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罗申科是乌克兰反俄最坚定最强硬的政治人物,他向俄罗斯认怂,向普京屈服,只有两种情况下才会发生:一个是俄罗斯乌克兰发动全面战争,占领了乌克兰,并且把波罗申科俘虏了;另一个情况是美国与俄罗斯化敌为友,结成了准盟友,乌克兰的战略价值消失了,被美国为首的北约,德国为首的欧盟彻底抛弃,乌克兰成了完全的西方弃子,波罗申科成了孤家寡人,面对俄罗斯的威胁与逼宫,没有选择,只能认怂,并且乖乖地给普京做小跟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新闻30分报道称,12月16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基辅发表年度讲话时向普京提条件:俄罗斯将乌俄边境的俄罗斯驻军全部撤离,他就取消在乌克兰部分地区实施的战争状态。这是波罗申科认怂,甚至改变对俄罗斯的立场吗?完全不是!针对俄乌刻赤海峡冲突,他采取的一系列动作已经初见成效,已经实现了他要想的一些小目标,现在他跟普京提这个交易,只不过他把乌克兰是受害者,俄罗斯是入侵者的戏剧演得更充分罢了,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普京不会跟他做这个交易,俄罗斯只会增派兵力,加强克里米亚、顿巴斯等俄乌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而不是撤离。

波罗申科在16日的年度讲话里表示,自从11月25日俄乌刻赤海峡冲突以来,俄罗斯持续在乌克兰边境加强军事存在,撤离的 俄罗斯部队不到一成,而且随时会重返俄乌边境。

对于俄罗斯为什么要在俄乌边境持续加强军事力量?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给出的理由简单粗暴,并且将责任完全推给乌克兰,他17日表示,波罗申科准备12月底在与“俄罗斯克里米亚”的接壤地区发起低强度的军事行动,以便维护俄正在攻击乌克兰的说法。他认为乌克兰不会展开全面军事行动,以引发俄方全面回应。拉夫罗夫警告:即便是低强度的军事行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回应力度不会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称乌克兰军队打算利用业已执行的戒严制度(战时状态),很可能会在近期对顿巴斯地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发起武装攻击。

乌克兰的军力有限,根本没有能力两线作战,那乌军究竟是会武装攻击克里米亚,还是顿巴斯?看来俄罗斯的情报比较夸大其词,或者不够准确。

对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这个指控,乌克兰方面非常愤怒,乌克兰总理格罗伊斯曼表示,拉夫罗夫的言论都是臆想出的,乌克兰从未在任何地方发起任何挑衅。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事务委员会秘书长图尔奇诺夫则称拉夫罗夫的话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从俄乌高官新一轮的攻防来看,俄乌的刻赤海峡冲突不会停止,极有可能一直闹腾到2019年3月31日乌克兰选出新的总统,由其决定是继续,还是终止。

俄乌的刻赤海峡冲突,普京与波罗申科都各有收获。普京最大的收获是将加强俄乌边境的军事力量存在做成了遏制乌克兰的一张王牌。刻赤海峡冲突给俄方极佳的理由将大量的军队部署在俄乌边境,加强对乌克兰的威慑,这样的机会对于俄罗斯是天赐良机,怎么可能浪费掉呢?即使这起冲突结束了,俄罗斯也只是变着法子,象征性撤回一些军队,毕竟俄乌的仇恨与对抗是不可能消失的,除非其中的一方实在撑不下去了,认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罗申科的收获,首先是乌克兰重新获得西方的关注、支持与援助,让西方重温了乌克兰的战略价值;其次,波罗申科成功地恶化了俄罗斯在西方的形象,激化了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恐惧情绪,强化了美国对俄罗斯的厌恶(特朗普或许除外),使俄罗斯的外部环境更加孤立;再次,持续保持冲突状态,俄罗斯就被迫往克里米亚、乌东顿巴斯地区源源不断地投入各种资源,使这两个地方成为俄罗斯的黑洞,极大地消耗俄罗斯的资源,影响俄罗斯国内民生的改善;第四,波罗申科将普京的关注点吸附在俄乌冲突上,使其减少对俄罗斯内政事务的关注,使普京对实现雄心勃勃的施政纲领产生负面影响。

主要乌克兰的主流民意没有放弃仇俄、反俄,波罗申科就不会向俄罗斯认怂,俄乌的对立、对抗将一直持续下去,即便乌克兰换了新的总统,也是如此。这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