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抱着试试的态度向贵院起诉……

山阳县人民法院全体法官,我是XX案件的原告……

10多年了,原本我都不想再主张这笔钱了

但为了明晰事理,还自己一个公道

我抱着试试的态度向贵院起诉

法官用专业、高效、周到、有力的知识支持了我的请求,让我不再心寒……”

4月28日,60多岁的毛某同妻儿一道,拿着一张手写的感谢信,来到山阳县法院,对法官的“暖心”举措表示感激。

随着二审法院对毛某案件的维持,10多年来让毛某耿耿于怀,感到“心寒”的事终于尘埃落定。

2012年8月,毛某的远亲周某曾在外省包工,因工程资金短缺向毛某借钱5万元。毛某是个性格直爽的人,虽然自己手头并不宽裕,但周某言辞诚恳,考虑二人毕竟系亲戚,毛某便仗义相助,几经筹措后,毛某借给周某3万元。

谁知这一借,恩情不再反成仇。

“期间我也没好意思催要。这一拖,就10几年了,原本我都不想再主张这笔钱了……”毛某提及此事,仍愤愤不平,“可是现在,对方不但不感恩,还反过来说我欠他钱。我就是为了争口气!”

受理案件后,山阳县户塬法庭法官王鹏安抚好毛某情绪,决定先找到被告周某了解情况。

根据毛某提供的地址信息,王鹏带领干警上门打听。多方询问之下,才终于找到周某的联系方式。电话拨过去,一切都和毛某诉说一致,周某在法律面前不仅毫无敬畏之心,还反咬一口“那笔钱不是他借给我的,是他给我还钱,他还有几万元没给我还,我胸怀宽广,我不问他要了。”

面对周某不合常理的辩解,王鹏告知周某,要提供相应证据,周某信誓旦旦会拿出证据,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周某的义正词严仅仅停留在了自己的演技之上。

当传票送到周某的手上时,周某似乎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沉溺更深了,他一边喊着相信法律,一边拒绝到庭参加诉讼。

很快到了开庭时间,被告周某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原告毛某提供了存款凭证并陈述借款事实。庭审后,王鹏经前后推敲分析,与多位民事法官交流讨论,判决支持了毛某的诉求。

一审判决后,周某写了上诉状,上诉状中没有严谨的法律,只有发泄的情绪和对法院缺席裁判的质疑。

“拒绝到庭应诉和上诉都是你的权利,我们会秉公处理,你不用担心。”电话中,王鹏耐心解答了周某的疑虑,并引导其行使自己的诉权。

公平公正依法办理,是法官对当事人合法权益最坚实的保护,也是对不诚信者最有力的回击。

近日,二审法院判决维持了原判。这一次,周某再也无话可说。

“我备受感动,由衷地感谢。王法官的工作作风,真正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威严。”毛某坚持向王鹏当面道谢。

“3万元确实不多,但我们这个年龄了,在外面工作一年才可能挣到。”毛某的妻子如实补充道,“特别感谢王法官,帮我们讨回了公道,为我们争了这口气。”

一纸判决书,承载了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一封感谢信,寄托了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衷心认可。( 通讯员 杨明 查海英)

责任编辑:任行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