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图注:奥地利著名作家弗兰佐贝尔(左一)与演员江一在拽马戏剧空间为观众诵读作品
【环球网报道 作者:史洁瑞】11月16日,奥地利著名作家弗兰佐贝尔(Franzobel)在北京结束了为期11天的中国诵读之旅。在这段旅程中,他为上海、西安和北京的读者带来了小说《梅杜萨之筏》,——一部受到同名法国浪漫主义代表画作启发的震撼之作。
在提到为何创作这部小说时,弗兰佐贝尔说:“当我看到《梅杜萨之筏》这幅画的时候,就像一见钟情一样,感到了一种强烈的想要通过文字将它创造出来的欲望。”
图注:法国画家泰奥多尔·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梅杜萨之筏》,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小说《梅杜萨之筏》以1816年法国护卫舰“梅杜萨”号的海难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逃亡的历史故事,以富有奇幻、怪诞色彩的隐喻暗讽社会如何像漂流的“梅杜萨之筏”一般驶向深渊,通过极具张力的语言和笔调呈现了人类必须直面的残酷现实。
弗兰佐贝尔通过诵读小说选段,将观众带回历史现场,一同感受人类在求生过程中表现出的挣扎、野蛮与残忍。
不过,作者对人性的评价整体是中立的。他说:“人是善恶的混合体,我想尽可能地去保持客观,不对人物做评价。我只想知道在那时,那些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成为那样的人。”
“我个人愿意更相信,人性有好的一面,有创造力。”作者补充道:“在极端环境里,人的创造性总能够得到体现。因为人要生存,所以肯定会找到很多的不同的方式让自己活下去。”
在诵读会上,中国的文学爱好者与弗兰佐贝尔展开了多次互动。面对“海难中,死去的人和挣扎活下来的人,谁更不幸”这一问题,弗兰佐贝尔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说:“这其实是一个关于道德的问题。在小说中,有的人没有道德,而有些人还在努力地挣扎着要保留一些所谓的道德。”
图注: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特邀请奥地利著名作家弗兰佐贝尔来华展开诵读之旅
《梅杜萨之筏》曾获尼古拉斯·玻恩奖(Nicolas-Born-Preis)和巴伐利亚图书奖(Bayrischer Buchpreis),并入围2017年德国图书奖候选名单。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弗兰佐贝尔叙事技巧的肯定,更是对其极具张力语言的赞赏。作者在小说中所使用的语言不仅描绘了种种残酷的场景,更以独特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种强烈的戏剧张力中,让人难以抽身。
当被问及在基于历史事件进行创作会遇到哪些问题时,弗兰佐贝尔坦言曾试图使用200多年前的语言去进行描述,但发现并不奏效。
他说:“像是穿上了厚重的盔甲,过去的语言是我无法承受的。最终我选择以现代人的方式来描述,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