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由四川省肿瘤学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第二届华西肺癌MDT(护理)论坛”分会场三“肺癌围手术期管理论坛”于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论坛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毅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黄云超教授、贵黔国际总医院杨康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车国卫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致辞,罗氏制药作为企业代表,现场带来“在一起,引领智愈”的罗氏回答,并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邹炳文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李娟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小军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田雷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早期ALK阳性患者的治疗新选择、围术期患者的优势治疗策略、晚期肺癌挽救性手术、高质量发展下中国胸外的智慧发展等主题进行分享。同时,会议邀请到国内胸外领域知名专家前瞻性地就围术期治疗模式及优势患者、如何因地制宜实现胸外科综合化、智能化发展等相关热点话题进行精彩分享和热烈讨论。医脉通特别整理本场论坛的亮点内容,以飨读者。
Part1 引领智愈
1
大会致辞
大会主席周清华教授、张毅教授、黄云超教授、杨康教授、车国卫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开场致辞。专家们表示,肺癌围术期中系统治疗已取得一定进展,例如在驱动基因阳性和阴性的患者中分别形成了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和未满足的需求。目前,肺癌围术期治疗中未满足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药物个体化和精准化应用。本场会议作为探讨肺癌围手术期管理的专场会议,旨在搭建一个跨学科、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期待与会专家们畅所欲言,共研肺癌围手术期创新发展之道,以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肺癌围手术期管理模式走向世界,从而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时代跨越,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周清华教授致辞
张毅教授致辞
黄云超教授致辞
杨康教授致辞
车国卫教授致辞
郑义先生表示,罗氏制药作为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始终坚持为患者服务的初心,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潜心开展创新研发。在肺癌领域,药物已覆盖了经典抗血管治疗、少见靶点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帮助肺癌从早期到晚期的全病程患者带来持续的获益,包括获批用于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至晚期治疗的靶向治疗药物阿来替尼。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执行“在一起,引领智愈”的品牌文化,对治愈这一生命议题带来自己的答案,以“智”赋“治”,用智慧化的方案优化诊疗全链路、赋能学科发展、提升患者服务,合力托举患者走向治愈。
郑义先生致辞
2
推动早期ALK阳性肺癌患者治愈之路的“中国速度”
邹炳文教授首先回顾了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流行病学及生存特征:约4%~5%的NSCLC患者伴有ALK阳性,对于ALK阳性早期NSCLC患者,术后两年以内是复发的高峰期,且复发多为远处转移。既往标准辅助治疗方案为化疗,但其获益并不理想,仍有近一半的早期NSCLC患者在术后发生疾病复发。ALINA研究是全球首个在ALK阳性早期NSCLC中证实ALK抑制剂辅助治疗可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的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以铂为基础的化疗组相比,使用阿来替尼辅助治疗完全切除的IB(肿瘤≥4 cm)至IIIA期ALK阳性NSCLC患者,可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76%(风险比[HR]=0.24,95%CI:0.13-0.43,p<0.0001),给ALK阳性早期NSCLC患者带来了显著的无病生存期(DFS)获益。基于此,阿来替尼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ALK阳性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后术后的辅助治疗。此外,邹炳文教授指出,阿来替尼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已纳入最新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阿来替尼新适应症的获批以及医保目录的纳入均彰显着中国速度,有望造福更多ALK阳性NSCLC中国患者。
邹炳文教授讲课
启动仪式:在一起,引领治愈
主席嘉宾周清华教授、张毅教授、黄云超教授、杨康教授、车国卫教授,主持嘉宾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喻东亮教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何进喜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李强教授,罗氏制药代表肺癌领域市场总监林晓雯女士、肺癌领域市场副总监郑天骄女士、郑义先生共同参加阿来替尼术后辅助医保落地庆典“在一起,引领治愈”的启动仪式。
“在一起,引领治愈”启动仪式
Part2 智启新生
在喻东亮教授、车国卫教授的主持下,李娟教授、唐小军教授、田雷教授分别就“围术期患者的优势治疗策略”、“晚期肺癌挽救性手术”、“高质量发展下中国胸外的‘智’慧发展”带来专题分享。李娟教授指出,NSCLC多学科诊疗是诊断和合理制定初治患者治疗方案的关键,有利于患者生存获益;肺癌患者术后定期随访,是及时发现和治疗肿瘤复发转移的有效方法,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以改善整体疗效;此外,有效的不良事件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治疗的可持续性。唐小军教授分享其所在中心的晚期肺癌挽救性手术案例,并指出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在适当的时机对残留病灶或局部进展病变进行挽救性手术,有望改善患者生存获益。田雷教授回顾了中国胸外科的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并指出未来应持续推动高效诊断、治疗评估、术中导航以及术后检测,以探索中国人群个体化治疗策略。同时,通过数字化指引患者全旅程管理,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可助力早期肺癌患者实现从“治愈”到“智愈”。
李娟教授讲课
唐小军教授讲课
田雷教授讲课
Part3 智启未来
在杨康教授的主持下,大会进入第三部分智启未来。第一环节首先由何进喜教授主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何弢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翼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罗猛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梅朝蓉教授、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王巍教授、德阳市人民医院薛杨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姚文健教授、遂宁市中心医院周海宁教授围绕“围术期治疗模式及优势患者”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讨论中多位专家表示,相较于单纯新辅助治疗,术后加入辅助靶向/免疫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术后复发风险;辅助治疗有望为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non-pCR)的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改善;结合MPR状态及ctDNA清除情况可有效预测患者的DFS和OS获益趋势,未来或可进一步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环节一与会专家共同讨论
第二环节由李强教授、邱小明教授主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段勋伟教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高珂教授、乐山市人民医院胡同晨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李文海教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王一帆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薛洋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鹏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赵洪林教授围绕“如何因地制宜实现胸外科综合化、智能化发展”主题分享独到见解。
讨论中多位专家提出组建多学科团队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是未来肺癌诊疗的发展趋势;并指出除专科化发展外,胸外科医师还需内外兼修,综合化发展;未来还可借助AI算法构建肺部三维图像,助力外科手术精准开展;在患者全病程管理中搭建患者数据库,以夯实未来科研基础。
环节二与会专家共同讨论
会议总结
周清华教授总结道,与会专家学者充分利用了本次论坛的交流平台,积极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切实推动着肺癌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学术繁荣。希望未来各医疗单位能够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和路径,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周清华教授总结
撰写:Savannah
审校:Cynthia
排版:Yian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