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回了趟农村老家,碰见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大爷,这么大岁数了,还在田里抱玉米秸秆,他儿子儿媳都在城里打工,老大爷和他老伴,就靠种地和每个月100多块钱的养老钱过日子。
老大爷跟我说,城里人到了60岁就能退休,每个月还有几千块的退休金,我们农民为啥就不能退休呢?这话问的我,也不知道咋回答,咱们国家14亿人口里,有将近8亿是农民,这么大的群体,为什么就实现不了体面退休呢?
说白了,还是因为钱。你想啊,要是给这8亿农民都发退休金,那国家每年得掏多少钱出来?现在城镇职工的月均养老金差不多3000元,按照这个标准,农民退休金一年就得花掉2.8万亿!这个数字,想想都吓人。现在的养老金池子都快见底了,再加上这一大笔支出,国家的财政压力得多大啊?
但问题不仅仅是钱的事。前段时间,我走访了好几个省的农村,发现情况比想象的要复杂多了。沿海地区的农民,靠着发达的集体经济,一年收入少说也有十几万;可内地山区的农民,辛苦一年到头,能有个两三万就不错了。这养老金要怎么发?发多了,穷地方的财政吃不消;发少了,富地方的农民又觉得不公平。
怎么平衡是个世纪难题。
还有更让人发愁的。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往城里跑,种地的基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我去过的好几个村子,大片的良田都荒着。要是这些老人也都退休了,那地里的活儿谁来干?粮食安全可不是小事。
有人就说了,城里人能退休,农民凭啥就不能?这不公平!话虽这么说,可实际情况哪那么简单。城里人工作有固定工资,每个月按时交养老保险,到时候自然能领到退休金。农民呢?收成好的时候多赚点,收成差的时候可能还得赔钱。这养老金怎么算?按什么标准交?再说了,农民还有自己的承包地,这地就是农民的“铁饭碗”,也是农民的“养老保险”。
不过,现在也不是完全没招。不少地方都在摸索新路子。比如浙江有个村子,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村民每年光分红就有好几万;江苏有个镇把农民的地都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农民既能收租金,还能打工赚工资;山东也有个县搞农业产业化,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也有了稳定收入。这些办法,都不错,但推广起来需要时间。
个人觉得,与其等着一步到位的完美方案,不如先把现有的制度改善一下。比如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标准,支持农村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民有稳定收入;鼓励土地流转,让农民能从土地中获得稳定收益。这些小改变,也许就能带来大变化。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村领导要有作为,不能只想着自己富,要心系百姓,让全村人都跟着一起富才可以。
去年的时候,我去浙江那边的一个乡镇上,他们那边镇上有农产品加工厂,农民种的菜能直接卖给工厂,价钱还比市场高。村里还统一买了机器,种地也很轻松。通过交流,我知道了这一切都是附近几个村的领导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农产品加工厂我是他们找来的。
解决农民养老的问题,得靠政府规划、社会支持,还有我们每个人的理解。毕竟农民的付出太多了,让他们安享晚年,不是施舍,而是应得的权利。
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农民养老的问题一定能得到解决。希望到时候,咱们的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优雅地度过晚年。那才是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才是咱们这个社会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