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平区压紧压实相关部门、校园、家庭和社会各方责任,联动推进、校园呵护、家庭守护、习惯培养、专业指导、榜样带动近视防控工程向纵深推进,不断提升近视防控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全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学生使用的可升降课桌椅,除了高度能够调节,还可根据个体感觉的舒适与否,调节到自己最适宜的读写角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脊柱病变。”二纬路小学党委书记、校长谢亚玲向记者介绍。

太平区二纬路小学,教室里是一台台超宽屏的交互智能平板电子白板,一套套可调节高低的学习桌椅,一盏盏智能照明系统,一间间超宽敞的智慧教室。教室的上方,带有格栅网的长方形LED灯替换了原来的老灯管,电镀格栅防眩的设计,确保教室内灯光柔和,不刺伤眼睛,每盏灯还贴心地匹配了恒照度自动调光功能,实时确保课桌面和书写板的照明舒适度。每个教室里,用眼卫生的宣传画、视力表,时刻提醒孩子健康用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太平区各学校都将阳光下的户外活动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干预手段之一。相关负责人介绍,“学生身体强健、阳光开朗,学习状态也会更好。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劳逸结合,更有助于保护视力。”在刚刚落幕的阜新市首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上,太平区东山小学获得小学女子组第三名、城南小学获得男子组第四名的好成绩。太平区六所小学、四所中学共有5400多名在校生,足球运动人人都是参与者,踢足球已不仅仅是学校足球队的事儿,更是一种校园文化。“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体育发展模式使“三大球”的普及与提高不断加快。

“现在看书写字很舒适。”采访中,很多孩子这样告诉记者:“以前写作业时,手臂遮挡会产生阴影,现在不会了,看书时间久点儿,眼睛也不觉得酸胀。”连日来,记者走访太平区多家中小学校发现,政府、学校、家庭、医疗卫生机构等持续加大近视防控协同力度,工作体系愈加完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与医疗机构落实、社会参与的近视防控工作格局更加巩固与完善。

2023年8月,太平区制定教室改造工程,按照“一校一策、一校一案”原则,明确改造学校、改造任务、改造时间、资金来源、保障措施等。各学校根据教室改造达标计划,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教室改造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截至目前,太平区护眼、照明工程已投入504万元,主要用于教室光线的设备升级改造。为二纬路、城南、红树三所小学更换2295套可升降桌椅;全区购置2064盏护眼照明设备并安装102台套交互式电子白板。改造后,教室光线明亮柔和,符合《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硬环境上舍得投入,在软环境上下足工夫。太平区各校建立学校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各学校年度考核。学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对家庭作业进行调整,合理减轻学生的用眼负担。教师授课杜绝拖堂,以保证课间休息10分钟,减轻学生视觉疲劳。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各班必须保证眼保健操时间。保健教师随机进班检查学生做眼保健操情况,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同时在全区建立定期监测制度,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每年定期开展学生体检、视力筛查和体质健康监测,从时、度、效三方面守护学生明眸,持之以恒地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