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下称“岷山环能”)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北交所IPO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或不超过8,050.00万股(全额行使本次股票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

钛媒体APP注意到,岷山环能存在“两大迷之操作”,如亏本售卖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第一大产品,以及通过“非常规的方式”帮助空壳公司改善企业形象。

亏本卖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第一大产品

岷山环能是一家集有色及稀贵金属清洁生产、危废固废综合回收利用、高新材料制造为一体的资源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2020年-2022年和2023年1-6月(下称“报告期”),岷山环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86亿元、28.14亿元、25.99亿元、1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727.68万元、7076.76万元、4613.78万元、2307.63万元,业绩持续下滑。

从最终产品形态看,岷山环能主要拥有铅锭、银锭、非标金锭、锌锭、铜产品等,具体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铅锭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3.54亿元、12.09亿元、11.37亿元、6.7亿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47%、43.36%、43.85%、47.06%,为公司第一大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期内,铅锭的毛利率分别为4.17%、0.62%、-3.76%、-2.71%,毛利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铅锭的毛利率更是为负数。与此同时,由于2022年和2023年上半毛利率为负数,因此公司铅锭实现的毛利分别为-4267.85万元、-1816.42万元。这也意味着,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岷山环能第一大产品亏本销售,或许也正因此,岷山环能的业绩持续下滑。那么,为何岷山环能铅锭的变化如此糟糕?

除此之外,钛媒体APP还注意到,岷山环能的铅锭主要是由原生铅锭和再生铅锭等构成,具体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除了2023年上半年之外,其余时间段内,原生铅锭均是岷山环能最重要的产品。需要说明的是,岷山环能的原生铅锭属于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要说明的是,2022年3月,安阳市生态环境局龙安分局向岷山环能出具了相关行政处罚决定,针对岷山环能未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中关于“橙色预警期间铅冶炼熔炼炉限产30%”的要求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以及对排放数据的原始监测记录保存不完整的违规行为做出处罚:①责令改正违法行为;②处罚款合计90400元。

2021年2月,安阳市龙安区环境保护局向安广物流下发了《龙安区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针对安广物流一报废车辆进入厂区运输,未执行安阳市环境污染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实施橙色预警(Ⅱ级响应)特别管控的通知停产要求的情形做出处罚:责令安广物流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处罚款10000元。

帮助空壳公司改善形象

岷山环能还存在不少关联交易,如关联销售、关联采购,其中岷山环能的偶发性关联交易引起了钛媒体APP的格外关注。据悉,2020年,岷山环能向安阳开泰关联销售产生的金额为550.57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岷山环能在申报稿中解释称,上述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让安阳开泰产生一定的营业额,改善其公司形象,增强银行授信和银行关系。

该说法似乎值得商榷。首先,安阳开泰成立于2014年4月,岷山环能的核心技术人员何志军曾持股36%并任法人、董事长。同时,安阳开泰是一家没有实际业务和资产的空壳公司。如此质量的公司还需要改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显示,安阳开泰于2021年9月注销。这也意味着,2020年,岷山环能刚帮助安阳开泰改善公司形象,其次年立马注销,如此操作着实令人看不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2020年,岷山环能与安阳开泰之间的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8万元,而该部分资金全部计提了坏账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收账款余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7月,岷山环江通过关联方安阳开泰向石家庄大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松科技”)预付铅精矿采购款3000.80万元,由此形成岷山环能对安阳开泰的其他应收款3000.80万元,安阳开泰对大松科技的应收款3000.80万元,后大松科技未能按期交货,因安阳开泰为没有实际业务和资产的空壳公司,其无法向大松科技收回资金,就无法向岷山环能转付资金。

2021年6月,安阳开泰将应收大松科技3000.80万元债权转让给岷山环能,其应收公司的债权转让款与安阳开泰对岷山环能的相同金额的债务进行了相抵。由于大松科技经营异常(涉及各类民间借贷及金融借款追偿案件10余起,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岷山环能持续追偿无效,上述款项经公司审慎判断确认已无法收回,在2021年做核销处理(已于2019年全额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

简而言之,岷山环能本应向安阳开泰追回这笔款项,以保利益不受损失,但在2021年6月,安阳开泰将对大松科技3000.8万元债权转让给岷山环能后,便轻松离去,并于同年9月注销了公司,至此该账款“烂”在了岷山环能手中。

综合上述的情况,不禁令人疑惑,难道仅仅因为岷山环能的核心人员是安阳开泰的股东,岷山环能就对安阳开泰如此“友好”?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更深的关联关系?

事实上,除了关联交易之外,岷山环能的关联采购也疑点重重。招股说明书显示,岷山环能向关联方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的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2020年-2021年向济源市安华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安华贸易”)采购金额分别为6451.11万元、590.4万元。

天眼查显示,安华贸易成立于2018年,由高波100%持股。同时,截至2020年末,安华贸易的实缴资本为10万元,且为员工缴纳社保及公积金的人数为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高波曾为岷山环能的员工,并于2021年2月从公司离职。也就是说,2020年,岷山环能与安华贸易之间的交易,是公司向员工大额采购。这就不禁令人怀疑,高波是否利用职位之便为自身谋取利益?同时,在实缴资本仅为10万元且未有员工缴纳社保的情况下,安华贸易到底是哪来的资金向岷山环能提供6500多万元的货物?

巧合的是,安华贸易2021年年报显示,高波将其100%的股权转让给了楚贵芳,而正是这一年开始,岷山环能向安华贸易的采购额大幅下滑,到了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更是无采购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要说明的是,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显示,安华贸易已于2024年4月注销。那么,为何高波不再是安华贸易的股东之后,岷山环能与其之间的采购就戛然而止?以及为何安华贸易要突然注销?(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