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恬澹

心恬澹

关注
20粉丝
0关注
97被推荐
IP属地:贵州

6枚勋章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在我国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俗称“亚岁”。每到冬至前几天,各家各户都要准备好鱼肉、蔬菜等食物,先祭祖先,后拜父母尊长,还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中也有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气始于冬至”冬至也是养生进补的重要时间,对于养生进补各地因地地域不同,在冬至时也有不同的风俗。    【吃饺子】    谚语:“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可以吃羊肉萝卜馅的饺子,荤素搭配。其中羊肉具有温中健脾、补肾助阳的作用,萝卜具有健脾、理气、生津的作用。 冬至吃饺子源于一个故事:据说医圣张仲景在长沙做官,时值寒冬,他告老还乡。在途中,他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天寒地冻,好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       孙仲景看到这种情况后,心里非常难过。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祛寒娇耳汤”就是把羊肉和药材捣碎,用面粉皮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    孙仲景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这天正好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张仲景让徒弟分给每个穷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顿觉浑身发暖,两个耳朵也暖和起来,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又是在冬至这天为穷人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便模仿“娇耳”的样子,做成了“饺子”。经过岁月的流逝,人们在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却流传下来。南阳民谣:“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馄饨面】    谚语:“冬至馄饨夏至面”,意思是冬至吃馄饨,夏至吃面,这是旧时京城民间习俗。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故称作“馄饨”。 【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是从汉朝开始的。据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狗肉的味道特别鲜美,于是赞不绝口。    从此,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有些地方在冬至这一天也有吃狗肉、羊肉,牛肉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红豆糯米饭】 在江南有冬至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厉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厉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冬至做好的汤圆要用来祭祖,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汤圆,叫做“添岁”。此外冬至吃汤圆还代表团圆之意。    汤圆的外皮是糯米,内馅是黑芝麻、核桃、花生等佐料。糯米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有御寒、滋补的作用,内陷的黑芝麻、核桃、花生等也有温补的作用。    好了,关于冬至吃什么养生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评论区一起讨论冬至吃什么养生呢?
  • 公元前257年,秦国和赵国爆发了一场几十万军团的世纪大战,名为——邯郸之战。秦国的势头非常凶猛,一直打到赵国的邯郸城外。邯郸是赵国的首都,也是嬴政一家三口所在的地方,此时的嬴政只有两岁。
       赵王十分气愤,下令要拿嬴政一家三口开刀,以解心头之恨。邯郸城内吕不韦的耳目众多,很快就收到了风声,吕不韦和子楚商量怎么逃跑,吕不韦拿出了六百金的巨款,买通了守城的官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间接放他们逃到城外的秦军大营。吕不韦和子楚在军队的护送下,顺利的回到了秦国。 可是,赵姬还有两岁多的嬴政呢?    古代乱世中,不少豪杰的价值观是:老婆没了可以再娶,儿子没了可以再生。就算在当时是子楚唯一的老婆和儿子。    这种价值观,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很难理解。不过,不同时代的人就会背负着不同的时代使命,在独特的时代背景下,在他们所经历的环境中,在他们接触的人群中,在他们所受到的教育里,形成了他们不一样的价值观,不知不觉就操控着他们的所作所为,不管荒唐与否。也不管是身居高位、高不可攀的顶流人物,还是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没有人能逃得掉时代的枷锁,人始终是活在时代的局限中的,并最终成为历史恒河中的一颗流沙。    年幼的嬴政被父亲抛弃了,等待他的是一段漫长的黑暗岁月,还有一顶若隐若现的主角光环。    面对官兵的绝命追捕,嬴政孤儿寡母能怎么办?    正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赵姬有个当地的有钱老爸,而且是亲爸。她爸也很善于利用金钱的力量,虽然跟吕不韦相比,她爸的钞能力有限,无法帮助赵姬母子逃出邯郸城。但还是在关键时刻安全地把嬴政母子包藏起来,躲过了官兵的追捕,捡回了性命。    藏得了一时,藏得了一辈子吗?不得不说嬴政母子确实是命不该绝。    不久之后,邯郸之战终于结束了,原本形势大好的秦军竟惨遭赵军逆转,败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这场战役,秦国的损失无法估量。除了二十万兵马的伤亡和不计其数的粮草损耗外,还有顶层人才和朝廷公信力方面。    战神白起坚持认为这场战役时机未到,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他请了个长假,没有领兵出征,惹怒了秦昭襄王,在丞相范雎的怂恿下,被秦昭襄王赐死了。    然而,范雎自己也不能幸免,他举荐的将领郑安平在这场战役中投敌了,按照秦国的律法,举荐人也是同罪。不过,秦昭襄王却为范雎破了个先例,不但没有追究范雎,还禁止别人在任何场合议论这件事情,否则就要治罪。范雎保住了性命,但他在朝堂上的政治地位从此开始摇摇欲坠了。 在白起和范雎的处理上,朝廷的公信力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甚至还影响到后来的蒙恬和章邯等人。    不过,秦国虽然打了败仗也并非没有好处,却阴差阳错,保住了嬴政的性命。    随着秦军的败退,赵王的气消了大半,就没有加紧追捕赵姬母子了。    秦国大败之后,也暂时变得一脸和气,两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追捕嬴政母子二人的事情就渐渐没有了下闻。   嬴政母子俩的日子过得惶惶不可终日,每天的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单亲家庭本来就很艰难了,再加上封建社会对女性并不友好,为了活下去,赵姬只能在市井的小歌舞坊里当起了舞女,靠卖艺维持生活。    或许,有人会问,赵姬不是有个有钱老爸吗?    在封建古代,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能做到关键时刻出手相救,就已经算是父女情深了。还指望着老爸长期照顾贫困家庭,还有可能会连累到家族。    孤儿寡母最容易受到欺负,加上他们是秦人的妻儿。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本就结下了血海深仇,加上这场邯郸之战,可以说,民间的仇恨达到了沸点。 可想而知,嬴政母子此时此刻的处境异常的艰难。因此,嬴政的童年就是一部升级版的校园霸凌史,字里行间充满了嘲弄、辱骂、暴打。    屈辱的童年,不是所有人都能撑得过去的,即使撑过去了,往往也需要用余下的一生去治愈。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更痛的是,幼年时的嬴政亲眼目睹相依为命的妈妈,长期遭受各种欺负,这比自己受欺负还要难受一百倍,那是用尽一生都无法治愈的。    多年后,嬴政消灭了赵国,他第一时间就是揪出所有曾经欺负过他们母子的人,一个不漏,统统活埋。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嬴政在这段黑暗的童年岁月里,认识了一个邯郸女孩,名叫阿房,阿房非常善良,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样孤立和欺负他,还愿意跟他一起玩。人在孤独无助的时候,所遇上的感情往往会特别刻骨铭心。阿房对嬴政种种的好,在嬴政的心里深深地烙上烙印。
  • 她“粗陋无比”,“肥丑而黑”,却是千古贤妇第一人

    2022-12-17
    图片
  • 沈园的一首《钗头凤》,讲述爱国诗人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从此传为佳话。可故事的结尾却令人潸然泪下。
       在这场爱情中,我们忽视了另一个人——赵士程,那个真正与唐婉共度了余生的人。世人皆知《钗头凤》,无人怜他赵士程 ,在世不纳妾,死后不复娶,深情只予唐婉一人。三年后,他主动请缨,战死沙场,最终还是去寻他的唐琬了。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是一场悲剧,而赵士程的爱情也是一场悲剧,而且是不被人听闻的悲剧。    赵士程出身不凡,是皇族后裔,自小就受翰墨书香与门庭礼节的熏陶,文质彬彬,谦谦君子。    他喜欢结交文友,对于才情万丈的陆游心怀钦佩。沈园之内,各文人雅士共论诗词之时,赵士程也于其中初识了才女佳丽唐婉,并一见钟情,此时,唐婉早已是陆游的妻子。君子之道,不夺人所爱。他默默的将这份深情埋在心底。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两人自小,青梅竹马,婚后生活也是百般甜蜜。然而事与愿违,陆游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她认为是唐婉的原因,导致儿子无心进取,便强行让陆游休妻。    两人多次周旋,甚至搬出陆家去过二人世界,但陆母并未就此作罢,最终以成婚三年,唐婉无所处为由,陆游迫于母命,无奈之下,只能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    得知唐婉被休后,赵士程的内心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有了机会,忧的是唐婉经历这个遭遇。    被休之后,唐婉满脸憔悴,身形也日渐消瘦,赵士程便时常去探望她,出言宽慰她。    在唐婉的生活暗淡无光之时,赵士程照亮了她的整个世界。赵世成的真心,最终深深的打动了唐婉。    在古代,一个下堂之妇再嫁,总会有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而作为皇室后裔的赵士程,娶了唐婉,无疑成为世人口中的谈资。赵士程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毅然决绝的娶了唐婉。    新婚之夜,红烛摇曳,榻上端坐的女子,掀开红盖头的那一刻,眉头仍有解不开的愁绪,从喜宴上满载欢喜的赵士程当下也是一阵落寞。自己的新婚妻子心中牵挂他人,他装作毫不介怀,真诚相待。心中满目疮痍,面对她时,仍是满面春风,眼含怜惜。    哪怕她心有所属,哪怕她仍旧为过去的感情伤神,无法释怀。他此生仍为她倾心。    他知道唐婉身为才女,精神远比物质重要,家中的显赫与财富并不能给予唐婉慰藉。他没有陆游那般才华,也时常陪同唐婉共论诗文,抚琴和曲。 赵府之中,赵士程与唐婉两人常常一同赏花漫步,俨然一副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模样,实在羡煞旁人。不料,一次意外,两人的幸福戛然而止。    一天,二人携手共游沈园,却意外碰上了恰好从外面归来回沈园散心的陆游。三人的不期而遇,注定是一场躲不过劫难。    赵士程在原地,往日唐婉的愁苦哀怨,他通通看在眼里。昔日的恩爱夫妻相见,心中有苦,有甜,有伤,有喜,看着两人不知所措的模样,赵士程心知肚明,此情此景他早该预料,他也不怨,挺了挺胸,做了一个改变三人命运的举动。他以公务缠身为由,需先行离开,还吩咐人备好酒菜和笔墨纸砚,给予唐婉和陆游。    其实,他哪里有什么公务,不过是想让他们独处。他就站在沈园一边,盼着他的唐婉能解开多年来的心头愿,他既希望他们开心,又怕他们的开心与自己无关。    再见唐婉,陆游感念旧情,怅恨不已,趁醉在沈园的墙上提了一首词《钗头凤.红酥手》。唐婉回至家中,这首句句浸透爱的血泪的断肠词,只有唐琬一人能够充分解读。她惊觉陆游对自己的一往情深,十年来,她努力营造的温馨与幸福,不过是“咽泪妆欢梦一场”。她的内心深处,依旧是对陆游无怨无悔的爱。悲恸之际,她也写下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从此之后,唐婉忧郁不已,心伤难止一病不起。病榻之侧,赵士程寸步不离,命人遍访名医,只求医好唐婉,奈何心病难医,唐婉终是泪尽人亡,舍下苍凉人世。赵士程穷极一生,十年的相伴,还是输在了最后一刻。    此时,他肝肠寸断,悔不当初,他的心也随着唐婉逝世,没有了唐婉,情字对他来说便成了世间的奢求,他再无法好好地去爱一个人。    他将自己关在书房中,回忆着两人昔日的场景。好友总劝他莫要如此悲痛,以免伤身难愈。可心若伤,又怎么在乎身伤。    这一过,就是三年。赵士程幡然醒悟,身为皇室宗亲,他心系国家大事。大宋安于南方,北方虎视眈眈,被侵略的中原大地民不聊生,他于是毅然决定奔赴战场,为国效力,最终战死沙场。    人间多的是痴情女子,难得的是深情郎。唐婉终究幸运的,她爱过,也被爱过。赵士程也并非不幸,为情而生此身独爱唐婉,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正是男儿的本色。
  • 刘邦占据函谷关到底有没有激怒项羽呢? 公元前206年,刘邦接受子婴的投降,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咸阳城。
    面对繁华的秦王朝,或许是没见过世面,或许是自己将成为关中王,刘邦一时失去了方向,入住秦朝宫殿后,刘邦有点忘乎所以,想要尽情享受这得来不易的胜利果实。 幸亏刘邦手下比较冷静,张良、樊哙等劝他,现在还不是贪图享乐的时候。刘邦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听取别人的劝谏。 于是,刘邦下令封存秦王宫,自己退到霸上和军队驻扎在一起。 刘邦入关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废除秦朝严苛的刑罚。秦朝的统治奉行法家思想,刑罚非常残酷。 刘邦又提出了著名的“约法三章”,法令很简单只有三条:杀人者偿命,伤人和偷人东西的各自按情节定罪。三条法令保障了民众的生命权和财产权,让长期受到秦严苛统治下的关中百姓松了一口气,也让刘邦赢得了民心。 刘邦同时又做了一个决定,险些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占据函谷关。刘邦这样做的目的,多少有想独占关中的想法。可是他错误估计了当时的形势。 当时项羽的实力远在刘邦之上,项羽迟早会来咸阳城,刘邦占据函谷关无疑会激怒项羽。 那么,刘邦到底有没有激怒项羽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
    煮酒论史
  •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荒淫暴虐,非常喜欢游玩。他大肆搜刮民财在城内造了一座花园。里面种满了奇花异草,其中,以桃花开得最盛,被称为桃园。
       晋灵公高兴时就丢下朝中大事,带着宠幸的大臣屠岸贾和宫女们到桃园嬉戏取乐,常常留连忘返。    一天,晋灵公又到桃园内的绛霄楼上看戏。因楼台很高,站在远处都能看见,周围的百姓们纷纷聚在园外看热闹。 看着站在墙外看热闹的老百姓,晋灵公来了兴趣,突发奇想对屠岸贾说:“用弹弓打鸟哪有打人有意思,我们比试一下,射中眼睛为胜,射中肩膀的为平,射不中的罚酒。”说完,二人便开始向人群开弓放弹。    园外的百姓们来不及躲避,有的被打掉耳朵,有的被打掉门牙。一时间哭爹喊娘,乱成一团。    晋灵公见此情景,不禁哈哈大笑,说道:“哪一次也没有这次玩得高兴。”从此以后,百姓们再也不敢在桃园跟前行走了。    又有一次,晋灵公想吃熊掌,就命宫中的厨师给他煮熊掌,因熊掌很难煮熟,他又急着下酒,一次又一次催要,厨师无奈之下只好献上。 晋灵公一尝,熊掌没有煮熟,随手拿起身边的铜斗朝厨师打去,把厨师打死。厨师死后,晋灵公还不解气,又命人把厨师的尸体大卸八块,装进一个竹笼子里,让宫人抬出去扔到荒郊野外。    晋国上卿赵盾对大夫士会说:“我们的国君残暴,把人当成草芥。我们的国家很快就有危险了。”于是,两人冒死前去劝谏。    第二天,晋灵公不但不听劝阻,反而变本加厉,竟然连朝都不上了,直接命人驾车到桃园去玩。    赵盾得知后,抢先来到桃园门外,用身体挡住桃园门,不让晋灵公进去。    屠岸贾上前说道:“主公既已来到这里,如若空回,岂不让人笑话?”赵盾无奈,只好放他们进去。    为了不再受老臣赵盾的管束,晋灵公与屠岸贾密谋派一个刺客去杀赵盾。    五更时分,刺客偷偷摸进赵府院内,发现早已穿戴好等着上朝的赵盾。刺客看到了也被赵盾“感动”了,进而感叹道:“不忘记恭敬、是百姓真正的主人啊!”杀了赵盾是不义的行为,不杀赵盾又交不了差,于是就撞死在大槐树下。    晋灵公与屠岸贾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找了一个借口请赵盾前来喝酒。    酒席间,晋灵公对赵盾说:“听说你的佩剑非常锋利,请解下来给我看看。”    赵盾不知是计,正要伸手去解,他手下的卫士大声提醒他:"不能在国王面前找剑。”    晋灵公见阴谋被揭穿,又放出训练好的一条叫灵獒的猛犬,冲上前咬赵盾。眼看赵盾就要被咬死,赵盾的卫士只好把那条狗打 死。    这一下,晋灵公恼羞成怒,派武士们追杀赵盾,多亏一个叫灵辄的人拼死相救,才逃得一条性命。 赵盾不敢回家,准备逃到别国。半路上遇见了叔伯兄弟赵穿。赵穿是晋灵公的姐夫,但对晋灵公的所作所为早已恨之入骨,打算为国除掉这一大害。    赵穿先是迎合晋灵公的嗜好,骗取晋灵公的信任,又以选取美女为名,支开了屠岸贾。便带领手下的甲士杀死了晋灵公。当时晋灵公手下的人没一个前来救他。百姓们听说晋灵公被杀死,都拍手称快。#在头条看见彼此#
  • 秦朝的赵高是怎么死的?

    2022-12-12
    图片
  • 桑弘羊是西汉时期的大理财家。他在汉武帝要“变更制度”的时候,改革了汉初以来建立的财政经济政策,对发展经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在汉武帝大力支持下,桑弘羊推行了: ①盐铁专卖政策,大力发展盐铁官营事业;    ②创设均输制度,开展平准业务;    ③创设酒类专卖制度;    ④对全国财政经济进行统一管理,把财权集中于中央。    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汉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汉武帝病危时,桑弘羊以“掌副丞相”的御史大夫身份与大将军霍光、太仆上官桀、丞相田千秋等人接受遗诏共同辅佐少主刘弗陵。    田千秋虽为丞相,朝政的话语权却掌握在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手中。    霍光为什么会如此霸道呢?    汉昭帝的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仗着这层关,霍光要搞外戚专政,一心想掌握朝中财政大权。    桑弘羊是中央财政的负责人,自然而然就成了霍光的绊脚石。    汉昭帝有个哥哥叫刘旦,被封为燕王,燕王刘旦没有当上皇帝,心里一直不服气。    刘旦与姐姐盖长公主、右将军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结成一伙,图谋除掉霍光,废掉汉昭帝夺取皇位。    燕王刘旦有胆略,能说会道,很有才能。他想表彰汉武帝的丰功伟绩,遭到霍光的反对。 桑弘羊对燕王刘旦颇有好感,不过也只是有好感而已,两人并没有过多的交往。    就在汉昭帝继位的第八年,燕王刘旦多次派人到长安与盖长公主、上官桀等人联系,约定在八月除掉霍光。不料机密外泄,他们的阴谋被霍光得知。    九月,霍光以汉昭帝的名义,下令逮捕了上官桀,将上官桀一家满门抄斩。燕王刘旦、盖长公主也被迫自杀。 桑弘羊很不幸的被牵扯到这件案子中,以“数以邪枉干辅政,大将军不听,而怀怨望,与燕王通谋”的罪名,全家数十余口被处死,无一幸免。    “废昭帝、立燕王、杀霍光”,桑弘羊是否参与其中,并没有任何证据。    更别说上官桀父子想先诛霍光,再诱杀燕王刘旦,立上官桀为帝的阴谋,桑弘羊当然就更不知道其中的隐情。    所以,这件事很可能就是霍光想剪除政敌,趁机栽赃陷害桑弘羊的一个大阴谋。    历史上桑弘羊一案,实在是一件千古大冤案。    桑弘羊虽然卷入燕王刘旦事件被灭族了,但他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没变,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余年,影响可谓深远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当白居易遇见他的初恋情人

    2022-12-08
    图片
    05:53
  • 白居易在与妻子杨氏结婚之前,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
       公元782年,因家乡战乱,年仅十一岁的白居易,跟随母亲将家迁至到了父亲任职的所在地徐州符离。在这里,白居易遇到了小他四岁的青梅竹马——湘灵。湘灵性格活泼可爱,还略懂音律。     白居易和湘灵朝夕相处,在嬉戏打闹中一起慢慢长大,不知不觉中,两个人彼此相爱了。    白居易的诗《邻女》“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叙述了十五岁湘灵的芳姿,赞美湘灵的美丽和悦耳的歌声。    白居易到了婚配的年纪,他向父母提起自己与湘灵之间的纯挚情意,他想用三书六礼、明媒正娶的方式将湘灵娶为正妻的想法。    母亲以“门不当、户不对”的理由,拒绝了白居易的提议。    白居易心中失望,但他暗暗下定决心努力奋进、考取功名,在他看来,只有考取了功名,对自己的婚姻才有发言权和决定权。    公元798年,27岁的白居易,为了家族和前程不得不去江南投奔自己的叔父,只得暂别他心爱的湘灵。    白居易与湘灵分开的一段时间里,写下了许多诗来表达对湘灵的思念之情。如:《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    两年后,29岁的白居易不负众望一举高中,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取了进士。白居易及第后,立即回到了符离。 见到母亲,母子二人先是高兴了好一阵子,白居易又再次央求母亲答应他迎娶湘灵进门。 母亲听后,顿时由喜转怒,她将白居易一番说教之后,越说越气恼,突然昏了过去。    孝顺的白居易见母亲固执己见,气坏身体,只得投降让步。    当他见到湘灵时,发现湘灵哭肿的眼里有一丝的幽怨和哀伤。 白居易明白,湘灵由妙龄少女等成了“老姑娘”,已经24岁的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要再等多久才能等到白居易娶她进门的时刻。 公元802年冬,白居易再到长安参加选拔考试,幸得甲等的优异成绩而被皇帝授以秘书省校书郎一职。 秘书省校书郎是负责为皇家整理邦国经籍图书的官职,因此,白居易一家需要从符离迁往长安居住。 白居易再一次郑重地苦苦请求母亲,答应他和湘灵的婚事,又再次遭到母亲的拒绝。 白居易又一次在母亲的反对中妥协,带着对湘灵的不舍和对母亲的怨气搬到了长安。 与湘灵的这一别,便是一生。从那之后,白居易始终没能冲破封建礼制,没再回符离寻找湘灵。离别后的白居易又写下许多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寄远》。    公元806年,白居易一首《长恨歌》,让他名满天下。《长恨歌》里,他表面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其实,暗含着自己的凄美爱情,抒写着自己的悲伤绝望。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一连理枝。”大概就是白居易对初恋的切身体会吧,唯美而又凄凉。对于白居易来说,初恋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    808年,拗不过母亲的以死相逼,37岁的白居易,终于成亲了。妻子是同僚杨汝士的妹妹,出身高贵,温柔贤淑。也是母亲心仪的儿媳,杨氏成为了白居易的妻子,却终究走不进白居易的心,她亦是苦命无辜的女子。    812年,白居易仍然放不下对湘灵的思念,写了《夜雨》、《感镜》。 湘灵是他今生无法忘记的人,那段有缘无分的情,是他心中无法消散的块垒。他每天都远望符离的方向,每天都想着心中的湘灵。    815年,44岁的白居易,被贬江州途中,遇到漂泊流离的湘灵父女,湘灵已40岁,仍未有婚配。    白居易为湘灵守了37年,湘灵为白居易守了40年,或许是命运的捉弄,两个相爱的人不能长相厮守。 白居易身边已有了妻子。或许这一刻,湘灵终于放下了,背负25年的深情。这份情实在太累太沉重,从清丽若仙的15岁少女到旧容难再的40岁女子,相思催人老,湘灵该放下了。 人到中年的两个人终于相见了,无限感伤的两人,再也回不去了,唯有相拥流泪,作最后的告别。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816年,45岁的白居易在庭院里晒衣物,发现了湘灵曾经送给自己的一双绣鞋。 在岁月里,锦缎绣鞋失去了往日的精致鲜亮,颜色黯淡,绣的花草也不再雅致动人。锦缎绣鞋是旧情唯一的念想,千里万里也要带上,怎么舍得丢弃它?这是爱的信物,见到它,就如同见到了湘灵。 824年,53岁的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返京途中经过符离,又差仆人打听湘灵的消息,仆人回来告诉白居易,没有打听到湘灵踪影。 那个曾经让他魂牵梦萦的女子,那个让他一生为她写诗的女子,许是云游,许是出家,许是,已不在人世……
  • 诸葛亮的妻子姓黄,正史上并没有名字,她是黄承彦之女,有人说:诸葛亮的妻子名叫黄月英,暂时还不知道起于何时,源自何人。
       相传诸葛亮的妻子黄氏是丑女,为何会有黄氏相貌丑陋的流传呢?    《三国演义》中:“武侯之子诸葛瞻,字思远。其母黄氏,即黄承彦之女也。母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武侯在南阳时,闻其贤,求以为室。”    《三国演义》中:诸葛瞻的母亲是黄承彦之女,黄氏有奇才都是真的,可是相貌非常丑陋,又精通什么韬略遁甲就没有确切的史实依据了 罗贯中的观点源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注的《襄阳记》,文中有如下记载: 襄阳记曰: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诸葛亮的妻子黄氏“貌甚陋”,源自于“身有丑女,黄头黑色”。    什么是黄头黑色呢?    意思就是:黄氏长着黄头发,且皮肤很黑。 黄头黑色,只能说明头发与肤色和常人不一样,并不代表就是长相丑陋。    我们再看看说这句话的人是谁?    正是黄氏的父亲黄承彦。黄承彦是荆州的名士。名重江南,和庞德公,水镜先生等高士常有来往,对青年才俊的诸葛亮十分欣赏。    黄承彦的性格“高爽开列”,是一位性格洒脱,不拘小节。黄承彦向后生晚辈诸葛亮主动求亲,介绍自己的女儿给诸葛亮当老婆,说话就免不了随便和谦虚。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谦虚,在介绍自己的妻子儿女,经常用“拙荆”“贱内”“犬子”“小女”。    诸葛亮答应了,黄承彦竟然用车把女儿送给了诸葛亮,并没有什么正式的隆重的婚礼。单从这一点看,就和黄承彦洒脱通达的性格一致。    那么黄氏究竟长得怎么样呢?    我个人觉得诸葛亮妻子的长相至少是在中以上,或者算得上是个美女。    黄承彦是荆州名士,他的妻子是襄阳豪门蔡家之女。而刘表在得到荆州之后正妻去世,娶了蔡家的小女儿。黄氏的母亲是刘表后妻蔡氏的姐姐。刘表和黄承彦都是荆州权力大,名气大的上流人物,蔡家的女儿自然不会太差。    刘表娶了蔡氏之后,十多年对蔡氏宠幸有加,一方面是蔡家在荆州有相当势力,另一方面自然是蔡氏长相出众,年轻貌美。    妹妹貌美,作为黄氏母亲的姐姐自然也不会差。    那么,身为名门之后,从小衣食无忧的黄氏自然不会是丑女。    几百年来,人们为什么愿意相信黄氏叫做黄月英,觉得黄氏长得丑呢?    诸葛亮,字孔明,孔明意思就是十分明亮,而妻子叫做黄月英,月亮的光华也自然十分明亮,名字的含义上一致。正合乎中国人推崇的夫唱妇随,琴瑟和谐的传统。    传说:黄月英长相丑陋,才华卓绝,能制作木牛流马,而且在谋略方面还能给诸葛亮很多的帮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呢?    中国人喜欢中庸,喜欢讲究平衡。诸葛亮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又有经天纬地之才,怎么着也不能太完美了。 于是,给他配了一名丑女老婆。有一点残缺才是生活,才会有一点梦幻色彩。    中国人非常看重内秀。黄月英当不成花瓶,人们就赋予她完美的学识。 黄月英是一位贤良淑德,能够相夫教子,放在家中,诸葛亮的妻子黄氏就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有才且长得丑的奇女子了。
  • 当诗人遇见红颜知己,惊艳了千年的时光——崔护

    2022-12-02
    图片
    06:16
  • 当诗人遇见红颜知己,惊艳了千年的时光——元稹与他的红颜知己

    2022-12-02
    图片
    02:18
  • 苏轼的一生,有两妻一妾。而巧合的是三个妻妾都姓王。
       苏轼的原配妻子名叫王弗,和苏轼都是梅州同乡,王弗为苏轼生下长子苏迈。两人一起生活了11年,1065年,王福就病逝了。    三年后,苏轼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除了王润之以外,苏轼还有一个侍妾叫王朝云。    王朝云是杭州人,因为家境贫寒,自幼沦落到歌舞场中。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杭州通判。       一天,为排遣心中愁闷,苏轼与好友相约西湖饮酒,一众舞女为之跳舞助兴。    歌舞班中,苏轼发现了王昭云,虽然身在烟尘,却清新雅洁,气质不凡。    苏轼就把十二岁的王昭云赎回了家。    王朝云天生的聪慧伶俐,美貌动人,又是善解人意,很讨苏轼的喜爱。    在《梁溪漫志》中记载:    一天,苏轼吃过午饭,拍着自己的大肚子,就问身边的人:“你们知道我这肚子里装的是何物?”    大家都争着讨好苏轼,有人说:“都是锦绣文章。”    苏轼摇摇头,又有人说:“都是真知灼见。”    苏轼又摇头,这时,王朝云调皮地拍了拍苏轼的大肚子,说道:“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苏轼捧腹大笑,称赞她说:“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从此,苏轼就把王朝云当做自己的红颜知己。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人生地不熟,这也是苏轼人生最灰暗的时刻。    在夫人王润之的主持下,东坡纳王朝云为妾,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慰藉了苏轼枯萎的心灵。    元丰六年,王朝云在黄州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苏遁,苏轼中年得子,给困局中的苏轼带来了许多欢乐。    不过,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这个孩子第二年就夭折了。    苏轼被贬黄州,是他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岁月。王朝云是紧紧跟随,无怨无悔。    绍圣二年,因新党执政,苏轼再贬岭南惠州。    此时的他已经是个花甲老人了,却越贬越远,越扁越荒凉,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当时,夫人王闰之已去世了三年,他身边的侍妾都离开了他。    唯独王昭云对苏轼不离不弃,忠贞不渝的陪伴在他身边。    苏轼到了惠州第二年,不幸再次降临。    王朝云因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染瘴疠之气不治而亡。    多年来,苏轼和王朝云相濡以沫,是真正的患难夫妻。    王朝云的死对苏轼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世界上,最懂苏轼的女人走了。    常言说:哀莫大于心死。    伤心欲绝的苏轼,大哭了一场,眼中却已经没有了泪水。    岭南的梅花玉骨冰姿,在苏轼的心中就是王朝云的化身。    就像苏轼在《西江月.梅花》中所写的那样:“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苏轼赞扬了岭南梅花的高风亮节,赞美王朝云,就像冰清玉洁的梅花一样,不惧瘴雾,无怨无悔,自开自落。
  • 苏轼与他的红颜知己

    2022-12-02
    图片
    03:57
  • 有一天,董卓带着吕布去见汉献帝之后和皇帝众臣谈话。吕布一看机会来了,偷偷跳出去回到相国府。
       吕布见到貂蝉,貂蝉让吕布去后花园凤仪亭中等她。貂蝉精心打扮一番“分花拂柳而来,如月宫仙子”。貂蝉很会营造气氛,在繁花盛开的季节,幽静的花园中幽会,实在是太浪漫了。    貂蝉见到吕布后:    第一句:说自己的身份,是王允的义女,强调自己的身份,配得起吕布。    第二句:向吕布表明心志,只愿意做吕布的女人,激发吕布的怜爱之心。    第三句:说自己跟随董卓,完全是董卓逼迫,自己无可奈何,让吕布明白自己的难处。    第四句:宁死不受辱以保全名节。    第五句:既然已经见面,心愿已了,可以坦然赴死了。    说完,貂蝉手攀栏杆,想要跳入荷花池。    看见赴死的貂蝉,吕布心中满是愧疚,一切的过错都在自己,吕布紧紧抱住貂蝉。    貂蝉见吕布上钩,提出杀董卓的主张。    貂蝉说:“妾度日如年,愿君怜而救之。”    吕布说:“我偷空而来,恐老贼见疑,必当速去。”相比貂蝉度日如年的苦楚,自然自己的性命更重要。    貂蝉进一步挑拨:“君如此惧怕老贼,妾身无见天日之期矣!”听到貂蝉如此说,吕布表示会想办法。    貂蝉又说:听说吕布天下无敌,没想到却害怕一个老贼。吕布听后很羞愧,貂蝉一步步的鼓励,夸奖,把吕布搞得迷迷糊糊,真的觉得自己比董卓厉害。    吕布正准备走,好巧不巧,董卓发现吕布不在,也匆忙回家,刚好撞到吕布和貂蝉抱在一起。 董卓没想太多,自己的女人,别的男人怎么能碰呢?    董卓抄起身边的小戟就扔了过去,一副要杀掉吕布才解恨的样子。吕布一看大惊,抛下貂蝉,匆忙走了。 吕布逃出之后,董卓气冲冲追赶,不想撞到一人,仔细一看,原来是李儒。    董卓很生气,说吕布调戏自己爱姬,自己绝对不能受辱,要杀掉吕布。    李儒说告诉董卓,貂蝉不过是一个女子,就算再美,也不过就是个玩物,吕布英勇无敌,是成就霸业的得力助手。董卓是个明白人,自然答应了。 董卓叫来貂蝉,斥责貂蝉为何和吕布私通。 貂蝉回答:自己在后花园赏花,吕布忽然来了,自己惊慌躲避,吕布却说自己是董卓的儿子,都是亲人,不必回避。貂蝉又说自己心中不愿,于是想投荷花池自尽,不想被吕布抱住。幸亏董卓及时赶来,才救了貂蝉性命。    貂蝉的一番话,有真有假。董卓听后心中有些相信。已经答应了李儒,表示要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听到董卓这么说,貂蝉“大惊”,痛哭流涕,宁死不从。 貂蝉大哭,说:“妾身已是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 貂蝉一番言行,让董卓觉得貂蝉对自己万分依恋,确实,自己是一国宰相,之后更可能开国称君,而吕布不过是自己的家臣。 貂蝉拔剑假装自刎,更让董卓觉得貂蝉和吕布之间必然没有私情。于是董卓抱着貂蝉,再不肯放手,嘴里只是说:“吾戏汝。”    貂蝉掩面大哭,说李儒劝说董卓把貂蝉送出去,因为李儒和吕布关系很好,为了吕布考虑,才劝说董卓为了什么大计必须把貂蝉送给吕布。    董卓一听大怒,董卓本来是很奸猾的,一个奸诈的人,常常把别人也看成奸诈的。 貂蝉说李儒是为了私利蛊惑董卓,董卓一听就相信了。 不管李儒再说什么,董卓都不信。李儒只好悲叹,董卓已经表态,决不放弃吕布。    王允见到吕布,告诉吕布:“太师淫吾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吕布听了,自然难受。    王允继续说:“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    吕布下定决心除掉董卓,并不是喜爱貂蝉,而是王允已经将貂蝉许给他做妾,董卓夺走了他的妻,吕布的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最后决定翻脸。    经过貂蝉一番引逗挑唆,加上王允怂恿煽动,吕布和董卓彻底闹翻。最后,吕布杀掉了国贼董卓,带走了貂蝉。
  • 一天,王允为了邀请吕布到家中做客,为吕布量身定做了一个金冠,让人悄悄送给吕布。
       吕布贪图钱财看到金冠十分高兴。吕布是董卓养子,官职只是中郎将,王允是司徒,身份高贵。于是吕布亲自前往王允府中道谢。    王允准备好了酒菜,邀请吕布入席。酒宴上,王允吩咐:“唤孩儿来。”    吕布一听是司徒小姐要来,自然精神抖擞。不久貂蝉艳妆而出,吕布大惊。    吕布经常出入董卓的相国府,大汉皇宫中的美女都被董卓带到家中享乐,吕布不是没见过美女。正因为见惯美女,此处大惊,才衬托貂蝉的美。不过让吕布动心地不是貂蝉的美,而是貂蝉的媚。    貂蝉一见吕布就来给吕布倒酒。倒酒时,两人还眉来眼去。    吕布让貂蝉坐在自己身边,貂蝉假意要进入内堂,欲擒故纵,让吕布心痒难耐。    王允看看气氛比较到位,让貂蝉别走坐在自己身边。王允主动提出把宝贝女儿貂蝉送给吕布做小妾。    吕布听后,马上离开座位道谢。吕布满心欢喜得到一位绝世美女,而且还是欣赏自己的美女,喜滋滋地离开了。    这一切不过是王允和貂蝉商量的计策。貂蝉的表演很到位,吕布完全沉迷在貂蝉的魅力之中。 一天,王允陪董卓喝酒,吹捧董卓,算是辅佐商朝的伊尹,辅佐西周的周公,也比不上董卓。董卓不反感,却也不动心。    于是,王允又开始了第二轮攻势,邀请董卓进入后堂,继续给董卓灌迷魂汤。    王允吹捧董卓,有功德于天下,可以效仿尧舜禹禅让,接受汉家的天下。    听到王允的话,董卓开心了?答应自己若是称帝,必然让王允做开国元勋。    双方的谈话比较融洽后,王允让仆从撤去,邀请董卓欣赏歌舞。    在一片歌舞声中,貂蝉恍若仙子,翩翩而来。貂蝉先在帘外跳舞,故意不让董卓看清楚,迷迷蒙蒙之中,更见貂蝉风韵动人。    董卓心中微微有些触动,让貂蝉靠近一点。貂蝉上前深深下拜,行了一个大礼。    董卓看到貂蝉容貌绝美,不禁询问王允这位美人是谁?    王允没说是自己的女儿,只说是歌姬,让董卓没有戒心。    光是美,董卓还不满足,询问貂蝉会不会唱歌。貂蝉是个才女,歌舞琴棋都通,让董卓赞赏不已。    董卓又问貂蝉有几岁?    貂蝉回答:“年方十六。”    董卓第一次笑了,说:“真神仙中人也。”    董卓抢占了皇宫中许多宫女,多数宫女年纪都已经不小,怎比貂蝉青春年少呢。    看到董卓笑了,王允提出将貂蝉送给董卓,董卓当场应允。   王允又告诉吕布,貂蝉已经委托董卓带给吕布,吕布喜滋滋地去了相国府。    第二天一打听, 董卓自己和貂蝉睡上了。    吕布大怒,不过也只是心中生闷气。吕布虽然武,可是董卓却有数十万西凉大军,吕布的性命和前途都在董卓的身上。    反正只见了一次面,谈不上有什么感情,正当吕布准备放弃时,貂蝉又刺激了吕布。    原来,吕布偷偷到董卓房外窥视,貂蝉正在梳妆,本来好好的,看见吕布在外面,就故意紧锁双眉,眼中说流泪就流泪,看得屋外的吕布心如刀绞。    等到董卓前来,和吕布闲聊,吕布偷眼看帘内的貂蝉,貂蝉趁机露出脸面,给吕布不断使眼色。吕布一看魂都没了,当场就看呆了,搞得董卓很是不满。    董卓天天和貂蝉在一起。貂蝉也使出浑身手段,好好服侍董卓。    另一边,貂蝉又见缝插针地挑逗吕布。有一天吕布前来请安,貂蝉站在董卓的床后,对吕布比划手势,告诉吕布,自己心中只有吕布,可惜董卓霸道,自己无法脱身,然后眼泪连连。吕布一看,心都要碎了。貂蝉对自己就如此用心,自己当然要投桃报李,夺回貂蝉。    就在吕布看得痴呆的时候,董卓醒了,一看吕布痴迷样,董卓大怒,把吕布驱逐出去。    董卓和吕布就此结下怨仇吗?    董卓有个女婿,名叫李儒,三国演义中唯一一位人称“算无遗策”的高手。李儒发现吕布神色不对,几句询问之下了解了全部情况,于是劝说董卓,重赏吕布,以保全大业。    董卓听后,自然答应,钱财对董卓来说根本不是个事情。    一番重赏之后,吕布也按下心思,日子暂时平静下去。不过,貂蝉怎么会放过吕布呢?
  • 卫宣公是春秋时期极度荒淫的君王,他是卫庄公之子,政治上没有值得称颂的成就,他的“荒淫”却名留史册。今天就来聊了聊卫宣公的——荒淫史。
       卫宣公很早以前就跟父亲卫庄公的小妾夷姜icon私通,偷偷生下公子伋,怕东窗事发,卫宣公把公子伋托给右公子抚养。    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公子晋(卫宣公)的哥哥太子完继位,是为卫桓公。 公元前719年,卫桓公的另一个兄弟公子州吁聚集从卫国逃走的流民袭击杀害卫桓公,自立为君,史称卫前废公icon。    卫国人因卫前废公杀害卫桓公,喜好打仗,都不拥护他。同年九月,卫国大臣石碏icon联合陈桓公杀死卫前废公。    十二月,石碏将公子晋从邢国icon迎回卫国,并拥立公子晋继位,是为卫宣公。    卫宣公即位后,不喜欢元配夫人邢夫人,宠爱庶母夷姜,立夷姜为夫人,夷姜又为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公子黔牟和公子顽,公子伋被立为太子。 公子伋长大后,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还是有名的剑客。卫宣公派人去齐国给他提亲,齐僖公icon决定把宣姜嫁给公子伋。    卫宣公听使者回报说宣姜有绝世姿容,就动了歪念头,叫人在淇河icon之上搭了一座高台。宣姜一到卫国就被送到新台,被卫宣公霸为己有。又重新找了一个女人嫁给公子伋。    卫宣公娶了父亲的女人,又娶了儿子的女人。    据说《诗经·邶风·新台》就讽刺了卫宣公。 “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卫宣公与宣姜生下了公子寿和公子朔,让左公子教导。 据《左传》记载,卫宣公强娶宣姜后,夷姜失宠自杀身亡。    夷姜死后,卫宣公立马将宣姜立为夫人。 “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    卫宣公抢了儿子的老婆,心中有鬼,对公子伋越看越不顺眼,渐渐地想废掉他。    宣姜讨厌卫宣公,困在新台三年,生下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宣姜想与公子伋再续前缘,公子伋已有妻子,拒绝了宣姜。    从此宣姜因爱成恨,宣姜与公子朔这对母子,经常在卫宣公面前诋毁公子伋。    公子寿和公子朔长大后,卫宣公身体也大不如前,卫宣公怕自己死后公子伋和宣姜重新在一起,在公子朔和宣姜的怂恿下,阴谋安排公子伋出使齐国,半路派刺客刺杀公子伋。    这个阴谋被公子寿知道,公子寿急忙跑去劝哥哥逃走。可是,公子伋以父命不可违,不孝之子没有国家愿意收留,拒绝了。 公子寿又去找自己的老师左公子泄,老师连叹三声,公子寿不明其意,老师说:“一叹父亲要杀亲生儿子,二叹公子伋明知去送死还要去,三叹公子寿好心办坏事,以公子伋的能力,如果他不知父亲要杀自己,刺客是杀不了他的。” 公子寿后悔不已,将公子伋灌醉,替哥哥上路了。 公子伋醒来后,追上去,看见的是公子寿的尸体,公子伋子一心赴死,让刺客杀了自己。 卫宣公荒淫无道,两个儿子却有情有义,见到两个儿子的尸体,卫宣公不久也撒手人寰。    卫宣公去世后,公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icon。 卫惠公即位四年,左右公子不甘心公子朔谗言诬告公子伋取得君位,联手叛乱攻打卫惠公。    卫惠公被赶走后,众人拥立夷姜的另一个儿子黔牟为卫君。    卫惠公逃到齐国,齐国是他强大的后台,他的舅舅齐襄公是个残暴的人,哪能吃这个亏。    黔牟登基八年后,齐襄公号称“奉王命”带领多国部队杀到卫国,把推翻卫惠公的人全部杀掉,帮助卫惠公夺回王位。黔牟只好逃到周王那里躲避追杀。 卫惠公重新即位后,齐襄公为了平息卫人的愤怒,想出一个馊主意:将宣姜,现在的卫国太后,嫁给夷姜另外一个儿子公子顽。 齐襄公的理由是:宣姜原本是嫁给公子伋的,结果被卫宣公强娶了,现在公子伋不在了,就让宣姜嫁给他的弟弟公子顽。这样可以安抚卫国的民心。    卫国人对此哭笑不得,宣姜和公子顽也坚决反对,齐襄公不听,强迫二人成婚,促成了这桩离谱的婚姻。    卫宣公的女人又被自己的儿子给夺去了。卫国王室的耻辱从此再也抹不掉了。宣姜也永久地落下了“乱伦”“淫荡”的恶名。 东周开始,礼崩乐坏,道德也开始没有了下限。春秋诸侯国之间互相联姻,基本都是亲戚关系。春秋史,就像一本家族史,亲戚间为了各自利益互相攻伐,害惨了军人和百姓。
  • 公元197年,曹操率军进攻张绣,贾诩认为曹操势大,劝张绣投降,张绣采纳了贾诩的建议。
       曹操不废一兵一卒得到了南阳,心中十分得意,一得意就喝酒,喝酒就大醉,大醉之后就露出流氓本性。    不过曹操虽醉,还是颇有分寸。曹操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呼有没有女人,而是回到卧室之后,询问身边最亲近的人。    曹操问:“此城中有妓女否?” 曹操的侄子曹安民回答道:‘昨晚小侄窥见馆舍之侧有一妇人,生得十分美丽。问之,即绣叔张济之妻也。’    曹操知道邹氏是刚刚归降的张绣的寡婶时,没有一点迟疑,“便令曹安民领五十甲兵往取之”。    在曹操看来,张绣已经降将,根本不必在意。准备用武力劫夺邹氏,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一副乱贼的嘴脸。    邹氏没有反抗,立刻就跟随曹安民来到了曹操大营。 邹氏是个明白大局的女人。当她看到曹安民率领五十甲士前来,心里就明白反抗也没有什么用。如果让张绣得知,双方免不了一场大战。正面作战的话,张绣必然不是曹操的对手。邹氏只能选择去见曹操。    到了曹营,曹操见到邹氏,眼前一亮,邹氏生得十分美丽,果然名不虚传。    之后两人有了几句简短而经典的对话。 邹氏首先介绍自己:“妾乃张济之妻邹氏也。”邹氏表明自己是有夫之妇,希望曹操自重。    曹操说:“夫人识吾否?”曹操说此话时,一定带着得意的微笑。 邹氏回答:“久闻丞相威名,今夕幸得瞻拜。”邹氏的回答中规中矩,没有一丝惊慌,既端庄又稳重。    曹操继续说道:“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矣。”原本曹操是今晚第一次听到和见到邹氏。可见曹操一贯奸猾,对付女人很有一套。曹操说为了邹氏才接受张绣的投降,卖人情给邹氏。    这也是曹操作为胜利者对权势的炫耀,攫取女子芳心耍弄的手腕。按曹操的性格和地位是不会主动讨好一个女人的。    听闻此言,邹氏说:“实感再生之恩。”邹氏的回答十分简单,却可以听出细微的变化。    从最开始,邹氏强调自己是张济之妻,对曹操的抗拒。当曹操表明,是为了邹氏而接纳张绣的投降时,女人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邹氏对曹操由抗拒变成感谢。    看到邹氏有些感激,曹操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今日得见夫人,乃天幸也。今宵愿同枕席,随吾还都安享富贵,何如?”    邹氏没有再说话,拜谢之后,当晚就在曹营留宿了。    邹氏不说话是最合适的选择。毕竟此举,有违妇道。    事后,邹氏说:“久住城中,绣必生疑,亦恐外人议论。”    曹操回答:“明日同夫人去寨中住。”    汉末时代,礼教崩坏,对于妇女的贞操,没有两宋明清那样严苛。寡妇再嫁者很多。邹氏并非常人,她是诸侯张济之妻,张绣之婶,人们如果在张绣面前议论,必然会两军爆发战争。邹氏顾虑张绣,主动提出想住到城外,曹操的势力范围之中。 邹氏选择委身曹操,严格来说,和秦汉时期的礼教并无冲突。毕竟张济已经去世,邹氏是自由身,再嫁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只是邹氏的言行也有让人指责的地方。张济去世不久。女子丧夫,守丧三年才能嫁人。虽然邹氏并非主动提出再嫁,或许是曹操以张绣的生命安全威胁邹氏,邹氏不得不从。不过,邹氏却没有任何迟疑、退让就答应了曹操,言行举止有违妇道。    次日,曹操带着邹氏移到城外安歇,吩咐典韦就中军帐房外宿卫。其他人非曹操召唤不得入内。因此,内外不通。曹操每日与邹氏寻欢作乐,不想归期。    张绣知晓此事后勃然大怒,认为曹操侮辱了自己和叔叔张济。张绣听从谋士贾诩建议秘密调动军队后突袭曹操,将曹操打得措手不及,大败而逃。    “宛城之战”曹操损失惨重,为贪图一时的欢快,自己险些丢了性命。他的爱将典韦在乱军中被砍死,爱子曹昂被乱箭射死,亲侄子曹安民也殒命于此战。    那么,邹氏的下场又如何呢? 正史没有过多关于邹氏的描述,她的下落也无从谈起。宛城之战,曹操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没有办法兼顾,更何况邹氏,逃跑时曹操不可能带走邹氏。 以此推测,我认为邹氏下场有三种可能:     一、邹氏在乱军当中死去。曹操的军队忽然遭遇突袭,许多士兵都被杀死,曹操本人也差点被杀,邹氏只是一名弱女子很难独自逃生,最后被乱军砍死。    二、邹氏也有可能被张绣杀死。张绣无法接受与曹操私通的婶娘,留着邹氏是一种侮辱。    三、自杀。邹氏自杀,当然不是为了曹操,也未必是为了张济、张绣。或许更多的是心中的愧疚。邹氏委身曹操的目的可能是希望曹操和张绣和平。可是没想到弄巧成拙,张绣进攻曹操,在邹氏看来,几乎不可能获胜,于是,自杀是最好的选择。   
  • 一天,曹操到小妾房中休息,一觉醒来丝毫不留情面把爱妾给杀了。

    2022-11-26
    图片
    01:43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