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8时左右,一名日本男童独自步行去日本人学校上学期间,遭遇一陌生路人持刀伤害。当天下午,深圳警方通报称,嫌疑人为44岁的中国男子钟某,受伤者被紧急送医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毋庸置疑,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中国男子把日本人学校作为特定目标,肯定是有备而来,更像是一场颇具“行为艺术”的表演。

这已经是今年第二起针对日本人学校为目标的恶性伤害事件,今年6月24日,苏州街头的一公交站内,一名中国男子上演了同样一幕。不同的是,当时在日本人学校校车上做辅导员的胡友平女士,挺身而出阻止歹徒,被连刺数刀,不幸离世。

苏州的事件发生后,社会上掀起了不小的舆论,对于胡友平是不是“见义勇为”的定性,社会各界众说纷纭。

最终苏州授予胡友平“见义勇为”称号,日本驻华大使馆降半旗向胡友平女士致哀。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承认了胡友平的行为,无数真正的爱国人士给予胡友平极高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一些人的认知,以至于事件仅仅过去不到3个月,同样的事件再次在中国最开放的城市深圳街头发生。只能说明苏州的事件,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知,潜伏在国人中的极端主义,不仅没有减弱,似乎愈演愈烈。

日本侵华的历史如今已经过去了近百年,我们没有忘掉国耻,九·一八全国各地警报齐鸣,但我们铭记历史的做法在最近几年却越来越极端。

应该说中日关系在近几十年经历了一些波折,但现阶段的中日关系既不是最好的时候,也不是最恶劣的时候。但这两年,国人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段,来表达自己对中日关系认知的公共事件却频频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南京的战马行动,一个博主把商场的一个圆形装饰指为“旭日旗”,竟然获得了一片喝彩。一个打着打假旗号有犯罪前科的网红翻车后去日本靖国神社撒泡尿就能再次翻红……

前些年那些拿起U型锁在大街上砸日本车的“爱国者”们,在网络思想的熏陶下,把U型锁换成刺刀,找到“日本人学校”这样一个特定目标,来表现自己的“英雄主义”,竟然也能得到一片喝彩。

看一下相关事件报道的评论,你会发现这些凶手作案的精神支撑。尤其是发生在九·一八当天的深圳男子刺伤日本男童事件,评论中竟然是清一色的“勿忘国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我们国家足够强大,但一些国人的思维并没有与时俱进。他们还处在狭隘的“睚眦必报”的快意恩仇里,却没有看清向一名无辜日本男童捅刀背后的真相:那绝不是爱国者的复仇,更像是失败者自证懦弱的拙劣表演。

他们或许生活不如人意,或许得不到世人尊重。选择把刺刀刺向最弱小的儿童,或许是他唯一一次能赢得众人喝彩的机会。他不敢面对强者,也不愿反省历史,只有一个最可笑的梦—“杀日本人就是英雄”。

一名44岁的男子,在最强壮的年龄,不去思考如何奉献力量建设祖国,却试图用自己后半生的自由和一名无辜日本男童的生命挂钩,如果这样的人能得到同情,这个社会该有多么畸形。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有无数种方式,但深圳街头一幕绝不是其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