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大河
在过去的 2024 年,银行业再度置身于严监管的聚光灯下,6000 余张罚单如同一记记重锤,砸向违规行径,罚没金额超 17 亿元的数字更是触目惊心。这背后,是监管层对金融秩序维护的坚定决心,也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如此大规模的罚单雨,能否真正罚醒银行业的管理层?
从罚单的整体态势来看,虽较 2023 年有所缓和,罚单数量同比下降 20.52%,被罚金额下滑 39.55%,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业已风平浪静。5 家银行被罚金额超千万元,平安银行更是以 6073.98 万元的罚没款独占鳌头,其违规行为横跨公司治理、信贷、同业、理财等诸多关键领域,这无疑是一个危险信号,表明即便在严管之下,仍有银行在业务的 “红线” 边缘疯狂试探。
深入探究罚单背后的指向,信贷业务作为银行的核心盈利板块,却沦为违规 “重灾区”。至少 718 家银行深陷信贷违规泥沼,“违规发放贷款”“贷款三查不到位” 等问题屡见不鲜。以浙江萧山农商行为例,因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失察,致使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付出了 450 万元的罚款代价。这不仅破坏了股市的公平交易环境,让非法资金扰乱市场定价机制,更反映出银行内部风控体系的漏洞百出。在房地产市场领域,同样乱象丛生,随着提前还贷潮涌现,消费贷违规置换房贷等行为时有发生,一些银行因审核把关不严,沦为违规资金流入楼市的 “帮凶”,严重干扰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地,加剧市场泡沫风险。
中小银行更是罚单打击的重点对象,农商行收到 1911 张罚单,被罚金额达 4.43 亿元,占总罚没金额近四分之一;城商行罚单 512 张,罚没 3.20 亿元。广州农商行、齐鲁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的高额罚单,揭示其在经营管理中的诸多乱象,从按揭贷款违规发放到信用卡业务失范,不一而足。与之相比,国有六大行虽罚没金额相对较少,共 1387 张罚单、罚没 3.41 亿元,但也绝非高枕无忧,同样暴露出信贷、结算等环节的瑕疵。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不良贷款处置问题,157 张罚单、罚没金额近 4000 万元剑指银行 “非洁净处置不良贷款” 等违规行径。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因非洁净处置不良资产及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企业,被罚款 240 万元,此类行为让不良贷款 “躲猫猫”,表面美化财务报表,实则隐匿巨大风险。中小银行由于客户结构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弱,不良压力大,为粉饰业绩、取悦股东,不惜铤而走险。这种短视行为,牺牲的是银行长远发展根基与市场信誉。
6000 余张罚单,是监管的警示,更是行业自我革新的契机。对于银行业管理层而言,应深刻反思。一方面,罚单背后是内控机制的失效,从贷前审查的宽松、贷中监控的缺失到贷后管理的散漫,环环相扣的风险防控体系沦为摆设。银行需重塑严谨的风控流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识别、预警风险,强化员工合规培训,让合规意识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管理层应摒弃短视的业绩观,不良贷款处置绝非数字游戏,而是关乎银行生死存亡的大事。要以创新为驱动,借助批量转让、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真正化解不良包袱,而非掩盖问题。
这 6000 余张罚单,若能成为银行业管理层痛定思痛、刮骨疗毒的催化剂,推动行业从粗放式管理迈向精细化运营,重塑金融生态的健康与稳定,那么其价值便远超罚款本身。否则,罚单再多,若不能触及灵魂,银行业也将在违规泥沼中越陷越深,最终损害的是广大储户利益、实体经济发展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此刻,是银行业管理层抉择的十字路口,罚单敲响的警钟,不容漠视。
如何看待银行业在2024年严监管下的表现?
2024 年在严监管下,银行业的表现呈现出多面性,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看法:罚单与违规情况。罚单数量及金额有所下降:据企业预警通数据,银行共收到来自央行及派出机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及派出机构、外汇管理局的 6431 张罚单,同比下降 20.52%;被罚金额合计约 17.79 亿元,与 2023 年相比下滑了 39.55%,这表明银行业整体合规情况较 2023 年有所改善。
信贷业务仍是违规重灾区:至少有 718 家银行因信贷违规被罚款,违规发放贷款、贷款三查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尽职及信贷资金被挪用于归还贷款等问题突出,部分银行还存在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的情况,反映出信贷业务流程长、环节多,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风险漏洞。
反洗钱等领域违规不容忽视:全年共计开具 382 张违反反洗钱法相关罚单,罚没金额达 1.53 亿元;239 张与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相关的罚单,总罚没金额接近 1 亿元,凸显出部分银行在反洗钱合规方面意识淡薄。
业务发展与调整。资产规模与服务持续增长:2024 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 433.1 万亿元,同比增长 6.6%,表明银行业在严监管下仍保持了一定的发展态势。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也在增加,如 2024 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 78 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 1000 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1%,体现了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持续加强。
不良贷款处置与风险防控:监管对不良贷款处置问题高度重视,开出了较多涉及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的大罚单,如 “非洁净处置不良贷款”“重组掩盖不良贷款”“违规上调不良贷款风险分类” 等行为均受到处罚,这促使银行更加重视不良贷款的真实处置和风险防控,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财务数据好看。同时,批量转让、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手段逐渐增多,为银行业化解不良贷款提供了更多途径。
不同类型银行表现差异。中小银行违规问题突出:农商行收到的罚单最多,共计有 1911 张,被罚金额数量达到 4.43 亿元,在总被罚金额中的占比近 1/4,城商行也有 512 张罚单,被罚金额为 3.20 亿元。中小银行由于客户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面临的不良压力较大,且化解不良贷款的能力较弱,为了暂时改善财务指标,容易出现违规行为。
国有银行相对规范:六大行共收到 1387 张罚单,罚没金额为 3.41 亿元,相对中小银行而言,国有银行在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表现相对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违规问题,仍需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
长期影响与展望。推动银行业规范发展:严监管促使银行业更加重视合规经营,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助于银行业从长远角度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实现规范、稳健的发展。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通过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和规范,银行业能够更好地将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中,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等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促进金融生态健康:严监管有助于净化金融市场环境,减少不正当竞争和违规操作,促进金融生态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2025年银行业监管的方向主要侧重在哪些方面?
根据金融监管部门近期发布的政策信息分析,2025 年银行业监管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处置中小银行风险:继续支持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帮助其化解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如不良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稳定中小银行的经营状况,避免因个别银行出现问题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防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确保地方财政金融的稳定。
加强房地产金融管理:完善和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防范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避免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过大影响。
关注重点领域信用风险:随着新增贷款聚焦重点领域,信贷结构调整,商业银行仍面临资产质量分化、部分零售贷款不良率攀升、新兴产业与房地产行业资产质量需关注等问题,以及不良资产业务趋向规模化、市场化带来的挑战,监管部门会持续关注并督促银行加强风险管理。
服务实体经济
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完善金融 “五篇大文章” 顶层制度安排,加大对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股权等市场融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优化金融产品供给: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如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投放,为科技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加大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实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形式,强化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资源保障。
深化金融改革与开放
推进银行业机构改革: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优化大中型银行功能定位,增强地方中小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强化保险机构风险保障功能,积极推动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发展,培育非银行金融机构特色优势,发挥银行保险机构在优化融资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吸引外资流入,促进资本项目的自由流动,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确保在开放中规避潜在的风险。
强化监管体系与能力建设
完善监管制度:金融监管改革深化,法规不断完善,执法操作性与公正性提升,监管数字化转型推进,监管深度与效能提高,不断健全和完善银行业监管制度和法规体系,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加强协同监管:强化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形成监管合力,实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方位、穿透式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防止监管空白和监管重叠。
加强金融科技监管
规范金融科技应用: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将更加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应用过程中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规范互联网金融业务,确保金融科技的应用不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
提升监管科技水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对银行业务的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风险隐患。
反洗钱与合规管理
强化反洗钱监管: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督促银行严格履行反洗钱义务,完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客户身份识别、交易监测和报告等工作,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注重合规文化建设:监管机构将进一步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规经营,要求银行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确保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