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

地理科普平台

最实时的地理热门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边是关于云贵准静止锋的两种图示,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早就开始了,但是网上的文章写的比较复杂,我们决定写一个简化版,帮助大家认识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四个版本教材对云贵准静止锋的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来自鲁教版选必一教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来自人教版选必一地图册,湘教版与其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来自中图版选必一教材

通过四个版本教材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的说法是一致的,即南方来的是暖湿气流,北方来的是冷气团。中图版略有差异,认为南方来的是暖干气团,北方来的是冷气团。

显然,我们对于南方来的是暖气团、北方来的是冷气团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争议点在于,南、北方气团的相对湿度关系,到底谁携带了更多的水汽带来降水呢?

一般我们会认为,来自西南的应该是暖湿气团,这里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将来自西南的气团认为是西南季风携带的气流。

但是这里来自西南方向的气团是西南季风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是的,它是西风带被青藏高原阻挡,围绕青藏高原南缘运动而形成的南支西风。从南支西风的来源来看,其干湿性质是存在不确定性的。

南支西风位置偏北,较少受到孟加拉湾水汽的影响,由于其水汽来自于伊朗高原等地区,其性质是暖干气团。而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沿途会增加不少水汽,可能会变性为相对的冷湿气团,加之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抬升,水汽更易凝结、成云致雨。

此时,来自南方的暖干气团和来自北方的冷湿气团相遇,受云贵高原阻挡形成云贵准静止锋,云系出现在锋面以下,示意图如下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支西风位置偏南,受到孟加拉湾水汽的影响,补充了大量来自于孟加拉湾的水汽,其性质是暖湿气团。此时冬季风在则是相对的冷干气团,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沿着锋面抬升,产生云系和降水。

此时,云系出现在锋面以下,示意图如下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南气流是湿气团还是干气团,取决于是否吸收了孟加拉湾提供的水汽,这又取决于当时的大气运动状况。

整体来看,夏季西南气流多为暖湿气流,冬季则暖湿气流和暖干气流都可能存在,因此以上开头的两种图示都是对的,只不过是对应不同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中图版在图示中标注了“西南暖而较干燥的空气”的说法,也就是说水汽主要来源于北方冷湿气流,那么云系的位置应该在锋面以下,这里的云系不是因为暖空气抬升形成的降水,而是冷湿气流沿地形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锋下雨系,教材可能是存在错误的。

最后附一个近期的图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中地理老师介绍,初中地理教材将夏至日改为6月21日前后,这引起了不少地理老师的关注。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教版部编版2024版

此前,无论是初中地理教材还是高中地理教材,夏至日的日期都注明在6月22日前后,这是很多地理老师和学过地理的学生的共同记忆。翻阅人教材等高中地理教材,今年也都没有改动。

01

夏日并非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实并非是一个日期。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依据的是“大阳黄经度数”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位置,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为夏至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夏至等二十四节气本质上都是个“点”,是个时令点。

02

夏至并不固定哪日

夏至出现在太阳运行至黄经90°,这一天在6月20日-22日左右。

原因有以下两点:

(1)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是呈椭圆形的,而不是完美的圆形。同时,地球的自转也是有微小变化的,因此节气时间并不完全一样。

(2)历法也是导致夏至日期不同的一个因素。公历纪年法将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确定为365天,而实际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准确时间为365天48分46秒,这意味着公历纪年法与节气确定原则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为了弥补这个时间差,公历纪年法中引入了闰年的概念,即年份是4的倍数且不为100的倍数时为闰年,闰年在2月份最后一天增加一天,以此来调整时间差。尽管如此,闰年的调整仍然存在细微的误差,因此节气日期每年都会有所变化,导致节气日期不固定。

03

夏至日在提前

2024年夏至出现在6月21日4时51分,这也是228年以来最早出现的夏至。为何夏至出现的时间,会有越来越早的趋势?

这种逐年提前的趋势还是由于前面所说的阳历(公历)与回归年计算方式的差异所导致。具体而言,一个回归年约为365.2422天,而阳历年份为365天,闰年则为366天,四年累计为1461天,相比之下,四个回归年总计1460.9688天。由于阳历四年的总天数略长于回归年,因此导致了夏至时间的逐年提前现象

查阅近三十年夏至日日期,1991、1995、1999、2003、2007、2011、2015年是在6月22日,其余均在6月21日。没有一天的夏至日是在6月23日,因此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这个“后”不大准确。

根据历史数据预测,到2096年,夏至将进一步提前至6月20日的14时30分。

教材做出夏至日调整,应该是基于夏至日当前的实际和接下去的趋势做出的。这样的调整贴近生活,也符合学生认识。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搜索地理关键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手点击文末四连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