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宇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氢能与工业领域产业链融通发展,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增长点,加快技术装备产品升级的关键抓手。12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工信厅联节函〔2024〕49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清洁低碳氢应用,以促进节能降碳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并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清洁低碳氢具有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等优势

一、清洁低碳氢具有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等优势

氢能具有清洁环保、能量密度高、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等优势,是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抓手之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发展氢能产业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进一步锚定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两个目标。氢能可通过电-氢耦合的方式促进风能、太阳能、水能等不同类型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现能量的长周期存储与跨地域转移,有效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出力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电-氢耦合在深化构建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体系,有效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的同时,可进一步丰富清洁低碳氢的供给,持续优化和调整能源供给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因此,《实施方案》提出要开发低成本、高可靠、可离网运行的“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不断提升制氢用低成本绿电的供给;在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下,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有序建设“制氢+用氢”一体化项目;并推动可再生能源弱并网、离网制氢新模式发展,探索工业余热与高温电解制氢耦合利用、海上风电制氢等新途径,为清洁低碳氢的多元化低成本供给和多场景耦合应用提供指引。

二、氢能带动产业链创新与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氢能带动产业链创新与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的特点。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可以有效地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衔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与提升,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氢气供应市场与消费市场,同时也是全球唯一工业门类齐备的国家,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的工业体系是独特的优势。现阶段,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已从推动关键环节技术攻关和交通领域先导示范向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和多领域规模化应用全面转变,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研究也从整机制造向核心材料研发与基础研究逐步深入。核心装备及材料在性能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正在快速缩小,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实施方案》提出,研究将符合条件的氢能重大技术装备和材料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重点新材料应用示范指导目录;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建设氢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中试验证平台、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有助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链技术从工程化示范向商业化应用过渡。

三、以《实施方案》为指引,促进产业全生命周期低碳化转型

三、以《实施方案》为指引,促进产业全生命周期低碳化转型

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绿色能源体系建设。由于氢能兼具能源与原料双重属性,与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机械、交通、电力、轻工等总量规模大的多行业关联性高,带动性强,能够助力用能终端深度脱碳,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拓展氢能在各领域应用规模,可激活跨领域协同创新能力,不仅助力相关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重要基础性作用,还将进一步推动其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等转型升级。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装备支撑和技术推广将取得积极进展,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形成一批氢能交通、发电、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将大力支撑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做大做强绿色低碳产业,持续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锻造绿色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