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汶青

谢汶青

关注
632粉丝
1关注
592被推荐
IP属地:陕西

1枚勋章

喜欢对情感进行分析

  • 有一个女的,在16岁的时候一次放学回家,被一辆车给撞了。
    当时撞的特别严重,她醒来时是三天后。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陌生的男人,男人眼中满是愧疚,抱歉,怜惜。 而她父亲在和男的在床头讨价还价时,竟然只要赔款,至于救不救此女,父母说可以不用救,但赔款一定要给。 而肇事司机却说,赔款一定会给,但是,人也要救,因为那是一条命 。 女主,一直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到大没有被善待过,在听到那个肇事司机说那是一条命时,她觉得第一次被尊重,被善待,被当成人。 肇事司机在他住院期间,每天早晚照顾她,而他的家人只是偶尔来。 三个月后,女主出院去上学,肇事司机还经常看望她,询问她病情,鼓励她要好好学习。 后来还资助她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她在大三那年,对肇事司机表白了,说自己喜欢他。 肇事司机说自己有家有儿子,还鼓励她好好学习,考研究生,最后还愿意资助她去国外读书。 但她说不要名分,不要未来,只要肇事司机。 后来他们在一起了,三年后她给肇事司机生了一个女儿,就那样生活着,孩子都长到十岁多了, 被原配发现。原配为了让她和肇事司机断了,就全家搬到外地。 多半年不见,肇事司机想回来看女主和女儿,因为自己的新车被装了定位,所以换了单位刹车不好的一个车,没有想到,出了车祸给死了。 她们的相识始于车祸,终结也是车祸。 而她当年考上的大学还在肇事司机所在的城市。 这个故事看完后,我不免唏嘘,这简直就是命运,他们两个前世肯定有所欠,所以,今世才以这种方式在一起了。 很多人说女主做小三如何可耻,可是,知道女主原生家庭过的如何不好,男主对女主如何好的, 假如代入自己进去,也就释然了。 有时候男女的遇见,纠缠,很多都是缘分。年龄越大越信命。
  • 有一个女的,在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个老总的小三,被老总老婆发现,当众撕扯了衣服 ,差点裸体示人于众。
    有一个富二代,家境很好,即便在知道这个女的做过小三的情况下,依然爱她不可自拔,最后确实收获真心。 两个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富二代的父母知道了准儿媳做过小三的事情,死活不同意,各种反抗。 无奈,儿子喜欢,非此女不娶。后来结婚,生孩子,富二代父母及家人无一人参与。 此女生的还是个龙凤胎,因为结婚时没有婚房,没有家人经济资助,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 好不容易,贷款买了一套小面积房子,孩子也上了幼儿园,这个时候父母不知道是因为年龄的问题,还是其它, 让富二代带着孙子回家。 第一次见孙子,又是包红包,又是各种献殷勤,恨不得把好东西都给孙子。 后来,父母就经常过来看孙子,此女不但不计较之前的事情,还热情的接待。 后来,父母让他们搬回家里大房子主,此女竟然也同意了。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此女难道心里对公婆一点都不憎恨吗? 结婚不参加,生孩子不管,自己过了那么多年窘迫的日子,现在孩子大了,公婆却来享受天伦之乐。 而此女却说:成年人只权衡利弊。 意思是即便此时公婆接孩子回家,对孩子的照顾,物质和爱,也比起他们夫妻给予的多。 而且关系处好,公婆的财产也是可以继承的,她不继承,丈夫也会继承,儿女也会继承。 丈夫和自己是夫妻,儿女是自己的儿女,继承了,她也是可以享用的。 说起对公婆的仇恨,那当然有,也不会消失,不过比起这些,还是先放下为好,再说,心里一直抱有仇恨, 伤害的是自己的身体,对于别人没有任何伤害,权衡利弊后,觉得划不来。 成年人,感情化是大忌。
  • 假如你对一个人的行为和语言看不惯,你会如何做?
    有人会喜欢做老师,在没有人家要求的情况下,去说教,这样的人一般都蜜汁自信,认为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情时,会比别人做的好。 可是,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时,或许他做的还不如别人,他只是一个在语言上喜欢做伟人,做圣人的人。 因为说话不需要付出什么。 还有的人会咒骂,抱怨别人如何的愚蠢,好像只有自己最聪明似得。 还有的人不做任何评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原来的我三种类型的人都具有过,而现在的我则变成了把这个人的行为和语言拿来当素材,当研究人类多样性的样本。 我觉得我在自我成长上面进步了很多。
  • 看一个人是否未来有出息,首先就是自律能力,其次是目标,执行力。太准了,假如你刚刚交往一个男朋友,
    他和你在一起,对生活没有计划,也没有目标,自律能力也很差,大体可以断定他未来不会有出息。 这里还有一个学习能力。很多人会说,学习能力那是在学习期间要具有的一种能力,到了社会,工作了,就不需要了。 不是的,真不是的。 出了社会,工作了,也是要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人,工作能力一般也强。赚钱养家,即便就是干家务,带娃的都会比起别人要高要求。
  • 男人在钱上面不感性,认得真,不吃亏,到底对还是不对?
    在情感交往方面,假如男人把钱认得太真,一般很难收买到女人的心,往往最后的结果是分手的多,结婚后离婚的多。
  • 同居越久就难以走进婚姻,这句话到底对吗?
    反正我看了好几篇实录,都是选择了分手,不过也有越过越好的,真的因人而异。
  • 价值观不同的人走进婚姻,一般都不会过的多好。
    我看实录中很多年轻人早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然后在没有结婚时就选择了止损,虽然当时确实痛苦一些,不过长远来看,就一种好行为。 毕竟分手比起离婚要损失小的多。 三观不同的人是很难改变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改变,直接终止交往。
  • 昨天我看到一个北大博士生写自己在确认儿子是个学渣以后,放弃鸡娃而鸡自己的成功经验。
    她写到自己16.5岁时就考入北大,并读到北大博士,丈夫也是研究生,两个人都是学霸,工作后也是行业翘楚,可是,生的儿子却是个学渣, 每次考试都垫底,背诵一首古诗要很久时间都背不过。 他们给孩子做过智商测试,发现孩子很正常,就是个普通的孩子,后来她选择接受事实,放弃鸡孩子,选择鸡自己。 跳槽后工作更加努力,薪水也提高很多,目前在上海购买了三套房子,还申请了香港身份认定,准备让孩子去香港就读。 买房子是为了孩子将来能起步不至于太辛苦,害怕未来孩子因为学习不好,就业无法就职到高新水的工作岗位,最后连一套居住的房子都无法购买到。 去香港,也是为了孩子学业考虑的,就像很多父母因为孩子不好好学习,花钱去国外镀个金,而后孩子就业也能去薪水高的岗位中。 这个实录事例给我最大的感悟是这个母亲有远见,努力改变自己能改变的,而接受自己改变不了的。 孩子学习不好,改变不了,那就接受事实,而自己是个学霸,有机会就职到高薪水的工作岗位,那就努力的改变自己,争取多多赚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给自己学渣的儿子打下基础。 我这步棋就走错了,一直把主要的精力和心思放在鸡孩子上,也没有心思去鸡自己,导致两败俱伤,想给孩子助力,也没有能力。 而孩子也没有鸡成功。
  • 我经常阅读的文章,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短篇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小说里面包含着作者想对我们要讲的道理,和展现的隐藏的社会现象; 第二种是实录故事,一个普通的人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想要告诉我们读者自己入过的坑,亦或者展示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第三种是影评,剧评,通过对电视剧,电影中某个人物,或者某件事,某个点,做出的感悟; 一般剧评和影评写的好的,都是在剧中,在影中,寻求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进行讨论,有的是纠错,有的则是学习; 这种文章能让我们学习到剧中厉害人物人生之所以牛逼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学习到剧中日子、生活过的惨的人为何丧的原因。 第四种,就是观点文了,这种文章就如同我们常说的议论文,只不过很多时候论证的论点,比较平民化,比较日常化而已; 第五种是针对实录文章做出的解读,给出的解决方案,这种文章可以给我们读者一种自己遇到了同样事情解决问题的视角; 第六种是回答,有人在网上提问了问题,底下很多人会根据这个问题作出解答,有的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有的是根据自己看到的经验; 每一种类型的文章都有可读性,都有对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指导的意义所在,我一直想要写的文章其实是长篇小说,亦或者短篇也可以。 可是,我最近几年写的文章大体都集中在六,五,四上面,一也写过,不过写的真不怎么样。 我发现写作好的作者,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针对一种题材死磕到底,基本几天如一日的只写作一种题材。 这种工匠精神,还有坚持不懈努力的意志力估计就是他们之所以成名,并赚的盆满钵满的主要原因。
  • 最近看了很多很多的实录,我发现我一直关注的一个高智商的大V,情商好低好低,低到看她生活中的很多吐槽就不舒服。
    可是,我很奇怪为什么之前我好喜欢关注她呢? 原因是我见过的大v太少的缘故。原来喜欢看的书,内容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假的,最起码好多都有修改,编撰的成分, 这种作品给大家带来的感觉好归好,但是,不真实。 所以,在看了很多实录故事后,尤其都是生活中非常非常普通的人的故事后,我发现那个高智商大v不过只是其中之一。 固然励志,不过短板情商好低的文字还是让我感觉到好不舒服。
  • 看完这个真实的故事,假如不复盘,不总结,没有半点感悟出来,我真羞愧自己了。
    这个故事我感悟的点如下: 第一、智商很重要,决定一个人的高度,而情商则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深度和广度。 两个同样学历的孩子同时入职同一家公司,我们抛开原生家庭因素,会发现他们目前是处在同一个层次的。 作为贫穷家庭出身的小镇做题家,这一步算是完胜。 仅仅只看这一步会发现努力学习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可是,知识不仅仅只包括书本知识,还有社会,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所以,想对所有离开学校的小镇做题家说一句,进入社会也是不能放弃学习的。 即便以后不从事科研或者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业,也是要学习社会知识,学习人情世故的。 也就是出了社会,进入到职场,也是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生活的。 第二、从拿筷子这一件小事来说,情商对于人际交往非常重要。 拿筷子,倒水首先要先别人,尤其还是和领导出去,更应该关注领导和长辈了。 在这里只能说明王川的家庭教育不够到位,没有礼貌,自己的情商也不高,还没有半点学习的心态。 第三、自卑而且高自尊心是一对双胞胎。 我看过很多实录,最后发现自卑的人都高自尊。 最初我以为自卑和自尊是反义词,也就是无法相容的,后来发现根本不是。 关键的问题是还不自知,觉得自己是骨头硬,是有志气,呵呵,我也是最近几年才发自内心的感悟到。 大家看甄嬛就是在凌云峰时把这身硬骨头给生生剔除掉后,才开始了逆袭之路的。 高自尊和自卑是一对双胞胎。 这种性格的人和人在一起相处,对待别人都是一身刺。今天看的一个短篇小说中的母亲就是这种。 这种人最后的结果就是被生活撞的头破血流。 第四、我们一定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去腾飞。 这句话看着是让一个人不要脸的去把别人当阶梯,其实说的话藻一些就是的。 人的成长就如同学习知识一样,很多时候就是需要借助别人曾经努力过的成绩来提升自我。 王川不会用打印机,嘴甜一些问问别人,一会就学会了,假如自己摸索,那还得三个月,时间也是金钱, 感觉没有必要那么死要面子活受罪,再说了麻烦别人有时候也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因为在麻烦中,也是会和人处好关系的。 第五、职场和社会没有理这个规律,或者说理这个规则在职场和社会中占比很小。 所以,我们一旦出了社会,一旦入了职场,千万不可只用理来论事。 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是没有公平而言的。 第六、在职场在社会中,要学会抱团取暖。 个人主义,单打独斗不可取。一定要学会抱团取暖。 第七、优秀的人往往是孤独的,这个概念的认识是有一定条件的。 确实,在人类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人都是孤独的,可是,这个是分什么职业,更是看处在什么环境中。 有的人从事写作,科研,这些在很多时候,确实需要一个人独处去完成,就是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的。 可是,进入一般的公司这种有点社会性质的单位,孤独和优秀有时候是很难统一的。 更多的时候,孤独是被边缘化的另类叫法。 第八、能吃苦是好事,但是在能用巧的时候还是不建议去吃苦。 王川在公司很能吃苦,他也标榜自己很能吃苦,觉得这是一种光荣,觉得这是一种骄傲。 可是,吃苦固然值得歌颂,但是假如能动脑子用巧劲的,还是不建议吃苦。 吃苦没有结果最最典型的一个人就是《万箭穿心》中的李宝利。 第九、和人打交道处关系的一条就是小恩小惠常施之。 帮人拿个东西,帮同事和领导担个责,受点小委屈,有时候很容易把关系处好,也就是后面会得到更多。 但是这里有一条,那就是要分人,对待没有感恩心的人最好及时止损。 第十、自尊心在利益面前没有任何价值。 王川在二次想进公司时,却让自己年迈的父母来找他原来的领导,就是把自尊心这个东西看的过于重要了。 其实很多时候,自尊心在利益面前毫无用处。 第十一、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真的需要认清自己 假如情商不高,不太会与人相处,那就最好一直读书,考研究生,考博士,而后进入与科研,教书等不与人打交道或者少接触人的职业中。 对于很多学霸来说,选择这条路最后发展的都比较好。 王川作为农村出来的,既然能吃苦,那就要把这种吃苦的精神用在学习,用在专研上面,对于人际交往, 人情世故方面还是放弃最好。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假如一个人要发展,还是要多发展自己的长处,而不是补短。 最后想说一句,这个故事真的值得那些家境不好的人去好好复盘和感悟。 ps:图片太长,这里插入进来不清晰,想要看的话在谢汶青030906公众号《悲惨的结局是贫穷也不是贫穷》里面。
  • 有的孩子的学习动机很大,而有的孩子的动力很小,有的成年人奋斗的动机很大,而有的很小,为什么?动力到底来自于哪里?
    就这个问题我其实是有思考过的,不过思考的深度不够,导致我很多年都没有找到根源。 现在我知道了根源,那就是需求。个体的行动意愿只受尚未被满足的需要支配。 需求一旦得到了满足,人行动的意愿就会下降。所以目标很重要,目标假如大的话可以把它分解为好几个小的目标。 当人的小目标一旦满足后,人的行动意愿会下降 ,那下一个目标,也就是比起这个目标更大的目标就要出现,来供给个人的行动意愿一定的动力。 所以说,假如我们发现一个人太懒,没有动力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思考如何增加他的动力,而应该思考的是他的需求。 也就是给他增加一个他不能够上,还需要努力奋斗的需求。 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人的潜能是否能被开发,关键的因素是找到需求。
  • 我发现中年女的写情感文,大多里面都有狗血,权衡利弊,而年轻的女写手写得感情文,大多里面都是甜甜的爱。
    最近是两种文都看,交叉在一起的看,导致我现在开始相信了爱,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真爱的。 早年一直看的都是写中年男女的爱,我都开始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爱了,最近好像又相信了。 原来一直关注的一个中年女写作者写的文,看的多了,总感觉缺点什么,现在发现她的文字缺的是爱。
  • 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甄嬛传》播出已经10年了,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喜欢?
    而我十年前看甄嬛传也只是看了个热闹,对于里面太多太多的内容,还有细节从未深思过,更是没有感悟,然后学习到什么的。 可是十年后,当我有了一定的阅历,再来看的时候,我却发现这里面的很多人我几乎都能在现实生活中, 在我的身边寻找到。虽然不可能一模一样,但是也是相似的,也有共同的特征。 还有太多的事情,虽然没有那么多剧烈,也是相似的。 于是,我开始了解读之路,发出来不光是给大家看,写的过程更是学习的过程。 于是,在写了上百篇以后,我惊讶的问自己,为何只是一部宫斗剧,我能有这么多的感悟呢? 莫言和余秀华的男朋友杨槠策回答了这个问题。 莫言说:“文学艺术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 杨槠策回应外界对余秀华作品的质疑,称文学作品不是粉饰世界。理想跟现实是不同的,如果一直浮在半空中,对社会进步没有半点用处。只有看得见也摸得着,脚踏实地才能一步一个脚印。 《甄嬛传》从来不是宣扬真善美的电视剧,但是她却把人世间最黑暗,最阴暗的一面赤果果的展露出来。 大家之所以喜欢,或许就是因为它的真,敢于揭露真实的后宫生活,敢于把男女之间的感情底裤给扒拉掉, 也敢把历史上高高在上的皇上,皇后,太后,皇贵妃那些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 看后让人直呼太过瘾的感觉真的爽。
  • 伪善比起嫉妒那个更可怕?
    我觉得是伪善。嫉妒固然恶心,也会因其衍生出更狠毒的东西,可是比起伪善,它能被人发现。 也就是说有人对你有嫉妒,你是能感觉到的,他因为嫉妒和你关系交恶你也是能感觉到的。 这就给你传递了一个信号,他有可能会对你不利,那你就会自动开启防御模式,去保护自己。 而伪善则不是的,它恐怖的地方就在于他背后对你做的恶心事,你是不知道的。 敌之大,为过不知,祸之烈,友敌为甚。意思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没有比不知道谁是敌人更大的了;最深的祸害,以和敌人友善最为严重。 伪善的人因为表面伪装的好,所以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她其实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敌人。 当你把那个表面上对你好的人当成是你的朋友,对他无话不谈时,他却在你的背后给你搞鬼,准备弄死你。 《甄嬛传》中祺嫔父亲,就是一个伪善的人,他在甄嬛父亲面前一直以朋友自居,而甄嬛的父亲也把祺嫔的父亲当做亲信的朋友。 而祺嫔的父亲最后却在背后把甄嬛父亲对他说的真心话说给皇上听,其目的就是搞死他。 最后的结果是甄嬛的父亲确实被削官,一家被贬到宁古塔,从此永远不能在朝廷有一席之地。 对于甄嬛的父亲甄远道来说,这种亏估计终身难忘。 由此可见伪善的威力有多大。 《甄嬛传》中最大的,最坏的,最防不胜防的人不是华妃,而是皇后。 第一次看甄嬛传的时候,我觉得华妃恶毒,可是,10年后再看,我则觉得皇后最恶毒。 华妃伤害人的行为来自于嫉妒,她几乎都是明着来,而皇后的行为则来自于伪善,因为她都是暗着来。 表面上是贤惠淑德,处处为善的菩萨,而背后却一次又一次杀人于无形。 这种人才是最最恐怖的。
  • 我刚看到一个倾诉,倾诉的大体内容为:一个小时候因为缺奶被收养的孩子在养父生病住院需要分担赡养的时候,她的纠结。
    她被收养后,养父母关系不是很好,后来养母和养父离婚,养父就和村子里的一个寡妇同居在一起了。 她和两个哥哥几乎都是年迈的奶奶养大的。他们都没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她更是14岁就出社会自谋生路。 而成年以后,她的养父生病住院却要她承担8万元的医疗费,奶奶还想让她回家照顾瘫痪在床不能自理的养父。 她很纠结,然后寻求帮助。 我看到这个故事以后,首先感悟到的第一个点是她的养父活该。 早年因为懒,什么都不干,作为丈夫,作为父亲该承担的责任,他一件没有承担, 养母才和他离婚的。而养母离婚走了后,他作为唯一的抚养人也是缺失孩子的成长的,而是和一个寡妇在一起,并抚养人家的儿女。 因为没有领证,在他晚年生病住院的时候,人家孩子不愿意出任何的人和力。最可恨的是那个一直同居的寡妇,看着他没有用的时候,直接提出分手。 这下好了,只剩下去祸害自己的子女了。 通过这个男人的人生悲剧,我感悟到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要修炼自身的能力,做一个有责任心,有付出能力的人。 当真的到了晚年,到了不能走动,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人家最起码心理可以舒服一些。 第二个感悟的点是:那个寡妇薄情,但脑子在线。 女人自古都是以弱者,受欺负的姿态多年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现如今因为骨子,因为基因的缘故,很多女人还是付出感超级超级强。 能做到理性思维,学习男人那套利己思维的女人其实不多。即便有也是90后的新式一代人,而这个老年人却如此头脑清奇。 她虽然薄情,但是做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也为自己的儿女在幼小的时候,谋得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在孩子小,死了父亲的时候,她让一个男人担负起了这个责任,虽然这个男人比较懒,可是,据说在这个女人的各种教导下,还不算太懒。 也就是说这个男人在这个寡妇家里,最起码承担了一部分作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和义务。 可是,当他老了,生病住院的时候,人家寡妇不光不接受分摊给他们儿女的医疗费,还要和他分手,也不再承担关于那个男人的照顾义务。 因为早年没有领证,也仅仅就是分手而已,没有经济和利益的各种牵扯,即便那个男人曾经付出了很多,也是无法用法律去约束的。 良心这个东西,不是任何人都有的。 第三个感悟的点是:养老不要全部指望孩子 我们作为父母养孩子的原因和目的不能是指望孩子养老,应该是看着一个生命成长,去感受天伦之乐。 假如把孩子作为唯一的赡养人,并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付出,不善待孩子,只是给予他们一个生命,真的会遭受到报应。
  • 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切记不要随便与人交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深度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你深度思考得出的内容对于没有深度思考的人,就是浪费脑子,没有任何价值。 第二,你深度思考的内容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见过,更不会往这个方向思考,所以不认可,没有同感也是很正常的。 第三,他自己不深度思考,平时遇事脑子简单,你即便把你深度思考以后得出的精华告知于他,他也不领情,觉得你思路有问题。 大家有没有发现,爱写作,习惯深度思考的人一般喜欢独处,大多时间与书为伴,为什么? 因为生活中很难找到思想上能触碰到火花的人。 ​
  • 《九张机》是宋朝人创作的一组充满爱情的民歌小调,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创作者是谁,有人说是一位女子写的,有人说是男子以女子的口吻写的。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组浪漫而完整的爱情故事。描述了一个女子的爱情历程,从一见钟情到最后的分离。 一张机,女子穿着新衣服去陌上游玩,天气晴朗而温暖,到处桃花盛开和鸟鸣声,女子都不愿意回去了。 二张机,女子与心上人见面了,她有些羞涩,只是回眸一笑,生怕被人知道心中的小秘密。 三张机,时光如梭,馆娃宫女要换新装,这位女子开始织布。 四张机,女子在织布的时候仍然不忘心爱的男子,见的时候羞涩不堪,见不到的时候又心乱如麻。 五张机,两人很长时间见不到面,女子更加沉默寡言而憔悴,真是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六张机,看到外面的蝴蝶成双成对,女子的内心充满了孤单之情,只能徒劳羡慕外面的蝴蝶。 七张机,女子织了鸳鸯的图案,但是生怕被别人给裁剪掉,从此劳燕双飞,天各一方,无法再相见。 八张机,织完布,心中一片凄凉。 九张机,望着这成双成对的鸳鸯织布,却依旧抵不过这伤痛的离别。可是女子对心上人的爱意却是从头到尾,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线。 这首诗,用一种最朴实的织布情景来描绘了女子的相思和对爱情的坚贞,让我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女子的心情而走。
  • 在我昨天写的文章《《甄嬛传》甄嬛笼络人心66:甄嬛回宫时为何不杀了静白呢?》留言处有个作者留言道:
    甄嬛做的最错的两件事就是明明有机会弄死对方结果却被对方差点弄的万劫不复, 一个就是静白,如果弄死她就不会在滴血验亲的时候来作证了, 第二个就是没有趁小鸟失宠的时候弄死她,不然眉姐姐也不会死。 我是这样回答她的: 49篇曹琴默死的真正原因中分析过太后为何要皇上弄死曹琴默,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曹琴默是个没有底线,没有道义,给人不留余地,在任何时候只讲利益的德行有亏之人。 这样的人皇上不喜欢,太后让她死,端妃说她是猛虎身上的利爪…… 假如一个人做事没有底线,稍有矛盾就杀人,你会喜欢她吗? 甄嬛之所以能笼络人心,很多人喜欢,就是有情有意。 虽然人和人之间本质是利用关系,可是情感会使其更有温度。
  • 我发现古代人学习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背记。
    我看过的所有电视剧中只要有学习的,好像都是在背诵,然后就是写文章。 看过古代有些人写的文章,我发现文字基础非常扎实,现在想来和他们学习背记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 上学那会儿,我发现记忆力好的同学学习成绩都比较好。 成年后我有些不是很理解,觉得思考才是最重要,可是,后来我发现记忆是基础,基础都没有,那来的思考。 所以,最初开始,尤其没有一定阅历经历的时候,切记一定要多背记,背记的内容就是未来思考的理论基础。 我最近发现一个比我年轻十几岁的写作者写的内容比起我要深刻多,我研究她以后,发现她之所以写的深刻的主要原因, 就是她的理论基础知识比较丰富,然后加上她的好思,于是文字就深刻多了。 而我和她最大的差异点就是理论基础知识,而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一个最最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背记。 这个基础是需要长期修炼的。 ​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