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News

近期,澳洲的毒品危机一直高居不下。就在大选将至时,自由党领袖达顿也陷入了毒品风波。

据悉,达顿的儿子汤姆发布了一张疑似手持毒品的照片,顿时引爆了舆论。

达顿表示这是“私人事务”,目前尚未对此置评。

同时,澳洲有一家四口人集体神秘死亡,警方表示,或与毒品有关。

新型毒品已经进入澳洲,华人小伙伴一定要注意提防。

近年来,尤其是疫情期间,澳洲爆发了严重的毒品危机。

疫情之前澳大利亚戒毒和戒酒的治疗体系就已负担沉重,再加上疫情封控,生活压力倍增,药物和酒精滥用率也因此不断上升。

据报道,每周有近60名澳人死于与毒品有关的死亡,而酒精和阿片类药物是最大的杀手。

前两天,澳洲一家四口人集体在家中神秘死亡,警方推测,死因可能就是毒品。

然而,恰恰在这个紧要关头,澳洲自由党党魁彼得·达顿(Peter Dutton),居然也和毒品扯上了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The Conversation

达顿身陷毒品风波,

儿子手持“白色粉末”庆生

说到坑爹这件事,目前正在为大选奔波忙碌的澳洲自由党党魁——彼得·达顿的儿子绝对最有发言权。

在老爸正在为大选赴汤蹈火、竭尽全力之时,达顿的儿子汤姆(Tom)却帮助老头子搞了个头条新闻。

据《News》及《Daily Mail》报道,达顿的儿子汤姆拉着他的老爸一起陷入了毒品风波。

在汤姆于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张照片中,他手持“可疑白色粉末”庆生。但澳媒均撇清了责任,注释了“本文并没有暗示白色粉末是毒品”。这就是教科书版的“此地无银三百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Daily Mail

澳洲华人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达顿最近为了选票跑断了腿、说烂了嘴。一向反对接纳移民,并反对华人在澳买房的他,前几天居然公开表示自己“亲中”(I'm pro-China),这也被认为是自由党试图在下届大选中赢得华人选民支持的策略之一。

“我是亲中的(I'm pro-China),我支持与中国继续发展关系,加强两国间的贸易往来。”

“我们需要加强澳中经贸联系,不少澳洲企业都很依赖对华贸易。”

然而,达顿的好莱坞演技却不敌爱子的水逆,好不容易打造的个人IP就这样碎了一地。

据《News》报道,最近,达顿的儿子汤姆在个人社交媒体Snapchat上上传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汤姆站在阳台上,右手拿着一袋“白色粉末”,并配文“生日礼物,你好,一切顺利”。

据悉,该照片的拍摄地点为汤姆位于黄金海岸Surfer’s Paradise的公寓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姆上传的照片。图源:Daily Mail

网友们发现,汤姆穿着白色T恤,手中所拿透明袋子里的白色粉末非常可疑,“越看越觉得是毒品”。

目前,该帖文已被从Snapchat上删除,然而,照片已被截图并进一步传播。

事发后,达顿办公室发表了一份简短的声明,“这属于达顿家中的私人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News

有网友认为,汤姆的行为属于实力坑爹,但也有网友称,汤姆很可怜,18岁的他不应该被放在聚光灯下。

“彼得·达顿是公众人物,但他的儿子不是。”

“有高知名度的父母,孩子就得受苦,不是吗?”

前反对党副领袖普利贝塞克(Tanya Plibersek)也对此发表了评论,她表示,自己是3个孩子的母亲,对于政客的孩子们来说,生活并不“轻松”。

“没有什么比和妈妈出去时,被商店里想聊天的人拦住更尴尬的了。”

“这不是轻松的生活。我们进入公众生活是我们的选择。但我们的家人不会选择它,这是肯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利贝塞克。图源:Daily Mail

报道称,达顿和妻子基里伊(Kirilly)育有两个儿子——汤姆和哈利(Harry),以及达顿和前妻的女儿丽贝卡(Rebecca)。

《ABC》曾报道称,达顿在步入政坛之前当过警察,这对他的育儿方式有很大影响,他承认自己比大多数人更为严格。

“在照看孩子的过程中……不要让他们脱离视线,因为你见过一些令人恐惧的案件,孩子被绑架或袭击。”

他补充说,他们外出时,他甚至从不让孩子们使用公共厕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News

此前,达顿表示自己对首都领地的新毒品法律采取了强硬立场,谴责这些法律过于宽松,可能会带来危险。

“首都领地政府正在为毒品使用和更多犯罪铺平道路。这实际上是在欢迎更多的冰毒、海洛因、可卡因、MDMA和速度粉进入我们的街道。”

“我曾做过很多艰难的工作,首先是作为警察处理严重的性侵和谋杀案件,后来担任内政部长,驱逐过毒品贩子和儿童性犯罪者。大多数人只看到了我的这一面。”

“我希望现在,从如此艰难的工作岗位上卸任后,澳洲公众能够看到我更多的面貌,看到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所看到的那一面。”

“我的社区也看到了我的另一面,他们曾8次选举我。我来自城区,我从未改变过自己的价值观,也没有忘记我来自哪里。”

目前,尚无官方报道确认汤姆手中的白色粉末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ABC

澳洲一家四口离奇死亡,

疑似全家吸毒过量

自从设立了毒品注射室之后,墨尔本就成了澳洲的“毒窝”,关于墨尔本毒品的谈论从未停止。

就在达顿陷入毒品风波之际,墨尔本一家四口在家中神秘死亡,这让住在社区的居民们感到“毛骨悚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Daily Mail

据《Daily Mail》报道,四名死者分别是32岁的迈克尔·霍奇金森(Michael Hodgkinson)、17岁的阿卜杜勒·埃尔·赛义德(Abdul El Sayed),以及一名身份尚未确定的37岁男子和一名42岁女子。

阿卜杜勒的叔叔科里·刘易斯(Cory Lewis)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据他回忆,他来到阿卜杜勒位于Broadmeadows的Bicknell Court的家中看望他,却透过窗户发现四人躺在地板上。

随后,科里大力敲门却无人回应。他砸碎窗户进入房屋,并拨打了报警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Daily Mail

科里称,阿卜杜勒是他的侄子,而另一名32岁的男子迈克尔是他的姐夫。

“我回到家发现房子里的家人都死了。”

“我发现了他们的尸体,这让我很痛苦。”

“可能是吸毒过量,我不太确定。”

科里说,他17岁的侄子甚至还留下了一个18个月大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卜杜勒(右)。图源:Daily Mail

事发之后,警方并未确认死因,但在法医进行调查时封锁了房屋。

警方目前正在调查四人的死亡是否与服用过量芬太尼有关,据悉,芬太尼的药效是海洛因的50倍。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死亡原因。”

“我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同一处住宅中发现四人死亡是很不寻常的,可能是因吸毒过量而死,在我们确认情况确实如此之前,这可能是任何事情。”

“我无法明确地说其中是否涉及芬太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卜杜勒(左)和母亲(右)。图源:Daily Mail

警方还表示,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暴力行为痕迹”。

警方已经收走了现场的所有物品,但没有确认是否发现了任何毒品用具。

而第一个发现四人死亡的科里表示,他认为几人死于毒品。

“我回到家发现家里的家人已经去世,这让我非常痛苦,非常震惊。”

“我认为是服药过量,但我不太确定。”

科里说,这是他家遭遇的最新一起悲剧,家里最近丧事不断,

“我们一直没有休息过。我们刚刚也失去了妈妈和爸爸。妈妈去年11月去世,爸爸在他生日那天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Daily Mail

科里说,除了毒品猜测之外,他想不到家人还会因为什么集体死亡。

“我也一样一无所知,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好像是服药过量。”

科里的一名兄弟表示,阿卜杜勒此前似乎没有吸毒史,“他甚至不吸毒,可能吸一点大麻,但仅此而已。”

科里也表示,阿卜杜勒虽然可能受到了不良影响,但他“没有吸食冰毒”同时也“不是瘾君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里的姐夫迈克尔·霍奇金森。图源:Daily Mail

实际上,在新冠大流行之后,澳大利亚一直处在“毒品危机”之中,澳洲在疫情中展现的毒品问题如今仍在蔓延。

同时,据报道,一种新型毒品正在澳洲流行,据称比吗啡的效果强一千倍,小伙伴们应注意防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The Guardian

澳洲正面临毒品危机,

新型毒品致多人丧命

《The Guardian》曾报道称,不断上升的药物滥用情况和治疗方面的诸多限制,正将澳大利亚的戒毒戒酒体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在整个澳大利亚,疫情曾引发了一场“药物成瘾”的大地震。许多专家担心,疫情之下,人们滥用药物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加上戒毒和戒酒体系的负担过重和诸多限制,澳大利亚将面临人们毒品成瘾或酒精成瘾的大危机。

而据《卫报》指出,澳大利亚在戒毒和戒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从这次疫情才开始的。一直以来,这方面的治疗就存在许多限制,早已负担沉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News

在新州,每年约有20万-50万吸毒和酗酒的人无法得到必要的治疗。而据新州的康复治疗机构的数据显示,其中有21%的人等待了3-6个月后才获得治疗。

治疗过程中,同样存在限制。

在进行康复治疗前,许多机构要求成瘾者先戒毒,但从戒毒到康复治疗,这两者之间未必能有效对接,导致过程中许多人复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BBC

另据《Herald Sun》报道,一项新数据揭示了澳洲毒品问题的严重程度。每年有3046人(或每周59人)死于毒品,其中近一半(44.8%)为35至54岁的人群。

13日公布的最新全国死因信息系统(NCIS)死亡率数据显示,北领地每10万人中有29.5人死于毒品,是全国死亡率的两倍多(全国每10万人中有11.9人死于毒品)。

酒精作为主要原因而死亡的人数有649人,作为次要原因而死亡的人数有855人;阿片类药物是作为主要原因而死亡的人数有1107人。

接下来是苯二氮卓类药物(960例死亡),安非他命(543例死亡)和可卡因(93例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News

据《News》报道,Nitazenes(硝氮类药物)成为了澳洲的新型毒品。

Nitazenes(硝氮类药物)是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一种强效合成阿片类药物,但由于其药性太强,从未在药店上架销售。

不过,在50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止痛药正在进入澳洲的黑市。专家们揭露称,任何类型的毒品都可能掺入这种致命物质。

据减少毒品危害项目Dance Wize的凯特琳·杜莉(Caitlin Dooley)透露,她第一次接触硝氮类药物是在她的团队接到悉尼一个派对上有人吸毒过量的报告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News

据悉,这种药物表面有“小红牛”标志,在派对上常被当作摇头丸出售。凯特琳则表示,这种“小药丸”中掺有致命毒品。

“这些人被注射了纳洛酮,这是一种阿片类逆转药物。”

“他们会兴奋20分钟,然后又会倒下。”

她透露,派对当晚有多人接受了纳洛酮治疗,他们因为服用硝氮类药物而"直接倒下",“如果不是接受了治疗,这些人就不可能活下来。”

目前,澳大利亚已经报告了20起与硝氮类药物有关的死亡病例,此外还有数十起吸毒过量的病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News

许多流入澳大利亚的硝基苯类毒品可以通过网站轻易买到。

其中一个网站声称每公斤硝基苯可以卖到7000澳元,甚至还提供快递服务。

更有甚者,有人表示,毒品很可能是通过邮局寄到她自己的信箱里的,“这东西非常容易拿到,他们会邮寄给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News

澳洲的毒品问题日益严重,很多小伙伴觉得,毒品离华人很远,对自己没有影响,而实际上,它就暗藏在你的身边。

彼得·达顿的儿子汤姆近日就陷入了毒品风波,他在一张照片中,手持疑似毒品的“白色粉末”,并表示这是他的生日礼物。

达顿对此表示,这属于“私人事务”,并未对此事置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Daily Telegraph

与此同时,墨尔本有一家四口人集体神秘死亡,警方表示,死因可能是滥用药物。

最近,又有一种新型毒品现身澳大利亚,毒性强、上瘾容易,且可以“轻松买到”。

希望各位华人小伙伴提高警惕心,尤其要提醒自己的孩子,注意不要在无意中沾上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