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半年,已进入写话模式,突然没了图,只写话,他说他不会,目前的难度就是不会扩写。
开学之前写《放鞭炮》那个100字写话,两句话结束,然后就一直坐在那里,想不出来,
我只好问他放炮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他说,开心啊,然后没了。
我滴妈,这离100字的要求还远着呢,没写两句话就赶紧去数一数写了多少字,我说,你不能用乘法算?...
没办法,只好带着几个三响炮,让他去楼下放几个,全程我都用手机视频给他录制下来,然后,再让他看着图画去写。
就这样,作文里终于多了一些细节描写,比如,
一点燃小炮,就捂着耳朵赶紧往回跑,不远处传来“啪啪”的鞭炮声,心情很是开心。
我喜欢放鞭炮,小朋友,你也喜欢吗?
开学到现在,班里每周都会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写话,
老师是非常负责的好老师,昨天还从家里拿了一盆花到教室,让大家写。
那,孩子的看图写话写不出细节,平时怎么训练比较好?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小学时候的自己,学校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可是我不会写,找爸妈帮忙,爸妈也不会,后来也不记得了。
孩子的看图写话我是没管过的,我总觉得和平时积攒的阅读量有关系,但是到了写话,没有图,真的有点发愁。
不过我相信,写话就像写字一样,只要刻意地练习,写着写着就顺眼了,会越来越好的。
平时我是这样教孩子看图写话的,从心理上拉近孩子和写话的距离,告诉孩子写话的框架、写话的格式、细节描写重在观察,好文章要修等等,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写是说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孩子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
告诉他写字不过是说话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把刚才用嘴巴说过的话(观察到的,感受到的)用汉字写出来就行了。
2

拉近孩子与铅字的距离
我给他讲,你看过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
不管是语文课本上的还是课外书上的,都是人写出来的,
这一类人有一个共同的职业名字叫做作家。
好的文章都会拿出来印成铅字成为一本书,供大家去阅读欣赏,去学习和运用。如果你的作文写得好,以后也有机会印成铅字噢。
3

列文章框架
刚开始码字的时候,我写了2万字才得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写文章要列文章框架。轮到孩子写话的时候,我也是这样教的。
文章的框架就相当于人体的骨骼,文字就相当于用血肉去饱满这个身体,所以写话的时候要有一个草稿本,
你怎样去架构这个文章,把自己想写的都写出来,再挑一两个重点去描述就行了。这样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
大致就是,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心情怎样,
通俗易懂的话,让孩子照着去写,写完再检查一下,看看哪个要素漏掉了,再去补。
关于这个框架,大家认真对待每一次同步练习上的写话,写完之后对着标准答案或者用AI批改一下,
从标准答案里面去找文章结构,看是不是也默默的回答了作文五要素,再看AI是怎么润色的,都会有一些收获。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看图写话在题目要求中会有几个问题,
那么,在写的时候,记住不只是回答题目里的问题就够了,
因为我们是写话,需要把题目中的问题在文章中表现出来,整体上还是完整的文章。
4

写话和看图写话的格式
开头空两格,一句话说完要打句号。一年级一个自然段就够了,二年级可以写≥两个自然段,那么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都要空两格。
刚开始他有几次开头没有空格,他就问我要擦吗?
我说,恐怕你得擦掉重写。好不容易写了两行字,就这样被擦掉了,后来就记住这个格式了。
那什么时候分自然段比较合适?这也是我家孩子目前特别犯愁的地方。
我给他说,当你把一个重点说完以后,就可以另开一个自然段了。比如说,
第1自然段点题,今天要去植树/这个花的名字叫水仙/我的好朋友是谁?稍微扩写一下,20-30字就有了。
第2、3自然段写具体细节,考的是观察能力。70-80字。
第4自然,一句话总结,收尾。 20字左右。
5

细节描写重在观察
很多孩子会写开头和结尾,最难的是中间的细节描写,感觉一两句话就能搞定的,怎么扩写啊?很发愁是不是?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观察能力,把眼睛和心灵观察到的过程写下来,这就是细节描写。比如:
3个小朋友一起植树,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有的在挖坑,有的在浇水,有的在扶正树苗,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心情真开心呀,可以不提“开心”二字,把它写得再具象化一点,
手虽然被弄脏了,但是看着小树苗被栽得直直的,又喝足了水,心里特别满足,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情不自禁地笑了。
细节描写里面难免要用到形容词,说到这里,又要提到课外阅读了,语言是靠积累的,
说不定哪天写作文的时候灵感就蹦出来了,比如,“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见过才有可能会用。
阅读的时候也不要忽略书中的图画,先看图说话,再看图写话,
读图不仅仅是潜移默化孩子的审美,也会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6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前两周写过一篇关于植树的看图写话,前后我们改了3遍,如果他愿意改,我还可以改,但是他明显的不愿意了,说,都改了3遍了。
改之前

改之后

我说,好文章都是修出来的,一气呵成的也有,但是多数都需要后期的精修,会使得文章更优秀,
要不然,古人想唐诗里面用哪一个字比较好的时候,胡子都抹断了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为什么用翠柳,绿柳不行吗?明明是飞,为什么用上青天呢?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呀。

the end
我是盛夏书香,家有二年级小学生,会持续分享我们亲子共读过的好书以及育儿经验,等你来发现,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多多留言。
愿孩子们都能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觉得文字有收获,烦请你屏幕右下角点赞、分享和推荐,感恩遇见。
小店橱窗营业中,都是出版社直发,正版不凑单,可7天无理由,感谢支持和理解。点击公号图像-橱窗,等你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