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澳门中西创新学院校长仲伟合教授

澳门中西创新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澳门十所大学之一,学校成立于2001年,作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支持的一项重要教育工程,其创立的初衷是打造一个融合中西文化、服务社会发展的国际化学术平台。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为学校提供了天然的地理和文化优势。自成立以来,学校秉承“中西融汇、创新为本、国际视野、追求卓越”的理念,以“数字+”为核心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数智能力的卓越人才。学校凭借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优势和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为澳门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澳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力量。

为此,我们专访该校校长仲伟合教授,就澳门特区的语言教育和语言服务谈谈他的办学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关于澳门特区的教育国际化

仲伟合校长认为,澳门作为国际化都市,拥有独特的多语言环境,英语、葡语、普通话与粤语并行。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澳门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区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师资培训、优化课程等措施,推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普及。

澳门的英语教学现状是目前公立与私立学校间英语教育资源差异显著,部分学校如国际学校在师资、设施及语言实践机会等方面占有优势,存在资源失衡问题。数字资源繁多但缺乏统一平台,当前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种类繁多,包括在线口语评测、语音识别工具、互动阅读平台等,但这些资源缺乏统一管理和整合,教师面对过多选择时常感困惑,无法系统高效地利用这些工具辅助教学。此外,澳门英语教学多依赖教师的经验积累,但缺乏理论指导与实证研究支撑,导致教学方法难以优化,科研成果也难以转化为课堂实践。

他建议,一是加大学校资源投入,政府应通过政策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优质教材,增加外籍教师引进的机会,确保资源的均衡分配;促进校际合作与共享:推动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国际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合作项目、教师交流、联合课外活动等方式,提升公立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二是政府牵头开发统一的英语数字化教学平台,整合现有资源,提供从口语评测到互动阅读等多种工具,避免资源重复和浪费。三是推动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科研活动,设立教学研究专项目,支持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学方法。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搭建教师与学术界之间的沟通平台,促进经验丰富的教师与科研人员合作,共同开展实证研究,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

澳门的葡语教育现状是葡萄牙语在澳门的历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1999年回归后,葡语在社会中的使用逐渐下降,但在中葡商贸、法律等领域的需求仍然存在。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需求与供应不匹配。澳门对葡语人才的需求集中在政府、法律事务和跨国公司等领域,但这些领域的葡语人才较为稀缺。由于葡语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的使用有限,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葡语学习的兴趣低,进一步加剧了葡语教育资源的短缺。二是教师缺乏与专业性不足。尽管澳门有一些葡语教育机构,但由于缺乏高水平的葡语教师,特别是在法律翻译、葡语文学等专业领域,导致葡语教育的质量难以与英语等外语相提并论。

仲校长认为,解决方法一是突出葡语的实用性:澳门可开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应用型葡语课程,如“一带一路”法律事务、葡语国家投资环境等,增强职业导向。通过校企合作,提供实习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大湾区高校合作,建立葡语人才发展基地,联合开设葡语课程和双学位项目,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同时提升葡语教师的专业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关于澳门特区的基础教育

仲伟合校长认为,加强发展学生运用普通话、葡语及英语表达的能力,建议一是提高语言敏感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不仅承载着不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学生应当意识到语言使用中的细微差别,这些差别不仅体现在词汇的选择,还包括语气、表达方式和社会背景的差异。二是提高语言的实用性。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它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在全球化和多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语言的实用性不仅局限于日常交流,更在跨国公司、法律事务、外交、旅游、科技等多个行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学生应了解语言在跨国公司、法律事务、外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结合职业需求,提升跨文化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关注语言的时代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语言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涌现出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语言的使用变得更加灵活、快速和创新。从社交媒体的流行语到数字化交流中出现的新术语,语言与时俱进,反映了全球化、网络化及科技进步的趋势。学生需要了解语言的动态演变,掌握新兴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适应信息时代的沟通方式。这不仅是语言能力的拓展,也有助于学生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与时俱进的沟通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关于澳门特区的智能语言服务

仲伟合校长强调,目前澳门的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在英语语料库的训练上非常成熟,澳门在提供英语智能语音服务时已具备较高水平,能够满足大多数国际游客的沟通需求,提升旅游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在葡语方面,中葡智能语言技术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背景。尽管技术领先,如何将这些成果转化为更广泛的用户受益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澳门游客来自世界各地,语言多样化特征明显,这为智慧语言服务的开发带来了独特挑战。

对此他建议:一是针对英语与葡语产品落地。加强英语和葡语智能语言服务的普惠性。通过政府支持和企业参与,加大技术推广,将其从实验室推向市场,结合教育、旅游和经贸等领域的需求,提供公益性语言服务,降低技术采纳门槛,扩大技术应用。二是针对小语种的高度异质性。联合海外高校和机构构建高质量语料库,利用现有翻译模型提升小语种翻译性能,并通过小样本学习提升地方方言处理能力。可以针对旅游业、零售业和服务业等高频交互场景,定制小语种语言服务解决方案。例如,为酒店、商场和旅游景点提供针对东南亚游客的翻译和语音助手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关于澳门特区的语言产业发展

仲伟合校长指出,澳门近年来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逐渐推动向创新、科技、文化产业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更多国际企业和机构的入驻,澳门在跨国企业和文化交流中所需的语言服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对高质量语言服务的需求。随着澳门多所高校逐渐采用英语授课,尤其是在与国际学术界的合作中,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优势也更加突出。澳门通过英语授课可以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人才,进一步加强其语言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在技术领先方面,澳门具备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中葡语言的智能翻译技术领域。澳门可以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语言服务,从而提升语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此,他建议,一是保护多语环境,促进语言产业发展。保护澳门的多语环境对于促进语言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澳门作为一个典型的多语种社会,拥有中、葡、英三种语言的广泛应用,这为语言产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和竞争力。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一多元语言环境,确保各语言的平等使用和共存。同时,应该加强语言教育和技术研发,特别是在中葡翻译和智能语言服务方面,推动语言产业的创新和升级。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翻译服务效率,推动跨文化交流,澳门可以进一步加强与葡语国家、东南亚以及其他国际市场的连接,提升全球语言产业的竞争力。最终,保护多语环境不仅有助于保持澳门的文化特色,也能为未来的语言产业提供持续的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加大政府投资,扩大技术领先地位。澳门可以通过加大政府投资,进一步强化中葡翻译领域的语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智能翻译、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方面。这些技术能够提升中葡翻译的效率和精准度,确保澳门在这一领域的持续优势。政府的资金投入可以用于建设中葡智能语言平台、支持中葡翻译技术研发、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以及加强中葡翻译人才的培养,从而巩固澳门在中葡翻译领域的领导地位,保持其在全球语言产业中的竞争力。三是吸引国际人才,推动语言产业创新。通过加大对国际语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尤其是在中葡翻译、跨文化交流和智能语言技术领域,澳门可以不断提升语言服务的质量和创新性。此外,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创造国际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能够有效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语言专家和技术人才,进一步推动澳门在全球语言产业中的竞争力。通过引进更多国际化的人才,澳门能够不断优化语言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跨境商业、文化交流和旅游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关于澳门市民语言能力提升

仲伟合校长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给澳门的定位是“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毫无疑问,富有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以及作为中国与葡语系国家之间“超级联系人”身份,都是澳门的突出优势。应该鼓励市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语言能力训练,利用AI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实时反馈,提升语言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和全球化需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澳门在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同时,日益面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增强市民的文化敏感性同样至关重要。文化敏感性能够帮助市民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并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语言交流会和国际研讨会,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互动,增进了解与包容。鼓励市民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或跨文化志愿活动,亲身体验和学习他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