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7年,兵部侍郎张宗元前往鄂州,督查岳家军,把情况汇报朝廷。宋高宗五味杂陈,岳家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也能打仗,但宋高宗未必放心。

宋高宗、岳飞关系比较复杂,而秦桧的“莫须有”罪名,更是给宋高宗贴上了昏君标签。殊不知,岳飞是赵构一手提拔上来,岳飞能打仗,抗金意志坚定,但未必符合宋高宗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36年,宋高宗、岳飞关系达到了最佳状态。宋高宗直言“北伐与中兴大业,一以委卿”,把岳飞视为帮助自己实现中兴大业的人。

宋高宗为何重视岳飞呢?除了岳飞能打,还是进攻作战的行家,更关键的是刘光世、张俊、韩世忠这些“军头”不听话,拥兵自重居多,朝廷不一定调得动。

中兴四大名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都有从龙之功、救驾之功,必然占据三个席位,且论资排辈要靠前。岳飞能挤进中兴四将,是本人能力过硬,虽说只能排末尾。

收复襄阳六郡,拿下荆州,岳飞打造了北伐中原的前进基地。南宋初年,吴玠、吴璘、韩世忠、张俊、刘光世打防御战,岳飞则是进攻战,赵构非常欣赏他。

宋高宗、岳飞的君臣关系,在1137年出现了转折,宋高宗对岳飞颇有意见。岳飞为了中兴大业着想,但政治智慧不行,犯了许多大忌,让威望本就不足的赵构内心五味杂陈。

1136年,岳飞母亲病逝,岳飞还没等朝廷命令到来,就把岳家军交给张宪负责管理,自己回家守孝。岳飞一片孝心,急于回家奔丧,不等命令下达,赵构很不满意,却也不追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高宗以军情紧急为由,“夺情”让岳飞回来,筹备军务。接下来的,在处理刘光世问题上,岳飞又一次犯错,已经触怒龙颜,也改变了宋高宗对他的态度。

1137年,宋高宗对刘光世消极怠工行为忍无可忍。刘光世,西军名将刘延庆儿子,第一时间赶到商丘拥戴赵构称帝的大将,淮西是他的防区,拱卫临安北大门。

从防区上看,刘光世最重要,金军一旦突破淮西,则临安不保。那么,刘光世可否起到应有作用呢?答案是,金军还没来,刘光世就成了“刘跑跑”,导致赵构被兀术搜山检海,失去了生育能力。

刘光世一味消极怠工,宋高宗便决定拿他来开刀,剥夺兵权。刘光世知道自己斤两,并未反抗,但部下却不好处置。刘光世不能打仗,但非常善于驾驭士兵,对于乌合之众的“刘家军”,刘光世拿捏到位。

王德、郦琼,刘光世麾下最能打仗的猛将,屡次击败伪齐、金军,但彼此关系不好。刘光世在军中,他们暗中较劲,但都服从指挥,不敢闹出大事。

刘光世离开之后,谁来接管刘家军5万人,并让王德、郦琼心服口服呢?赵构想到了岳飞,他希望把这5万人交给岳飞,增加岳家军的实力。

赵构看来,岳飞是自己人,刘家军就应该给他。王德、郦琼都敬佩岳飞,愿意听从岳飞命令,没啥怨言。但是,张浚、秦桧都不愿意,尤其是张浚,他担心岳家军尾大不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家军兵力6万,加上刘光世5万,就达到了11万规模。宋朝建立以来,奉行重文轻武政策,还没有哪一位名将能独自率11万大军,况且这是南宋,赵构威望不足的时候。

张浚提醒宋高宗,让他防范武将,避免重蹈当年五代十国覆辙。张浚这么说,宋高宗犹豫了,赵构能力、威望都有限,把11万人交给将领指挥,真的不放心。

张浚插手,刘家军5万人由朝廷直辖,王德地位在郦琼之上,朝廷派文官吕祉去监管。郦琼本就不服王德,矛盾重重,吕祉又跟着王德打击郦琼,激起了淮西兵变,郦琼率4万人马投奔伪齐。

说好的给岳家军,如今张浚一席话宋高宗就改变了想法,岳飞相当不满。岳飞直接离开军队,以为母亲守墓为名,回到庐山,表示抗议。

张浚大怒,说岳飞在“要挟君王”,赵构也不满意。为此,赵构派兵部侍郎张宗元去鄂州,担任湖北、京西宣抚判官,监视岳家军,清理钱粮,敲山震虎。

张宗元到来,岳家军不满意,认为朝廷想拆散他们,局势紧张。张宗元无奈,只好请求张宪出面安抚,表示岳飞即将回来,岳家军才安定下来。

张宗元给朝廷汇报情况时:岳家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训练有素,是一支精锐之师。宋高宗内心五味杂陈,岳家军能打仗,是北伐劲旅,但朝廷未必能指挥得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飞回庐山,宋高宗只好降低身份,派李若虚、王贵去庐山请岳飞出山。李若虚好说歹说,用了6天时间,岳飞才同意回来,继续主持军务。如此,宋高宗、岳飞之间关系出现裂痕。

岳飞希望北伐中原,希望能统帅大军,但重文轻武国策下,朝廷文官对岳飞不放心。宋高宗基本盘不行,能力、威望有限,也不足以驾驭中兴四将,这是岳飞悲剧的根源。

岳飞想要活下来,要么是赵构具备李世民、朱元璋的实力与威望,朝廷将领没人敢不服。要么是岳飞效仿其他将领摆烂,专注于防守而不是进攻,让朝廷放心。

遇到朱元璋,南宋中兴四将,没人敢不听话,绝对服从命令。遇见李世民,也是如此。当然,朱元璋、李世民夺取江山后,南宋中兴四将何去何从,就要看自己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