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少在家的宝妈们发现了一个致富路:

她们只要在一个APP上买手工材料包,在家做成手工艺品,再邮寄给商家,就能赚到一笔手工费。

比如,一包朱砂珠子及配件,原材料397元,宝妈们做好就能赚到45元手工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手速快的宝妈,一小时能串57条手串,一天只要工作3小时,就能赚500多元钱,轻松月入过万。

看起来,是不错的生意。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骗子布下的局。

提前买材料的上千名宝妈,不光没收到材料包,连APP也登录不上了。

有人垫付了40万的材料费,全被骗子卷走。

她对记者说:“我女儿帮我搞,我爸爸给我穿。我们一家人都说,终于找到了一个好的活挣点钱。这种情感伤害,是永远都不能用钱来弥补的。”

这其实就是经过了精心包装,在近年来骗了无数人的刷单类诈骗:

杀鸟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中国公安部发布“十大高发电诈名单”,其中“刷单返利类”的杀鸟盘,以三成发案率,成为继杀猪盘之后的新晋“电诈之王”。

杀鸟盘,何以如此猖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杀鸟盘”,是一种升级版的刷单诈骗,因对标如笼中鸟般被困于家庭琐事的宝妈一族而得名。

“既不用成本投入,也不需要坐班打卡,动动手指就能倾家荡产”,说的就是杀鸟盘。

大部分杀鸟盘会被包装成兼职工作的内胆,骗子会通过寻找兼职,如网络声音主播、试衣员、客服、明星水军,让入局的宝妈一一中招。

只要想赚钱,就可能受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化名雯雯的受害者,就掉进了杀鸟盘骗局。

在报警的半年之前,雯雯在网上选购土鸡、土蜂蜜,被拉进了一个特产团购群。

群里很多人都是宝妈,每天聊的话题也都是家庭、孩子,雯雯一点没有戒心。

但随着她与群主日渐熟络,群主提出了一起做生意的建议。

最开始,雯雯每次就进1000元产品,卖完再上货。

但几单之后,群主就要求她一次进4万元的货品。

翻了40倍的进货款,怎能不引起丝毫怀疑?

但出于信任和对赚钱的渴望,雯雯被群主“一手交钱,一手拉黑”。

骗子蛊惑人心的能力超出想象,有人甚至报警时还在维护骗子。

河南的一名宝妈,在充值2万5千元时被提醒“需要再做一单,否则不能提现”。

她本已萌生退意,却被一名自称“可可”的骗子拦住。

可可说:“你要是不继续做,之前的钱也拿不回来了,我帮你支付一部分本金。”

这名宝妈又充值了6万元,她觉得可可非常“可亲”。

在“杀鸟盘”的修罗场,受害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接单充值,要么退出群聊及时止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没有收入来源的宝妈,被迫跟骗子双向奔赴。

想“赌”一把的宝妈吕瑶,抱着给女儿赚点奶粉钱的简单想法,4天刷单赚了800元后,在两小时内转给骗子15万4。

为此,她的丈夫一气之下带女儿离开了家。

骗子拆家容易,可一旦受害人清醒过来想维权,就难上加难。

有人报警,警方一路追查,结果拔出萝卜带出泥,一直追到迪拜才找到了涉案的16名电诈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庭审现场

经统计,这个团伙共伤及被害人189名,诈骗金额高达270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诈骗分子只是以帮商家刷单为幌子,把无业人士当成了小额提款机。

然而随着经济环境变化、职场内卷,想“赚点小钱补贴家用”的人越来越多,骗子的套路也不断升级。

据媒体报道,一些没有固定工作的单身宝妈,在抖音上应聘试衣员,却被杀鸟盘骗了58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杀鸟盘”包含四个基本步骤:诱鸟、喂鸟、醉鸟、杀鸟。

骗子分工明确,有负责找人的“拉手”、专门活跃气氛的“炒群”,还有在幕后指导客服、实施逼单的“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宝妈们被“拉手”在各类平台布下的兼职信息吸引,留下联系方式,被拉入兼职群聊。

这便是第一步,诱鸟。

刚进群时,受害人只是做点小任务,抢一抢红包,少则三五十,多则一两百。

期间多个“炒群”不间断地在群里聊八卦、话家常,让受害人卸下所有防备。

宝妈李颖,原本已经要退群,却被温情脉脉的闲聊和不时跳出来的红包拌住了脚。

“喂鸟”的拉扯,就发生在不经意间。

从抢30元红包,到被群主推荐做APP任务,李颖也相信了刷单返利的商业模式,以为自己能在这个灰色系统中薅到羊毛。

李颖说:“它需要你先充钱下单,比如我充300,任务是在APP里买个微波炉,买完算完成任务,我就有430积分(430元)。这样的任务,每天做三单,就可以申请提现。”

直到李颖完成300元、2500元和6500元的三单任务,突然发现不能提现了。

李颖找到客服人员,但所谓的客服,却一边指责她没看仔细,一边催她继续做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此刻,蹲守在后台的“导师”正磨刀霍霍,准备“杀鸟”了。

在几个小时的威逼和辱骂中,李颖汇款12万元。

怎么才能把鸟杀得更干净,“导师”的套路和对尺度的拿捏很重要。

一定的心理创伤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还得让受害人在紧张的心理战中一次次崩溃,失去基本的判断力。

北漂过的宝妈王晓,在2022年月收入骤降到2000元,她进入刷单群后很快就开始接“充5000返7000”的任务。

但这个任务,是杀人诛心的“联单”。

跟王晓一起进入联单群的,是客服(导师)和另外三名宝妈(也都是演员)。

每当王晓把充值流程走完,客服就会告诉她操作失误,被系统“锁单”了,她和另外三个人都要充值更高金额才能解锁提现。

对于小学生没有杀伤力的规则,在宝妈面前是地狱级难度。

因为动辄十几万,任谁都不希望它变成沉没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鹏是导师,“正式员工 艳”是鸟 受害人供图

在客服和其他三人的催促之下,王晓先后充值13800元、31800元,最后被移出群聊。

手起刀落毫不含糊,吃干抹净连骨头都不剩。

更有甚者,骗子直接招募宝妈一起行骗。

去年11月,哈尔滨警方查获了一个企业化运营的杀鸟盘窝点,其中为骗子们拨打诈骗电话的,就是几个28-40岁的宝妈。

她们在线上兼职,每天工资200元,日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宝妈”群诈骗案犯罪嫌疑人被抓

杀鸟盘也有高端局。

有经济基础的宝妈,会被推荐会员制玩法。

她们在骗子的APP上刷会员,从白银到黄金、铂金、钻石,10万块能刷到钻石四级,而这时距离至尊会员还差30万。

被刷的产品包括53664元的名表、68700元的金条,甚至16万元的集成烹饪中心。

会落入怎样等级的杀鸟盘,唯一的衡量指标,就是银行卡上的存款数额。

有人为了拿到高额返利,甚至掏出了125万元的购房款。

真可谓:“本想建高楼大厦,却被骗子把地基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地气的反诈横幅 图源:央广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电诈恶势力中,已有三大“盘”系杀手:杀猪盘、杀鸟盘、杀鱼盘。

三大盘分别主要针对单身男性、宝妈、创业失败者,形成标准化流程,在诈骗领域属成熟技术。

盘系诈骗总能顶风作案,直接原因就在于伪装。

据宝妈王晓透露,她曾经的兼职刷单群里,是有展示公司营业执照的,她到网上去查过,是一家正规公司。

但法律背书的障眼法,只能算是盘系诈骗的前菜。

盘系诈骗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玩弄人性。

首先,是对需求的操纵。

拿杀猪盘来说,受害人最开始不过是想谈一场恋爱,最终却把裤子都赔进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恋爱是真需求,但跟恋爱对象一起赚钱,就是骗子刻意“养成”的伪需求,最终骗子会想方设法让受害人为此买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杀鸟盘利用了宝妈想找工作赚钱的强烈需求,无中生有了一个极低成本、极高收益的兼职灰产。

玩人性是骗子的专业,是他们拿来吃饭的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骗子可能使用的AI动态换脸技术

可对于普通人来说,却是降维打击。

更让人难以招架的是,骗子们不仅有需求导向的上层建筑,还有PUA邪术这个底层逻辑。

邪术级PUA,当年在渣男圈内非常盛行,终极目标就是用精神控制的方法,“推倒”相当数量的女孩:

一周成功推倒2个;

半年后完成百人斩;

学习PUA后,达成500人战绩。

在杀鸟盘中,很多骗子就用了PUA中的“五步陷阱法”,让受害人从好奇到着迷,如不充值刷单,就实施自尊摧毁。

这一招骗子们也学到了。

如果有人萌发退意,就会被群内的骗子演员PUA了:

“完成不了就不要获取任务,获取完成不了还赖别人!”

“错就是错了,谁能给你的错误买单!”

被骗之后,很多宝妈怕被家人埋怨,会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但也正是这份隐忍,为骗子留下了活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司化经营的诈骗窝点被查处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然而,若想将他们赶尽杀绝,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作为普通人我们必须记住:

骗局的可憎之处,永远不是弱小之人敢于俯瞰深渊。

而是邪门歪道,被披上了爱与成就的外衣。

参考资料:

1.谈心社《一天被骗10万,谁在狩猎全职宝妈》

2.她刊《全职宝妈,永远生活在诈骗中》

3.极昼工作室《「杀鸟盘」围猎求职宝妈》

4.今夜九零后《性邪教PUA,你还要“吃掉”多少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