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光速传播的光子,到可以轻易穿过地球的中微子,再到组成原子的夸克和电子,所有的基本粒子都可以根据其行为被划分为两类——费米子和玻色子。
然而,在一篇刚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中,两位物理学家从数学上证明了一种长期被认为不可能存在的新粒子——仲粒子(paraparticles),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研究还暗示,尚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可能就隐藏在自然界中。
粒子的分类
在量子世界中,除了二维系统中的任意子之外,通常认为所有可观测粒子都可以被归类为费米子和玻色子。两者的区别体现在量子态中的行为:玻色子(如光子)能够在相同的量子态中无限聚集,而费米子(如电子、质子、中子)则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个量子态中只能存在一个费米子。
换句话说,玻色子就好比是粒子世界中的“群居粒子”,它们热衷于聚集在一起,共享相同的量子态;而费米子就像是“社交恐惧症”重症患者——两个费米子永远不会占据相同的量子态。
从数学角度看,当两个费米子交换位置时,描述它们量子态的波函数会发生符号改变(乘以 −1);而当两个玻色子交换位置时,波函数则保持不变。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理论物理学家就开始探讨是否存在其他类型的粒子,其波函数在交换位置时可能会以更复杂的方式变化。
1953年,仲粒子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并在高能物理领域引发了广泛研究。然而,到20世纪70年代,数学研究似乎表明,仲粒子实际上不过是玻色子或费米子的某种伪装,唯一的例外是二维空间中的任意子。然而,这些数学研究的假设并不总是适用于实际物理系统。
仲粒子的涌现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杨-巴克斯特方程(描述粒子交换的数学方程)的一个解,以及群论等数学工具,从数学的角度证明了仲粒子在理论上是可以存在的,并且它们完全符合现有的物理学约束。
接着,研究人员通过李代数、霍普夫代数和表示论等高级数学工具,以及基于张量网络图的图形方法,在一维和二维空间中构建了一组精确可解的量子自旋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仲粒子能够以准粒子激发的形式涌现,并且它们在交换位置时,可以被实际的观测到,且与之相关的“交换统计”与费米子和玻色子明显不同。
最后,研究人员还探讨了仲粒子的潜在影响,包括在自然界中观测它们的途径。例如,他们以凝聚态物质系统(如磁铁)的激发态为例,提供了一个说明仲粒子的可能存在的具体例子。
未来探索
这些模型不仅具有开创性,还为探索仲粒子系统中的新物理现象奠定了基础。此外,研究人员指出,新粒子与材料特性的发现,可以在量子信息和计算领域带来重要应用。例如,通过操控粒子的内部状态,可以实现更加安全的信息传递。
尽管这些应用尚处于猜测阶段,但这项研究标志着仲统计学在凝聚态系统研究中的早期探索,未来研究将致力于发展更完善的理论和实验技术,以揭示仲粒子在凝聚态系统及其他材料中的潜在存在。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一发现最终将带我们走向何方,但相信未来的探索将充满惊喜与启示。
#参考来源:
https://news.rice.edu/news/2025/mathematical-methods-point-possibility-particles-long-thought-impossibl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030-5
#图片来源:
封面图&首图:news.rice.edu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