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青年出品

摘要:流动的人,流动的红包,流动的情感,这就是中国春节最具象的存在,流动的社会所勃发的生命。美团给百万骑手发红包,里面有着一个深刻的隐喻:骑手象征着流动,正是这种日常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不停的流动,撑起了很多人的日常饮食,撑起了人与店家、商品、需求间的链接。这个红包,是平台对骑手长期服务的认可,更是对这个职业的致敬,骑手的职业价值应该被更多地看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年快乐,新年收到红包的人,更快乐!因为红包里包着的不仅有可以购买快乐的钱,还有一份被人惦记、被人关怀、被人认可的温暖情感。相比亲人之间的红包,以职业身份收到的红包,似乎更香,因为里面还多了一份惊喜和尊重,辛苦了一年的老骑手们打开红包时,就是这种心情吧!

大年初一,美团向骑手发放线上现金红包、组织线上抽奖活动。老骑手除了收到88-888元不等的红包,还可最高获得10000元现金奖。部分2024年四季度跑过单的骑手也可参与随机抽奖。据悉,本次参与活动主要面向连续一年以上跑单经历、稳定跑单的老骑手,共计超过百万骑手收到红包。在新就业形态相关行业内,这是平台首次向过百万劳动者发放春节红包,从投入规模、覆盖人数看,这也是近年来业内最大规模的春节关怀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家里的收入顶梁柱,这些老骑手们,都是发红包的人:给盼了一年的孩子,给歉疚了一年的亲人,还有礼尚往来的亲戚。中国人的红包里,包含着一种普遍的人情流动。作家熊培云在新书《人的消逝》中说,爱就是一种“亏欠”,一个生命觉得对另一个生命或者群体在某方面有所欠缺甚至感恩,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互助互利后泛起的“情感的涟漪”,亏欠像是榫卯结构一样将人类紧紧地咬合在一起。美团给骑手们发的红包,骑手们给亲人发的红包,红包间流动的情感,就像这些骑手日常在城市流动所撑起的常人生活一样,将现代人紧紧咬合在一起。

流动的人,流动的红包,流动的情感,这就是中国春节最具象的存在,流动的社会所勃发的生命。美团给百万骑手发红包,里面有着一个深刻的隐喻:骑手象征着流动,正是这种日常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不停的流动,撑起了很多人的日常饮食,撑起了人与店家、商品、需求间的链接。春节按下了工作暂停键,当普通人停歇下来,在万家灯火中与亲人欢快团聚时,仍有很多骑手流动穿行在店与家之间,维护着团聚的快乐。这个红包,是平台对骑手长期服务的认可,更是对这个职业的致敬,骑手的职业价值应该被更多地看见。

红包里,包着一份“鼓励成长”“鼓励积累”的职业尊重,这种鼓励,给了骑手工作的“过渡性”一种厚重的职业支撑:工作可能是过渡的,但职业和技能是有高低的,成长是有空间的,老师傅是受到尊重的。

一直以来,以外卖骑手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被看作是过渡就业,缺乏长期职业规划和技能积累。事实上,外卖骑手职业看起来简单,要真正做好,经验和技能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年轻行业,有不少3年、5年以上资历的“老师傅”,跟其他专业岗位一样,骑手职业有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一方面,借助熟练技能,老骑手可以通过跑单获得稳定收入,另一方面,他们的经验也为新骑手入行提供支持,参与老带新工作中还能实现增收。有老骑手透露,目前带一个徒弟能有100块奖励,不少老骑手一年可以带过百个徒弟。美团为这批老骑手发放春节红包,既是对老骑手的肯定和关怀,也向社会传递了“骑手职业价值应被看见”的价值观,有助于提升骑手职业认同,引导社会更加尊重和关心骑手群体。

这些老骑手日常是沉默的,他们不会拍短视频哗众取宠,他们极少会违规或超时,职业技能是一种筛选机制,他们是真正掌握了这个行业核心技术的人。那些污名化的标签,往往是有人在利用骑手身份蹭热点做文章。

这个春节红包,它的职业认同价值、情感价值远高于经济价值。骑手们日常跑的每一单,已经即时拿到了相应的收入,这些收入撑起了很多家庭的日常。正如其他的专业岗位一样,“工龄”是职业成熟度的一种象征,工龄越长,有相应的奖励。骑手薪酬虽然未与工龄挂钩,但春节红包这种向老师傅倾斜的派发结构,是对老骑手“长期坚守配送服务”的过往价值的肯定与回馈。这些老骑手带的新骑手,明年后年也能拿到大红包,对职业更有认同感,这是职业传承形成的另一种“榫卯结构”,让一个职业中的人紧紧咬合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骑手的红包不算多,但百万个红包,可不是小数目。据业内估计,美团在这一轮骑手春节红包的投入达数千万——实际上,这数千万的红包只是平台长期投入真金白银保障和关怀骑手的一个缩影。骑手保险方面,自2022年7月职业伤害保险试点以来,美团已为累计超过450万骑手参保并承担保费;配送补贴上,2022-2024年美团向骑手投入超过60亿元冬夏季专项补贴,此外还有覆盖全年的天气补贴;生活关怀方面,骑手大病帮扶和子女关怀项目累计投入2.4亿元,2024年向骑手发放的冬季“饭补”达5000万元,今年春节还额外再向骑手补贴了10万份折扣餐。资金投入以外,还推动了更多系统性的、与骑手收入和保障切身相关的改善,比如率先在业内落地“防疲劳”机制,逐步在全国取消超时差评扣款,并持续优化算法为骑手减压。

一个受到良善对待的骑手,一定会良善地对待用户,用户也更会尊重这个职业,这是职业、平台、城市与社会形成的一个更大的“榫卯结构”:骑手不只是“帮忙跑腿的”,他们是联结市场需求的必要桥梁、必要流动性存在。骑手不只是热闹都市的背景,而如毛细血管般伸展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群熟悉的陌生人,他们身上的色彩,塑造着生活的便利、高效的日常和抵达每一个终端的确信感。这个红包,也包含着一种温柔的召唤,让社会看见日常只是“背影”的他们,看见这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