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父母学堂】致力于为心理困境青少年家庭提供实用、有温度的支持。每周仅一次,周日九点发。您在陪伴孩子中的所有困扰均可以在文章下留言,我们将在下周文章中进行回复。
孩子生病前,父母对孩子缺少关心,孩子生病后父母变得极为关心孩子,这有用吗?
我的观点是:
鱼喂勤了会死,孩子关注多了会烦。父母增加对孩子的关注,无法真正修复亲子关系,只能传达出父母想要修复亲子关系的想法而已;真正能修复亲子关系的,是父母真正理解孩子。
关注和理解是两回事儿。
大家可能多多少少都听过“无条件积极关注”这个概念,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无论孩子的情绪,行为和品质表现出怎样的状况,父母都不对其做评价和要求,并且对孩子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但在我的观察中,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关注,都是“无条件消极关注”。
无条件的消极关注,是带着关心的不理解。
“我觉得你这样不好”
我听到过许多家长倒苦水,自己看到孩子昼夜颠倒,担心孩子身体受影响;看到孩子不出门,会担心孩子社交有问题;当孩子不跟自己说话时,父母会极力想要跟孩子拉近关系——但以上这些关心孩子的举动,孩子通通不领情。家长又无奈又无力。
还有的家长特别敏感,对于孩子每天一举一动都十分上心,比如每天早上到晚上的情绪变化,觉察到孩子情绪不太好,就会关心孩子:你怎么了?看上去不太高兴的样子;你今天很没精神啊;你是不是发生什么难过事情了?有时候孩子并不太愿意回复这些密集的问题,可能敷衍两句:没事。再想要刨根问底,孩子就会生气了。
这好像是家长对于“关心”的误解,好像是过得不好,过得不如意,才有关心的机会。而关注孩子状态不太好的地方,是表达爱的最好时机。
这对也不对。
孩子真觉得自己状态不好时,父母的关心就是雪中送炭,说到孩子心坎里了。但如果孩子不觉得这是不好的状况,只是父母觉得不好,那这就是火上浇油。
父母们对孩子们的关注,更多的基于是“我觉得你这样不好”的想法,但这本身就带着一种主观的负面评价了。对于此,解决方法就是,父母管住嘴,少说话,学会“冷静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了解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不带有预设的去了解孩子。
例如:看到孩子无休止地刷视频,如何帮助孩子不沉迷手机?
再例如:我看到孩子基本上都刷着视频,她自己感觉怎么样?刷视频帮助她缓解了怎样的情绪,又带给她怎样的困扰呢?孩子自己是怎么看自己刷视频的事情呢?
前者是父母在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后者是父母在了解和触碰孩子的需求。
没有谁的需求是错误的。不过,来自父母的需求,孩子通常难以完成且经常拒绝的。所以通常会把孩子推到父母的对立面上。而父母协助孩子完成自己的需求,这是和孩子站在一起的,齐头并进的。
因此,如果您的关心本身其实暗自传递了您对孩子的期待或者需求时,亲子关系也会隐隐受到影响。
但是,父母若不关注孩子,这种忽视也是一种伤害。 (有感而发,做父母可真难啊,关注也不对,不关注也不对,尺度太难拿捏了)
所以比较推荐大家对孩子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是指无论孩子的情绪,行为和品质表现出怎样的状况,父母都不对其做评价和要求,并且对孩子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
图源:unsplash
帮助孩子的是理解
首先,“无条件”不代表“无底线”和“任其自然”,无条件代表的是“我对孩子本质是好的这件事,无条件信任”,这个“无条件”表示的是一种对人性本善的信任,而不是无底线的接纳。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小时候孩子有没有做错过事情,当孩子做错事情时,虽然会教育孩子,但仍然相信孩子本色是好的。这就是无条件。
其次“积极关注”不是“硬夸”,也不是“过度美化,没话找话”。
硬夸孩子,也会挺尴尬的,这夸奖孩子也没法接话。“积极”指的是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有着其内在积极的心理需求,“关注”的是孩子的内心需求。积极关注是看到孩子行为背后那些积极的心理需求。
例如,一个一直拖延的孩子,内心可能是逃避学业,也可能是希望自己能完成的很好,如果做不好宁愿不做。
例如,一个每月只出门一二次,不对外社交的孩子,内心可能是出于对社交的恐惧,也可能是希望当自己能被大家喜欢时,自己才有勇气出门。
希望被爱,希望被认可,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希望自己是有价值的。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求。我们何尝不是在追求这些呢?
当父母能看到一个孩子痛苦表现的背后,隐藏着这些美好期待;当父母能看到孩子以一种让人难过的方式去应对自己生活中困难的时候,父母就会对孩子有更多的心疼和理解。
真正能帮到孩子的,就是这份理解。
有人追问:当我理解了孩子之后,然后呢?然后怎么办呢?
理解,然后继续生活。带着理解孩子的心情,去做什么都会变得自然而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