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NASA发布卫星图像:在“死亡之海”,中国建起“光伏长城”

观察者网消息,“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风沙弥漫,几乎没有生命迹象,曾有着‘死亡之海’的名声。最近,随着大量光伏电池板的铺设,这里的沙丘变成了光伏发电的潜力之海。”

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NASA Earth Observatory)以“在中国建造光伏长城”为题,发布了一组卫星图像对比,显示中国光伏发电项目在库布其沙漠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12月20日还是荒凉沙漠的一隅,2024年12月8日已变身为大规模光伏发电基地。

这也引起了美媒的注意。“NASA发布的新图像记录了中国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正在经历一场惊人的变革。”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写道,“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陆地卫星’拍摄的图像显示,巨大的太阳能装置正在重塑沙漠景观,这是中国建设可再生能源强国的雄心勃勃的努力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ASA地球观测站发布的卫星图像对比

NASA介绍,这是中国“光伏长城”工程的一部分,旨在产生足够的能源为京津冀地区供电。相关项目预计到2030年完工,将在黄河南岸、库布其沙漠北缘,用光伏板筑起一道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蓝色防沙区”。据悉,预计最大发电能力为100吉瓦,截至去年9月,装机规模已达5.4吉瓦。

NASA指出,库布其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毗邻工业中心,是光伏发电的理想之地。其中,2019年7月,库布其沙漠上建成的4号“骏马”电站项目,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它每年发电约20亿千瓦时,足以满足30万至40万人一年的用电需求。

除了发电之外,这些光伏板还兼有防沙固沙的作用。据悉,光伏板的架设有助于减缓水分蒸发,加上创新的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模式,还能替板下的牧草和其他防风固沙的作物遮阳,让其更容易生长。NASA说,对“陆地卫星”数据的分析表明,近年来,光伏项目为中国其他地区的沙漠绿化做出了贡献。

非营利的“全球能源监测组织”(GEM)的“全球光伏发电追踪”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光伏发电项目的装机容量为38.6875万兆瓦,约占全球总量的51%,居世界首位。美国以7.9364万兆瓦、11%的比例位居第二。第三是印度,装机容量约为5.3114万兆瓦,占比7%。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太阳能发展尤为迅速。”NASA指出,按照GEM追踪的数据,从2017年到2023年,中国的光伏发电能力每年激增近4万兆瓦,可谓“前所未有”。《新闻周刊》网站说,这远远超过了排名第二的美国的增长速度,美国在同一时期每年增加约8100兆瓦光伏发电能力。

延伸阅读

港媒:特朗普回归,中国光伏企业已在做最坏打算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2012年12月7日,美国商务部启动了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双反关税措施。然而,在美方长达12年的围追堵截之下,中国光伏产业表现出了极为强劲的韧性,成功夺过美国对该行业的主导地位,在全球太阳能产品出货量的占比,从不到半成,攀升至如今的80%。

特朗普胜选将为这场“持久战”带来何种变数,中国业界正在努力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港媒《南华早报》(2024年)11月14日援引行业观察人士的看法称,随着华盛顿将东南亚四国的太阳能组件进口纳入关税“火力范围”,中国公司已经开始为“关税爱好者”特朗普回归后进一步升级关税的可能性做好“最坏的打算”。

报道称,中国企业可能会增加在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量,或加快在美扩张速度,以缓解其在东南亚的对美出口因关税所受到的影响。

图为河北省曲阳县孝墓集中式光伏发电场项目(资料图/新华社)

据港媒报道,一些中国光伏公司已经在美国建立了生产设施,以便享受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的激励政策。另有一些公司也在加快扩张步伐,为特朗普就任后的最坏情况未雨绸缪。

例如,总部位于上海的晶科能源是最早赴美建厂的中国光伏企业之一,其在佛罗里达州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了一座年组件产能为400MW的工厂。

今年9月,晶科能源宣布,这家工厂的扩建获得了IRA提供的税收抵免。根据IRA规定,美国清洁能源项目使用的产品必须有至少40%在美国制造,方能享受税收抵免优惠,这些产品可能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或电池组等。

晶科能源对此表示,投建美国产能主要为了在境外实现本地化的制造和供应链,加速公司从全球营销到全球制造的更高水平全球化转型,保持在海外市场的领先份额,同时助力公司灵活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去年,光伏巨头天合光能也宣布在得克萨斯州投资2亿美元,建设5GW光伏组件工厂。

另据《中国经营报》披露,11月6日,天合光能方面宣布以组件资产置换纽交所公司FREYR的股份。此番在美业务布局调整的背后,或为中国光伏企业对出海新模式的探索之举。

蓝鲸新闻援引业内人士分析称,通过此次置换,天合光能在与FREYR分享部分利润的同时,也获得了美国市场长期稳定的“通行证”,使其在当地市场经营的政策、环境风险降至最低,从而稳住其在美国光伏市场的竞争优势。

天合光能被指通过置换,获得了美国市场长期稳定的“通行证”(资料图)

对于此次交易的背后原因,天合光能没有作出回应。不过,天合光能方面提到,本次交易将通过保留技术、品牌输出,结合FREYR在美国和北欧资本市场的行业经验和政府关系,推动天合品牌在美发展。而且,天合光能还将通过本次交易迅速回收现金、获得股份和债权,实现投资增值,持续分享美国地区光伏业务高盈利。

除此之外,包括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阿特斯等中国头部光伏组件企业都已在美国建厂。有光伏企业负责人对蓝鲸新闻表示,未来的美国政策存在诸多不可预测性,对于企业来说只能研判形势,相时而动。

《南华早报》报道称,除了关税威胁,特朗普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支持者,在竞选期间还曾扬言胜选后会取消根据IRA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的4000亿美元激励。

不过,路透社早前援引市场分析师的说法称,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的能源政策会重新聚焦于石油和天然气,但不太可能大幅减缓清洁能源的蓬勃发展。因为在共和党红州得利的情况下,这项法案几乎不可能在国会被废除,那些因太阳能电池板工厂、风力发电站等项目依据IRA获得补贴而受益的议员,不会在废除法案的投票中予以支持。

“红州因此获得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如此之大,很难看到一个政府上台后会说我们不喜欢这样。”McDermott Will & Emery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弗莱明(Carl Fleming)说。

而且观察人士还认为,美国的能源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对太阳能产品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态势。这也是中国企业坚持在此深耕的原因之一。综合路透社的说法,明年中国企业将在美国本土拥有至少20GW的太阳能电池板年产能,足以满足约一半的美国市场需求。

“太阳能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消费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都很高。而且与几年前相比,现在的价格非常实惠。”亚欧清洁能源(太阳能)咨询公司的创始人豪格维茨(Frank Haugwitz)说。港媒引述大和资本市场的数据称,中国制造太阳能电池的价格较上年下降了39%至48%。

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SC)的首席执行官邓洛普(Sonia Dunlop)也对《南华早报》表示,太阳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来源,也是最为廉价的家庭电力来源。“我们完全相信,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太阳能革命仍将继续下去。”

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企业还在实施“多管齐下”的作战策略。

这个月初,路透社报道披露,在白宫立场发生重大转变,宣布取消对越南、柬埔寨、泰国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太阳能板实施的关税豁免,企图打击在当地建厂的中国公司后,中企开始了新一轮的“破局”——把工厂从越南等地迁往下一个能够避开美国关税的地方,一时间印尼和老挝涌现出大量中企拥有的新工厂,其规划产能足以满足美国去年一半的市场需求。

路透社称,在过去的18个月里,至少有四个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项目在印尼和老挝开始运营,另外两个项目已经公开。这些项目的太阳能电池或面板产能总计达到22.9GW,其中大部分产品将在美国销售。

报道指出,虽然中国公司多年来一直在转移产能,但向印尼和老挝转移的消息还是首次出现。美国联邦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印尼对美国的太阳能产品出口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46亿美元。去年前8个月,老挝还没有向美国出口过太阳能光伏产品。但截至今年8月,出口额已达到约4800万美元。

一家美国太阳能公司的经理表示,中国公司把生产转向印尼的速度非常快。该公司在印尼的中国供应商说,大量希望向美国出口的中国公司大单,几乎要把他们淹没了。“规模有着天壤之别。”这名经理说。

还有一些中企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比如中东正成为理想的光伏企业投资地。

沙特男子走过一片太阳能发电场(资料图/路透社)

“投资沙特工厂意味着,公司从以往为规避贸易壁垒而被动采取的战略,转为主动布局生产。”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同于此前公司在马来西亚、越南、美国工厂输出产能的模式,从中东沙特工厂开始,公司变为输出技术、体系、经验、人才、供应链甚至企业文化。

她还说,沙特的资金资本充盈,他们看中的是中企的技术经验以及在中东地区50%以上的市占率,而企业当前需要低成本投融资来保持技术的领先。

“这是一场大型的猫捉老鼠游戏。”美国政府前贸易官员、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威廉·莱因施(William A. Reinsch)说,“转移不是件难事,然后你可以再次建厂,重新开始游戏。在这样的规则设计下,美国总是落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