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家电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智能冰箱。   陈少帅摄(中经视觉)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部署加力推进设备更新、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快提升回收循环利用水平等多方面工作。

2024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简称“两新”)政策实施对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需求、促进绿色转型、改善社会民生起到了重要的牵引作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今年我国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推动“两新”工作具体落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将不断完善“两新”实施机制。

放大撬动效应

据初步估算,在“两新”政策综合带动下,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可达2000万台(套)以上,有力拉动了相关领域设备工器具的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2025年将进一步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大支持力度,丰富支持手段,放大撬动效应,构建大规模设备更新长效机制。

“两新”政策加力,设备更新扩围提标。“扩围”方面,将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3个领域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在国三排放标准基础上,支持国四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在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中,增加水稻抛秧机、田间作业检测终端等6个农机种类。“提标”方面,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平均每辆车补贴额由6万元提高至8万元;提高采棉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单台最高补贴额增加2万元。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设立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总规模5000亿元,其中安排4000亿元激励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的信贷支持,再贷款利率是1.75%,中央财政给予贷款企业1.5%的贴息支持。“截至2024年底,设备更新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叠加中央财政贴息后,实际融资成本仅1.5%,远低于1年期的LPR。”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介绍。

2025年,“两新”政策加力贴息,对符合条件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相关的银行贷款本金,在中央财政贴息1.5个百分点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进行额外贴息。“加力贴息将进一步放大资金撬动效应,切实降低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设备更新的融资成本。”刘德春表示,民营企业是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要主体。截至目前,签约的设备更新贷款中,70%以上是民营和小微企业项目。

 推动市场升级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2024年7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后,财政部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及时拨付地方,确保“两新”工作有序推进。

据初步统计,截至2024年底,按已审核通过金额计算,中央财政安排的15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基本使用完毕。“部分地方在提前用完中央资金额度后还主动发力,增加安排地方资金,保障支持政策不断档。”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说。

以旧换新蕴藏巨大市场空间,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超过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八大类家电产品5600多万台,带动销售额2400亿元;家装厨卫“焕新”带动销售相关产品近6000万件,销售额约1200亿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带动新车销售额超过37亿元。

带动产生更多有效需求,促进供给侧加快创新,有利于推动消费市场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加快转变,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高技术、高能效产品备受青睐,带动相关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介绍,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换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超过60%。家电以旧换新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带动高能效等级和智能家电零售额连续4个月超两位数增长。家装厨卫“焕新”中,智能坐便器、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换新近1000万件。

顺应消费者期待,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中,首次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三类数码产品实施购新补贴。李刚分析,手机等商品体积小、单价高、流通性强,补贴资金的风险防控难度较大。为此,将加强数据赋能,对消费者的有关信息和交易的真实性、唯一性进行核验,依法严厉打击一机多卖、虚假交易等骗补套补行为。

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统一规范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贴限额。不仅继续支持传统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还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消费者换新意愿较强的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此外,考虑到居民家庭的实际需求,将每位消费者购买空调产品最多补贴1件增加到3件。

做好循环利用大文章

回收循环利用是“两新”政策的重要一环。随着“两新”政策的深入开展,废旧产品设备报废淘汰明显加速。2024年,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达到846万辆,同比增长64%。商务部重点联系企业数据显示,废旧家电回收量从7月起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2025年,结合“两新”政策的实施,如何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做好发展循环经济这篇大文章显得尤为重要。

持续加强回收循环利用能力建设。我国将继续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机电设备等高水平回收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培育一批资源循环领域骨干企业。支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加快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2024年,供销总社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共改造、新建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超过1000个。今年将继续支持供销合作社系统发挥基层网点优势,加快健全标准化规范化回收利用网络。

积极发展二手商品交易。支持平台企业、第三方机构提供二手商品质量、信息擦除检验服务,规范二手商品交易产业发展。

推动资源回收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行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实施再生材料推广应用专项行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支持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提高再生材料应用比例。严厉打击“作坊式”回收拆解,依法依规查处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退役动力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行为。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充分测算资金需求,已向地方下达了2025年第一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设备更新项目的申报工作也已经启动,待地方完成申报后会尽快审核下达。“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和各地区各部门一道,压茬推进、狠抓落实,并且支持地方进一步发挥好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赵辰昕表示。 (经济日报记者 冯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