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闷头追了50年,结果抬头才发现,前面根本没有人!”

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这几十年的航天航空发展,非常贴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昨日,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采样并且成功返回地球,这一消息不仅仅意味着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更是科技强国拿下的标志性成果!

这消息出来后,西方媒体也是议论纷纷。

美国人最新表态:不再禁止中美相互合作航空航天发展,不禁止中国向其赠送月壤。

欧洲航天局关系主管卡尔:根据中方的表现来决定是否加入嫦娥7号和嫦娥8号项目的合作。

日本媒体感慨:可怕的是中国的科技团队成员如此年轻!

德国人:你们看到了中国的科学家是多么年轻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一刻,真的让我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我们的航空航天发展充满了艰辛!

1993年,我们的“银河号”因为美国关闭了GPS,导致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回到了岸上。

1994年,我们想要加入国际空间站,与西方国家一起开发外太空,结果美国以技术保密为由,把我们拒之门外。

1996年,由于美国突然关闭GPS核心,导致我们的导弹发射失败。

2003年,我们申请加入欧盟的伽利略导航系统,足足交了2亿欧元,结果被欧盟戏耍!

同年,美国再次宣布禁止与中国在航空航天有任何合作,随后他们发出了国际空间站上,欧美国家的航天员在上面欢声笑语的画面,还附带了一句话:“这个画面不可能有中国人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我们全国上下都记住了一句话:“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自此之后,就是我们低头默默研发的50年。

1999年,我们的神舟一号成功起飞。

2000年,我国的第一颗北斗定位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卫星系统。

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正式开始。

2005年,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聂海胜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正式启动。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成功。同年,北斗卫星导航开始组网,这意味着中国得北斗卫星终于可以与美国GPS、俄罗斯格罗纳斯、欧洲伽利略平起平坐了。

2008年,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实施中国首次空间站出舱活动。

2011年,天宫一号开始建设,开始搭建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2016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组装。

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取回月壤。同年,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成功。也是同年,我国发射了奔赴火星的天问一号。

2022年,中国在轨空间站全面建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50年时间里,尽管我们备受质疑和嘲笑,但我们依旧没有放弃。

因为我们知道,一旦我们停下来了,我们就彻底输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今天,我们嫦娥六号首先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并且成功采样返回地球,这一刻我们终于可以大声呼喊:“我们成了!”

月球背面难道为何这么大,为何就我们能成?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关于月球背面,是很难实现与地球实现直接通讯的。

因为背后有一个难关,那就是解决探测器与地区之间的测控通讯和数据传输的问题。

幸好我们在3月份就发射了一鹊桥二号中继星可以发挥作用,因为它是我们月背采样返回以及南极探测任务中与地球通讯唯一的通道。

除此之外,月球背面还存在很多陨石坑,地形复杂,起伏波度大,存在非常大的风险。

尽管我们有鹊桥二号的辅助,但我们还是出现了有几个小时的“失联状态”。

但困难重重并不能打倒我们,越是艰难我们越是咬着牙向前,因为前面这50年我们都熬过来了。

所以这一次嫦娥六号成功返回地球,可能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没什么感觉。

但对于科研人员,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自然是坐立不安。

因为他们梦寐以求的梦想,被当年自己看不起的国家实现了!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美国对于这次中国登月的消息反应这么大?

那我告诉你,因为同一时间,我们还公布了一系列的配套“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建立换环月球的卫星通讯系统,建立月地中继卫星系统,逐步建立月球导航系统,逐步建立月球实验基地……

所以啊,美国人梦寐以求的“登月计划”,如今被中国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美国人能不慌张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们并没有把登月以及探月当是科技争霸的场地,反而我们对于“种地”、“矿山开采”等项目展示出浓厚的兴趣。

除此之外,让美国更为担忧的是,这次嫦娥六号的科研团队太年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了一下,我国的嫦娥探月团队平均年龄33岁,FAST团队平均年龄可能就在30岁左右,北斗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天宫载人航天团队平均在3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看去年的嫦娥五号首名太空女指挥员才24岁,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系统指挥2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啊,相比于嫦娥六号带回来的月壤,西方担忧的并不是我们的技术有多先进,而是我们的科研团队越来越年轻!

因为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这也是我们常说西方的“人才断档”问题。

这才短短50年的时间,我们一路闷头搞研发,直到今天我们抬头才发现,前面根本没有人。

这一刻,我们自然是泪流满面,自然是感慨万千。

回首过往,我们历经万苦千辛,我们遭受了太多嘲讽和质疑,但今天我们不仅仅在某些领域走在了西方的前列,甚至我们的研发团队更加年轻化,航天元素更是遍地开花。

如今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有这般成功,也完美诠释了那句话:少年强,则国强!

当我们航天指挥发射大厅上站满了年轻人的时候,那才是我们实现真正弯道超车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