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最近,我们在进行人才干部的盘点和强化储备工作,因为在今天就业市场的低谷期,对企业来说,其实是一个进行人才挖掘和储备的低成本黄金时间。

当然,在一些关键岗位上,我会亲自看他们的简历,发现有一部分简历表现出一种有意思的状态。

有一类人才往往很稳定,在某家企业工作了很长时间,有很好的经验,而且很有忠诚度,但偏偏就是在晋升成管理者,或者是更高的位置上后不久,就离开了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跟一些经营者进行交流的时候,有同学也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把看好的员工提拔上来,实际表现的结果却不太让自己满意,最后成了一个上也不好上,下也不好下的尴尬状况?

我想到劳伦斯彼得在组织管理失败的案例中,总结了一个规律:

某一个员工表现出色就会被提拔,如果在这一级仍然胜任,就会继续提拔,一直到他不胜任。

最终,这个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被晋升到他不能胜任的位置,这个位置被称为“彼得高地”。

如果组织中的管理者最终都站在彼得高地上工作,这会让整个组织陷入危险,这就是“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提出了一个很危险,也很大胆的思考,“企业中的每一个管理者,最终都是不称职的”,有些人会把彼得原理描述成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我们今天单仁行讲到彼得原理,一方面它确实在组织当中客观存在着,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被它吓到,因为它绝非是一种必然。

02

彼得原理的应验,需要企业在制度上满足四个条件:

一是员工只要一称职就会升职;

二是员工不称职也不会被降职;

三是管理层会因为个人喜好或者偏袒,而提拔能力平平的人;

四是存在野心大、冲劲足的“卷王”,上级对他的判断过于乐观,结果快速晋升到一个能力还不能满足的位置。

这四个条件,我们会发现它在某些垄断性企业和家族式企业当中,比较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某个著名的白酒企业,在最近的十多年里,除了一位董事长当了2年就卸任之外,几乎每一任被提拔上来的董事长都犯了错误进去了,还有更多跟随而上去的高管也被查处,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夸张的事情,我所说的这家企业就是国内最著名的白酒企业。

同样,在一些家族企业,我也看到过经营者因为非常信任的原因,把亲戚、熟人放到一个不错的位置,有一点成绩马上给他升职,出了事也没有惩罚。

包括在组织层级更大的企业当中,因为管理边界有限,更多的权力会被下放到基层的管理者身上。

这些管理者也会因为自身的喜好,自带滤镜的偏袒自己的亲信,或者是处于能力的问题,选用比自己能力更差的人,变相造成了彼得现象。

当然,第四种条件比较特殊,这是我们自己总结的一个特殊现象。

因为在目前学历贬值,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卷王”开始出现在不同体量的企业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人可能冲劲十足,让领导者对他的判断过于乐观,从而让他快速晋升,但一旦到了某个位置,考核的其实不只是个人的努力和结果,而是整个团队的成长和结果。

这个时候,仅凭“卷”的作用就没有原来那么大了,所以,靠着冲劲的卷王反而到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对组织的贡献甚至还没有以前大了。

这就是彼得原理在组织当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和特征。

03

当然,如果把彼得原理当作是企业发展的宿命和必然,那也是错误的,我们讲一个原理,更重要的目的是理解它,运用它,甚至是破除它,从而学以致用。

彼得原理告诉我们什么呢?

第一,一个员工都存在着两种能力,本职能力和潜在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一个员工在当前岗位上表现出称职,那么说明他的本职能力足够优秀。

但是,只有当这个员工表现出他在更高一级岗位上还有发挥空间的时候,他的潜在能力才算得以验证,才叫做胜任。

第二,我们不需要对所有本职能力优秀的员工都去给予晋升的激励。

你可以提供奖金、绩效等更多机制来保证组织的活力,让他在同样位置上更有经验,效率更高,拿到更好的结果。

只有对于潜在能力优秀的员工来说,晋升才是最好的奖励。

第三、管理者要能上,也要能下,要能够正确的面对自己的错误。

一个客观情况是企业在一个高速上升的发展期,组织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必须要提拔人上来,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

但能上去,自然也要能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高的岗位自然代表着胜任的难度会更大,我们要提前约定好组织的期望和目标,给予一定的时间做验证,包括做好上去和下来的路径通道,也提前给所有人达成共识。

有些人的潜在能力,可能要到了这个岗位上才会被充分发挥出来,但也有些人,可能结果并不如人所愿,那就要坚定地下来,等能力到了再给机会都可以,让他自己也能更加舒服地保留下来,也让组织更能发挥作用。

第四、管理者既要对组织和结果负责,也要对人负责,我们还需要关注他们在业务之外的软实力。

比如说在谷歌,员工想要晋升,需要提交详细的晋升申请材料,包括工作业绩、项目成果、同事评价和自身想要的成长方向。

谷歌会临时组建一个晋升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仔细审核,还要组织再一轮的面试,评估员工的专业技能、领导潜质、团队协作能力的多方面能力,避免出现彼得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当然,我讲过,其实,最好的管理,就是不要管理。

德鲁克层级说过一个故事:

一名记者采访刚刚下战场的上尉,问他:“在混乱的战场上,你如何指挥你的下属?”

上尉回答说:“在那里,我是唯一的负责人。当我的下属在丛林中遭遇敌人,却不知道该怎么行动的时候,我也会因为距离太远,无法告诉他们。

我的任务,只是确保他们知道在这种情形下应该如何行动,实际上该怎么做,是他们根据情况自己判断。

责任虽然在我,但行动的决策却由战场上的每个人自己做决定。”

在真正的战场中,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管理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很多人虽然顶着不错的职位,但并不是一名有效的管理者,我们充其量最多算是别人的上司而已。

我们很多行为,并不能对组织的经营能力产生深刻的影响。

也许我们自身很不错,但没办法把能力复制给一个团队,去影响我们身边所有人,把他们汇聚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去战胜所有困难。

我们很多管理者可能就像过去工厂的那个“监工”,对下属的工作内容、工作质量提意见,却没办法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方向、工作方法,既不担责,也不领导。

所以,管理和提拔的核心,就是让团队和管理者必须着眼于整个组织的成果和绩效,了解别人期望他做出的贡献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对每个人的工作状况,对外部市场的变化有足够的了解,为别人点亮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自己的工作转到别人的成果,从对自己负责转到对业务,对客户负责,由自己的专业转到外部的市场。

因为只有在外部的市场,才有绩效可言。

责任编辑|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