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延安就敏锐地发现了东北这块黑土地的巨大价值。为了开发东北,延安除了派出许多的领导干部之外,各解放区军区,也派出了许多的作战部队,到东北这块黑土地上加强力量。这其中都有哪些部队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从1945年8月开始,由关内解放区奉命调往东北的部队就有晋察冀军区先期向东北开进的部队,除一部留热河外,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运昌率5个团和1个支队,该军区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副政治委员唐凯率领2个团,合计4900余人到达锦州、沈阳、本溪地区。
由冀中军区参谋长沙克率领的第3团1500余人于10月上旬到达锦州。
l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和政治部主任肖华率领的山东军区部队,是进入东北部队的主力。该部分批起程,海陆并进,以海路为主,任务繁重而紧迫。为有效的实施海路运输,由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组成海运指挥部,动员汽船30余只、帆船140余只进行运兵。
山东军区为了打通海路,消灭和驱逐烟台附近崆峒岛和莲莱以北长山列岛上的伪军,还派出部队迅速占领了濒临辽东半岛的外长山列岛,控制了渤海海峡,并在沿途砣矶等若干岛屿设立了兵站,聚草存粮,保障了海运畅通与军供应。
为了掌握辽东半岛和部队登陆地区的情况,中共胶东区党委派人携带电合渡海进入大连地区,将所获情报及时报告了中共中央与山东军区。
胶东军区还派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黄荣海率领4个连队乘汽船侦察了天津以南海面和美国军舰运送国民党军于塘沽、大连登陆及渤海湾内守军的布防情况,为部队渡海北上,防敌攻击,制定海运计划提供了依据。
山东渡海部队选定胶东半岛的龙口和栾家两个渡口出海,在辽东半岛的大连老虎滩及新金县貔子窝(今皮口)与庄河等地登陆。
山东军区主力陆续挺进东北的部队计有:由滨海支队和胶东军区一部编成的东北挺进纵队,以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万毅任纵队司令员,周赤萍任政治委员。下辖2个支队4个团3500人,从海路抵达辽东半岛,10月到达磐石、海龙、东丰西丰地区。肖华率领山东军区部分机关人员及直属部队约1000人,在大连老虎滩登陆,10月初抵达安东。山东军区第5师和第6师各两个团约10000人,在第5师师长吴克华、政治委员彭嘉庆的率领下,从海路抵达辽东半岛,10月24日全部进驻营口地区山东军区。第7师在师长兼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的率领下,经陆路抵达冀东,10月下旬进驻山海关地区。
渤海军区副政治委员刘其人率领渤海军区3个团(时称刘其人师)进至河北省古北口地区,随后到达东北。以上杨国夫与刘其人部共计6个团连同黄荣海率领的1个营在内,共12000余人。
山东军区第2师7500余人在师长罗华生、政治委员刘兴元的率领下,从海路进入辽东半岛,11月上旬抵达沈阳以南的庄河与鞍山地区。
山东军区第1师7500余人,在师长梁兴初、政治委员梁必业的率领下,于11月中句从陆路抵达辽西锦州地区。山东军区第3师8300余人,鲁中警备第3旅4000人,分别在鲁中军区政治委员罗舜初、警备第3旅旅长胡奇才率领下,从海路抵达辽东半岛、12月上旬到达辽阳、鞍山地区。
胶东军区海军支队(亦称田松支队,该支队系1944年郑道济领导的威海伪海军起义部队编成)1000余人,在支队长田松率领下,从海路到达辽东半岛,11月中旬转赴牡丹江地区。
罗荣桓接到赴东北的任职命令以后,1月上旬率军区机关人员及特务团个营,乘汽船在辽东半岛貔子口登陆,然后乘火车到达辽阳,13日抵达沈阳。
先后挺进东北的还有山东军区直属部队与机关人员4000人及地方武装一部,分别进驻安东及沈阳地区。
自1945年9月至1946年初,山东军区奉命进入东北的部队,共有8个师(旅),3个支队,合计6万余人。
除了山东部队,挺进东北的还有由华中解放区开赴东北的新四军第3师。
这支部队在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副师长刘震、洪学智(兼参谋长)的率领下,于1945年9月28日,从江苏省准安出发,由陆路经鲁南、蕞中、冀东北进,于11月下旬抵达锦州地区。该师下辖第7旅6900余人,第8旅7000余人,第10旅8000余人,独立旅6000人,另有师直属特务第1、第2、第3团共7100余人,全师总兵力35000余人。
除了上述两大解放区之外,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也有调往东北的部队,第359旅副政治委员晏福生、参谋长刘转连率领的3000余人,于1945年10月底到达本溪与抚顺地区。由晋绥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率领的第32团600余人,于10月中句抵达沈阳。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旅长黄永胜率领的教导第1旅与教导第2旅各1个团及警备第1旅旅长文年生率领的该旅一部3000余人,于11月底到达热河、编入热辽纵队,以后纵队司令员黄永胜率部到达锦州。
由陕甘宁边区进入东北的还有延安总部直属抗日军政大学、炮兵学校等、合计2000余人,于12月底先后到达通化市。另外,冀鲁豫军区第21团1500余人亦相继进入东北。以上由关内进入东北的部队合计11万人。
从关内各解放区派往东北的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这里面包括准备用于建立一百个团的各级千部,也陆续抵达东北。总计进入东北地区的部队与各类干部共13万人。
各部队在开进途中,克服重重困难,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向东北挺进。从陆路开进的部队,不怕刮风下雨,不畏道路泥泞在雨具缺乏、衣服単薄的情况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战胜疲劳,兼程北进。
新四军第3师从江苏出发,长途跋涉,历时两月,跨越鲁、冀、热、辽数省,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士气。从水路开进的部队,不怕风大浪险,克服木船颠簸、晕船呕吐等困难,昼夜不停地与风浪搏斗,较好地完成了进军任务。
山东和晋察冀解放区的地方政府,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在部队北上沿途和渡口,安排了食宿,指定了向导,设立了开水站、鼓动棚,到有接有送,有力地保证了北上任务的完成。
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干部和战士从四面八方的解放区,进入到这片炙热的黑土地上,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而且不断地发展壮大,最后才发展成百万东北野战军的部队。才获取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