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起堂原创 | 不编不传,有源有据,分享商界创业传奇,解读大佬管理智慧。】

参考资料:

田涛著《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华为访谈录》、《理念·制度·人》,吴春波著《华为没有秘密》,林超华著《任正非传》,余胜海著《任正非讲给华为人的100个故事》,朱士尧著《华为精神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最大的管理权是思想权、文化权

很多老板做企业,常常牢牢紧抓财权、人事权不放,唯恐一放权,企业就被掏空了。

结果,往往是精英人才留不住,企业发展不起来。

但在国内企业界,还有一个另类的老板,那就是华为人口中的“老板”,任正非。

华为创立后第三年,就加入华为并马上成为二把手的华为研发奠基人、被任正非称为“天才”、“宝宝”的郑宝用说:

“当年我的权力很大,我想让谁进来谁就进来了,今天常务董事会的不少高管都是我那时候招进来的,这是(用)人权。

财权也很大,我说给谁多少工资就给多少,有时候向任总报告下,老板基本都说好,就这么定了。

事权更大,我管研发,上什么项目我说了算,投多少钱也是我说了算。”

这就是任正非,在创业之初,就敢于放权。

因为在任正非看来,企业最大的管理权,不是财权,也不是人事权,而是思想权、文化权。

任正非自称,他在华为最大的权力是思想权。很显然,任正非正是靠思想来控制这个企业,带领它披荆斩棘,乘风破浪,高歌猛进。

所以,任正非又被称为华为的“文化教员”、“思想教员”。

华为一位高管认为,文化传播就是比谁的嗓门大,比谁喊得响,喊的频次高。"老板从一开始就主导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他认为正确的,就大会小会反复讲,气场也强,一直讲到你'投降'了还不行,还要让你打心眼里认可。当然,他是这么'洗脑'别人,自己也是这么想、这么做的。"

任正非自己对思想文化权的描述很接地气,他说:"我一贯是吊儿郎当,到处胡说八道,你们信了我,我就是标准了。"

那么,任正非都是如何“到处胡说八道”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一起吹牛,一起奋斗

很多华为老员工都还记得,华为创业初期,研发工程师们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任正非穿着围裙、拿着锅铲过来跟大家说,“20年后,华为将是世界级的公司,全球通信市场将‘三分天下’,华为有其一……”

一帮年轻人,听得先是一愣,然后鼓掌叫好,心里却在想,老板又吹牛了。

那时候的华为,还是一个“没有资金、没有背景、没有技术”的“三无”草根小民企,但任正非却习惯“打肿脸充胖子”,向一帮年轻人描绘华为宏大美好的未来。

华为前高管曹贻安说,老板每年都会说我们明年要做多少多少销售额,一听就绝对是吹大牛的话,“当时哪个不说老板是在吹牛啊”,但到了第二年,还就真做成了,“打肿的地方还真就长胖了”。

所以,任正非在内部又得了一个“雅号”,任胖子。

但是,任正非真的就只是吹牛吗?当然不是。

曹贻安说,他吹牛是为了给自己压力,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理想是什么?没有实现之前,哪一个不是吹的牛皮?

每一年的夸下海口,看起来像是“打肿脸充胖子”,但回头来看,任正非看到的是通信行业5年、10年后的发展趋势。

就这样,华为是“一个人吹牛一群人跟随,一起奋斗向前冲”。

结果,华为“吹的牛”却一一变成了现实。

“吹的牛实现了,不就是理想吗?”理想实现了,个人价值不也更得以体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任正非是一个“故事家”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等各种“大家”,但任正非又被学者称为“故事家”。

何谓“故事家”?顾名思义,善于讲故事。

知名财经作家余胜海认为,任正非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30多年来,任正非给华为员工讲了很多经典故事,并广为流传。

任正非的言论主要见诸于华为内部讲话或接受媒体访谈,在任正非的讲话中,经常会穿插一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非常接地气,非常有感染力,让华为人听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在创业初期,任正非讲的故事是动物世界。在这个故事里,西方电信巨头是“大象”,华为是“老鼠”;竞争对手是“狮子”,华为是“土狼”。任正非号召华为员工以100比1的兵力蚕食狮子的边缘领地,让狮子的优势变得越来越微弱。30多年后,当年的老鼠成了狮子,曾经的大象,有的已经倒下。

作为军旅出身,任正非很喜欢讲战争故事,用军事术语描述商业运作。比如“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红军蓝军、少将连长、烂飞机、班长的战争、铁三角等等,老板讲的激情投入,员工听得热血沸腾,“嗷嗷叫又冲上了战场”。

任正非大概是企业家群体中读书最多的老板之一,读的书多了,故事就信手拈来。很多古今中外的成语典故、寓言神话、宗教传说等等,通过任正非的讲话中被演绎成华为文化的传播经典。

比如,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成了华为市场部大辞职、干部能上能下的精神图腾;

从“扁鹊大哥”到华为奖励机制的“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

“在有凤的地方筑巢”,让华为成为全球唯一用好中国人才和非中国人才的公司;

“不让雷锋吃亏”,成为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奋斗者文化的最形象诠释;

因为有“削足适履”决心和勇气,华为向IBM学习,完成管理变革,成就了华为的世界级企业;

当然,这样的故事还有更多, 比如“狼狈组织”、 “深淘滩,低作堰”、“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不拉马的士兵”、“歪瓜裂枣”、“板凳要做十年冷”……

任正非说,华为文化就是故事文化。

所以,任正非要求华为员工多讲故事,多讲讲自己奋斗的故事,包括优秀员工的个人故事,也包括各个团队的集体奋斗故事。

在任正非的引导下,华为高管们不仅自己讲故事,还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尤其是仪式活动让大家一起讲故事,甚至让员工家属也参与进来,讲自己的“随军”(陪同海外出征)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最爱写文章、改文件

任正非说:“我太太曾经问过我到底爱什么?我说我爱文件。

任正非认为,“文件里面充满了哲学、充满了逻辑、充满了东西,文件写出去、发出去以后,三、五年大家都没有看到文件有什么影响,但三十年后一看,这个公司队伍走得那么整齐,这就是哲学、逻辑和管理带来的东西。”

任正非在每一个华为重大关键时期的文章和邮件讲话,都是任正非带领华为极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思想体系。

当然,经由任正非签发的邮件和讲话,不会有太多临场发挥痕迹,都是经过公司内部多轮讨论或修改通过的,“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

任正非对华为人说:“建议大家多读公司文件,多看看我的文章。每个星期都读一遍,一定比别人进步快”,“读懂了,不就有一点战略洞察了嘛”……

华为就曾有一位清洁工在华为内刊上发文说:“在华为,扫地之余,多看几眼墙上的管理文章,出去就能应聘一个小公司的总经理。”

事实上,华为内刊上清洁工的感慨,在现实中还真有实例。

北京有一个老板,初中毕业,白手起家,从最初帮别人烧饭到成为一个集团公司的老板,一直就靠学习华为,任正非所有的文章他都学过。

虽然他只有初中毕业,甚至有些字还不认识,有些词也理解不了,但他却让秘书把任正非的文章录音后放在手机里,一有时间就听。

你不得不说,这位小老板的成长,和任正非的文章有着莫大的关系。

任正非,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老板。

由华为早期野蛮生长时期的“甩手掌柜”,到华为向制度化发展的民主集中时期的“你不拿主意就无法运行”,再到EMT管理变革的轮值主席、轮值CEO制度,任正非一步步蜕变为“虚位领袖”,没有了决策权,当起了华为”文化教员”,成了中国企业界、商业史上最“无为”的一位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