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润
来源:刘润(ID:runliu-pub)
只有把手伸进四季里,才能知道冷暖。只有把脚踏进江湖里,才能知道深浅。
只有把心沉进生活里,才能触碰真实。
你可能也这样催过滴滴司机。 和我一样。
但你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是他接到了你的单?他真的能“快一点”吗?你这一单30块,最后到底有多少钱进了司机口袋?开滴滴看似“体力劳动”,为什么有人月入5000,有人月入20000?
好奇怎么办?撸起袖子干!
2月25日,我在上海开了一天滴滴。
我知道,一天的体验太浅。就像我第一次做俯卧撑,只做了一个,就宣布自己是健身专家一样可笑。但即使这样,也已经让我深受震撼。
原来,一名优秀的滴滴司机,需要像CEO一样思考战略,像CFO一样精算成本,像COO一样优化流程,像CMO一样经营客户。他们与算法博弈,与时间赛跑,让每一分钟价值最大化。
他们不是体力劳动者。他们是“蓝领商人”。
有点激动。让我喝口水。然后和你慢慢道来。从哪里说起呢?
01
开后门?我们只有后备箱
500元培训班的记忆口诀
开滴滴要考试。这我没想到。
我给滴滴总部的业务部门、技术部门都讲过课。问他们最简单。但我犹豫了。我很怕他们给我开后门。
什么?开后门?
电话那头沉默很久。我们没有后门,只有后备箱。想上路接活人,必须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我能帮你最大的忙,就是给你学习资料。
……可是,我已经是20年的老司机了……我的驾照,已经是终身驾照了……
一样!然后,我收到了一份近百页的PDF。






(图片可左右滑动)
小镇做题家的斗志,被点燃了。我还能被考试劝退?我推掉了很多安排,一题一题认真学习。学习。再学习。最后合上材料,一边默背,一边叫了一辆第二天早上的车去考试。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司机看着我嘴里念念有词,忍不住问:您去化成路,是参加网约车考试吗?我说是。哈哈,别死记硬背。我教你技巧。
然后,他开始了他的表演。
题目里有内环的,全对;有中环的,全错。题目里有医院的,第一、第九、第十医院全错。题目里有罚款,200全对,1000全错,有3000选3000,没3000选3万……
我震惊了。你这些口诀,从哪里学来的?
我报了个培训班,500块钱,学了一整天呢。
居然还有这样的商业模式。我高考时怎么没遇到这样的好事?
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早该意识到,网约车背后的江湖,一定早已错综复杂、纵横交错,有太多的隐藏知识,是我所不了解的,是我这个外行,一天之内不可能体会到的。
2个小时后,我通过了考试。

然后,我立刻联系了臧勤。我希望我上路的那一天,他能在。不然我的体验,可能连窗户纸都捅不破。可能就是一个笑话。
臧勤是谁?
02
上海滩第一的哥:
19年后我成了他的司机
2月25日。上海。早晨5:50。闹铃大作。
还想赖会儿床,突然清醒。不好,要来不及了。赶紧起床。刷牙、洗脸、划了两口早饭。飞奔出门。门口,滴滴早就等着了。
早,臧师傅。我坐上驾驶位,和副驾上的臧勤打招呼。
19年前,我写了一篇文章《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讲浦东机场路上,出租车司机臧勤分享如何月收入8000元。我在飞机上写下这篇文章。落地后,3月15日凌晨,发在自己博客上。
3月15日。是的。就是19年前的今天。

然后,谁也没想到,这篇文章引发全国范围的轩然大波。
无数司机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每天开17个小时,只能挣2000-3000元。他挣8000,绝对是吹牛。
很多专家站出来说,写管理案例是好事,但编故事就不对了。我问过我弟媳的舅舅的外甥,他就是开出租的,他们公司证实了,不存在这个人。
甚至有司机在报纸上哭诉,老婆要和自己离婚。人家月入8000,你月入3000。还有5000你藏哪儿去了?
舆论无法平息。最后,央视派一辆车,跟在臧勤后面一整天。我不打扰你。我就跟着你。看看你是不是真能挣这么多。
最后发现:真能。
于是,央视专门为臧勤拍了一期《走近科学》。从此,他被业内称为“上海滩第一的哥”。
19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又同坐一辆车。只不过,今天我是司机。
你真的确定,非要没苦硬吃,大老早出来开滴滴吗?臧师傅问,现在咨询生意差成这样了吗?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我对臧师傅说,恳请你帮徒弟个忙。请你帮我和每位乘客,解释为什么副驾有人。如果乘客支持我们的体验,我们一定好好感谢,并把车费全额退还。
还有,恳请你再给我上一堂MBA课。
出发。

03
去医院,是看病还是上班:
老司机的“福尔摩斯”功夫
我人生第一单,这么快就来了? 瞬间感受到肾上腺素飙升。
赶紧看导航。接人3公里,去虹桥机场4公里。太好了,开张了。
臧师傅没那么兴奋。3公里,大概需要8分钟。乘客这是赶早班机,未必有耐心等你。赶紧。
话音刚落,订单被取消了。

有点失望。我的职业生涯首单就这么泡汤了。臧师傅说:别失望。这就是开滴滴和送外卖的不同。
哦?有什么不同?
点外卖的人虽然着急,但没有刚性的“deadline”。比如8点的航班,9点的会议,10点的签约。所以滴滴用户对时间更苛刻,一旦觉得你慢,就会取消订单。
没想到刚出车就上了一课。没事,理解。谁还没点急事呢?没急事干嘛打车?理解。
我一边安慰自己,一边继续开。
第二单到来。海申花园到中山医院。
我一踩油门。快。千万别再被取消了。
这位会等你。臧师傅说。
你怎么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占卜术”?
赶紧开,待会儿告诉你。
我紧赶慢赶,到达时已经7:01。乘客果然还在耐心等待。
乘客上车后,臧师傅随口问:您去上班吧?
是啊。乘客答道。
送完人后,我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她是去上班的?
这个时间点,去中山医院的客人有两种可能:看病或上班。医院8点才开门,病人不会这么早去。但医护人员不同。护士一般6:30左右出发,医生7点左右。他们习惯提前到医院吃早餐,医院食堂既便宜又卫生。
6:51叫车,她大概率去上班。对上班来说,她留的提前量非常足够,所以大概率会等你。
天啊,你这种“福尔摩斯式”的洞察力是从哪里来的?也是花500块买的吗?
当然不是。你开的是滴滴,不是货拉拉。拉的是人,不是货。所以必须像人类学家一样研究人,像心理学家一样洞察人,像社会学家一样理解人。他们大概在哪个位置,要去什么方向。
比如抖音员工很多住在公司附近,因为有补贴,所以小单很多。张江附近的公司中午11点-1点办完事,很多都要去机场。下午从浦东打到浦西,从浦西打到浦东的大单,基本是公务,因为公司报销。
你必须有客户画像。然后像CMO一样地分析你的客户。
突然,我不知道说什么。
都说网约车会被自动驾驶取代。这怎么被取代?可能只有我这种只会踩油门的废物才会被取代吧。
先别说这些了。看看你的第一单,赚了多少钱。
04一小时45元:小时成本里的滴滴密码
我人生中的第一单,赚了29.18元。

太好了!去年我送外卖第一单挣4.5元,今年开滴滴第一单挣29.18元。进步巨大啊!臧师傅,我请你喝奶茶。
你知道你刚才的收入是29.18元,但你知道成本是多少吗?臧师傅问。
不知道。
看来我需要好好教你怎么算账。首先,时间是唯一真正的成本。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是谁,你的成本都可以被简化为一个数字:每小时多少钱。也就是:小时成本。开网约车也是。
怎么算?
这辆车一个月租金6300元。假设30天都开,每天成本就是210元。电动车不用加油,但要充电,充满大概需要60元。一天的生活开支算180元。自缴社保90元。
现在算总账:210元(租车)+60元(充电)+180元(生活开支)+90元(自缴社保)= 540元。
所以,540元就是你开一天网约车的总成本。
上海网约车司机,很多一天开14小时。扣掉2小时吃饭、休息、补电。接单时间大概12小时。
540元除以12小时,你开网约车的“小时成本”是45元。

你的每一分钟都有价格,你的每一次决策都有成本,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决定你的收益。
19年前第一次听臧勤讲出租车的“小时成本”时,深受震撼。今天再听,仍然非常触动。道理从来不变。在CFO眼里,利润永远等于收入减成本。出租车是这样,网约车还是这样。变的只是收入来源和成本结构。
现在,算算你这单赚了多少“利润”。
这单接单前“空驶”5分钟。接单后“接人”加“送人”22分钟。空、接、送,共27分钟。你一小时时间成本45元,27分钟就是20.25元。
收入29.18元,成本20.25元。所以利润是8.93元。8.93元,喜茶不够,蜜雪冰城或许可以。
我有点失望。这样太少了吧。这么算,我就算一天开12小时,挣得也还不如我们公司实习生多呢。
那怎么才能多挣钱呢?
了解成本只是第一步,提高收益才是关键。而提高收益的核心,就是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也就是“时效”。
怎么提高?
像COO一样调整运营动作。提高接大单概率。别着急,你一边开,我一边教你。
05
乘客取消背后的心理战
一个电话留住急性子
这单是大单。从附近,途径很远的地方,再去更远的地方。
我赶紧点击“抢单”。抢单成功。哈哈,我的“时效”这不就来了吗。
突然,订单取消了。我嘴还没合上。
没事没事。你赶时间你最大。你不要我接,我还不想去接你呢。
这单不远,就在后面,掉个头就是。这么近应该不会被取消了吧。
我刚要掉头,订单又取消了。
不气不气。客户取消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
就这样,我在路上空驶十几分钟,漫无目的。心情跌到谷底。
你看,“时效”,就是这么被不断浪费的。时效最大的敌人是什么?是订单取消。臧师傅说。下一单,看看我用什么样的运营动作。
这是真正的大单。从徐家汇去复旦大学,全程18公里。
臧师傅说,这单千万不能丢了。
他立刻给乘客打电话。乘客接起来后,他先清楚确认了等候地点,然后礼貌说明了到达时间,接着热情表示正在全力赶来。最后:请您稍等。乘客说,好。
这下乘客一定会等你了。臧师傅说。
乘客取消的原因,是对不确定性的担心。怕你晚到,更怕你不到。打电话这个运营动作,就是给乘客确定性。确定了地点,确定了时间,确定了强烈想去接她的积极性。有了确定性,只要算算时间确实来得及,她就会答应等你。
大部分客户其实来得及。你给她确定性,她给你耐心。
果然,客户等了我们9分钟。
上车的是位复旦大学神经学教授。她很健谈。我们从科室管理,聊到医生激励,聊到医疗改革。很开心。我一看费用更开心了:85.2元。这可能是我此生最大的一单。而且……
……天啊!还有66元的红包!

突然,有种难以描述的温暖和感动。
感谢教授。如果你能看到这篇文章,我想实名感谢你的红包。你可能不知道,这给了我多大激励。低落的心情一扫而空。你是我的好运。
果然,我又连接了几个大单。接汽车员工去浦东开会。送银行高管到浦西开会。来回横跨黄浦江。
哈哈,我的时效这不就来了吗?开滴滴也不难嘛。我已经开始计算这一天下来,够请同事吃火锅、还是烧烤、还是小龙虾了。
别高兴得太早。臧师傅说。你真正的挑战正在飞奔而来。这个挑战才真正考验你的水平。这个挑战就是:平峰期。
啊?什么是“平峰期”?
臧师傅说,你打开热力图看看。
06
平峰期生存指南
没单接的三小时怎么熬
热力图我知道。送外卖时就看过,用来知道附近顾客和司机数量。
我打开了热力图。

我所在的位置,5分钟内都没有人叫过车,但却有20辆车在等。你说你凭什么能有订单?
我大吃一惊。怎么会突然这样?刚才不还是一单接一单吗?
因为,我们进入了“平峰期”。
每天,人们有两次主要的、必须的远距离移动:出门和回家。出门上班,出门开会,出门去景点,出门去机场高铁站。然后,无论出门去了哪里,晚上都要回家睡觉。
这两次移动,就是早高峰和晚高峰。对网约车司机来说,这是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时候。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求你早上6点多就出车,因为早高峰从7:00开始,到10:00结束。
现在已经过了10点,我们从高峰期进入了平峰期。
终于到公司了,到会场了,到机场了。然后,人们会在这个地方待很久。移动的目的,是为了不动。就算要动,也是“从附近到附近”的小单。一个起步价。到手14.5元。苍蝇腿。
平峰期,就是连续几个小时的苍蝇腿。
这就像经济。谁都希望经济永远高歌猛进,闭着眼就能挣钱,插根筷子就能开花。但怎么可能?有繁荣就有衰退,有高峰就有低谷。这就是周期。在高峰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到低谷就觉得全世界欺负你。那你怎么穿越周期?
那怎么办?
真正的高手,不是在高峰期如鱼得水,而是在平峰期游刃有余。平峰期不能“大手大脚”开车了。我们要算细账。要抓住每一根苍蝇腿。
怎么抓?
还记得吗?你每小时成本45元。14.5元的苍蝇腿,起步价,你跑20分钟就亏钱,跑15分钟勉强保本,跑12分钟才能赚钱。所以,你要想尽办法,每12分钟抓住一条苍蝇腿。
那么,具体怎么做?拼命踩油门?
当然不是。12分钟跑完起步价的关键,不是“猛踩油门”,而是“跳出火坑”。
什么是“火坑”?
火坑,就是“商业密集,地铁发达,红绿灯多”的地方。
商业密集,所以更多短途。银行、餐厅、办事大厅都在旁边。地铁发达,稍远的地方,办事员会先坐长地铁,再叫短滴滴。红绿灯多,即便去很近的地方,也有8-9个红绿灯。红灯闪烁的每一秒,都在扣钱。
所以平峰期要尽量远离“火坑”。比如南京西路,五角场,静安寺,徐家汇。现在往右开,一直开,我们离开这个地方。
还有。从现在开始,为了抢到苍蝇腿,你必须改掉开了20多年私家车养成的“坏习惯”。
这个坏习惯就是:不会“空驶”。
07
为什么要选最慢的车道
老司机的空驶秘籍
在平峰期,每一单都弥足珍贵,每一分钟都不容浪费。而平峰期生存的关键技能,就是高效空驶。然而,空驶的艺术,与我们日常开车的习惯完全相反。
刚才空驶时,遇到红绿灯。三根直行车道,你选了车辆最少、排队最短的那根,等候绿灯。还记得吗?
记得啊。难道不对?
不对。
你为什么选最短的?因为你觉得那根车道快。可为什么要快?你是要去开会,还是赶飞机?网约车空驶是没有目的地的。没目的地就不用快,毫无意义,还浪费电池。
你每单时间由三部分构成:空驶,接客,送客。很多私家车司机会接客送客,但不会空驶。因为他们不理解,空驶的底层逻辑不是快,而是灵活。
刚才三根车道,你应该排中间那根,即使它最长。这时突然来单,可能直行,可能左转,可能右转。中间车道就给了你灵活性。只要没到实线,就能合规变道,飞奔向客户,不错过好不容易接到的苍蝇腿。
所以一定要慢下来。在高产单地区附近慢慢开。比如酒店,医院,景点。
醍醐灌顶。
第二,听到订单时,更要减速。
滴滴。你有一个新的订单。这时你的本能反应是什么?继续开车,同时看手机判断接不接单。但这几秒钟的分心,可能让你错过必要的转弯机会。所以,滴滴一响,正确做法是:立即安全减速,先看目的地,再做决定。因为通往乘客的关键路口,可能就在眼前。
太牛了。你这些都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还有第三,过红绿灯后,别急着一脚油门。
你知道,开滴滴和送外卖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吗?
送外卖可以把小电驴停在商场门口,一边休息一边等订单。但网约车哪都不能停。能停的地方要收费,不收费的地方赶你走。上个厕所都要看运气。开网约车最大的挑战是,你的脚不是在油门上,就是在刹车上,一分钟都不能休息。
那怎么办?除了依靠很多提供吃饭、如厕、休息区域的充电站外,你要学会:粉末化休息。
空驶时,不要总变道,不要总超车。那只会让你更紧张。放松心态。遇到红绿灯时,双肩自然下垂。这就是:粉末化休息。
粉末化休息……开网约车实在太不容易了。
我调整心态,在平峰期一边空驶,一边休息,一边抢单。终于接了4个起步价。
这时,手机突然弹窗:你已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小时,强制休息20分钟。

什么?我已经开了4个多小时车了?那一瞬间,疲倦感如潮水般袭来。真的好累。
走,我们休息一下。臧师傅说,带你找个不要停车费的地方吃干粮。顺便复盘。
右转,进小区。这又是什么操作?
打开车窗,臧师傅对保安说:“师傅,送人”。
08
省出一小时的车道攻略
从南浦大桥到
延安高架的路线图
保安打开门。我们把车开了进去。
臧师傅说,告诉你个秘密。网约车司机吃午饭最好的地点,就是把客人送进小区后,找个不碍事的车位。然后,尽快吃完自带的干粮,并在收费时间之前离开小区。
那一刻我突然有点心酸。在高速公路上开4个小时车,可以去休息站。在城市里开12小时车,居然没有休息站可去。吃口热饭,加点热水,上个厕所,居然还要各种靠民间智慧。真不容易。
我带了一个肉包子,一个鸡蛋,和一瓶水。包子已经冷了。水也是冷的。还是自己经验不够。但顾不了那么多了。呼啦啦,我两分钟干完了这顿“午饭”。
我上次吃这么快,应该还是在军训的时候。

然后,开始复盘。
整个上午,我的收入是:275.06元。加上空驶,一共开了5个小时。时效:55元。
55元,是什么水平?
对新手司机已经不错了。上海绝大部分司机时效在50元左右。55元算良好。
那有什么可以提高的地方吗?
有。你还不太擅长“选对车道”。
空驶的关键,是用慢换取灵活;接送的关键,是用快换取时效。而快的秘诀,就是选对车道。
上南浦大桥时,我让你一直走最内圈车道。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南浦大桥要盘两圈半才能从浦西上桥去浦东。所以,内圈累积比外圈短几百米。这又是十几秒。

啊。原来如此。
还有。记得送教授去复旦时,上南北高架的那个路口吗?
记得。

这个路口,左侧四根车道,都能上南北高架。但我让你走最左边一根。为什么?因为有时警察会拦住右边几根车道,给高架减压。警察不会拦最左边的。因为这根车道,包含地面车辆。你走这根车道过红绿灯,再上高架,大概能省十几秒。
啊啊啊。还能这样!
还有。我们走延安高架的时候,我让你变了几次道。过江苏路走中间,过内环靠左边,过娄山关路靠右边。为什么?
因为高架桥上,有上口的地方车速变慢,有下口的地方车速变快。这么走,能保证每一段都是最快车速。
普通人开车,选择的颗粒度是“路线”。走肇嘉浜路,还是走鲁班路。高手开车,选择的颗粒度是“车道”。走第一根车道,还是走第四根车道。所以,普通人开车,和高手开车,眼中看到的不是同一个上海。所以结果中当然不是同一个收益。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太牛了。
但是,真的有必要这样吗?这样计算,是不是太累了?
那你觉得,是多思考早点下班更累呢,还是不思考开到半夜更累呢?
这个反问,让我哑口无言。有道理。可是,你的时效,又能做到多少呢?
80-100元。
天啊。我看了看我的55元。然后鼓足勇气抬头问:怎么做到的?
开网约车司机,既是蓝领,也是商人。其实我们都是:蓝领商人。所以,千万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必须进行战略思考。
像CEO一样地战略思考。
09
四大门派:扫马路、抢预约
打区域与薅羊毛的致富经
怎么战略思考?
开滴滴有四大门派:扫马路,抢预约,打区域,和薅羊毛。
第一,扫马路。
在马路上空驶,有订单就抢。这是最简单的。今天你开得很辛苦,但本质上还是在扫马路,所以很辛苦。

当然扫马路也有高低之分。你是青铜,我是城市英雄。滴滴当然会把更多重要客户给我去服务。因为我更值得信任。
但扫马路永远不是我的战略。
我的战略是:抢预约。
第二,抢预约。
800-100元的时效,不是在马路上“扫”出来的。80-100元的时效,是靠几个大单“拉”上去的。
而这几个大单,很多都在第二天清晨浦东机场的预约里。
很多司机从早跑到晚。但是我下午2点就回家了。为什么?因为晚上5:30到7:30,是抢浦东机场大单的关键时间。这个时间点,助理们终于确定了老板们第二天的行程,开始订车。而很多司机,正在这个晚高峰时段努力地工作。我2点回家休息,5:30开始抢单。我抢到浦东机场的概率,超过70%。
牛。这就是战略思考。然后呢?
然后,就是第三:打区域。
从浦东机场出来,我会直接杀到张江。路宽、灯少、单子好。所以时效高。但有时,你也会被客户带进“火坑”,比如杨浦的抖音。
抖音其实很好。我送这么多客人,加班不抱怨,觉得钱给得够的,就三家。抖音就是其中一家。抖音甚至有住房补贴,鼓励住在公司附近。但也因此,这里的早高峰全是小单。人多路近还堵车。是个大“火坑”。
怎么办?
用战术工具,区域单,帮助自己跳出火坑。你可以设定一个远离火坑的目的地,比如闵行。这样就会优先接去那个方向的顺路单。虽然每天有使用次数的限制,但非常值,因为帮你节省了大量时间。
你所有的成本,都是时间成本。什么钱,都没有你的时间值钱。
第四,薅羊毛。
很多人觉得自己在给平台打工。不,其实是平台给你打工。像滴滴这样的平台,其实是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给大量个体提供了“个人创业”的机会。所以,哪个平台给你的时间价值最大,你就让哪个平台上岗。
有时,我会用携程接浦东机场的单子,用嘀嗒顺风车带客出机场,再用滴滴开始接早高峰。要清楚地知道,每个为你打工的“下属”,他们什么时候有单,有优惠,有奖励,有补贴。然后,用好你的每个“下属”。
这就是:扫马路,抢预约,打区域,薅羊毛。
扫马路是战术,抢预约是战略;接小单是生存,接大单是发展;跟随平台是打工,运用平台是创业。
所以,当大部分人的时效是50元时,我的时效是80元-100元。每天2点下班,但多平台的收入加在一起,收入基本都在2万多。
有人说,19年前臧勤在没有算法的时代开出租车,能靠小聪明挣点钱。但今天是算法时代了,那点小聪明放在平台算法面前,不堪一击。但事实上,他的收入依然一骑绝尘。
有一种服,叫心服口服。
10
12单403元背后的思考
我在车轮上学到的人生课
下午3点多,我送完第12单后,点下“休息”按钮,开车回公司。到公司时已快4点。
虽然很累,但我很想算个总账,看看今天到底赚了多少钱。

账目如下:这一天,我用9小时接了12单。扣除平台20.9%提成后的收入是403.26元。时效45元。
数字很普通,但收获却不普通。
这一天,我不只是开了滴滴,我身兼数职——像CMO一样解读乘客心理,像CFO一样精打细算每分钟的价值,像COO一样优化每个运营动作,更像CEO一样思考整体战略。我在得到上的课程《5分钟商学院》,Slogan就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如今,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分量。
这座城市里,无数像臧勤这样的司机,握着方向盘穿梭于陌生人的起点与终点。他们没有耀眼学历,却用敏锐洞察力和精妙算法与命运对弈。
当我们匆忙上车说“师傅快点”时,可曾想过,他们正与时间赛跑,与算法博弈,与命运较量?他们不只是“蓝领”,而是算计每一分钱、规划每一分钟的“商人”。他们的车厢,藏着比许多商学院更接地气的智慧。
我最亲爱的读者朋友,我对你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今后,如果你遇到一位网约车司机想借用洗手间,请伸出援手。他可能已经找了10分钟,你的门口可能是唯一不会被罚款的地方。
今后,如果你遇到一位司机买面包,问问他需不需要热水。他可能错过了饭点,干粮已经凉透。
今后,如果你遇到一位车干净、谈吐得体的司机,能否给他一个小红包?哪怕只有1元。用你的感激温暖他的努力。
中国有700万网约车司机。来接我们的不是车,而是人。我们记得绿色的埃安,却忘了那位有双下巴、老年斑、发际线后移的刘师傅。
司机比车更值得被看见。被关爱。

收拾好臧师傅的车。道别时,他笑着说:“别跟我们抢饭碗。”
哎。我哪有这个本事。你是上海滩第一的哥。
什么上海滩第一的哥。臧师傅说。我就是个快乐的车夫。
说得真好。
感谢臧师傅。感谢曾经接过我的每一位网约车司机。
也感谢提供了创业机会的滴滴们。
我滚回去继续做我的咨询了。
THE END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