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一轮明月,可见月亮中有些阴影,传说那是吴刚在伐桂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中秋之月,明净如镜,面对着这可望不可即的明月,让人难免会产生各种遐想,尤其是在没有没有电、缺少娱乐节目的古代,人们的遐想更是极具想象力。 看,在月宫里的那一棵高达五百丈的桂树下,有一名男子,正在挥舞着斧头砍树。可是不管他怎么砍,那桂树丝毫没有受到半点伤害,仍然是那么的青翠和繁茂。 男子内心也觉得很是疑惑,他都砍了那么久了,为什么这桂树还是没有点变化呢?只见他再次挥起斧头,用力“刷刷”地砍起来。 原以为这次能够在树上砍出个伤痕来,可没想到当他要砍第二刀的时候,之前砍的缺口就已经逐渐复原了。 这名正在砍树的男子,就是吴刚。他原本是住在西河的,因从小就喜欢仙术,所以等到他长大后就到处寻找,希望能够学习仙术。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老者,得知老者具有高深的道行,马上就拜老者为师。就这样,他跟随着师父学习了三年,觉得自己的功夫和道行已经不错,渐渐地就开始骄傲自满了。 他不仅不再用心学习,而且还常常不听师父的话,顶撞师父,对于师父的日常饮食起居,也是完全不管,甚至还蒙骗百姓,完全违背了当初的信念。 对此,吴刚的师父非常后悔,后悔自己当初看错了人。而此时的吴刚,心里也觉得自己已经小有成就了,只要向他学习长生不死的仙术,那就不需要继续过这种单调乏味的日子了。 当他来到师父面前,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后,师父觉得,与其留着他在这里继续危害百姓,还不如答应他,让吃吃苦头。 于是师父便点点头,然后对着吴刚一点,再向天空一指,吴刚便这样飞向了月亮。自此之后,吴刚便一直在月宫上不停地砍着树。 吴刚在月宫上不停砍着桂树的故事,里面饱含着深刻的寓意,它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都要有勤劳、坚韧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千万不要高傲自满。 “吴刚伐桂”故事中的不死桂树,是非常难得的,因此在古代科举时代,经常会用“蟾宫折桂”来形容科考得意,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理想的永恒追求。 由于在古代,秋闱的时间正好是在八月,因此人们也将科举应试称之为“月中折桂”或是“蟾宫折桂”。 而其中的“蟾宫折桂”,则是来源于晋武帝泰始年间,当时的吏部尚书崔洪向晋武帝举荐郤诜。 晋武帝让他自我评价,郤诜说道:“我就像是月宫中的一段折桂,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后来,人们便用广寒宫中的一枝桂、昆仑山上的一片玉来形容人才的出众。到了唐代,人们便用蟾宫折桂来形容考中进士。 后来,每当家里有人要参加科举的时候,就有蒸广寒糕的习俗:在考试之前,考生和亲人都会用桂花和米粉制作蒸成糕,互相赠送,寓意广寒高中。而这些习俗,也都反映了人们对月亮、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多平台创作者,花茶养生达人,著有散文合集《幸福那些小事情》。读书养人,花茶养生,用读书和花茶成就健康、不断成长的人生。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中秋之月,明净如镜,面对着这可望不可即的明月,让人难免会产生各种遐想,尤其是在没有没有电、缺少娱乐节目的古代,人们的遐想更是极具想象力。 看,在月宫里的那一棵高达五百丈的桂树下,有一名男子,正在挥舞着斧头砍树。可是不管他怎么砍,那桂树丝毫没有受到半点伤害,仍然是那么的青翠和繁茂。 男子内心也觉得很是疑惑,他都砍了那么久了,为什么这桂树还是没有点变化呢?只见他再次挥起斧头,用力“刷刷”地砍起来。 原以为这次能够在树上砍出个伤痕来,可没想到当他要砍第二刀的时候,之前砍的缺口就已经逐渐复原了。 这名正在砍树的男子,就是吴刚。他原本是住在西河的,因从小就喜欢仙术,所以等到他长大后就到处寻找,希望能够学习仙术。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老者,得知老者具有高深的道行,马上就拜老者为师。就这样,他跟随着师父学习了三年,觉得自己的功夫和道行已经不错,渐渐地就开始骄傲自满了。 他不仅不再用心学习,而且还常常不听师父的话,顶撞师父,对于师父的日常饮食起居,也是完全不管,甚至还蒙骗百姓,完全违背了当初的信念。 对此,吴刚的师父非常后悔,后悔自己当初看错了人。而此时的吴刚,心里也觉得自己已经小有成就了,只要向他学习长生不死的仙术,那就不需要继续过这种单调乏味的日子了。 当他来到师父面前,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后,师父觉得,与其留着他在这里继续危害百姓,还不如答应他,让吃吃苦头。 于是师父便点点头,然后对着吴刚一点,再向天空一指,吴刚便这样飞向了月亮。自此之后,吴刚便一直在月宫上不停地砍着树。 吴刚在月宫上不停砍着桂树的故事,里面饱含着深刻的寓意,它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都要有勤劳、坚韧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千万不要高傲自满。 “吴刚伐桂”故事中的不死桂树,是非常难得的,因此在古代科举时代,经常会用“蟾宫折桂”来形容科考得意,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理想的永恒追求。 由于在古代,秋闱的时间正好是在八月,因此人们也将科举应试称之为“月中折桂”或是“蟾宫折桂”。 而其中的“蟾宫折桂”,则是来源于晋武帝泰始年间,当时的吏部尚书崔洪向晋武帝举荐郤诜。 晋武帝让他自我评价,郤诜说道:“我就像是月宫中的一段折桂,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后来,人们便用广寒宫中的一枝桂、昆仑山上的一片玉来形容人才的出众。到了唐代,人们便用蟾宫折桂来形容考中进士。 后来,每当家里有人要参加科举的时候,就有蒸广寒糕的习俗:在考试之前,考生和亲人都会用桂花和米粉制作蒸成糕,互相赠送,寓意广寒高中。而这些习俗,也都反映了人们对月亮、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多平台创作者,花茶养生达人,著有散文合集《幸福那些小事情》。读书养人,花茶养生,用读书和花茶成就健康、不断成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