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本文是由: 苏美争霸3秒3改判!绝杀慕尼黑:奥运男篮史上第一悬案 作者铁山以及 勇士让大中锋灭绝?不!他们在三分雨中死而复生 作者兰姆合力所作,还原了FIBA(主要是欧洲)球员进入NBA的历史专题。将分三期发布。

往期第一期: 意大利跳板

往期第二期: 三种通道的起点

本期为第三期:打破户口本

熟悉职业体育的球迷都知道,在各大联赛中,所谓本地人的“户口本”效应非常明显,球队无论是从经营还是包装角度,都更乐意让有“本地人血统(代表一种认可)”的球员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而这种“本地人认可”,实际上也可以拓展为对“某一类人的信任”,比如某一个队手上有很多来自同一个学校,或者同一个经纪人旗下的球员,这一方面降低了球队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为一些人进入职业体育提供了快车道便利条件。

而在NBA中,这种“户口本效应”同样存在,尤其是对于美国人并不了解的老外更是如此,所以在一大堆“低位励志”的故事背后我们会发现,有时候决定你选秀顺位的并不是你的实力和潜力,往往是你的血统……

如我们之前的两篇文章所言,在21世纪的头10年,经典的国际球员进入NBA的路子往往是两种:

①经过国际球员自己的评定体系——进入职业队——参选

②或是通过耐克篮球峰会、锐步训练营等国际球员交流赛,在NBA球探眼前秀出自己——但能被选入这些交流赛训练营,其实也需要来自自己所在联赛体系的层层认可。

所以换句话说,一定意义上,作为国际球员,你想要进入NBA,某方面得是得到自己所处地区和联赛评定的“优秀产品”。这样就导致少年组、青年组的大赛荣誉积累,还有“户口本”(能否进入优秀球队甚至豪门得到肯定)是否足够强而有力,反而成为了球员天赋评价中的关键。

用我们熟悉的说法,这叫“赢在起跑线上”。

自然,这样的评价体系对于不够早熟,或者各种原因导致早期荣誉积累不够、户口本不够硬朗的球员是不利的,而当今联盟第一中锋约基奇在选秀时正是吃亏在这里。

约基奇来自塞尔维亚Bemax俱乐部,这是个没有多少名气的小球队,虽然也能打亚得里亚海联赛,但比起如雷贯耳的贝尔格莱德红星和游击队,自然听着乡土了很多。

而约胖子的少年组比赛荣誉积累也不够,只有一个U20亚军,当时他还是以普通轮换的身份打的比赛。虽然出生在篮球强国塞尔维亚,但是缺乏少年组成绩,也没有进所在联赛的豪门俱乐部,这自然不能让他在现在欧洲篮球的评价体系里得到多好的起始分数。

因此最终约老师在选秀时落到第二轮43顺位和周琦差不多,也情有可原,甚至可以说已经算法外开恩了。

而与约老师相反的例子则是另一个来自巴尔干的胖子东契奇。8岁就进入斯洛文尼亚当地豪门俱乐部奥林匹亚的少年队,并且因为表现过于出色一直被调入高年级分组。13岁被西班牙豪门皇家马德里要走签下5年青少年合同,获得了尊贵的皇马血统,而在西班牙U16联赛里拿下MVP后,16岁就进入皇马一队……

东契奇的青少年时期拿了几乎所有能拿到的荣誉,自然也聚集了所有期待,成为欧洲篮球乃至世界篮球冉冉升起的巨星胚子,以高顺位进入NBA里有国际球员做核心历史的达拉斯独行侠都是如此顺理成章。

但是纵观2010年以后的选秀历史和球员发展史,像东契奇这样按经典国际新秀成名之路登陆NBA并顺利走向明星之路的国际篮坛新星,也只有一个和他同队的波尔津吉斯——15岁被拉脱维亚一名篮球经纪人的录像送到西班牙联赛,在耐克国际新秀巡回赛崭露头角,在西班牙联赛带领一只普通的巴隆切斯托塞维拉前进,并在欧洲杯联赛中发挥出色,最后以高顺位进入NBA。

而除此之外,其他年少成名的“国际鲜肉”,往往在NBA中发展得不尽人意(目离开这个区间最远的是来自萨格勒布采德维塔的努尔基奇。萨里奇本可以脱离这个区间,但是他过去一年里连续两次被交易暂时打断了进程……)。

反而,站上这一代国际球员C位(同样,不包括在美国读大学的国际球员)的是约基奇这样的二轮40顺位还有字母哥和戈贝尔这样的“选秀超小年的非乐透秀”。

有趣的是,2008年以后新晋进入NBA并且成为全明星的欧洲球员里,除了波神,其他都是非乐透秀。

另一个趋势则是出现了很多选择在美国读大学但是打一年就走的“所谓”国际球员:唐斯、恩比德、西蒙斯、马尔卡宁、贾马尔-默里、小萨博尼斯……以这几位目前在NBA中取得成绩的球员的经历,结合上一个时代选择同样道路的外国球员来看,这应该是目前国际球员进入NBA中最为稳妥的道路。

通过美国大学,进入美国的球员评审体系,并走向NBA。近年来甚至有不少联赛发达地区,历来都走自产自销道路的国家的球员选择这条路,如在来冈察加打球前在西班牙训练的小萨博尼斯,不论是他的祖国立陶宛还是他打球的地区西班牙,都有发达成熟的联赛青训体系,小萨自己也在西班牙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少年组成绩,但是他却拒绝了母队的合同而选择来冈察加打球。

另一个例子是今年塞尔维亚U19青年队的主力中锋菲利普-佩特鲁舍夫(Filip Petru?ev),他出身红星的青训体系,也在西班牙ACB联赛打过球,但是最终选择来美国康涅狄格上高中,在ESPN评级为全国82位,并且是四星高中生,于2017年进入冈察加就读打NCAA。

当然,对于巴尔干地区这个有成熟联赛体系并以青训出名的地方,这几年比较有意思的“在强力青训体系面前选择绕道走”的例子,是尼古拉-武切维奇。

武切维奇用“户口本”评价体系来讲属于三无人口——成长在没有什么篮球环境的瑞士和比利时,青少年队时期回到黑山,还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进入当地豪门波德戈里察未来的青年队,只能在家门口球队打球。

于是武切维奇曲线救国,选择了去美国上学,最终则依靠在美国大学三年的打磨,顺利的以(虽然是小年的)16顺位进入NBA。

但是就在他收获诸多大学荣誉的大三赛季,他在著名欧洲新秀观察网站Eurohopes上也只能排在90级欧洲新秀第7,而宣布参选的时候预测顺位也只有40-50,他在选秀网站中的顺位排名也是到了最后两周才“火箭式上升”到了16顺位——也是他最终被选中的顺位——因为最终选中他的费城76人给了选秀前的首轮保证。

虽然武切维奇的顺位从当年的体测后就进入了前35的区间,但是我们很容易想象,如果没有76人可能的首轮保证,他是否也会以更低的首轮甚至二轮秀的身份进入NBA。不过,真实的历史中,曾说出“如果无法以首轮秀的身份进入NBA就回去老家打球”的武器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作为第一位来自有着成熟联赛体系地区却选择从美国大学篮球评价体系中进入NBA的球员,在他之后,越来越多选择类似发展道路的球员出现在新闻中,也可以看出这种将两种体系优点(欧洲严谨的青训,美国更不拘一格的选材方式)结合的道路所具备的潜力。

不论是球队深入联赛果断寻找还未被完全注意到的天赋,还是球员自己在家乡球队的青训体系中打好一定的基础再来美国上学,其背后代表的含义,是绕过那些层层把关的繁文缛节,直接和地球最顶级联赛的球探体系对接。

而媒体的发达和球探的进步,也让NBA球队发掘天赋、判断天赋的途径可以更直接、更深入。这才有了从(相对)小俱乐部挖出约基奇、从刚进入希腊联赛一年就看出字母巨大潜力、乃至于因为西亚卡姆今年的成功很可能将迎来一波非洲新秀拓荒潮。

2019年第11顺位的新秀塞考-墩布亚来自法国的二级联赛。而以粉红粉蓝双色球衣为特征的Bemax俱乐部如今已经成为了球队界的网红打卡点,无数球探蹲点于此希望挖出下一个约基奇,而这个培养了亚得里亚海联赛MVP与当今NBA顶级中锋的小俱乐部今年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位NBA首轮秀戈加-比塔泽。

在NBA推行全球化战略,合同也越开越夸张的当下,选择去NBA打球无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际篮球新星的选择:顶级的训练团队、医疗还有顶级的收入——名利双收谁不想要呢?而真的进了NBA这世界最顶级的联赛,最终检验标准还是成绩和能力说话。优秀的起跑线和户口本可以为你带来原产地上舒适无忧的生活,但是顶级的竞争者只要打开了通道并且机会合适,他们总是要为自己的梦想尝试一搏的。

英雄不问出处,不论出身,唯以实力决胜负,这便是这些外国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利坚的土地时,或多或少心中都会抱有“和美国佬面对面干一仗”的竞技之心。

作者:兰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