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家印豪宅出售消息传出。

近日,据香港媒体报道,曾由恒大创始人许家印及相关人士持有的山顶布力径10号三幢洋房其中的B屋,被放售超过一年后,新近获买家以约4.7亿港元承接,该价格较一年期估值8.8亿港元几乎“腰斩”。

据悉,上述许家印相关物业为布力径10号B屋,已被建行亚洲接管多时,并于一年前放售。

对此,券商中国记者向恒大方面求证,截至券商中国发稿,暂未获得官方回应。

许家印香港豪宅“腰斩”出售

近日,据香港《明报》报道,曾由恒大创始人许家印或相关人士持有的山顶布力径10号三幢洋房其中的B屋,被放售超过一年后,新近获买家以约4.7亿港元承接。

据了解,上述洋房实用面积约5171方平方英尺,该物业在2022年11月被建设银行(亚洲)接管,并在2023年3月初正式推向市场出售,当时的市场估价为8.8亿港元,单位价格约17.02万港元/平方米,曾吸引数十组买家咨询,但由于收到的出价未达到债权银行的要求,最终未能成交。

经过一年多的挂售,该物业最终吸引了积极洽谈的买家。市场消息透露,债权银行以约4.7亿元的价格出售了该物业,单位价格约9.09万元/平方米。若交易属实,成交价较一年多前的市场估价8.8亿元,低了46.6%。

公开信息显示,许家印2010年购入山顶布力径10号三栋洋房,即B屋、C屋和E屋,总市值约25亿港元。

2021年,在恒大出现流动性危机后,为缓解资金困局,许家印将这三栋豪宅先后进行了抵押。2022年10月,许家印将此处所购一套豪宅,抵押给中国建设银行(亚洲)作为过期未付债券宽限,2023年3月被中国建设银行(亚洲)正式接管;C屋和E屋也被抵押。

最终,三栋豪宅均沦为了“银主盘”,即当拥有物业的业主因为任何原因无法偿还按揭贷款,债权人(银主)就会向法庭申请收回该物业,再委托代理或拍卖行向公众放售或拍卖,以寻找新供款人及填补债务。此类楼盘在香港被称为“银主盘”。

此前,2021年11月,恒大爆雷后,相关知情人士也曾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从2021年7月至11月,许家印通过卖个人资产或质押股权等方式筹集资金,累计向集团注入现金70亿元。

除了豪宅,去年6月,恒大在香港的办公大楼“中国恒大中心”也被摘牌,改名为“万通保险中心”,该大厦原为“美国万通大厦”,曾是华人置业的总部,是一栋甲级写字楼。2015年,恒大以125亿港元向华人置业买下该大厦,改名为中国恒大中心。

这也意味着,此前高歌猛进时期恒大及许家印在香港购置的大量写字楼和住宅等资产,逐渐抹去了“恒大”印记。

许家印早已被抓和处罚

香港豪宅出售消息,再次令外界想起许家印。

早在去年9月,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发布内幕消息公告称,“本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本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今年3月18日,在许家印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172天后,恒大地产发布公告称,其公司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证监会通报,恒大地产披露的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其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涉嫌欺诈发行,且未按规定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证监会指出,恒大地产时任董事长许家印全面管理恒大地产各项业务,授意其他人员虚增恒大地产年报业绩,手段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同时作为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实施上述违法行为。

证监会决定,责令恒大地产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1.75亿元的罚款;对许家印给予警告,并处以4700万元的罚款,同时,许家印还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对于上市公司中国恒大状况,也不容乐观。今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颁布命令中国恒大清盘。安迈顾问有限公司之Edward Simon Middleton及黄咏诗于2024年1月29日获高等法院委任为中国恒大的共同及各别清盘人。中国恒大股票继续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今年4月30日,中国恒大也未能如约发布2023年报,该公司继续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