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谈教育

明眼人谈教育

关注
126粉丝
1关注
1730被推荐
IP属地:天津

12枚勋章

分享大学那些事儿

  • 浙江大学学生不合理使用助学金这件事到底还是有结果了。
    这名学生被取消了助学金资格。 原因是不合理使用助学金,至于资格,他父亲负债三百个w那也是实打实的高额了。 他确实够资格。 至于他保研到清华大学这件事还是没有什么影响。 其实清华大学自己的学生前段时间的事都还没有个结果。 估计不会取消他的保研资格吧? 这也说不定,这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秤了一千斤也打不住。 至于被他不合理花掉的助学金目前应该是没有追回。 其实像浙江大学这种学府,助学金这种东西,名额肯定是用不完的,会剩余非常多。 无他,现在能考上浙大这种学府的家境真正贫寒的太少了。 有一个都够上新闻的,基本上当地都会有报道。 大部分学生在他们家附近都是中上的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有个热门话题叫现在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 有人出略统计过,985大学尤其是非常知名的那几所,学生父母的职业大多数是医生,教师,gwy这种,体制外也是小有成就的个体户或者职场精英。 所以除开真正必须要有助学金的例如有建档立卡这种的外,其实很多学生硬要说其实都享受不到。 甚至见过某所学校有辅导员暗示学生,有需要就写申请,学院名额用不完。 转念一想,这些学生就算是拿去花了,那也是促进了消费,利好老百姓。 总好比变成了某些人在海外的大别墅…… 跟真正的偷天之仆比起来,他们这连蚊子腿都算不上。 有的人说他们现在都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将来他们比普通人更有机会进入到更高的平台。 现在他们都养成这种行为,这会不会养虎为患。 可能曾经的我也会不解为什么名校培养了这么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但是后来我发现,某些规则上的漏洞,到了那个位置上的人都看得见。 但是没有人去把口子堵上,让规则更加公平。 有这种,利己主义者是杜绝不了的,甚至不少老实人,都会变成…… 从这件助学金的事,我们还能看出为什么他父亲能负债三百多个w了。 正常情况下,自己拿了助学金花了就低调点。 到处去旅游花了自己不声张其他人怎么知道。 结果他倒好,去一个地方就发一个朋友圈,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外面旅游。 能教出这样子的孩子的父亲,那估计也干过不少傻事。 其实从这几天浙大的事情来看,清华大学真的跟其他大学不一样。 浙大这么负面的事,根本就压不下来,这几天从让大多数浙大学子当分母破防开始,负面新闻是一件接着一件。 并且一件比一件闹得大。 这要是清华大学来了,直接舆情监管,该删除的删除,该禁言的禁言。 一套下来,要不了多久就没多少人知道了。
  • 1.2大学生该不该把助学金用来旅游买新衣服,买新手机,买新电脑?
    这种争论了很多年,之前就开始了。 这几天处于舆论漩涡的浙江大学的学生,她申请了助学金,然后她还在朋友圈里面更新到各个地方去旅游的图片。 然后就被发现了,她旅游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而且去的地方也实在是太多了。 你说这种学生是怎么能够评上助学金的呢? 好家伙,后面甚至还爆出她父亲负债300万。 看来在她父亲没有负债之前,她家应该是非常富裕的。 所以即使是他父亲负债这么多钱之后,他的生活水准好像还没有下降。 这种不知道是该说他是动感力太强了,还是打肿脸充胖子。 其实大家普遍上是认为的是,助学金一般是用来帮助你克服一部分求学上的问题的。 当你实际上不需要助学金就能解决的时候,其实是不该拿这份钱的。 这笔钱有更需要他的人。 有的人就很喜欢诡辩,说他用助学金来确实解决的是学习上的问题,他买新手机,买新的电脑,买新的衣服是用他自己打工或者是当家教赚来的钱换的。 这种诡辩其实是很好戳破的。 他自己是有能力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那么他就不属于助学金帮助的范围。 这种事呢很多学校的解决方法都比较直接。拿了助学金,如果被同学举报了,一经查实确实有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话,那基本上是直接取消的资格。 至于说追回,好像大部分学校没有这种机制。
  • 1.1这几天浙江大学又因为贫困生助学金的事上热搜。
    还得是浙大学子战斗力强。 之前浙大一篇文章让6万多名浙大学子成为了分母,浙大学子破防之后也不甘示弱。 尽力让母校黑料上热搜。 开始是找获得了竺可桢奖学金的那24名学生的问题。 你还别说,还真让他们发现了一位疑似,然后就一股脑说她学术不端。 那名本科生有一篇文章她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是她母亲的学生,第三作者就是她母亲。 这件事就是很直白的反击。 你让这24名竺可桢奖学金的学生站在了6万多名浙大学子的头上当分子,那么他们就在你分子身上找污点。 但是现在没有定论说这名同学就真的是学术不端,因为真有可能就是她自己发的文章。 因为她母亲所在的学校是鲁东大学,说句实话,鲁东大学的研究生的科研实力,个人认为是比不上浙江大学的本科学生的。 很有可能是她借用了母亲实验室的资源发的文章,这样带上她母亲实验室的研究生和她母亲,其实按道理来说也没问题。 当然有没有问题还得看最后的结果。
  • 今年放弃考研的可能都跑去考公去了。
    今年考公人数又增加了几十万。 这几年考公人数一直在增加。 很多人也是认清楚了现实。 考上研究生不叫上岸,最后还是要找工作。 考上公了有编制了,那才是真正的上岸了。 然而很多学生不知道的是,这几年很多地方已经降薪好久了,有的甚至不止一轮。 他们现在进去的,如果不是发达地区,钱比以前那得少,而且级别也没有。 钱少事多责任大。 不像前几年进去得早,福利待遇也好,很多人到现在在职位上也有一定的进步。 虽然今年考研的人数下降了。 但是实际上只是陪跑的少了,如果目标院校是那种很知名的学校的话,竞争还是很大的。 往年其实也有这种说法,虽然考研人数多,但是真正的竞争对手始终就是那么些。 很多人都是盲目参与进来的。
  • 25考研人数为388万!直降50万,今年是考生最有希望的一年吗?
    持续上涨的研究生考试人数终于转变成为持续下降了。 而且一年30万,50万的降,我记得前段时间还不承认考研人数降到380万。 还专门来一个辟谣。 没想到确实不是380万,而是388万,388万还没有考虑到最后弃考的那部分人。 实际上这个预测是非常接近实际数字,当初那个预测的人,指不定是有啥内幕消息。 今年考研人数下降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自媒体太发达,外面经济成什么样子瞒不住 像三年读研之后反而进不去曾经本科就能去的单位了,这种言论被广泛的传播,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感同身受。 有的人拿企业招聘本科,研究生的薪资来对比,展示读研的好处。 可是现在的学生聪明,不好忽悠。 你要对比,你也要拿今年毕业的研究生对比同岗位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啊,那才有意义。 这几年外面经济环境其实一般,大家对于读研祛魅,不再一昧考研,而是回归理性。 二、今年硕博点大放水,可见未来会输出更多的研究生。 将来研究生的竞争说不定也会变得很激烈,于是很多人觉得还是先有份工作,或者是先上岸实在。 并且今年硕博点变多,不同层次的学校是不一样的。 985,和中流以上的211考研依旧热门,但事实上这些学校研究生扩招都主要集中在保研上面。 考研的名额并没有多多少。 真正给考研放水的事一些普通双一流,普通一本学校,这些学校的招考人数基本上是增加的。 但是这类学校有一个问题就是,学历的认可度始终是有限的。 前几天教育部说,企业招聘的时候,禁止限定985,211,其实就是为了保护这类学校。 这一类学校扩招,会进一步导致含金量下降,以后这些学校的研究生毕业后,说不定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环境。 这几年可能考研的学生不是很盲目相信研究生学历带来的红利。 如果说能够考研到985,或者说是一线城市的211,还是很建议的。 那代表着平台的提升。 况且就算是升学到985,个别学生还是面临第一学历太低的问题,虽然选择更多了,但是真升上去发现上面的风景,也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美好。 三、客观因素就是25届的大学毕业生其实是比24届少了一百万左右。 这也是造成今年考研人数下降原因之一。 今年的毕业生确实从客观上面比往年少了这么多,这里面要是有二十万人考研,那也差不多是408万人。
  • 浙江大学学子的反击来了。
    之前很多人都不满意学校把绝大部分学当成分母的做法。 没想到这个事热度还没过去。 一些学生就发现获得竺可桢奖学金的这12名本科生里面有一名本科生在论文方面竟然有瑕疵。 他们说,这位同学姓宋,她是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然后第二作者是宋同学的母亲李教授的学生,文章的第三作者就是宋同学的母亲李教授本人。 有一说一,我还是挺佩服这些人的信息检索能力的。 他们竟然知道这位李教授是宋同学的母亲,本来人家姓都不一样,正常情况下一般往亲子之间考虑是同姓前提下,像这种姓都不一样的,还能找出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的还是挺罕见的。 就是不知道这位在鲁东大学工作的李教授所在的单位后面会不会发通知说其实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浙大的宋同学其实不是我们李教授的孩子,只是网友谣传。 我也不清楚会不会发生这种事,要是真发生了,那可就真尴尬了。 有浙江大学的学生认为这种应该是属于学术不端,建议要取消她今年获得的竺可桢奖学金。 并且这是一经发出引起的讨论,基本上都是一边倒的,认为这种是属于学术不端。 并且暗讽宋同学的母亲学术资源匮乏,有的还甚至援引出了一些学术圈常见的做法,就是父母不作为文章的任何作者出现在论文里面,而是请父母的朋友,同样在学术领域工作的其他教授来挂名。 这样基本上风险就真的很小了,一般人还没有通天的本领能查到这些。 不过我个人认为,就算是宋同学自己做的,其实也是有可能的,毕竟这一篇文章也不是什么高精尖领域的,而且人家好歹是浙江大学的学生。 浙大学子在本科阶段能做出这种文章其实是不足为奇的。 而且你在想嘛,浙大那档次可比鲁东大学高多了,我不认为鲁东大学的研究生的科研实力真比浙江大学的本科生强。 你说一个浙江大学的本科生来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的普通研究生的一篇论文,看上去也挺怪的。 当然我认为的不算数,一切还是以调查结果为准。 而且我个人认为这件事可能没有什么后续。因为这篇论文不属于高精尖的,就算不是宋同学自己做的,在被揭露一直到被调查这期间的空档期,足够论文的原作者给宋同学开小灶,给她讲解清楚这篇论文的由来。 又不像有些专业,如果没有实验设备,就很难做出来。或者说如果不是多智近妖,出成果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0。
  • 唐尚珺的大学老师建议他转专业到法学专业。
    原因是认为他学不懂信息工程这个专业的知识,建议他转专业到法学专业去。 这个原因是唐尚珺自己说是他老师说的,不清楚他的老师是否真有人这么说过。 话说一般大一上学期都只有一些专业基础课,基本上不会有跟专业相关的课程。 恐怕就是高数,大物,C语言加一些概论课有点难度。 这老师是怎么判断唐尚珺不适合信息工程这门课的难度? 还是说其实是唐尚珺自己学不懂想换专门,但是又不想承认自己学不懂,假借老师之口来说这事? 而且华南师范大学不像唐尚珺的梦中情校,中科大那样子可以任转专业,需要本学期绩点高于3。 并且还要去参加转专业考试,笔试和面试各占50%,然后按成绩高低排名择优录取。 不过好消息是名额足足有25个,还算是比较多的,不知道唐尚珺能否如愿转到其他专业去。 不过我倒是推荐他转去新闻学或者传播学专业去,这学的内容非常有利于他做自媒体,从今年开始法考就不放水了。 别搞不好唐尚珺跳出了高考的坑,又跳进法考的坑。
  • 唱挖呀挖呀挖的幼儿园老师说自己抑郁,说自己精神压力太大了。
    对此很多人肯定很不理解。 毕竟是一个靠唱儿歌火起来的幼儿园老师。 又不像杨笠这种靠着争议话题吸引相当一部分人关注。 唱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这种童话歌应该没有那么多激烈的批评的语言吧? 不过了解她的经过之后,好像就能理解。 原来最开始模仿唱这首歌,一共火了两位老师,分别是黄老师和桃子小姐。 她们在火之前的身份大概是这样的: 黄老师主职是网红,兼职是外面机构的幼教,并且背靠无忧传媒,这个机构里面有孵化出李子柒这个IP的团队。 而桃子老师是幼儿园全职幼教,在火之前是素人博主。 知名机构旗下网红VS素人幼教。 吃下泼天流量时她们的对比: 两个人都是模仿者,挖呀挖呀挖的原创者都不是她们。 但是她们俩吃到了这个点子大部分流量, 并且 桃子老师的得到的流量要比黄老师高很多! 按当时的数据来看,桃子老师的流量比黄老师更大。 然而结局是: 黄老师因为背靠机构,转化并维持了流量,现在已经晋升为大网红了。 桃子老师在流量过后,各项数据都急速下降,进入了冷静期。 本来一开始桃子老师的流量更大,但是后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流量最终受益者竟然是黄老师。 这里面的落差,也足够折磨人的。 每当想起,那种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等了大半年之后,桃子老师才想着和机构合作。 这个时候挖呀挖呀挖都快成黄老师一个人的标签了。 评论说她一场直播几十w,但是实际上只有一千元。 流量来得也快,去得也快。 而且抖音倾向于博主带货,而不是给视频付费。 带货这种事,光靠一个人实在是太难做了。 当然这种普通人还是理解不了的,黄老师粉丝七百多w,桃子老师虽然差很远,但也有197w多。 她有这账号,以后发点什么也比普通人过得好了。
  • 浙江大学的学生因为被当成了分母而破防。
    也是狠狠的干上了一个热搜。 事情的起因就是浙江大学的发了一篇文章,祝贺获得了竺可桢奖的12名本科生和12名研究生。 用了24/67656,来表示这24名学生排在浙江大学6万多学子的脱颖而出的24位学生。 然后没有获得竺可桢奖的,被当做这6万多分母当中的一些学生破防了。 当然严谨的来说,这只是没有获奖的学生其中的一部分。 不能说所有的浙江大学学子都破防,也有一些人对此表示他们无所谓。 但是肯定有相当一部分浙江大学的学生,对此难以接受,不然的话也不至于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后就被干上了知乎热搜。 并且霸榜第一快大半天。 这是出乎人意料的。 前几天才发生北航女生考试作弊,引出了清华学子拳打北航辅导员。 然后又出现了相当一部分浙大学生被一串数字搞坏了心态。 浙大这事估计很难在舆论场上面引援,毕竟大部分人对于当分母简直无感,并且理解不了这些天之骄子们为啥对当分母意见这么大。 尤其是前段时间教育部还说禁止企业招人的时候限定985,211。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本科毕业的,他们毕业就业的时候,因为第一学历被企业歧视的时候,也没见985,211的学生来声援。 所以遇到这种事,大部分人是真体会不到浙大学子内心所想。 反而可能会引为笑料。 之前给知乎上某些极度看中学历总结了一句话,广为流传,自我之上人人平等,自我之下阶级分明。 跟清北比的时候说,我们不比清北学子差,只是高考失误没考好,不然就去清华北大了。 恐怕是不那么能接受,竟然在浙大这种庙里,竟然还有人站在他们上面。
  • 宜兴这个学校的这个学生据说他考电工证都没有合格。
    这一排名单里面好像就他一个不合格。 说明还是他自己水平有问题,怨不得了别人。 而且说实话,如果电工证都考不下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做这一行,毕竟做电工这一行还是有风险的。 为了他自己好,也为了别人好。 只不过他说他没拿到毕业证,就不清楚是不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了。 因为按道理来说,都读专科了,拿毕业证应该门槛不是特别高。 至于他说的那个实习。 我自己听说过一些比较坑的。 有些职业学校跟一些工厂有合作,这些职业学校大四的学生会被以实习生的名义送进工厂来实习。 实习满一年之后才能拿到毕业证。 一些学校的某些老师会拿这个来吓学生,如果不在这里干满一年就不给毕业证。 这里面坑的地方就是这一年当中这些实习生虽然是被当成全职职工来用的,但是他们享受不到全职职工的福利。 甚至每个月的薪资都只能拿实习生的薪资,刚开始的几个月,可以说业务不熟悉,需要企业培养,拿个实习工资也没什么。 但是到了后面他已经学会了能上手了,那基本上是会被当成全职职工来用的。 但是发的薪资还是按照实习生的标准来发,就比较坑人。 而且有一些工厂,给这些实习生安排的工作就类似于打螺丝之类的。 其实没有多少学习成本。 很快就能上手。 就这样还给他发实习工资,那就有点儿白嫖这些人的劳动力了。 所以一些比较圆滑而且会跟辅导员处关系的学生,他就不去学校安排的那些公司,他有的是自己找的能给盖实习证明的企业。 最后交一份盖了企业章的实习证明给辅导员就行。 他本人,有可能就没有真正的参加过实习,这种是属于家里面条件好或者是有关系的。 就说上面那种工厂白嫖专科大四的学生的劳动力,这种其实你也没有办法。 你说要当成全职职工用,那你就来办一下入职流程呗。 但是这些学生又没有毕业,连毕业证都没有,根本就没办法走全职入职的流程。 所以这完全看那些工厂老板自己的良心了。 好一点了可能工资会发的跟全职没有差距。 但是这种极少极少。 甚至极个别的。 这些实习生有一部分工资是回流到他们学校的。 但是不清楚这名学生到底是什么情况,我只是说了一些我了解到的一些比较不合理的地方。 而且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这么不合理。
  • 湖南的大学有新的规划。
    重点是着重发展理工科,减少对文科,经管等科目的投入。 大概可以分成以下三个点来。 1、调整优化20%左右学科,专业。 2、加强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建设。总之可能是选择一些优势学科来冲击第三轮双一流。 前段时间不是有消息,第三轮双一流有希望纳入更多的学科进去。 估计下面是得到一些消息了。 遴选临床医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园艺学、交通运输工程等7个学科予以优先支持和重点保障。 这估计是第三轮双一流侧重方向,感觉主要是为了电车产业配套的。 3、对英语、法学、汉语言文学等全省布点超过30个的本科专业,医卫类、教育类中的本科专业和艺术类本科专业,限制或减少招生。 这里面有些专业本来都饱和好多年了,学生毕业去处限制非常狭隘,是该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招生了。 4、在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对相对饱和的翻译、公共管理、会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学科暂停新增或限制新增。 之前有些人就说读了硕士出来找工作,还不如三年之前本科的同学工作找的好。 大概说的就是这一类专业的。
  • 除了禁止限定985,211之外,还有一个不接地气的黄牌红牌。
    就是给大学就业率不好看的专业亮黄牌,拿到红牌的专业可能要停止招生。 这个感觉也是说了好多年了,不像是今年才有的。 虽然上面今年又把这件事再拿出来说了一遍。 最搞笑的是,现在是十一月份,秋招黄金期一般认为是金九银十,现在很多时候甚至七八月份就开始有秋招提前批了。 今年的秋招差不多都要进入尾声了,才开始说这些…… 而且除非学校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要停止某些专业的招生之外,你想按照就业率来,简直异想天开。 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例如上海某211大学某专业,辅导员为了把专业就业率做好看。 直接告诉学生,让父母分几次给学生汇款,每一次都备注是培训费用。 最后辅导员给这学生做成是在培训班当老师,成功就业+1…… 现在哪个学校的毕业去向落实不是95%以上,有点名气的基本上是99%左右。 这里面的水分,那就不好多说了。
  • 学不懂c语言的同学也不要焦虑,要知道北航的学生也有学不懂。
    这也是清华拳的当事人之一。 也就是那位就读于北航的女生,她就是因为c语言这门课学不懂,所以寻求作弊。 被她的辅导员揭露之后,才引发了她清华大学的男朋友的怒火。 尤其是建议高三学生也看一看,当有人给你无脑推荐计算机专业的时候,你要想一想这些计算机语言你能不能学得懂? 而且c语言应该是计算机这门专业入门级的课程,如果连c语言程序设计都没有掌握的话,那相当于这个专业你都还没入到门。 而且后面你工作了万一你们公司因为业务需求需要你去学新的语言呢? 你要是学起来特别慢的话,那对工作上会不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呢? 别光看着这个专业对应的那些岗位薪资都比较高,你要看看你能不能拿得到。 至于说计算机这个专业考公的岗位比其他功课专业多,但那也只是相对于其他工科专业来说多。 而且这个专业的人本来都不少,加上这些年基本上是个大学都有这个专业,每年这个专业输出的学生还是相当多的。 就算相比较于其他工科专业,招的人会更多一些,但咱们基数就这么大了,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 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清华大学薛同学这是在拿自己的前途去挥拳啊。 不过目前看下来,好像最多处分应该是只是到记过,到不了开除学籍这么一步。 还是很不明智的,主要是太丢份了。 你女朋友作弊,然后你去打揭露她的辅导员,这放在哪里都是不会得到夸赞的。 而且要是因为这事把自己的前途毁了,万一将来他女朋友把他甩了,不知道这么戏剧性的结尾会有多好玩。 其次这一次我们还可以看看学校是不是会偏袒学生(女性犯错在先引导出一系列事的),尤其是结合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来看,我们可以留意一下,学校是不是也有性别偏爱。 尤其是和清华大学同属C9之一,和北航同属国防七子之一的哈工大,对待学生作弊是直接开除,但是那学生全是男生,看看对比。 我个人觉得清华拳这事酝酿开了,无论是北航还是清华,都有些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思在。 只不过北航和清华这俩学校的名气太大了,外界关注很大,基本上有这种事都会被很多人关注。 看看这周会不会有结果。
  • “大清”第一巴图鲁上线。
    这俩天清华大学薛同学也是快速成名,起因是他在北航读书的女朋友考试作弊被辅导员发现了,然后薛同学回击了他女朋友的辅导员。 这个击就是攻击的击。 这事现在就看清华大学怎么处理,已经北航怎么处理他作弊的女朋友。 之前哈工大有学生考试作弊,直接被退学了。 这下压力给到清华大学和北航了。 本来在抖音清华大学就比不过哈工大,这下看来真的要做实了。 尤其是现在网络很发达,清华大学和北航学生的标签也很吸引人,发生了这种事,关注度会很大。 就是不知道是按规矩处理,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最近有消息说,第三轮双一流评选将会扩容。
    于是第一轮和第二轮双一流都没有选上的学校估计听到这个好消息都非常开心。 学生纷纷在讨论自己的学校稳不稳。 目前可能呼声最高的就是深圳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这些。 这些学校在第二轮的呼声都很高,但是第二轮名单出来后,却给他们泼了一大瓢冷水。 无他,就是这些大学推举出来选双一流的学科都比较热门,能选上的基本上都是成名已久的好学校。 所以后来者想要拿到同样的荣誉,实在是太难了,竞争对手太强,而且他们本身资源也很足,很难争赢。 如果不是扩招,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能选上。 前段时间也有说要大力支持师范类大学建设双一流,所以各地还没有入选双一流的师范大学可以多努努力。
  • 华侨大学教师锐评,河南大学生夜袭开封。
    本来以为聊天信息是别人自己编的,没想到是真的。 华侨大学也承认有教师发表过不当言论。 这位教师认为夜骑开封这种行为是浪费人生。 河南教育资源都已经很匮乏了,他们不珍惜时间,争取在大学里面考过四六级,GRE,雅思,实习,计算机考级。 说他们花着父母的钱放飞自我,没有人生规划。 并且指责说是酒囊饭袋。 看了前面的话,我第一时间真觉得这是有人用软件制作的聊天记录,因为正常人一眼就能够看出,这要是传到网上,绝对是非常负面的。 像他这种还是在自己班群里面发,基本上是会被学校处罚的。 正常人就算不理解这种行为,最多也就口嗨几句,要么网上匿名说几句,敢直接上大号说话,未免也太有持无恐了。 不会是像北极鲶鱼那种觉得自己有关系,谁也奈何不了他吧? 虽然夜袭开封这事看着真挺不智的,因为危险系数还是挺高的,把自己置于这种境明显考虑不够周全,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显然是犯了低级错误。 不过从一个华侨大学的教师口里面,大学生在学校不备考四六级,gre,雅思,计算机等级考试就是在浪费时间,也是挺违和的。 我不信他们班上的学生全部都能做得到。 还有一种说法是感觉他这是在含沙射影。 看似是在说河南学生,实际上是在点他们班里的学生。 看似是在说河南学生没有规划,实际上是在批评他们班的学生不思进取,荒废学业。 然后还给他们班上的学生定了目标,要去考雅思,gre,计算机等级考试,四六级,要去找实习。
  • 河南大学生夜骑开封,大家怎么看?
    反正学生的辅导员估计是一个字:寄! 毕竟夜骑开封,又是晚上,又是骑共享单车 又是大规模的运动,危险指数还是很高的。 很容易在路上出现安全事故。 而一旦有大学生出事了,基本上最后家长都是要来找学校承担责任的。 尤其是如果参加夜骑开封的大学生里面,有自己悄悄跑出来,没有跟辅导员请假的,那基本上最后要是出问题了,辅导员也得跟着一起倒霉。 尤其是闹大了,搞不好工作都要搞没。 所以这波这些大学生的辅导员,可不会像网上那样,鼓励学生们肆意挥洒青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估计在群里加班加点统计谁没在学校吧。
  • 如何看待达摩院在姜这件事的定位
    2024-11-07
    15跟贴
  • 感觉很多人是被初赛那个全球第12名给唬住了。
    这个比赛初赛是开卷且线上的。 说白了,初赛就没被当成一个正规的竞赛来办。 初赛不像复赛那么正规。 因为报名的人太多了,所以为了筛选一下人数。 相当于说,初赛是参加这个比赛的门槛,根本就算不上数。 你只有通过了这个门槛之后,达摩院才认为你有实力真正参加阿里巴巴数学竞赛。 很多人其实对于这些竞赛不怎么了解。 所以刚开始宣传那个初赛全球第12名,一看到全球两个字,就惊讶了。 然后再看到前面有清华北大的学生,后面还有中科院的博士。 一下子就脑补出了一部中专女生逆袭的故事。 就跟前些年他们看到的故事的剧本差不多。 只是这一次,这个故事是编撰的,而不是真实发生的。 很多有实力的人初赛都是自己答一下,凭感觉觉得自己应该能够进复赛之后就提交了。 这个初赛的成绩没意义,考的再高,也只能证明有资格参加复赛。 前些年就出现过,上一届复赛第一名又来参加,结果在新一届的初赛中排名700多位去了,差点进不了复赛。 据说比赛主办方为了让他进复赛,把进复赛的门槛降低了,就是怕他进不了复赛去。 在复赛虽然没有再拿到第一,但是成绩也很可观。 说白了,阿里巴巴这个数学竞赛跟大学很多比赛都差不多。 报名参加是一回事,真正的报名叫初赛,复赛才是真正的比赛。 所以大学里面有很多学生,只是参加了某个比赛的初赛,拿了一个一等奖,在评奖评优甚至是升学找工作的时候,就说自己拿了某某竞赛的一等奖。 一般大学老师还是知道真实情况的,就很容易识破这种把戏。 但是像那些普通一点儿这公司的招聘就很容易被唬住。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