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书与房

i书与房

关注
567粉丝
4关注
6060被推荐
IP属地:河南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14枚勋章

喜欢历史,头发倔强的策划人

  • 张绣夜间查房,曹操惊慌逃走,死了典韦、曹昂,还死了谁?

    23小时前
    图片
  • 今天正式供暖,你家的暖气热了吗?
    一个退休的热力公司伙计,在酒桌上开玩笑的说:“供热,是有套路的。”吊起我们的胃口后,他又不说了,经不起多人轮番敬酒,他开玩笑的告诉我们: 供暖时间从11月中旬开始,锅炉是月初就开始点火实热,不过负荷却是调的很低,估计也就50%左右,因为天气还暖和,再加上刚刚供暖,人们也都习惯了这半热不热的状态,一般没人会投诉什么的。 到了12月份,天气降温比较快,加上实热也结束了,于是就开始逐渐的加大负荷,一般也就是70%左右,还是间隔性的,有人问起来,就解释说是压力的问题,或者忽悠客户进行暖气排气清洗等收费性的检查。 到了1月进入数九寒天,投诉也就多起来了,不过只要是把关键的涉及到领导的小区供的热热的,一般都没事,大不了就是上门测温,还不说一句废话,直接温度仪一测,告诉业主18度左右,这个温度是合格的,你家没事,说完就走。留下业主在寒冷中凌乱。 接下来就看过年的时间了,要是2月份过年,那就会负荷提升到80%,让群众们暖暖火火的把年过好,要不然,这个阶段投诉多了,领导会比较严厉。毕竟,领导也想过好年。 一晃就到了3月份,负荷直接就降到了40%,这个时候,他们一点都不怕投诉,毕竟凑合半个月,就圆满的完成了供暖工作,该休息了。 第二年10月份呢,开始忽悠缴纳暖气费,11月份又开了循环。 你们家的暖气是这样吗?评论区聊聊吧
  • 清朝入关后,强调原来的官员该干啥干啥,不必剃发,谁知,降臣孙之獬跪舔多尔衮,上疏要所有人“剃发易服”,还提出口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孙之獬出生在明朝万历年间,父亲是期望他能正直、聪慧,取名之獬,谁知,他长大后与父亲的期望相差甚远。 年轻时候的孙之獬确实给父亲长脸,31岁考中进士,任职翰林院。不料,两年后父亲病逝,按照定制,要回家守孝3年。 等到孙之獬守孝期满,朝廷已是魏忠贤掌权,没了父亲的约束,一心想往上爬的孙之獬,立刻拜在魏忠贤的门下,整这个,斗那个,也是风光无限。 可惜好景不长,崇祯皇帝上台后,魏忠贤的阉党被收拾清算,魏忠贤死于发配途中。孙之獬毕竟不是阉人,当时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谁知,他却自作孽,有人奏请崇祯烧毁魏忠贤主编的《三朝要典》,孙之獬又想着投机崇祯皇帝,站出来争辩不能烧毁。 可是,他不了解崇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崇祯当时正在对阉党进行清算,直接把他归到了阉党份子,罢免了他的官职。孙之獬只能灰溜溜的回到自己的山东老家。 直到清军入关,孙之獬又找到了翻身的机会,清军到达山东后,他不仅磕头臣服,还散尽做官时得来的银子,组织人员,帮助清军镇压当地的反清势力。 就这样,孙之獬被清朝任命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又当上了清廷官员。 这些事情还不算可耻,毕竟还有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可以来解释。接下来的行为就更加的恬不知耻了。 本来,多尔衮并没有下令必须剃发。孙之獬为了讨新主子欢心,在上朝的时候,不但剃了跟满人一样的发型,还穿上了满人的官服。当他满心欢喜的上朝后,却狼狈不堪,尴尬不已。 原来,朝堂上右边站的是满人官员,左边站的是汉族官员,孙之獬走到满人的队伍中,却被撵了出来,说他是汉族,应该站在左边。当他走到汉族班列时,汉族大臣也不让他入队,说他是满人的打扮。 孙之獬红着脸下朝后,心中愤恨,便给多尔衮上书:“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意思就是,来到你们清朝这里上班,就得穿清朝的工装。不仅如此,他还想了一个口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多尔衮一看,正合我意,于是就下了“剃发令”,要求去10日内剃发完毕,口号定的就是孙之獬提出来的。民众拼命的反抗,发生了著名的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 多尔衮见孙之獬这么好用,便任命他为兵部尚书,派他到江西招降南明将领。可是,南明将领没有一个软骨头。 孙之獬见状,就在江西卖官敛财,被汉族大臣金声桓抓住了把柄。最终,孙之獬再次被罢官,更加灰头土脸的回到山东老家。 没想到,这趟回家之旅成了死亡之路。孙之獬刚回到家中,不甘忍受剃发易服之辱的数千名山东好汉,在抗清英雄谢迁的带领下,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 他们抓了孙之獬,为雪剃发易服之恨,将他头上留存的辫子,一根一根的拔掉,之后用钢针在他头皮上戳满了小孔,再把猪毛塞进小孔中,给他的光头上又植了一头浓密的猪毛。 鲜血顺着猪毛往外流,等血凝固之后,再次哪钢针扎头皮,直到鲜血流完,孙之獬的嘴被缝上,只能像猪一样呻吟求饶。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只能说孙之獬自作自受!
  • 1880年,琉球公使林世功在人来人往的清朝总理衙门前,跪了两天两夜,得知李鸿章放弃了琉球后,泪流满面,踉跄的站起身,拔出佩剑,高高举起大喊:一死犹期存社稷!绝望中自刎殉国。
    何其悲壮,又何其的悲哀,或许这便是林世功对于落后就要挨打亡国的体验。事情还要从日本将侵略的魔爪伸向琉球开始。 1874年,日本迫使大清承认在琉球群岛上的权力,并在签订《中日北京条约》后,开始阻止琉球向清朝纳贡,不再接受清朝廷的册封,只能向日本纳贡称臣。 1876年,被日本囚禁的琉球国王尚泰,在狱中秘密写了一封求救书,以“衣带诏”的形式塞给了姐夫向德宏,让其带领林世功、蔡大鼎,前去大清求援。 一行人乘坐一条小船,躲过了风浪,艰难的抵达了福州,急忙拜会闽浙总督何璟和巡抚丁日昌,向他们求救。 何璟不咸不淡的问道:“自琉球国遇难以来,有几人殉国呀?”林世功等人无言以对,耻辱的低下了头,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丁日昌看过《求救书》义愤填膺,想要出兵相助,却左右为难,因为,两年前清朝廷已经与日本签订条约,要和谈琉球事项。只能上奏朝廷,等候消息。 不料,在林世功等人苦等之际,听到了日本强制“废藩置县”,宣布将琉球国划为冲绳县的消息。根据礼制,琉球官员只能停留福建,无召见不得上京。 林世功等不及了,决定冒死上京,前去请求李鸿章,帮助复国。当他们火急火燎的赶到总理衙门,痛哭流涕的痛斥日本,坚定的说:“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 谁知,连续上疏多达27次,等来的除了清朝廷和李鸿章的安慰之外,并无一丝出兵的消息。 其实,这个时候左宗棠正在抬棺出征。李鸿章的态度却是:新疆又穷又偏,就算丢了都不可惜! 那么,李鸿章对琉球的态度呢?“孤悬海外,地瘠民贫,又不是战略要地!”。而林世功去求李鸿章,结果可想而知。林世功甚至连李鸿章的面都没见到,安慰的话也是通过下人们传递过来。 林世功在人来人往的总理衙门门前跪了两天两夜,他想到国家的灭亡,想到了何璟问琉球有几人殉国的话。 他举剑高喊:“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并留下绝命书“为一死泣请天恩,速赐救亡存国,以全臣节事。”希望以死殉国后,能够得到清朝廷的援助。 可惜,林世功的死并没有换来他之所求,只是慈禧太后听说后,念其忠义,赏了200两抚恤金,葬在了河北通州。 林世功死后1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琉球在李鸿章手中的笔下,正式的属于了日本。 1945年,小日本投降后,罗斯福提出把琉球群岛给中国管辖,按照《波茨坦公告》里规定,琉球的主权重新归还中国,但是,日本却丧心病狂,撤退前杀害了26万多琉球当地居民。 遗憾的是,蒋介石从心底惧怕日本,不敢接受琉球,为了在内战上获得美国支持,不惜提出和美国共管。就这样,美国人又占领了琉球岛。后来,为了制造中日矛盾,美国又把琉球管理权给了日本。 林世功为国尽忠,有对宗主国清朝的失望和期盼,有愧对君主重托、不能拯救民众的愧疚,有求救无门深深的无力感,只能以生命斥责日本的侵略,何其悲壮。 这悲壮对应的,却是遗臭万年李鸿章的悲哀,清朝软弱落后的悲哀。
  • 小人物的命运是怎么一步一步与大人物绑在一起的?
    北宋年间,一个13岁的普通可怜的女子阿娇,剪掉了老光棍的一根手指锒铛入狱,却因为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斗法,抓了放,放了抓,最后竟被枭首示众。 阿娇是登州人,从小父母双亡,像林黛玉一样,寄人篱下的在叔叔家。叔叔家不是贾府,也非常的贫困,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便想着把阿云嫁出去(卖掉),赚点彩礼钱。 1068年,阿娇13岁了,有个老光棍用几担粮食,便让叔叔同意阿云嫁给他。可是,阿娇看着能当自己爹的老光棍,很是不愿意。 虽然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是,阿娇现在连家都没有。她知道不怨恨叔叔,却恨起了老光棍,绞尽脑汁的想到了一个办法。 她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蹑手蹑脚的从厨房拿出一把菜刀,偷偷的溜进了老光棍房内,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对着床上砍了下去,结果只是砍掉了老光棍一个手指,就被他的惨叫声吓得丢下菜刀,一口气跑回家,裹着被子瑟瑟发抖。 对于要人命的媳妇,老光棍也不敢娶,他可怜巴巴的去报了官。阿娇被抓后,已经心如死灰,坦白了全部的经过。 按照当时的律法,阿娇属于谋害亲夫,属于死刑,不过,行刑需要经过大理寺批准。就这样,县衙把案件上报给了知府。 知府许遵是一个大善人,他觉得阿娇罪不至死,于是,在律法上找到一条:服丧期内,缔结的婚姻无效;并且丧期不可婚配,违反者,入狱三年。 这个案情的性质就变了,阿娇属于一般的害人未遂,原告老光棍还要被收监3年。 不过,最终的判决还需要大理寺同意。当案件报到大理寺后,主审的官员认为,虽然不是谋害亲夫,但是,依然是害人未遂,死刑不可免。 当大理寺的意见下发后,知府许遵很是无奈,忽然又想到了最近皇帝颁布的“敕”,阿娇这种情况,有自首情况的,可以免于死刑。许遵兴奋的重新申请。 哪知,大理寺的官员依然维持原判。眼见着阿娇就要被秋后问斩,没想到,许遵被提报到了大理寺,任大理寺卿。 他一直惦记着阿娇的这个案件,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阿娇的案件重新进行判决。本来,对于这个小人物的案件并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当时王安石启动了变法,许遵属于王安石的支持者。 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正在鸡蛋里挑骨头,许遵正好撞在了枪口上。于是,作风问题了,以权谋私,断案不公等,像一个个暗箭,纷纷射向了许遵。 宋神宗就让许遵前来述职,他听完之后,觉得许遵说的很有道理,不过,牵涉到两派的争斗,宋神宗还是很谨慎的叫来了王安石与司马光。 就这样,小人物阿娇跟大人物王安石绑在了一起,也和变法绑在了一起。 两派就因为这个小人物的案子,闹得满城风雨,宋神宗本身是支持变法的,却也不能完全得罪保守派,于是就发布特赦:死罪可免,活罪不赦。阿娇被判了吃37年牢饭。 之后,宋神宗因变法取得成效“大赦天下”,阿娇也因此被放出监狱。 不料,天不遂人愿,河南、河北天降大旱。当地有人画了一幅《千里饿殍图》,上报到了宋神宗案前,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见状,拉拢太后,攻击变法,并说:王安石变法乱天下! 在宋神宗犹豫不决的时候,那位画家却说:“只要废除新法,天不下雨,我愿被斩于午门!”随之,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意请愿。 宋神宗无奈,痛苦的废除了新法。岂料,没出3天,竟然天降大雨,变法这场火,随之,便被这场大雨剿灭,没了一点星星之火。 宰相的位置,也随之换成了司马光,新法的一切被旧法埋葬。而,阿娇,也被司马光下令抓回大牢,被斩首示众。 像是用鲜血向新法耀武扬威。 砸缸的司马光也随之彻底死去,剩下的,就是宰相司马光! 或许,阿娇至死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出狱,为什么又被砍头。小人物的命运飘摇,如同蒲公英一般,看似自由,却身不由己!
  • 特靠普成功当选,可是,有些杞人忧天的国人在网络上分析,特靠普和普京私人关系较好,俄乌战争特靠普调停结束后,美丽国和俄国会进入亲密关系,美国会腾出手来,针对我国。
    而且还分析的头头是道,仿佛我国已经被全世界孤立,进入了危急存亡之秋。其实,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大都逃不开三国演义的开头一句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国家之间,根本就没有两肋插刀的真心朋友,有的只是利益的纠葛,靠别人,靠结盟,终究不如靠自己,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国时,结盟的为谁?自然是吴蜀两国,而最终统一的,恰恰是不结盟,靠自己的曹魏。本来,夷陵之战刘备大败,精锐的部队损失惨重。之后,曹操已死、刘备也在白帝城托孤,鼎力的三人中,只有孙权正值成就一番事业的而立之年。 孙权是有机会改变历史的,只是,他从赤壁之战彻底在东吴站稳之后,便开始刚愎自用,不再能够听进去忠言,而且,雄心壮志也在一次次的联盟中消散。 当他向曹丕称臣,打败刘备之后,准备西进攻打蜀国时,曹丕却派兵三路前来征讨东吴,于是,孙权犹豫了,继续西进的话,有可能遭遇前后夹击。 可是,如果不西进的话,攻打蜀国最好的时机就会失去。孙权怂了,停止西进并开始派人去蜀国与诸葛亮联盟,而曹丕也并非要分个你死我活,象征性的打了几仗,便班师回朝了。 之后孙权更是像一个墙头草一样,不是结盟蜀国,就是称臣魏国,虽然也和曹魏彻底决裂自立为皇帝,只不过,已经再无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孙权从新立的国都武昌,又搬迁回到原都城建业,这也铸就了吴国的灭亡,毕竟灭亡是历史上偏安一隅的国家一贯的命运。 之后,诸葛亮西出祁山,征讨魏国,根本就没有再操心过东吴,虽然有结盟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诸葛亮看透了孙权,就那样了。 不仅如此,还有战国时期,秦国从来不与各国结盟,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笑看各国结盟了,盟破了,靠着几代国君的努力,最后一统的还是秦国。 所以,不要担心谁与谁结盟,因为利益的结盟,最终还会因为利益而分崩离析。美国的衰弱已经可以看到,只不过,大国从衰弱到灭亡,中间的过程是漫长的。 打铁还得自身硬,我们现在硬的很! 所以,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不断的壮大自身,不断地发展,这才是硬道理! 世界的未来在我国,让我们拭目以待!
  • 《金瓶梅》中有一桩狠毒的害人夺财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定要远离一种人,就是被自己惩罚过的下属,不然怎么家破人亡都不知道。
    在扬州城有一个员外名叫苗天秀,不仅有钱,还有学问,是一个儒雅的当地首富。可惜,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苗员外虽然娶了一个妻子,纳了一个小妾,却只生了一个女儿。 妻子暂且不提,苗员外的小妾是个歌姬,名叫刁七儿,名著就是名著,这名字起的就响亮。 刁七儿通过手上口上和身上的功夫,迷的苗员外花费300两巨款为其赎身,娶回家做小。 毕竟苗员外年纪大了,有些事情不能让刁七儿满足。一日,苗员外在后花园就撞见了刁七儿和下人苗青在亭子里亲热,看着绿油油的帽子,气得他把苗青狠狠地打了一顿,还不解气,要把他从家里赶走。 苗青也是个人物,能屈能伸,泪流满面,哐哐磕头祈求苗员外,说自己一定痛改前非,再也不敢了。苗员外毕竟是个儒商,再加上邻居们看着苗青可怜,纷纷求情,就把他留了下来。 事情过去没多久,苗员外的在开封府做通判的表兄邀请他,去京城开封游玩,顺便看下有没有门路买个官当当,毕竟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比较低,苗员外高兴的收拾行囊,前去开封。 当然,银两是少不了的,毕竟到开封还需要拜会打点。出发时,苗员外带了两个随从,一个叫安通,另外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苗青。 苗青见船上只有两个船夫和自己三人,便起了报仇的歪心思,他与船夫合作,刺死苗员外,扔进了冰冷的河水中,随从安童见状,逃跑中被一个船夫打落水中。 三人在清河县靠岸后,平分了赃物,去县城潇洒去了。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谁知,安童被一个渔翁救下。 安童和苗青恰恰相反,他正直有情有义,在清河县衙门状告苗青渔夫三人。主审官中国人基本上都知道,他正是赫赫有名的西门庆。 很快,船夫二人就被捉拿归案。苗青幸运的躲了过去,跑到朋友乐三家中避祸。正巧,乐三家隔壁住着西门庆的小情人,乐三便出主意,找西门庆通融。害人偿命,苗青拿出1000两银子给西门庆。 结果,衙门判了两个船夫死罪,主谋苗青却安然无恙。可怜苗员外,死不瞑目。 其实,苗员外本来可以不死的,只是因为用了被自己惩罚过的身边人。对于惩罚过的人,一定要远离,毕竟,人心隔肚皮,大部分的人都是死于被自己惩罚过的身边人。 小时候看三国,关于丢失荆州后,就觉得不好看了,其实,关羽与张飞都是死于这类人之手。关羽责备南郡太守麋芳和傅士仁粮草运送跟不上,要治罪;平常里还斥责刘封、孟达,结果,战败之后,投降的投降,不救的不救,一代名将命丧小辈之手。 张飞也一样,他经常喝醉了酒,对于手下的人不是打就是骂,就连保护自己安全的卫队也是一样,导致自己还未为二哥雪恨,却被手下人给割了脑袋。 还有宋国大将军华元,就因为因分肉忘了车夫羊斟,结果车夫直接驾车将他拉去敌营,死的实在是太冤枉了。有的时候身边人不仅不能惩治,还不能给冷落了。 不仅古代有,现代也有。 杭州保姆纵火案,保姆偷过主人家的钱后,苦苦哀求,女主人心软把她留下了。结果自己被保姆纵火烧死,还搭上了三个无辜的孩子。 没有金刚手段,莫施菩萨心肠。苗员外但凡心肠硬起来,赶走了苗青,也就远离了灾祸。关羽张飞对部下与同僚好些,也不至于窝囊死去。 切记!对于身边的人,尽量的不处罚,如果处罚,一定要远离!
  • 俞敏洪:你知道能当大官儿的人,能挣大钱的商人,手段有多高明吗?入他们局之人,轻则男人倾家荡产,女人主动献身,重则终身为奴为婢,性命堪忧。
    宋朝时,一个新上任的知县,带领一众官员在街上巡查时,路过一个卖猪肉的铺子,竟被一个屠夫拿着杀猪刀当街拦住,上来就对县令一顿臭骂,引来了大批群众的围观。 县令心里很是不解,自己刚上任,一把火还没烧呢,这人让我这么难堪是要干嘛? 跟随县令来的护卫,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损县令威严,就准备上前给这个屠夫拷上枷锁,关进大牢,让他知道以下犯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可是,县令却摇摇头,对着身边的师爷耳语了几句。师爷离开不久,回来小声对县令回了几句话,县令竟带领众人转身离去。 原来,这个屠夫的姐姐是一个京城大官的宠爱的小妾,因为有这层关系,前两任县令上任前,都会去屠夫那里拜会。新来的县令没有拜会,屠夫便恼羞成怒,决定给他一个下马威。 县令觉得赤裸裸的报复,既得罪上面的人,也会给百姓留下没有胸怀的印象,思索片刻后,派人敲锣打鼓、打着条幅,给屠夫送了100两金子。全城百姓都沸腾了,纷纷议论着县令软弱,金子要是给自己就好了。 谁知,没过3天,有人来报案,说是屠夫家中遭了贼,不仅100两金子被偷走,人还被嘎了。县令问师爷:“贼抓住了吗?” “老爷,贼人已经关进牢房。” “好,金子呢?” “老爷,已经交回到库房。” 贼抓住了,还得了好口碑,通过这件事,县令很快攀附上了屠夫的靠山京城的大官,没多久便高升了。 不仅官员厉害,接下来这个商人更厉害。 清朝时,有个商人在外地买了一座荒山,准备开荒种茶,没想到,招工却犯了难。 原来,当地人好吃懒做,根本没人来。商人眼见着种茶的时间将要过去,无奈把工钱涨了5倍,这才招到了少量工人。 可是,这些工人却都是些老油条,他们觉得山这么大,随便干两下,找个地方歇着,到点领工钱也挺好。 商人眼见着这些人耍滑头,种茶的季节稍纵即逝,急的上火,鼻子上长了很大一个痘。 次日,商人又去督促工人干活的时候,一个工人竟然当着他的面挖出了一锭金子,他快速的藏到怀中,但是还是被商人与旁边的工人们看到了,商人觉得这是自己地里面挖出来的,让他交出金子。 工人死活也不交,正当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随着大家的惊呼,另一个工人也挖到了一锭金子,他快速的揣好金子,丢下锄头,撒腿就往山下跑。 商人气的鼻子上的痘仿佛要爆裂开来,他顾不上追赶,对这还在挖地的工人说:“都不用挖了,今天工资照付,你们都回去吧,明天不用来了!” 谁知,到了晚上,村民们竟然打着火把,扛着锄头,偷偷的挖地。他们好像变了一个人,在火把的微光下,纷纷使劲浑身的力气挖地。 商人知道后,急忙前来阻止,可是,村民们根本不听,还一把把他推倒在地,商人被抬回家后,便一病不起。 村民们得知后,挖地更加的起劲起来。就这样,隔壁村还有隔壁村的隔壁村的村民,纷纷前来挖金子。 一个叫李发财的人运气最好,一人挖出了2块金子,而隔壁老王家,把80多岁的老太爷都叫来,却一块也没挖到,恨不得一拥而上抢夺李发财挖到的金子。 就这样,本来需要几个月工期的荒山,3天就被开荒了好几遍。当人群有高兴,有丧气的纷纷离开后,商人的病竟然离奇的好了,看着荒山露出得意的笑容。 有些聪明的村民,这才明白中计了,金子是商人提前埋好的,做这个局就是让村民免费开荒。李发财想到了这点,不过心情还是很愉悦,毕竟,他挖到了2块金子。 不料,李发财还金子还没有捂热,就被官差押到了衙门。原来,在商人的局中,开荒只是开始。 商人把他们告了,李发财觉得自己咬死不承认,衙门也拿自己没办法,哪知,衙门外没有挖到金子的老王家,大声说亲眼看到他挖了2块。其他没挖到的也纷纷作证。 有了人证,李发财不得不交出辛苦挖来的金子。没想到,商人接过金子后,竟在公堂上要求验真伪。当金子被衙役切开后,里面竟然是铜。 李发财有口难辨,只能说挖出来的就是这样。商人马上反驳:“要是是铜,按你好吃懒做的性格,你会挖3天?” 就这样,李发财因拿不出金子给商人,不得不在公堂上签下了卖身契,成了商人的免费奴隶。之后,随着没挖到金子村民的举报,挖到金子的一个也没跑掉。 商人为了运送茶叶,修路铺桥,方便了村民,村民们纷纷称赞商业为大善人,关于骗他们开荒的事情,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外。 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就算再来一次,屠夫依然会收县令的100两金子,村民们依然会义无反顾的上山挖金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破局,其实就是改变思维方式,跳出去,这一点很重要!
  • 战国时期,魏美人多日被楚怀王宠幸,为了保住宠爱,她听从闺蜜郑袖的建议,拿扇子遮住口鼻,楚怀王觉得有情趣很是喜欢,谁知,郑袖对楚怀王说了7个字,竟让魏美人被割了鼻子。
    魏国国君魏惠王为了和楚国结盟,给楚怀王送去一个绝色美人。果然,魏美人因姿色出众深受楚怀王宠爱,连续多日让魏美人侍寝。 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得知后,大为吃醋,心中更是又惊又恐,毕竟,男人的爱好是不变的,一直喜欢年轻漂亮的美人。自己虽还漂亮,但是却不再年轻。郑袖很是担心楚怀王移情别恋,自己失宠,丢失王后之位。 她满脸杀气的去找魏美人晦气,却在见到魏美人之后,变成亲切的笑脸。因为,魏美人长得确实太漂亮了,就连女人见了,也会产生爱慕之心。郑袖立马明白,动粗会让自己输的一败涂地。 于是,她拉起魏美人的手,亲热的叫着妹妹,不住的夸魏美人皮肤好,长得漂亮。随后便拉起了家常,询问魏美人来楚国吃的合不合口,住的习不习惯,家里还有几口人,想不想家。 一个16岁的女子,哪里见过这种阵势,魏美人马上觉得郑袖比自己的亲姐姐还知心,把家里的情况交代的一清二楚。 郑袖命人重新布置魏美人的寝宫,饰品,床上用品,衣服等,都亲自挑选,并且还让厨师做魏国的美食。不仅如此,还经常的邀请魏美人去自己的寝宫串门,衣服首饰让她随意挑选,只要是有喜欢的,走的时候就让丫鬟给送到魏美人的住处。 表现的比楚怀王对魏美人还要好。郑袖不仅在生活上非常照顾魏美人,还教她如何赏赐笼络下人,怎么做好人情世故,甚至还分享自己是如何更好的讨楚怀王欢心。很快,郑袖就获得了魏美人的绝对信任,两人就成了后宫中最好的闺蜜。 楚怀王看到郑袖如此,非常的高兴,对郑袖的懂事赞赏有加。 可是,信任是一把鱼肠剑,当吃完美味的鱼肉,就漏了出来。 一天,郑袖正和魏美人聊得开心,突然说道:“妹妹,我听说一件事情,不知当讲不当讲。” “姐姐,你我二人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她们嚼舌头说大王不喜欢你的······”说道这里,郑袖故意停住,装作纠结的样子。 “姐姐,你倒是说呀。”魏美人被郑袖的半截话挑起了好奇心,缠磨着要郑袖说完。 郑袖觉得吊足了魏美人的胃口,装作无奈的样子说道:“他们说大王有点不喜欢你的鼻子。” 魏美人听后急的梨花带雨,就是在魏美人急得不行的时候,郑袖安慰道:“妹妹,姐姐倒是有个主意。”说完,在魏美人期盼的目光中,转身拿出一把羽扇,放在魏美人手中,然后让她遮鼻。 之后,又拿出铜镜,魏美人照着镜子一看,这个遮鼻的动作令自己更加的妩媚。她高兴的抱住郑袖在她脸上深深的亲了一口,对郑袖更加的信任了。 从此,魏美人每次见楚怀王,总是拿着羽扇遮住口鼻。谁知,楚怀王觉得这样的朦胧感很有情趣,更加的宠爱魏美人,这令郑袖更加的气愤。 一天,郑袖抓住和楚怀王独处的机会,把话题引到了羽扇遮鼻上,并在楚怀王疑问是,低头吞吞吐吐的说道:“她讨厌大王气味。” 楚怀王勃然大怒。原来,他腋下有狐臭,身为一国之君,生怕别人知道说三道四。自己后宫的一个女子,竟然敢嫌弃自己。立刻下令割掉魏美人的鼻子,打进冷宫。 你永远想象不到,在你背后捅刀子的人,到底是谁。或许,等魏美人想明白了来龙去脉,郑袖的鱼肠剑已经擦干了血迹,又放进了另外的鱼肚子里。 “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防火防盗防闺蜜”,几千来来老祖宗留下的话,是对人性最为客观的评价。 电视节目《圆桌派》里,窦文涛问女嘉宾:“你过得好,在闺蜜面前说,是不是特别小心,她听着,会不会慢慢变得不舒服?”女嘉宾很惊讶,说:“你怎么知道?”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东邪西毒》里有一句台词: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过什么叫做嫉妒。 俗话说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北京一男子,竟然用12套北京的房子,换了一本12页的画册。妻子大骂他败家,哭着要离婚。男子不甘心,带着画册上了电视鉴宝节目,谁知,专家鉴完后,妻子上前抱住他,啵啵亲了两口。
    这名男子姓王,老北京人,因家里拆迁,分到手30多套房子,每天睡到自然醒,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小日子那就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不过,时间长了,王先生开始觉得无聊,想找些事来做打发时间。他见有个邻居老拿着钓竿去钓鱼,便买了一套钓鱼的装备,跟着一起去,很快就找到了钓鱼的乐趣,早出晚归,迷上了钓鱼。 后来,在跟着朋友去了几趟古玩市场,便觉得钓鱼少了点以前痴迷的滋味,很快,移情别恋又迷上了古董收藏。 不过,钓鱼的水再深也深不过古董行业的水。第一次,王先生看准一个古董花瓶,讨价还价后,花了5万块买了下来,欢天喜地的找人去鉴定,您猜怎么着?是个高仿,就值个几十元钱。 一般来说,出师不利并且过程体验感极差,就会放弃。可是,王先生却恰恰相反,他开始学习古董知识,通过朋友介绍去认识行业内专家,并积极的去参加各种收藏交流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王先生觉得自己行了,特别是在字画方面,觉得自己不会看走眼。 这天,王先生再次来到古玩市场淘宝,看到一本画册,古朴中透着典雅,他拿起来看了下,只见画册共12页,每幅画都是山水主题,纸张已经泛黄,显得很有年头。 摊主见他看仔细在看,便告诉他:“这是画家石涛的真迹,明末清初的作品,石涛的话在市场上比较罕见,更何况这是12页的册子,更加的罕见。” 王先生听后,拿着画册爱不释手,颇为心动。经过跟老板讨价还价,他咬咬牙决定用北京12套房子换下这本画册。 王先生兴奋的把画册带回家,给妻子炫耀,不料,妻子得知这破画册是用12套房子换来的,气的大骂道:“你疯了吗?这日子没发过了,离婚!” 王先生还想给妻子说清楚这画册的价值,可是,妻子收拾了几件衣服,气呼呼的往外走,“砰”的一声,把门狠狠地关上,回了娘家。 为了向妻子证明画册的价值,并挽回婚姻,王先生报名参加了一档电视鉴宝节目。轮到自己上场后,王先生心中十分的忐忑,毕竟北京12套房子称得上天价了,如果看走眼,自己真的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几位专家看得非常仔细,时间也非常的长,王先生紧张的不停拿纸擦手心的汗,随着一分一秒的过去,感觉呼吸越来越急促,差点喘不上气来。 专家看完后,互相看了看,对王先生说:“你先扶好桌子,我们要公布结果了。”王先生心中咯噔一声,手不由自主的抓紧了桌子,不让自己瘫软下来。 “这本画册,是石涛的真迹,名为《清江行》,记录的是石涛晚年游览清江时所见所闻,每一页的价值,都能抵北京二环内的1套房子,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我们的报价为1亿元。”现场观众纷纷鼓起掌来。王先生后背都湿透了,听后终于松了一口气。没走眼,家也保住了。 现场就有收藏玩家要加价买这幅画册,,王先生表示这本画册不会出售,将作为王家的传家宝传下去。 不管王先生是赌,还是真的眼光好,我们普通人都不能成为王先生,毕竟,不是谁都有12套房子的本钱。玩收藏心态决定成败,有了贪心,往往容易招祸,不贪不嗔,和你有缘分的物件,终将是你的。 平常心,才会有最大的福气。
  • 公元75年,15岁的帅哥蔡伦义无反顾的净身当了太监,历经万苦,被封龙亭侯,开了太监从政的先河,不料,邓皇后死后,他却服毒自尽,气的汉安帝刘祜大骂:“狗奴才,死的也太舒服了。”
    蔡伦出生在打铁世家,几代人都靠着打铁养家糊口,家里并不是穷的揭不开锅,相反父亲还能送他去私塾读书。 不到10岁的小蔡伦天赋异禀,不仅课内的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对冶炼、铸造,种麻、养蚕也非常的擅长,按照现在的说法,蔡伦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谁知,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许是厌恶男欢女爱之事),蔡伦15岁那年,竟然选择净身当太监。 幸好,汉章帝刘炟是个男女通吃的主,美丽的女子和帅气的童男,他都格外青睐。小帅哥蔡伦得以进入后宫,成了太监。 当时,宫内的太监一般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有上过学。蔡伦在一众太监中间如鹤立鸡群,帅气与才华并存,嘴还甜,特别会哄人。很快,他就征服了窦皇后,成了贴身伺候的太监。 蔡伦不仅养眼,还很会来事。他见窦皇后因怀不上龙种心事重重。而身份低微的宋贵人却第一个生下了龙子,被汉章帝赐名刘庆,册立他为太子。不久,梁贵人也生下了皇子刘肇。 想到私塾老师讲的汉武帝皇后卫夫子的故事,一场蹊跷的“巫蛊之术”事件,导致卫夫子与太子身死,计上心头。 他先买通了宋贵人的贴身宫女,将一些巫蛊之物藏进宋贵人寝宫,然后开始散布宋贵人行“巫蛊之术”,谋害皇上与皇后。汉章帝得知后,并未当回事,只是命人搜查。可是,当看到搜出来的小人和小人背后写的诅咒自己的字之后,他勃然大怒,不仅将太子贬为清河王,还把宋贵人打进了冷宫。 蔡伦斩草除根,对宋贵人严刑拷打,并拿他儿子威胁他,受不了折磨的宋贵人,服毒结束了生命。 窦皇后眉头舒展了几天,又开始忧虑,毕竟自己的肚子还是一马平川。蔡伦见状,向窦皇后提议,将梁贵人的皇子刘肇过继过来,毕竟皇子还小,谁养他跟谁亲,并让皇帝立刘肇为太子。 窦皇后这才眉开眼笑,而梁贵人在儿子过继后没多久,就不明不白的死在自己的寝宫。 一切如蔡伦与窦皇后的心愿,汉章帝去世,刘肇即位,因年龄小,窦皇后成了窦太后,把持了朝政。蔡伦作为窦太后最信任的心腹,也随之步入了大汉的权力中心,被提拔为中常侍。 中常侍需要经常陪伴年幼的汉和帝刘肇,蔡伦为了使自己的权势能够延续,除了站队窦太后外,还费劲心思的去获得汉和帝的信任。 有一次,汉和帝在玩剑的时候,不慎将剑弄断,蔡伦从小对于锻造耳濡目染,并且自己天分也非常的高,看了看断剑后,他向汉和帝保证,一定献上更好的宝剑。 于是,蔡伦亲自到工坊进行研究,很快便提升了技艺,锻造出了更加坚固的宝剑,这让蔡伦深得圣心。有了窦太后与汉和帝的支持,蔡伦联合另外一个大宦官郑众,开始拉帮结伙,培养自己的势力。 由于窦太后大力扶持窦氏外戚势力,引起了朝中诸多不满。众大臣联合起来,在汉和帝的授意下,以“还政皇帝”为由,发起了反击。 蔡伦见风使舵,暗中支持汉和帝。公元92年,汉和帝成功的击败了窦氏外戚势力,开始亲征。蔡伦因为脚踏两只船,及时的投靠了皇帝,不仅没有收到牵连,还深受汉和帝的信任。 这次,蔡伦不在仅仅是内官,他被汉和帝任命为尚书令,位列九卿,为皇帝管理政务,开创了宦官从政的先河。这时,蔡伦又发现了一个人,皇后邓绥,他继续采用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中的策略,开始为邓绥排忧解难。 邓皇后喜欢写字画画,可是,当时用来书写的绢帛少且贵,不合邓皇后的心意。蔡伦看准了机会,把心思放在了纸张的改进上。他历经3年,利用树皮、破布、麻头、渔网等原料进行试验,终于制造出了轻薄柔韧、质地优良且成本低廉的新纸张。 新纸张面世后就得到了邓皇后的嘉奖,她奏请汉和帝封蔡伦为“龙亭侯”。汉和帝还下令在全国推广使用新纸张。蔡伦名声大振,不仅被封侯,还在民间拥有了极高的声望。新纸张被人们称为“蔡侯纸”。 正当蔡伦处在人生顶峰的时候,却突然出了变故。 公元106年,年仅27岁的汉和帝英年早逝,邓太后主持朝政,可是汉和帝随有两个皇子,却都夭折,不得已,只能找到与汉和帝亲缘关系最近的清河王的儿子刘祜即位。 清河王是刘庆,正是当年被窦太后废黜的太子,蔡伦还逼死了刘庆的母亲宋贵人。新皇帝的祖母死在自己手上,蔡伦顿时觉得凶多吉少,十分恐惧。 好在邓太后亲政,继续的信任他,蔡伦这才慢慢的放下心来。 不料,公元121年,邓太后去世,蔡伦这才开始恐慌起来,想到宋贵人受的折磨,他趴在邓太后的灵位前痛哭流涕,哆哆嗦嗦的掏出毒药,不甘心的放进了嘴里,自尽身亡。 出来混 迟早要还的,蔡伦从杀人者,变成了被杀者,故事令人唏嘘,幸好,历史知道,权利之下,命如草芥,历史更多的是记住了蔡伦的成就,发明造纸术,为人类文明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需要记住,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仅仅需要知道,他还是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 奇了怪了,明朝历史上,竟然还记载了锦衣卫偷牛,丢官丧命的故事

    2024-09-24
    图片
  • 1832年,50岁的道光帝高兴的走在金水河桥上,谁知,看到一头小狮子抱着腹部皱眉龇牙咧嘴的石雕,却停下脚步,摸着小狮子泪流满面,随后,下令用红布盖住小狮子,挥泪离去,再也没有到过此处。
    道光皇帝26岁时,一天,喝醉了酒,没把持住,把一个宫女推倒在床上,临幸了。 没想到,宫女的肚子很是争气,竟然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道光帝的长子,取名叫奕纬,可是,因为母亲是个宫女,地位卑微,还是酒后无感情发生的事情,道光帝一点也不喜欢他。 不过,道光的皇阿玛嘉庆帝却非常的高兴,这是他的第一个孙子。只是,高兴归高兴,却也没有给奕纬带来半点温暖。 随后,道光帝的妃子又生下了两个儿子,他把父爱都给了这两个孩子。可怜的奕纬备受冷落,虽是皇子,却无人管无人问,成了一个游手好闲调皮捣蛋的野孩子。 不料,道光帝49岁时,喜欢的2个皇子先后病逝,除了奕纬,竟无皇位继承人。道光只能把心思放在奕纬身上,可是,奕纬被冷落了23年,突然间被重视,受宠若惊之余,却吃不了学习的苦。 道光帝很是着急,毕竟培养一国之君是需要时间的。他不仅为奕纬请老师,还亲自教授奕纬治国之道。 可是,奕纬有两副面孔,道光帝在时,装做非常的刻苦。老师上课的时候,却是调皮捣蛋,因奕纬不是小孩,老师也不敢拿着教鞭打他的手心,只能不断地提醒:“太子,不学习,将来怎么能当好皇上呢。” 不料,奕纬听多了,生气的斥责:“聒噪,我当上皇帝,第一个就杀了你!”老师吓坏了,急忙找到道光帝辞任。 道光帝得知原委,恨铁不成钢,狠狠地臭骂奕纬。谁知,奕纬梗着脖子气愤的大声说:“从小就没人管我,母妃也是凄凄惨惨,要不是你其他儿子都死光了,会想起我吗?在你的眼里,都是大清的江山,何曾有过我?” 道光帝万万没想到,儿子奕纬竟然敢顶撞自己,恼羞成怒,上前狠狠地踹了奕纬几脚。哪料,奕纬抱着腹部皱眉龇牙咧嘴,打了几个滚,竟然晕了过去。 道光帝慌忙召来御医,对奕纬进行治疗。不料,几日后,奕纬竟一命呜呼。道光帝不相信是自己踢死了儿子,下令严查,这才发现另有隐情。 原来,奕纬竟染上了吸大烟的恶习,大烟已经透支了他的身体,而道光帝的一脚竟然正好踢到了奕纬的裆部。 年过半百的道光皇帝,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一个一个离自己而去,不知道会是什么心情,他赐奕纬谥号“隐志”,估计也代表了当时又爱又恨的心情。 幸好,第二年道光帝的妃子慈禧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当他高兴的走在金水河的桥上,看到一头小狮子抱着腹部皱眉龇牙咧嘴的石雕,突然间想起了奕纬在自己脚下痛苦的摸样,停下脚步,摸着小狮子泪流满面。 随后,道光帝下令用红布盖住小狮子,挥泪离去,再也没有到过此处。 皇帝也是人,或许对于父子的感情,跟大部分普通人一样。
  • 谁说负心多是读书人?救命之恩不仅女子可以身相许,书生也能!

    2024-08-14
    图片
  • 唐朝时,男子带着小姨子上山采药,谁知,天突降大雨,好在找到一个山洞避雨。正当两人点火烤干衣服,准备在干草上休息时,突然洞口处传来怪叫,吓了两人一跳,到洞口查看,却空无一人。
    男子叫王明,世代以挖药为生,王明从小跟随父亲进山挖药。哪知,父亲为采一株名贵的药材,山石坠落,跌下了悬崖。 王明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到娶妻年龄,母亲为他定下一门婚事,是隔壁村的村花春娘。春娘不仅长得漂亮,人也非常的勤快。王明去采药,春娘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有时候也跟着王明一起去采药,家里生活过得非常的幸福。 这天,王明出门采药,春娘非常想和他一起去,奈何被查出身怀有孕,王母让她在家安胎,说什么也不让去。春娘的妹妹知道后,便自告奋勇的跟着一起去。 妹妹叫秋娘,比春娘小4岁。只因春娘嫁给王明没多久,父母双双得病去世,留下秋娘一人无依无靠,春娘便跟王明与王母商量,把秋娘接到了自己家中。 秋娘很是懂事,来到王家后,抢着干活,王母心疼她,把她当女儿看待。这次采药,见姐姐不能一起去,便提出跟王明一起,有个照应。 王明也把秋娘当成亲妹妹看待,在采药的过程中,不仅教她辨认草药,还给她详细的讲解药性。秋娘不仅学的认真,还很快就掌握了采药的诀窍,他们的背篓很快就装满了药材。 正当他们准备下山回家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一声震雷,乌云翻滚,黑压压的一片,遮云蔽日。王明说:“天要下雨,咱们得赶快回家!” 可是,他们没跑出去多远,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冷冷的冰雨浇透了全身,身强体壮的王明也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再看秋娘,已经被冻得牙齿发颤。王明拿起秋娘的背篓,说跑起来就会暖和点。 可是,没跑多远,王明听不到身后的脚步声,回过头来,发现秋娘摔倒在地上。他急忙赶过去,发现秋娘滑倒崴了脚,他顾不得男女有别,把背篓放在身前,背起秋娘往山下赶。 天黑路滑,这样走的速度太慢了,一个不注意,王明也摔了一跤,正巧,在这个地方有个山洞,王明把秋娘背进去,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掏出火折子,打了好几次,才把火点着,只见洞内有一些树枝与干草,王明推测这个山洞可能是猎人的落脚之地,他把树枝点着,招呼秋娘靠近火堆烤火。然后用树枝搭起一个架子,把自己的外衣脱了,挂到上面,一方面可以烤干,另一方面也遮挡住一个区域,让秋娘把衣服脱下来烤干。 否则,湿衣服贴着身子,人会发热生病。 温度慢慢的升起来,秋娘有些犯困,便躺在干草上准备眯一会。谁知,山洞口突然一声怪叫,吓了两人一跳,王明让秋娘不要动,自己拿起采药的榔头,走向洞口,洞口除了哗哗的大雨,什么也没有。 王明见状,就会到洞内,找了些干草垫在身下,休息一会儿。雨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才停住。王明与秋娘穿上烤干的衣服,背上药材匆匆赶回家中。 谁知,村里的人们看到他们,表情却非常的奇怪,搞得两人莫名其妙。他们刚进家门,就听到春娘在哭泣,询问之后,才得知。 原来,在山洞外发出怪叫的是村里的李四,他昨晚回到村里后,在村子里到处说看见王明和小姨子秋娘,在山洞中赤条条的抱在一起。村里人本来就对桃色新闻感兴趣,很快就传遍的村子。 春娘虽然不信,可是心中也非常的伤心。等到王明和秋娘跟她解释后,春娘心中的芥蒂才完全消除。 不过,虽然自家人都是清白的,村里人却宁愿相信这桃色事件,秋娘的出嫁成了问题,最后,在王母与春娘的撮合下,王明又娶了秋娘,一家人平淡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传播自己相信的,而是否对别人有伤害,却是不管不问。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春秋时期,范蠡的二儿子杀了人,被关进死囚大牢。范蠡让长子带着1000两黄金去找庄生救人,并再三叮嘱:“把钱送到就回来,不要多嘴!”谁知,长子却自作主张,害了二弟。
    范蠡是河南南阳人,辅佐越王勾践成功复国,成就霸业,却在最为辉煌的时候急流勇退,辞官游览天下,后定居陶丘,号陶朱公,经商成为巨富,被后人称为“商圣”、“文财神”。 可是,就这样一个聪明透顶的人物,却在救二儿子的事情上,犯了一个大错,不知道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还是对儿子厚此薄彼,故意造成的悲剧。 范蠡与妻子育有3个儿子,长子年少时,家境清苦,虽在经商方面是范蠡的得力助手,但童年的经历让他对钱财看得比较重。 二儿子出生时,正赶上生意扩张,总会有些纷争,他从小就调皮,爱打架,凶名在外,但凡生意上有纠纷,都是二儿子出马搞定。 三儿子生长在蜜窝中,家庭富足且有两个哥哥照顾,因此,重义不重利,有两大爱好,花钱和交朋友。 一次,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卷入了一场纷争,一怒之下,当街把人给捅死了,被抓进了死囚大牢。 范蠡正在想办法,妻子哭着跑进来让他救救儿子,范蠡正在心烦意乱,随口斥责道:“自古以来,杀人者偿命!慈母多败儿!”妻子听后哭的更伤心了:“怎么说那也是你的亲儿子呀,你怎么能狠心见死不救。” 范蠡轻轻的拍了拍妻子,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想了半天,有了一个办法。听说楚国有千金之子不死于闹市的说法,我准备让老三带上1000两黄金,前去找朋友庄生求救,希望能够救出老二吧。” 庄生是楚国的宰相,楚王很是信任他,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次日,范蠡写了一封信,将1000两黄金装车,准备让三儿子去楚国救他二哥。不料,长子得知后,气呼呼的跑来质问范蠡:“父亲,我是长子,人命关天的大事,为什么不让我去。” 范蠡凑近长子,语重心长的说:“若你去,带回的肯定是老二的尸首,只有你小弟去,老二才能活着回来。为父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是,大儿子听后,恼羞成怒:“有1000两黄金,还有书信,我怎么就不能救回二弟。父亲,您不让我去,我哪还有脸活着,只能吊死在家中。”说完,就要去找绳子。 范蠡无奈,只好答应长子,临行前,再三的嘱咐:“把钱送到就回来,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要问。记住没?”长子回答:“父亲,放心吧,我一定把二弟完好的带回来。” 长子顺利的到达楚国,找到庄生,按照父亲的嘱咐,给了书信与黄金。庄生看完信后,说道:“贤侄,你放心回去吧,你弟弟被释放,也不要打听原因。” 不料,长子从庄生家中出来,再回头望,觉得庄生家中贫寒,心中泛起了嘀咕。他没有回家,而是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还拿着自己带来的金银珠宝,送给楚国其他的达官贵人,请他们为弟弟多说好话。 没想到,第二日长子就得到其他达官贵人传递出来的消息,说楚王要大赦天下。长子一听,非常的高兴,觉得父亲过于谨慎了。他想到庄生什么也没干,就白白得到自家1000两黄金,很是心疼。 前思后想后,又找到庄生,庄生吃惊的问道:“你怎么还在这里?”长子也有些不自在,但还是说道:“听闻楚王要大赦天下,侄儿特前来向您辞行,顺便带走那1000金。” 庄生明白了长子的意思,说道:“金子原封未动,你拿回去吧。”长子听后,毫不客气的拉上金子回到客栈,满心欢喜的等着弟弟出狱。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庄生廉洁正直,深的楚王信任,他接到信后便进宫见楚王,告知星象异常,劝楚王修德免于祸患。楚王听后,才决定大赦天下。 本来,庄生和想范蠡关系莫逆,收下黄金只是想让他放心,想等着范蠡的儿子出狱后,让他把这1000金带回家去,谁知,却发生了长子前来讨要金子的事情,让庄生感觉受到了侮辱。 等到长子离开,他再次进宫对楚王说:“大王,城中传言说您收了陶朱公的金子才决定大赦天下,其实就是借机放了他儿子。” 楚王听后大怒,下令斩立决,之后再大赦天下。 长子傻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大赦天下,唯独把弟弟给斩了。等他拉着金子与二弟的尸首,失魂落魄的回到家中,却见家中已经布置好了灵堂,父亲苦笑着说:“其实,你没有按时回来,我就知道你没听我的,老二必死无疑!” “因为你小时候苦,所以不像你三弟,大手大脚,节俭是好的,可是,有些钱必须要花,就是因为这样,我才让你三弟去楚国的,你却寻死觅活的要去,无奈只能答应你,本来以为,你会听我的,还是失算了。” 其实,小编觉得,范蠡非常了解每个儿子,却依然让大儿子去楚国,是因为他对大儿子偏心,甚至用二儿子的命去赌,去买教训,让大儿子成长。 有舍才能得,不仅仅说的是大儿子舍不得1000金,其实,也说明了范蠡心中的舍与得!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我帮你顶罪,你睡我老婆?”一刚出狱男子拿着砍柴刀疯狂的砍死人后,去了警局自首。面对民警的问询,男子长长叹了一口气道:“我杀了两家人,还有一个孕妇!”
    这个男子名叫郑鲁,是江苏连云港人。他从小学习成绩不好,上了初中后,更是和社会上的小混混称兄道弟,被小混混蹿道着辍学混社会。 郑鲁的父母痛心疾首,为了让儿子走正道,就断了他的生活费。不料,这并没有约束好郑鲁,反而,让他在邪路上越走越远。 混社会吃吃喝喝是常事,郑鲁没有钱,慢慢的走上了偷窃这条路。可是,随着他欲望的增长,偷窃得到的钱就越来越显得入不敷出。 郑鲁就开始留意怎么才能来钱快。偶然间,他在酒桌上听到火车上盗窃来钱快还多,就开始频繁的在车站与火车上出没。 不过,随着火车上对盗窃的严打,风险变大,且越来越难得手。正当他苦恼不已的时候,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人。 这个人就是王久清,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小偷。两人不经意间认识,在郑鲁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的时候,王久清拿出一篇新闻报道,郑鲁一看,便被吸引了。 原来,这是一篇关于古墓的报道,郑鲁虽然不爱学习,可是,对历史特别的感兴趣。他看完报道与王久清对视了一眼,两人会心的一笑,都明白了各自的意思“合作盗墓,发大财!” 郑鲁虽然成绩不行,可是,在歪门邪道上却有着异于常人的聪明劲和天赋。他和王久清很快就挖出了埋在地下的宝藏,并在黑市场打响了名声。 不过,他们在作案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次,两人在盗取到宝物,兴高采烈的准备从墓中出去的时候,古墓突然坍塌,两人慌不择路的向古墓外逃命。等到王久清逃出古墓,大口喘气平稳了心神之后,却发现郑鲁不见了,他大声的呼喊,却没人应答。 见状,王久清心一横,又从盗洞中进入了古墓,在废墟中找到了被石头砸晕的郑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古墓完全倒塌前,将他背出了古墓,这才得以生还。 郑鲁感激王久清的救命之恩,生死之交总能让感情升华,这次事后,两人成了真正的铁哥们。郑鲁经常邀请还是单身的王久清去家中喝酒,两家人也逐渐的熟悉了起来。 2009年,两人手头有点紧,便开始了新的合作,踩点、准备工具,不料,等趁着夜色到达古墓,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被警方包围。 原来,警方早就注意到他们两人,这次提前进行了埋伏。郑鲁为了报答王久清上次的救命之恩,他让王久清分头逃跑,自己则故意制造声响,吸引警方的注意,牺牲自己,掩护王久清逃跑。 郑鲁在警方的审讯中,很快就交代了所有的事情,不过,却是一口咬定都是自己一人所为。被判了一年的监禁。 这次,成了王久清感谢郑鲁。郑鲁在王久清来探望自己的时候,把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妻子,托付给王久清来照顾。王久清承诺一定照顾好。 谁知,随着王久清频繁的出入郑鲁家,竟然和郑鲁的妻子产生了感情。开始的时候,王久清出于对郑鲁的兄弟情,还能克制。随着随着一天天的交往,郑鲁的妻子也对王久清产生了依赖。 原来,郑鲁和妻子之间的感情本来就不牢固,还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在经过半年的交往后,两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突破了男女之间的禁忌。两人住进王久清家中,公开的过起了小日子。 期间,虽然郑鲁的父母劝说儿媳,可是,爱情已经冲昏了她的头脑,义无反顾的投入了王久清的怀抱。老两口只能暗自垂泪。 王久清的父母对他们毫无名分的在一起也颇有争议,可是,拗不过。 一年刑满释放,郑鲁心想王久清和妻子肯定会在监狱门外等着自己,给自己接风洗尘。那料,出去之后,却发现空无一人。 郑鲁略有失望,不过,回复了自由还是令他心情大好,他心想估计是王久清记错了出狱的日期,便前往王久清家,准备给他一个惊喜。 到达后,郑鲁很是惊讶,他发现妻子也在王久清家中,便询问原因,在询问中起了怀疑。不过,既然没有证据,郑鲁决定先回家再做打算,谁知,当他去拉妻子的手回家的时候,妻子却躲开了他的手,并且说娘家有事要回去,让他自己先回家。 郑鲁更加的怀疑,他留了个心眼,假装回家,又转了回来,当他发现妻子不仅没有回娘家,还和王久清拥抱在了一起之后,兄弟的背叛、妻子的背叛,让他怒火中烧,找到一把砍柴刀,疯狂的砍死了王久清,不仅如此,又砍死了王久清亲戚一家人。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最伤人心的莫过于最亲近之人的背叛,郑鲁心灰意冷的去自首求死。 参考资料:江苏新闻网《男人出狱后连杀“兄弟”一家7口人》
  • 公元118年,霍去病陪同汉武帝去甘泉宫打猎,却趁汉武帝休息,去猎场寻到关内侯李敢,射杀了佩服且并肩作战过的战友李敢,谁知,汉武帝得知后,竟对外说:“打猎时,李敢被鹿撞死。”
    李广跟随卫青在攻打匈奴的战争中,因迷路没能准时的到达约定地点,为了自证清白自尽身亡。同在战场李广的儿子李敢跟随霍去病,夺了匈奴左贤王鼓旗,立下了大功,被封为关内侯,圆了父亲封侯的梦想。 可是,当他听到父亲自尽身亡,伤心欲绝,在有心人的挑拨下,他认为是卫青逼迫父亲自尽,头脑一热,拿刀去找卫青复仇,幸好只是刺伤了卫青的左臂。 卫青对于李广之死非常同情,并没有和李敢计较,包扎后还严令亲卫保密,并郑重的交代,尤其不能让霍去病知道。而李敢见卫青受伤,也冷静了下来,但是心中还是有气,就转头离开了。 不料,平阳公主得知了此事,询问卫青原由,卫青为保李家,不可能透露半分,并拉着平阳的手安慰道:“我没事,就是擦破点皮!” 平阳公主对卫青爱意深重,怎能善罢甘休,她偷偷的召来门客,要找李敢的麻烦。只是,李敢品性好,门客寻找不到李敢的弱点。平阳公主思索片刻后,想到了借刀杀人之计,让门客附耳过来,小声的说了一句话,门客笑嘻嘻的离开。 几日后,霍去病听到有家奴窃窃私语说:“听说关内侯李敢,怨恨大将军,打上大将军门上,刺伤了大将军。” 霍去病一听大怒骂道:“李敢这厮竟敢以下犯上,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不过,霍去病虽然勇猛,但不是莽夫,他开始寻找合适的时机。平阳公主的阳谋开始发挥作用。 公元118年,到了一年一度的甘泉宫打猎,霍去病陪同汉武帝打猎,等到汉武帝休息之际,他率领部下离开了汉武帝的行宫,命部下寻到李敢的位置,快马加鞭直奔李敢。 李敢正在跟几个将领一起在树林中逐鹿,忽然发现一群人迎面飞奔过来,抬眼一看,走在最前面的一骑正是霍去病,只见霍去病一脸严肃,杀气腾腾,李敢心怯,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迎上去见礼。 一见面,霍去病就怒斥道:“李敢,你可知罪?”李敢明白霍去病知道了自己打伤卫青的事情,可是,他觉得是为了父亲打抱不平,心中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便挺直胸膛回复:“骠骑将军所问何罪?敢愚钝不知。” “你刺伤大将军,以下犯上,大将军可以原谅你,但是,你不能不识抬举,我一直等你前去负荆请罪,谁知你却像没事人一样。”霍去病说完,抽出箭来,冷冷的盯着李敢。 李敢见霍去病咄咄逼人,愤愤的说道:“我父李广被卫青害的自尽,难道你还要射死我吗?况且敢跟随你在漠北攻打匈奴,如今你位高权重,想杀就杀!敢眨下眼睛就不是好汉!” “好,我也不以职位欺负你,你随父亲李广学箭,称得上是神箭手,今日咱们就来一个君子之战,你我对射,一箭定生死!” “将军,不可呀!”众人急忙下马拜倒劝阻,两人都是神箭手,万一双双殒命,这可是大汉王朝的损失。 可是,随着霍去病一声令下,众人知道,已经无劝说的可能。 “李敢,举起你的弓箭来,莫说我仗势欺人,咱们就在众人的见证下,以命赌命!” 李敢在众目睽睽之中,只能硬着头皮举起弓箭,霍去病向后退了10步,并对传令兵说:“你来数数,大点声音,3个数后各自放箭,生死有命!李敢,你可听清楚了?” 李敢回复后,只听传令兵开始数数,刚数完,就听嗖嗖两声,霍去病与李敢同时松开了弓弦,两只箭向着对方射了过来。 众人吓得闭上了眼睛,等睁开眼睛,只见李敢掉在马下,一直箭正刺在他的心口之上。再看霍去病,只是肩膀上被擦伤。毕竟是生死对射,李敢虽然是神射,但是面对霍去病却心怯臂抖,没能射中。 霍去病对身上的小伤毫不在意,命人抬着李敢,前去汉武帝行宫请罪。汉武帝以为霍去病猎到了猛兽,谁知,霍去病到他面前,直挺挺的跪下:“臣射杀了李敢,请陛下治罪。” 汉武帝不敢相信,再次问了下,期门郎将一支带血的羽箭呈到汉武帝面前:“这是骠骑将军射杀关内侯李敢的箭矢。”刘彻拿过箭,气的指着霍去病,怒喝一声:“混账!”将箭折成两段,狠狠地摔在霍去病身上。 接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李敢何在,抬到朕的面前。”等到李敢的尸体放好,汉武帝在李敢前面来回踱步,等停住脚步,狠狠地一脚把霍去病踹翻在地,才缓缓的说:“关内侯在秋猎中不幸被鹿角触亡,厚葬!” 这个理由当然很滑稽,可是,霍去病深受汉武帝喜爱,虽然为泄私愤杀了大将,还是给他圆了过去。 只不过,没过多久,霍去病却也英年早逝。 其实英年早逝的不仅仅是霍去病,三国中,周瑜打完赤壁不久英年早逝,吕蒙干掉关羽英年早逝,陆逊打败刘备英年早逝。 有的时候,不仅仅是天妒英才,也有人祸!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清朝时期,一个已经娶妻的书生和一个小寡妇好上了,被女方家族中人捉奸在床,依据律法,证据确凿可以直接判刑了。谁知,书生妻子找到状师,竟让案件发生了翻转。书生被无罪释放。
    有个书生,没能中举,不过,也是村子中少有的能识文断字的人。同村中有个富人,跟书生是拐着弯的亲戚,聘请书生来当了个账房会计。 谁知,富人娶得小翠后没过两年,孩子还没有,就突然间得了什么急病,竟一病呜呼,只留下年轻的媳妇小翠和一份大的家产。 族中的长辈都看中了小翠的家产,都想把儿子过继给她。可是,小翠非常精明,她以自己才十几岁,给一个幼儿吧,怕照顾不好,另外过继一个年龄大的吧,孤男寡女怕被人传闲话。 不过,她也不敢把族内长辈都得罪了,还是留下了活口,就是等再过20多年,年龄大了,就听大家的话,选一个合适的男孩,过继过来当儿子。 众人见状,也不好反驳,只能悻悻的离开。可是,他们并不甘心,因为小翠毕竟年轻,恐怕耐不住寂寞,不能守身如玉,只要抓住她的把柄,就能要挟她,让她不得不同意。 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可惜,那个时候没有监控设备,最后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买通小翠的贴身婢仆,采用无间道的方式,及时传递信息。 因为年轻,并且经历“人事”不久,很快小翠心中就有了一团火,不停的往两腿之间移动,而她能够接触到的人,也只有管理账务的书生。 当书生给小翠单独汇报过几次账目之后,两人便好上了。不过,书生毕竟是有妻子的,而且饱读圣贤书,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羞耻感,私会的话也只敢在白天,并且是偷偷摸摸的,过夜是万万不敢的。 可是,日久生情,顾虑越来越少,胆子也越来越大。家族的人们也就收到了小翠的贴身婢仆释放出来的信息。一个夜晚,他们里应外合,光着身子拥抱在一起睡觉的小翠与书生,就这样被捉拿在床,第一时间送进了官府。 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小翠和书生被捉在床上,事实确凿,根本就不用审判,就可定罪。按照当时的律例,若是已婚男女两情相悦私通,被称为“和奸罪”,男女同罪,各打80大板。 碗口粗的棍子狠狠地打下去,十几下人就没命了,别说80下了。书生的妻子虽然对丈夫的不忠难过,可是,更加担心的丈夫的安危。她找到状师,苦苦哀求,请求帮助。 状师分析了案情后,两手一摊说这被捉在床,实在是没有空间发挥。停顿了一会儿,又说:“还有一个办法,不过,我说什么你就得做什么。” 于是,状师趁着是在夜里,县令大人还未升堂审理,带着一个丫鬟和一个披头散发,哭哭啼啼的女子来到县衙大牢。 状师跟值班的衙役认识,偷偷的拉着他的手说:“这个是我我表妹,被关进大牢的书生是她丈夫,她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丈夫在床上时就被打死了,我说书生还活着,她不相信,哭哭啼啼的非得让我帮忙看下丈夫,这才放心!要不然,就准备上吊和丈夫阴间相聚。救人一名胜造七级浮屠,大哥,您可得帮帮忙呀!” 衙役听后,觉得又不是什么大案子,便缩回手。状师见自己手中的银票已经被衙役放进衣袖,长出了一口气。 丫鬟扶着女子进入了大牢,时间不长,女子被丫鬟扶着出来,以手掩面,哭的很是伤心,状师跟衙役再次致谢后,把女子送到轿中离开。 次日升堂,族人刚把案情说完,缺见书生愤怒的反击,称自己和妻子在房间中相拥而眠,不想被他们捆着送到了大牢。 县令一听,一脸的疑惑:“你们是夫妻,怎么在别人家的床上做那事?”书生解释道:“我一直在他们家中做会计,家主死后,主母年轻,我担心被人误会,侮了主母清白,便跟主母商定,带着妻子一起住进了主家。” 族人听后,急忙七嘴八舌的说道:“大人,那女子就是主母,带出来一看便知!”不料,当女犯被带出来后,正是书生的妻子。族人们当场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县令见状,也只能训斥了他们几句,含蓄的对书生说:“有些事,还是得在自己床上来办!”就这样,书生夫妻双双把家还,重谢了状师。 原来,状师用了一招李代桃僵,把主母小翠换成了书生妻子,等着小翠一出来,就偷偷的用轿子把她送回了家中。 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正好朋友小宝一起吃饭,吐槽他们公司进行架构调整。小宝的公司是一个当地崛起的地产公司,原来每年的销售额60-80亿元。 这两年市场不好,销售额降到了每年10亿左右,每月的工资都要延后3-5个月才会发放。 最近,又搞了架构调整,让每个人都签一份自愿离职申请书,之后,再在新架构中的单位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这样一搞,原来的工龄也就清零了。 我把这个故事给小宝讲了下,他喝了一杯酒,深深的吸了一口烟,说道:“抛开事实不讲,这招偷梁换柱,绝了!” 参考资料:吴炽昌《客窗闲话》。
  • 上世纪中叶,秦腔演员孟遏云有一个怪癖,不论春夏秋冬,她都穿长袖长裤,衣服扣得紧紧的,从不露出皮肤,更不在公共澡堂洗澡。直到去朝鲜演出慰问志愿军,才解开了怪癖的秘密。
    1932年冬天,一个小姑娘迈着细碎的云步登上了戏台,台下的戏迷顿时炸了锅了。因为在秦腔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女子扮演的角色登台演出,就算是有需要,也是男扮女,就像京剧中著名的旦角梅兰芳一样。 这个女孩就是孟遏云,年仅9岁,随着第一句唱腔从口中发出,她不知道,这改变了秦腔多年的历史。而这天籁般的嗓音,让她名声鹊起,而随着名声的增大,也带来了灾难。 毕竟当时中国还处于日军侵略,G民党军阀混战的内忧外患时期。正值妙龄、长相漂亮、唱腔迷人的孟遏云红遍了陕西,这也传到了西北军阀马步青的耳朵,而马步青有个绰号叫“色中饿鬼”。 马步青把孟遏云邀请到甘肃武威自己家里唱戏,见到孟遏云真人后,更是垂涎三尺,不过,在白天的时候,他强压住色心,装出一副秦腔戏迷的样子,让孟遏云长了一整天的戏。 孟遏云根本不知道自己已是羊入虎口,在唱完戏准备回家的时候,马步青对她一顿猛夸,确实不让她离开,又以打牌为由,留她晚上在府上过夜。孟遏云这才发觉,马步青醉翁之意不在酒。 孟遏云激烈的反抗,被软禁到一间房子中。她想逃跑,可是,一个弱女子怎么能够逃出守卫森严的房间。 由于孟遏云性子很烈,马步青也不想上手段后美人香消玉损,况且家中还有好多姨太太可以泄火,便没有动粗。 不过,这一软禁就是3年,时间长了孟遏云的反抗就弱了很多,在加上马步青用家人的安全威胁她,孟遏云也在半推半就之间成了马步青的姨太太。之后,孟遏云万念俱灰和马步青以及其他姨太太一起抽大烟麻痹自己,染上了烟瘾。 随着战事的紧张,马步青为战事忙的焦头烂额,很少回家,并且得到后便也不在珍惜,对孟遏云也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孟遏云瞅准机会,偷偷的逃了出来,跑回了家。 好在马步青对她也不太在乎,就没有追究。孟遏云也以为自己获得了新的生活。谁知,当她重新出山演出后,在后台又收到了G军少校马桂芳的请帖。 孟遏云很清楚这些军阀的嘴脸,提前结束了演出,并从后门偷偷的溜走了。不过,这也彻底惹恼了马桂芳,他准备在孟遏云登台演出时,包围剧场,把她绑回家。 不料,此后孟遏云深居简出,不在登台。气急败坏的马桂芳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在得知孟遏云吸大烟后,恼怒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狞笑,下令以此为由将孟遏云抓进了监狱。 看着监狱中的美人,马桂芳色心大起,可是,孟遏云很是坚决,不管马桂芳怎么软磨硬泡,始终都是两个字“拒绝”。 马桂芳无法使用强制手段,便开始在大牢中上手段折磨孟遏云,逼她乖乖就范。谁知,孟遏云就是受刑,也不愿意委身马桂芳,受刑中更是咬紧牙关,一个求饶的字都没有说出。 好在,妹妹孟小云来看望她,给她送饭时,都会在瓷罐底部黏上一个烟泡,让孟遏云挨过了烟瘾。 马桂芳恼羞成怒,在大牢中对孟遏云施行了“墨刑”。所为墨刑,就是用刀在犯人身上刻字,然后用墨水涂在上面,就好像现在的纹身一样,这些字就会永远的留在身体上。 在刻字时,马桂芳见孟遏云还是不肯求饶,就名人在孟遏云隐私的部位刻字羞辱她。就这样,孟遏云的身上没有了一块好的皮肤。 一年多后,当家人变卖祖产,把孟遏云救出大牢后,她便有了怪癖,不论天气有多热,她都用衣服把自己裹得紧紧的,不露一处皮肤。因为身上的刺青这段回忆,也让她痛不欲生。 直到1954年,孟遏云赴朝为志愿军慰问演出,因不敢公开在志愿军的战地浴室中洗澡,引起了女战士的怀疑,经过易俗社社长兼慰问团副总团长杨公愚出面解释,才解开了怪癖的秘密。 众人对孟遏云即敬佩又同情,返回国后,杨公愚亲自咨询并去请医生,这才帮助孟遏云去掉了身体上的耻辱。 在兵荒马乱乱的年代里,女子长得美貌也是一种罪。其实,美丽没错,错的是人性的丑恶!看尽人间丑陋,也一定要相信人间美好!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