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凌羊

晏凌羊

关注
1370粉丝
0关注
3.8万被推荐
IP属地:广东

作者,著有《愿你有征途,也有退路》等。

3枚勋章

畅销书作家,创业者

  • 还有人不知道西风,就是从西边吹来的风?
    从哪里吹过来的风,就是啥风..... 从东边吹过来,就是东风。 从西北吹过来,就是西北风。 风向,指的是来向,不是去向。 为什么古代人说“没啥吃的”,说成是“喝西北风”? 是因为在古代,北方的冬天很容易刮西北风,从西伯利亚过来的冷空气从西北南下,带来严寒和干燥的空气,老百姓粮食收成少,甚至颗粒无收,只能靠存粮过冬,但存粮也没有多少。 所以,“喝西北风”,就是用来形容这种饥寒交迫的境地。 那为什么在中国文化里,东风一般被形容为春天的风?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东风夜放花千树,忙趁东方放纸鸢.....这里的“东风”,说的都是春风。 春风来了,意味着万物复苏,所以,我们称“改革的东风”。 那为啥是东风代表春天?是因为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太平洋上的风吹过来,就会给内陆带来湿润的空气,然后就下春雨。 基本上,古诗词中,只要出现“东风”,一定是春天;只要出现“西风”,一定是秋天;只要出现“北风”,一定是冬天;只要出现“南风”,一定是夏天。 “南风”出现得比较少,甚至出现南风多为不吉,很有可能是因为南风一般是从印度洋刮过来的,多为台风。 古人还有“冬至三忌”的说法,一忌生吃萝卜(太生冷),二忌下雨,三忌东南风。 因为冬至一般都比较冻了,再下雨就会冻坏已收成的庄稼(不好储存、容易霉变)、牲畜。而冬至刮东南风,则意味着气温提前回暖,不利于庄稼生长(提前发芽)。 你看,语文、地理、生物知识又可以连起来了吧?
  • 我说学习不要光靠死记硬背,增加阅读量+学会理解才是王道……这都能被花式抬杠。
    我说“有的老师照本宣科、崇尚死记硬背”,老娘又没有在说你,你破什么防? 一天天的,好烦躁。 不能好好讨论问题,就拉黑我行吗?
  • 现在各行各业都是,都特别喜欢拽大词。
    教育孩子,动不动就“培养科学思维”,至于啥叫“科学思维”、具体怎么做,喊口号的人自己都不清楚。然后,你带孩子们出去做顿饭,都往"培养科学思维“上面靠。 金融行业,以前挂在嘴边的就是“做普惠金融”,但啥叫“普惠金融”、具体怎么做,喊口号的人也照样不清楚,然后,所有有利于群众的小举措,都往”普惠金融“上面靠。 有意思的是,但凡出现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在某个小领域有点创新的,一定会出现一堆卫士,把他往队伍里拉,生怕他的出现会破坏队形。 常态=正确?动不动就对他人产生那么强烈的纠正欲,这种思维是怎么来的?还不都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但很多人不自知。
  • 逗号问我,为什么不去当老师?
    我说,我能通过当别的,赚到比当老师更高的收入。但其实,我自己蛮喜欢老师这个职业。眼目前,对我们家来说,收入更重要。 只是,上了网之后,鉴于很多(包括老师)看到我这么说,都会感受到自己被冒犯了。 那我现在公开承认:我不当老师,是因为当老师的门槛太高,我达不到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这样可以了吗?优越感有了吗?不会再感觉被冒犯了吧?
  • 我水平太次,不会教我的孩子。
    我把教孩子的过程写出来,都能迎来一堆抬杠。 所以,我先承认:网友最牛了,网友最会。
  • 还有,历史老师讲春秋战国,崇尚的也是死记硬背。这套方法,短期内可以速成,看起来效率很高,但学生在没有理解历史是怎么一步步发展下去的,那背诵起来就会很痛苦。你理解不了,历史知识对你来说就是天书。
    举个例子。我小孩他们现在学春秋战国,记战国七雄的名称,齐楚燕韩赵魏秦,我给取的口诀是“起初严寒找围裙”,这样的确易学易记。但你学这个知识点,是干嘛呢?就是为了记住这几个诸侯国的名称? 但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先去了解它的沿革?比如,春秋末期,三家分晋。晋国是曾经的春秋五霸,它仿照西周王朝搞了三军六卿制,这几个卿大夫家族互相斗来斗去,斗到最后剩下了韩赵魏三家,最后这三家把晋国给瓜分了,史称“三家分晋”。 而原先的齐国,地处如今的山东,又拥有盐场等战略物资,经管仲改革后,一直很富庶;还有南方的楚国,不断兼并南方的蛮夷,变得强大;西边的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一点点变强大。北边的燕国,地理位置比较特殊,齐国、晋国收拾完北方蛮夷之后,他们坐享其成,再加上他们拥有丰富的铁矿,冶铁技术的成熟,成为战国七雄。 你记住了这些知识点,以及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之后,再去背诵秦灭六国的顺序,是不是就容易多了?秦国的策略是“远交近攻”,那么,最远的燕国、齐国,首先是被它放过的。先收拾的是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每个两三年灭掉一个,接下来对准南方的楚国,最后才去收拾东边的燕齐,而最后收拾齐国的原因是,齐国的国君对秦灭其他国,一直保持”事不关己“的观望态度,以及,它相对比较强大。 你多拓展几个知识点,再去死记硬背的时候,是不是就比较容易了? 还有,学历史,如果能学会提问题,你会发现历史是有非常清晰的脉络的。 比如,.春秋几个诸侯国争霸的时候,大家都还比较讲武德。比如,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公子重耳遵守自己逃亡在楚国期间的诺言,主动把军队后撤九十里,史称“退避三舍”,虽然他们后撤的原因是为了诱敌深入,但总体来讲,大家打仗大多是打着玩玩的。而到了战国时期,大家开始争地盘的时候,就是你死我说的吞并战争,战争就特别血腥。比如,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秦军能活埋四十万赵军。 为什么会这样?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春秋时期,诸侯国们想瓜分地盘,但大家主要是想当霸主。比如,宋襄公,就是想当盟主,召集别人来开会,让大家都听他的。没几个霸主,真想取周天子而代之,很多人只是想想,但不敢真动。但到了战国时期,这个戒律就没了,诸侯国之间打仗,那就是为了实打实的抢地盘、抢人、抢钱。到了抢的阶段,谁还讲武德? (2)刚刚我们也讲到了燕国的冶铁技术。这个技术是流动的,也会传染给其他诸侯国。而这个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战国时期相比春秋时期,冷兵器的铸造更加方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多了,人口和兵力也就多了。这是能发起大规模战争的前提。 还比如,历史教科书上,大家学汉武帝的推恩令,就是要求死记硬背,但这个政策的背景,也得从秦灭六国后,因为施行急政、暴政,秦朝二世而亡开始讲起。 秦朝只延续了14年,就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这个时间太短了,不足以让秦朝的大一统制度被施行到底。楚汉相争,刘邦获胜,他也面临着到底要搞大一统还是搞诸侯国的问题。 战争打得国力空虚,为了稳固统治,他选择了择中的方式,”中央集权+分封诸侯“一起上,后来,等政权坐稳了,异姓王差不多都被他ko了,留下了同姓王,以为可以江山永固。 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同姓王的权力过大,而汉武帝是个强势且想有一番作为的皇帝,就推出了推恩令,用”让庶子斗嫡子“的方式,轻轻松松削弱了同姓王的势力。 所以,你们看,历史其实就是一环扣一环的.....它的功夫不在诗内,在诗外。想要学好这门学科,只能先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再把学到的所有知识融汇贯通。 不然,光靠死记硬背,学起来会极其枯燥且痛苦。 还有,历史的有趣就在于:它其实是一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每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古人也不知道怎么办,但他们会想出一个办法去解决,然后,这个办法会呈现一个结果,你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它的因果。 而这个,对于我们日后解决我们自己的人生问题乃至工作问题,都是有启发的。 这个才是学历史的意义。
  • 我是在逗号上了初中以后,才开始介入她的学习的,以前都是任她自生自灭。
    现在历史课、地理课、生物课等等,都是要开小灶的,因为课时比较短,学的内容又比较多。也不知道是老师水平的原因,还是课时少等原因,这些课程也主要是填鸭式教学,考的主要是死记硬背的能力。 但我觉得,如果课程内容你理解不了,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一来效率低、容易忘,二来你只记住了一些空乏的概念,根本没学到这些学科的皮毛,更别说精髓。 就拿我昨天辅导逗号的地理课来说,什么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等,你光靠死记硬背几个气温图、降水量图,有什么用?变个题型,你就做不出来了。 还是得靠理解....而理解的前提是什么?是你得先把整个地球仪背下来。 逗号就很不理解,为啥我教她地理,不直接先上手就做题,而是带她先看地球仪、地形地图和世界地图.....可是你不先熟悉这些,你怎么学后面的内容? 咱们就拿地中海气候来说,通俗的理解,就是地中海附近的气候,那你就得在地球仪上找到地中海在哪里。 而这里为什么会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是因为这个区域位于南北纬三四十度附近的大陆西岸。包括黑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澳洲西南部、南非西南部、智利中部等地区。 为啥这些地区的气候是这样子的?有几个原因: (1)根据维度,这里处于亚热带,全年气温比较温和,处于10度到30度区间。 (2)根据地球上的气压理论,这里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夏季,太阳靠近北回归线,这里的气流就会下沉,而地中海的水温相比陆地低,进一步形成了高压,在高气压的影响下,这里的夏天就会炎热且干燥。 (3)但是,到了冬天,地中海的水温与大洋的水温形成一个温度差(地中海的温度高),形成了一个低压区,西风带的风就会吹过来,把大洋上空的水气也带了过来,就会形成丰富的降水,气候就会温和湿润。 而怎么理解地球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这个又涉及到了物理知识。 高压带,气流下沉;低压带,反之。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赤道附近受太阳辐射多,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的空气减少,就形成低气压带。极地是高气压带的原因,则相反。 而位于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是因为赤道地区上升的气流在高空向南北分流,同时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成西风,不能继续流向高纬地区,导致这一带上空空气大量聚集并被迫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于是,南北半球各一个亚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带是高压带吹像低压带的风,加上地球自转形成的。 西风带,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定向风,加上地球自转,形成了西风。 极地东风带,则是极低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偏东风。 怎么理解气体会从高压带会向低压带?你可以把气流理解成为水流,水往低处流,气体也一样。 所有的这些知识,你不先把地球仪、世界地图背在心里,你就根本理解不了。 死记硬背,就是求快,走捷径,但这些知识你根本记不住,记了只能应付一下考试,下次考试又记不得了。如果你只是单纯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运用这个知识,那你花时间学习一场,就没啥意义。 而先把地球仪、世界地图背在心里,是一条很远的路...别人都已经学了很远了,你还在原地背地球仪、背地图,但一旦你背下来,后面很多知识就很容易开悟。你接触了一个概念,就能明白它的原理,明白了原理,背诵这些又有何难? 至于我的孩子.....哈,我有方法,但我的孩子不咋学,我能有什么办法? 所以,实际上我对于现在的填鸭式教育,是蛮有看法的。我认为很多老师的授课方式都有问题,崇尚的还是死记硬背那一套.......但我方法,也不可能去当老师,因为当老师的收入太低了,我养不活全家。
  • 没有什么比一张软嫩欲滴的双唇更能展现女人的柔情和妩媚~

    4小时前
    图片
  • 逃婚之后怎么办?

    4小时前
    图片
  • 关晓彤有点东西啊

    4小时前
    图片
  • 我觉得现在网络上,大家对钱的事情变得比过去更加敏感。
    我说借前男友钱的那个帖子,第一次发表于2022年6月,当时评论区大家讨论的都是沟通问题。比如,你不能又付出又要抱怨,这样很容易吃力不讨好。 到了2024年12月,同样的内容,评论区关注的重点是:钱,你为什么要借前男友钱?!女人给男人花第一块钱,就是心碎的开始!他在吸你的血! 经济确实下行得很厉害啊......
  • 我都不知道这年头借男朋友一点钱花,事后男朋友还了更多,都要被讨伐的地步了。
    哦,她们讨伐我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最终没有在一起。 我大学很多同学,都是找的校友、同学,双方毕业后一起建设家庭,现在也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在男方需要用钱的阶段,女方也曾慷慨接囊,但她们为啥不去讨伐?是因为........她们只认赢。 生活中,自己干啥都输,但到了网络上,主张“出手必赢”。任何一点付出,都要求必须有回报,否则,自己就是亏了。 我觉得我借钱给男朋友,一点问题都没有。我在火车上刚认识个女老乡,人家要补车票没钱,我都把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拿出来借了人家,最后人家没还......这事儿我都没有在意。我的钱(何况是我过去的钱)怎么花,实在不劳您费心了。 那时候我虽然很穷,但不至于跟某些人一样“心穷”,“心穷”到借出去几百块钱,都认为别人在吸我血的地步。
  • 早上有一个网友提出了一个概念:在好男人的雷区上蹦跶。
    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在网上的言论,就是这样的。 比如,即使你非常推崇“门当户对”,不让穷男有机会近身,也没必要表达出来。在这种事情上,你会不会秉持“众生平等”的理念装一装,也是有修养的富男考察你的重要标准。不然,正常智商的富男,看到你这番言论,还能被你所吸引?人家富男也不傻。 霍启刚、何猷君等富男,最终找的都是条件不差的女的。但你想象一下:倘若郭晶晶、奚梦瑶在社交平台上说一句”我不让穷男近身“(哪怕她们真是这么做的),你觉得霍启刚、何猷君听了,会不会很下头?我觉得修养好点的男的,都会下头的。 这就是“在好男人的雷区上蹦跶”。
  • 让我讲讲王慧玲?我不知道怎么讲。
    她说的很多观点,我是不同意的。比如,她貌似认为,女性用从事软色情服务的方式来赚钱,没问题。 听人说她貌似diss过我的观点(听说的,我没亲眼见哈),但我还是想为她讲两句公道话。 我发现一点:网上攻击她的男博主,大多在断章取义,以及对中国底层缺乏了解。 这些男博主反驳的一个论点是“不要领证,不要跟男人发生法律上的关系”。 若是把王慧玲说的话,前言后语都截出去,单听这一段,那这个论点肯定有问题。 但她说的是底层女性。注意:是底层女性。 底层女性的概念是什么?很有可能就像我今天微博转出来的那个阿姨一样,月收入不超过一千块,靠打零工为生。 什么叫“打零工”?你以为你去做家政,时薪有50元,你就是日入四百、月入一万二?不是,很有可能她一个月只有三五天是有活儿干的,月收入就是很难超过一千元。 而现在,网络上能发声的人,月入超过五千元的中层收入群体是主力。 还有很多人,哪怕月入一万,但TA“觉得自己穷”,就自认为自己是“底层”。 你让这些人不结婚......或者,这些人当中确实有靠婚姻改变阶层的,那就捅娄子了。 看起来,大家各说各有理,但实际上聊的都不是同一个话题。 网络上的分歧,大抵如此。连吵架,吵的都不是同一个问题,但大家以为是。 以及,我认为个体的选择跟自己主张的观点是两回事。她后来已经不再是底层女性,所以,她找英国老公结婚没有什么问题,跟她自己的主张不矛盾。 每个人会持怎样的观点,其实跟那个人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我在涉及到女性议题的话题上没那么激烈,也跟我的经历有关系。我被男人伤害过,但也被男人爱过(包括我爹,我在原生家庭中没太感受到父母重男轻女),所以,我的主张相对比较温和。 王 慧玲从小就吃够了重男轻女的苦,9岁开始照顾两个弟弟,中专毕业去上海打工。19岁到29岁,她打工赚的辛苦钱,全都得寄回家里。 有一次,王慧玲得了一场大病,她的妈妈给她付了2万块钱治疗费,却也要记账让她日后还钱。这让王慧玲对家庭原生家庭彻底寒了心。 在上海的20年里,她做过服务员,当过营业员,也卖过袜子,发过传单。仅有中专文凭的她,通过学英语、日语、上“夜大”等马不停蹄地提升自我,最后成为一家日企的总务。之后,再成为一个网红。 王慧玲当初义无反顾、不要彩礼也要嫁给老外,结果被父母大骂,说养头猪都能卖钱,自己辛苦养大的女儿,就白送给别人。 她有过这样极其不愉快的经历,所以,她认为跟她一样处境的女性,可以六亲不认,不结婚、不生娃、不给父母养老。 相比王慧玲,我更不爱听那些攻击她的男博主哔哔。王慧玲之所以被认为极端,是因为人们对女性的处境已经习以为常。如果顺从者多,反抗者就必定显得极端。 我只能感慨,某些环境和氛围已经根深蒂固了,不是谁一个人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谁要是喊得激烈点,是必定要遭受舆论反扑的。
  • 我只能说,某些人是真的太幸运了。没有真正见过底层长什么样子。举目四望,就觉得自己就是最穷的。
    我要是在我们小区里跟别人比穷,那我也穷。但你们去往偏远山区看一看?去城乡结合部看一看?一个月连一千块都没有的他们,不是人? “向上看”是一种能力,但学会“向下看”也是一种能力。
  • 算了,我真的觉得把时间浪费在跟这些人辩论这些,毫无意义。居然用天量的银行存款,来反驳“月入超过五千就算是中等收入群体”。央行曾经公布过一个数据,全国超过50万存款的家庭占比只有0.37%,如果你的存款超过这个数,那说明你已经超过了99%的人,属于中产富裕家庭了。但是,他们不信数据,他们觉得“身边的人比自己富裕=自己穷”;而那些真正的穷人,不是“人”,不能被计入“人群”来考虑。
  • 你到底属于哪个收入群体,比的是你自己的“觉得”吗?或者,比的只是你和你的身边人,而不是全社会?
    照这逻辑,一个人住在房价两千万起的小区、家庭年收入超过百万,但因为Ta身边的人差不多都有三四套房(Ta只有一套)、家庭年收入超过三百万……所以,Ta就可以说自己是“社会上的低收入群体”? 以及,我们计算你属于哪个收入群体,还需要我把每个城市的消费水平、房价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匹配指数算给你看?咋的?一线城市挣到的钱,到了18线城市是花不出去吗?还是一线城市郊区没有便宜的东西卖(包括房屋租金)? 拿一线城市核心区的消费水平来说事儿,那不就是拿打车费来说事儿?是有便宜的公交啊,是你出于节省时间等考虑,选择了打车而已啊。 让某些人承认自己已经属于“社会中等收入人群”,咋这么难?在真正困难的人面前争这个“贫困阶层”称号,在我看来跟“住着两千万房产但到月入五千的你面前说自己是穷人”的人,没啥两样啊。 我们说到某个群体的时候,是在说你吗?为什么讨论“社会基本盘”的时候,你还是不能把自己摘出来?在这个群体中,您就那么具有代表性?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