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编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年榜推荐书目时,开端都是讨论文学的大小年,逐渐的我们意识到,所谓大小年或许并不存在。有些作家为了酝酿一部长篇,思考、书写多年,当它最终形成一部书推向市场时,并不能将所有的“大”都归功于这“终点”的出版之年。
唯一重要的,是当我们选出2024年值得特别推荐给读者的20部作品时,似乎看到了崇山峻岭在眼前铺开,那些努力扎根于生活的创作者们,让自己的笔和文字与时代脉络相连,拓展了读者的视野。
在虚构部分,我们选择的作品有三部是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中扶持的作品,它们是李修文的《猛虎下山》、叶兆言的《璩家花园》以及张楚的《云落》。《猛虎下山》关注的是当下作家已很少触及的工人形象,李修文以自身的古典叙事笔力,用戏曲化的节奏讲述好看故事之余,也带来了时代人心的对照。叶兆言则继续在《璩家花园》里讲述着他的城市史,漫长的七十年是他与城市的对话,更是他与同代人的对话。《云落》让外界再度关注“70后”的长篇写作,县城青年的精神历险诚然也是时代不可或缺的拼图。
这三部作品同时也在和书榜中的其它作品进行着对话。王安忆的新长篇《儿女风云录》延续了她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心灵抒写,《长恨歌》里的“她们”变成了新作里的“他们”,性别虽不同,身影却层层叠叠,共同踏入时间之河和人生命题。盛可以在《建筑伦理学》里关注了房屋这一社会热点题材,返乡者身份与女性家庭地位在此获得新的叙事生机,也为地方写作拓展了新的版图。戏曲元素也出现在“90后”作家苏生的《夜奔》之中。可谓是今年带给读者的一大惊喜,她以超越年龄的对生活的理解,刻画了四代女性京剧艺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心灵史和生命之书。
今年的文学热议话题中,新南方写作占有一席之地,从中国南方到更远的东南亚华语写作,新南方以命名方式融汇了传统经验与陌生想象。青年作家龚万莹以《岛屿的厝》描绘鼓浪屿的前生今世,闽南老厝、暴雨、台风、老芒果树、歌仔戏、狮头王船、密密麻麻的飞虫,组成了独具一格的闽南情感画卷。而来自马来西亚的作家贺淑芳则以《蜕》打开了马华文学自带的魔幻气质,将南洋梦境引入我们的当下日常生活。
时代更新推动着创作者进行多样化的写作,也欢迎从其它领域跨界而来的创作者。9月随着《延河》杂志提出“新大众文艺”话题,引发了评论界对近年来文艺创作领域里出现的一些新群体、新现象、新特点进行集中观察。在我们的年榜中,是从大学校园到区图书馆挂职的作者杨素秋,让自己从零开始充实一座真正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图书馆的经历,变成了一部引起大众读者共鸣的非虚构作品《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四十年前,“杭州会议”为“寻根”文学打开了巨大的思想动能,影响了后来的文学生态。今年那些作家和评论家重聚回首,发现“寻根”精神已然化作新的文学力量,被不同创作者汲取和创新,如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所观察到的,“大地与根性,文化与传统,何为中国和何以中国,在当下时代的宏大主题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思想者的洞见、勇气和力量。”
这些好书,正是让我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猫鱼》对家族历史、女性成长的细腻探寻,《康熙的红票》《琵琶行》对历史传统的重新打开,《血与蜜之地》穿越漫长的世界地图……作家们以不同方式深入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讲述激活过往与当下的“寻根”故事。或许,从打动自己开始,到真正撼动读者,再到远方,也便蕴含着“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和“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的一切可能。
《猛虎下山》
李修文/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镇虎山下,钢铁厂面临改革,山中却出现猛虎的吼声。面对末位淘汰制毫无胜算的刘丰收半被迫、半自愿地加入打虎队,以期在同猛兽的较量中躲开与时代的“较量”。作家李修文的这部长篇新作重回古典叙事,以密如鼓点、充满戏剧色彩的语言展开叙述,在极快的故事推进中讲述人心与人性的异化。读者在作品中衔接的,是话本小说那些令人动容的留白、隐喻与强烈的阅读快感。
《璩家花园》
叶兆言/著
译林出版社
小说从1954年写起而至当下,以南京城南的一座老宅院的两个家庭三代人的人生为主线,将七十年时代风云与个人命运相连。与前作相较,叶兆言显然将目光更多地投注到了当代生活,小说中有他本人的许多记忆,他是在“和自己及同代人对话”。小说主人公璩天井无疑是作家最为心爱的人物,他看似一事无成,却有爱的落点,过好了自己平凡的一生,而这也正是叶兆言想要书写的,这些在伟大时代里生活着的渺小人物,借由《璩家花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儿女风云录》
王安忆/著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这部长篇里,能看到很多影子:人物的影子、故事的影子、建筑的影子、城市的影子。过去的影子和当下的影子叠起,却并未合拢,一层层叠出时间的厚度。主人公“瑟”身上有着深深的时代印痕:少年时曾经富足的家庭开始衰败,他北上学舞,爱情、婚姻都没能成为他的归宿,移居他乡也并不能驱散这种漂浮感。从“瑟”的一生,到小说里纷纷登场又渐渐隐去的许多人物,从闹市街头到幽暗巷尾,生而为人,皆有自己的苦厄要渡,“得到”从不是永恒,“失去”才是人们终其一生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建筑伦理学》
盛可以/著
作家出版社
建筑与世情伦理的内在勾连与呼应,是《建筑伦理学》的最有意味之处。在同名中篇小说中,盛可以用建筑术语作为每节的标题来阐释情节内容,如其所言,她将一位女性返乡者重建老房的过程经历的猜疑、纷争、亲情崩盘、返乡者的身份问题、女性在原生家庭的地位等一一呈现,小说由此也仿佛一个泥沼,将读者吸入其中。盛可以取材于自己回乡建房的真实经历,小说建筑地基的牢固来源于坚实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当世情伦理在当下呈现出多种面貌时,她接近了核心。
《云落》
张楚/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为张楚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云落》是一部让他灌注了“天真且伤感”的情绪、也让外界再度关注“70后”长篇写作的重要作品。《云落》犹如一部县城人物的精神历险史,天青寻找父亲的精神历险、罗小军和万樱等人的感情历险,以及众多人物寻回初心的精神历险,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时代的潮流里前行,有的固守自己的方向,有的在分岔路口徘徊。所有这一切汇合起来,构成了一个时代。
《夜奔》
苏生/著
乐府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
小说以故事见长,以武生剧目中极具难度的一出独角戏“林冲夜奔”作为题眼,围绕着戏剧舞台上少之又少的女武生展开,从1940年到当下,以世界为背景,描摹了四代女艺人对艺术和人生道路的不同追求。“90后”作者在放弃申博执念时邂逅了昆剧折子戏《夜奔》,第一次为看戏而流泪。她写道:“原来再难的路也还是有人在走、在奔啊。”所以才有了小说里的蒋凤仪吧,在时代的洪流里,总有人保有一种热血与天真,毫无保留地投入到热爱的事业里。
《岛屿的厝》
龚万莹/著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成长于鼓浪屿的龚万莹用九个温润带有南方感的故事述说她对故乡的情愫。她感受着时间流逝中岛的万千变化,曾经很亲密的共同体也得面临离别,但总有无声却不变的东西,就像那石头,在海浪的冲刷下,熠熠发着光。这些小说固然表面上写的都是这些房屋作为舞台发生的故事,但深层的隐喻则是颇具洞察力地指出,祖辈大厝也并非避风港,历史自由发展规律,作为个体也需要充满勇气亲身经历,并积极自愈自强。
《蜕》
[马来西亚]贺淑芳/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从三代女性的个体生活介入1969年的马来西亚“五·一三”事件,阅读时即使是对此陌生的当下读者,也将产生历史主体的某种自觉。马华文学自带的魔气在贺淑芳的小说里同样存在,第一感觉是语言带来的。她很擅长用日常的事物来做比喻,从微小日常启幕,南洋梦境般的花园里小径分叉,枝叶丛生,走进去一下子会被梦魇捕获。虽说是创伤叙事,却裹挟着强烈的生命气息,被伤害与学习爱如影随形,幸存者们生活时光痛感绵长而悠远。
《雅各布之书》
[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著
乌兰、李江颐、李佳/译
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为原型的小说,但托卡尔丘克显然不愿意写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她的碎片化写作风格显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种叙述视角、多个细节拼起了雅各布的一生,并借用他将18世纪至20世纪中一些隐秘的历史时空、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一种已然失落的生活,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为中心人物,雅各布的一生似乎没有因为这样的叙述方式变得清晰,反而更为驳杂、模糊,但真实正在这个过程中凸显了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真正意味。
《斯大林格勒》
[苏]瓦西里·格罗斯曼/著
纪梦秋、肖万宁/译
上海三联书店
作为“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1942年6月至9月期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悲壮故事。小说通过沙波什尼科夫一家人的经历,展现了苏联红军与纳粹德国军队之间的殊死搏斗。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部历史书,它详细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战役的背景、战略意义以及战争对苏联社会的影响。而作为一部杂糅了历史、纪实、哲学、传记和文学,并且通篇充满情感色彩的小说,众多鲜活的人物在战争中经历着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格罗斯曼得以展现战争的残酷与悲壮。
《猫鱼》
陈冲/著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电影人陈冲的童年,一条在菜篓子里死而复生的猫鱼在很长时间里象征着她日常生活里的奇迹,并被她念念不忘地用于命名自己新近推出的自传性散文集。浮光掠影的电影世界之后,这是一位女士与时代交融的漫长成长史。在细腻精准的刻画下,陈冲写祖辈和母亲,写自己,写周遭亲人朋友,写那些生命中必须承受的爱与痛,在别具特色的海派叙事中,呈现一份淡然率真、无畏无惧的女性生命自陈书。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孙立天/著
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红票”背后,是康熙如何学习西方音律、了解天文星座、解平方根立方根的故事,也是对流传已久的“闭关锁国”“朝贡体系”“文明冲突”等论调提出的不同质疑,一个全球化视野下的康熙形象在生动的叙事下脱颖而出,带领读者进入更立体的历史现场。
《血与蜜之地:穿越巴尔干的旅程》
刘子超/著
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从北到南,由冬入春,穿越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8个国家,23个城镇,再度见证世界的细碎与广阔。跟随作者的足迹,巴尔干变得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像一个形容词,充满伤痛、挣扎、求索和希冀的复杂含义。穿越历史漫长的阴影,抵达布满弹孔的时间现场,一路收集飘零人的血色故事,去探索一个更具普遍性的问题,一个始于巴尔干却与我们每个人都相关的问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我们何处为家?
《琵琶行:诗与画的生命史》
陆蓓容/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琵琶行》以白居易的千古名篇为主轴,细绎白居易科场得意、仕途坎坷、文章传世的一生,逐段详释《琵琶行》的诗作匠心,回溯名篇诞生的白香山前史,凝视诗歌创作的文学史瞬间,并钩沉文学典故生成的全过程,最终梳理作品在后世的接受与余波。它更集中展示了命运的存在和力量,从天真无邪到老于世故,反复重读,总会有新的感受:个体的世事百感与诗人的生命史,迟早会叠加在一块儿。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杨素秋/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一段真实的挂职工作,让杨素秋走出校园进入图书馆,开始了一场“书目保卫战”。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在确定图书馆书目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各种潜规则和来自各方的阻力,关关难过关关过,最终,理想与现实得到了最大的平衡。《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一书的写作,融合了图书馆学、社会学、民俗学,本质上是作者文学观念、文学理论的一次生动实践。
《漫游在雨中池塘》
[美]乔治·桑德斯/著
张琳琳/译
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在这本书中,桑德斯深入剖析了契诃夫、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果戈理的七个经典短篇,以一种特别接地气的口吻述说故事,引导读者探索小说的结构,辨析作品中的巧妙设计与不经意间的灵感闪现。桑德斯赞叹,契诃夫对一切都那样兴致勃勃,从不拘泥于任何既定的信念体系,愿意跟随信息一道辗转迁移。事实上,桑德斯对这些大师级作家的作品的处理方式也近乎一种满怀爱意的诊断。
《在阿尔巴尼亚长大》
[英] 莱亚·乌皮/著
吴文权/译
后浪·上海三联书店
1979年出生的莱亚·乌皮在阿尔巴尼亚长大,她在这本书中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刻画了一个少女如何在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活的夹缝中逐渐觉醒的过程,读者得以窥见一个国家从封闭走向开放过程中普通民众的心理变化,以及他们在新旧交替之际所面临的困惑与挑战。本书写得如此具象、生动,以至于那个时代的气味和颜色都变得触手可及,这本书读着像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生动优美、真挚动人的“小说”。
《奥登传:穿越焦虑时代》
[英]汉弗莱·卡彭特/著
蔡海燕/译
明室·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诗人W.H.奥登被公认为T.S.艾略特之后现代英语诗歌的又一伟大典范。他的作品既关切历史事件与社会现实,又有对人生与情感的细腻体察,通过这本传记,我们会看到他探访欧洲战场前线,见证现代世界的分裂与动荡,再到后期往返于欧美,反思与寻求个体信仰的意义。在那些信件、日记、笔记以及奥登青年时代的未刊诗作,仿佛能感受到他背后的时代如何渗透进诗人的生命之中。如果要问焦虑时代,诗人何为?那么奥登借纪念叶芝已经作了回答。
《与陈词滥调一战》
[英]马丁·艾米斯/著
盛韵、冯洁音/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本文学评论集,集结了马丁·艾米斯在1971-2000年间撰写的“与陈词滥调一战”的评论,不仅贡献了对塞万提斯、弥尔顿、约翰·多恩、简·奥斯汀等经典作家的解读,也辣评了20世纪下半叶英语文坛代表人物,如索尔·贝娄、菲利普·拉金、纳博科夫、菲利普·罗斯等人。而在大量短评里,也可以看到他无法避免地为了吸睛而无法深入思考,或是介绍些新作情节来吊读者胃口,这大约能让国内书评人感到共鸣吧。
《从熊口归来》
[法]娜斯塔西娅·马丁/著
袁筱一/译
光启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年秋天,人类学家娜斯塔西娅·马丁在翻越堪察加火山的途中遭遇了一头熊。失去了半边颌骨的她在漫长辗转治疗中幸存下来,来自人类而非熊的复杂审视和无礼对待却让她陷入长久的难堪境地。在这场灾难性的意外中,娜斯塔西娅需要重新从“半人半熊”的自我认同中脱困,也要找回人类面对自然和其他物种时应有的谦卑与自我认知。于是,娜斯塔西娅以文学与人类学融合的笔法写下了自己曲折的经历,以及她重返埃文人部落后的再度成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