚持正确思想导向。
毕业之后,他先后到了北京市东方红炼油厂、解放军六三七七部队劳动农场锻炼,积极担任安徽省军区宣传处报道员、画报社和图片社的记者。
1979年7月他被调到新华社工作,面对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他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求自己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路线,更要牢牢把握宣传正确的舆论导向,用自己的笔、自己的语言织造团结奋进的主流舆论氛围。
优秀的工作成绩注定了他履历的一路光鲜。在中央宣传部工作期间,他工作思路清晰、创新意识强,先后协调组织策划了庆祝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香港澳门回归庆典等一系列重要活动的宣传。
担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后,他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在他这里他要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于是他积极创新,用重点论抓起“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和“走出去工程”,推出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徐光春从新闻入行,在媒体行业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他曾经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离开新闻了。但在2004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之后,徐光春就被派往河南,从此面临着从传媒人到政治家的角色转变了。
在走马上任之前,他也在心中暗暗的问自己,从记者到省委书记角色的转变,他能不能干好?这是对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改观河南形象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争夺天下。却很少有人知道,原来的中原地区便是位于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河南省。
位于兵家必争之地,河南始终是所有权力眼中的“肥肉”。尤其是清朝末年,河南似乎就与战乱和自然灾害捆绑在了一起,烽烟四起,饿殍遍地。哪怕到了新中国建立后,又有三年自然灾害,河南依然是重灾区。
战争带去了苦难,而苦难折射在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上,便是穷、脏、乱、差。因而旁人在看起河南时,便总会戴上“有色眼镜”。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当其他地区已经完成“原始积累”,开始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河南大范围的工业化才刚刚按下启动的按钮,而由河南人组成的“民工潮”开始慢慢向外涌动。于是少部分人的不良行为让其他人片面的对河南产生了偏见,对河南的印象天平也偏向了负面的一方。
此外,形象是各种信息的聚合,人们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和整合,在脑海中编造出一幅幅相关的图景。
因此,过去河南的形象不够好,也与输出的负面信息相对较多、较快、较“生动”有关,当负面信息多了,与之相对的正面信息就少了、慢了、“干巴”了。长此以往,负面信息掩盖积极信息,代替正面信息出现在人前,就使人们没有办法了解到河南的发展变化,对河南的认知还始终停留在片面和印象思维里。
徐光春任职河南省委书记之后,于2008年11月19日参加了在郑州大学“形象与发展”的座谈会,在会议上,他提及,“一个地区的形象通常是指社会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是该地区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历史、生态、国民素质、领导人物品格在公众头脑中反映后形成的总体印象”。
他联系当前河南实际发展情况,更是直言,“河南形象一度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直接影响了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正确看待河南形象,怎样提升河南形象,对于廓清迷雾,以正视听,对于全局发展、长远影响,都具有重大意义。”
区域形象的好与坏,影响着人们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面对不好的风评时,一些群众会产生自卑和消极心理,下意识的妄自菲薄和自惭形秽。一些河南人在外谋生存求发展的时候不敢说自己是河南人,面对歧视和曲解也不敢抗争。而好的风评会让河南人民信心百倍,底气十足,热爱家乡和建设河南成为所有河南人共同的心愿。
在徐光春的带领下,河南展现在人前的形象有了较大改观。
他们将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城市才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只有坚持发展才能营造更美好的形象。面对人民的殷切期盼,面对当前发展水平亟待提高的新需要,他们“用发展赢得尊重”。
但仅仅有发展,还不够。
区域的形象并不是通过最浅显的经济繁荣表现出来的,如果说经济繁荣是躯体是骨干,那么每一条鲜活的生命和每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才是它的血肉,有了他们,区域的形象才会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富有人情味。
于是徐光春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全面推进体制创新、艺术创新和运营方式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他要河南的优势文化和先进文化融合发展创新,走出一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融,以文化育人、文化强省的新路,他让所有人走近河南、了解河南、融入河南,让河南走向世界、走进世界、走红世界,将一个厚重文明、进取向上的文化河南展现在世人面前。
他与千千万万的河南人,为河南正名。
文化传承发展
文化不面向市场,面向群众,便宛如一潭死水,没有生机更不会再孕育传承的火种。
徐光春说,“当年一个小小的香玉剧社,靠着常香玉带领一帮艺员,走街串巷演出,可以用自己挣的钱捐献给国家买一架飞机;可现在一个机构完善、人员庞大、阵容整齐的豫剧院、豫剧团却到了无钱排戏、无钱演戏的地步,不要说捐钱买飞机了,就连发工资都困难。”
究其原因,他分析鞭辟入里,香玉剧社面向市场,为人民设计,以市场为生,而豫剧院、豫剧团是政府的,他们伸手向政府要钱。如此文化发展如何有活力?如何在花花世界中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要坚决把大部分文化单位从政府的怀抱里放出来,走进市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在自己创业的过程中,求生存和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便是政府要转变职能,不能再主动“喂养”。
曾经的河南文化体制有种怪现象,领导说演员的工资发不下去,演员们哀嚎说生活很困难,没有办法表演。有了苦难不从自己身上找办法、寻出路,反而动不动就找上级要职称、要待遇、要住房。该给的待遇机遇都主动“喂养”了,文化却依然冷门,不受市场待见。
徐光春描绘出文化发展的另一幅蓝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管。政府部门要把行政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政策调节、宏观调控等公共服务职能上,逐步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
他在河南的文化领域大刀阔斧,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脱胎换骨”,脱事业性质之胎、脱政府包养之胎,换弱不禁风之骨、换没有自生能力之骨,成为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每每看到陕西的黄帝陵,上海博物馆精美的文物引得游人纷纷,再看到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河南,文化资源却无人问津,徐光春十分痛心,他直言:“我们的文化遗产与兄弟省市相比丰厚的多,可我们没有充分去发掘、去利用。”
“上海本来是没有什么文物的地方,但上海博物馆却收藏了许多精美的文物,布置的也相当漂亮,对观众来说很有魅力,再看看我们的一些博物馆,虽然藏品丰富,却连生存都艰难。”
面对这样的文化困境,徐光春积极应对挑战:“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绝不能满足于河南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这样的历史荣誉,在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们一定要觉悟、要警醒。一方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一方面认清存在的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换体制机制。”
在传统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将内容创新作为着力点,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把文化的“原生矿”变为有用的资源和材料,把文化资源的“富矿”转化为强大的现实文化生产力。将形式创新作为关键点,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满足不同的文化消费需求。
从河南的特色文化中展示河南人民的真挚美好的情感,描绘河南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串联文化碎片,打造出一张河南独有的文化名片。
2022年10月21日,78岁的徐光春在河南郑州因病逝世。
徐光春为河南正名,他是河南形象的塑造人,也是它的守护人。徐光春的逝世,意味着河南失去了一位很爱它的老人,但河南的形象并不会因此再黯淡无光,它会带着徐光春的祝福,慢慢谱写出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参考文献
[1] https://www.henan.gov.cn/2022/10-26/2628647.html
[2]连玉明,武建忠主编. 省委书记省长关注什么[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1.01.
[3]徐光春著. 文化的力量[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03.
[4]张放涛主编. 创意中原 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7.09.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