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方媒体近日报道,伴随着全球政治局势的高度动荡,处于冲突漩涡中心的欧洲,同样也发生了巨大的风向逆转。而围绕俄罗斯角度来看,先是对俄罗斯极为强硬的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辞职,后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发出警告,担忧俄罗斯会全面断供对德国的天然气供应,因此叫停对乌克兰9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企图换取俄罗斯的高抬贵手。法国财政部长在近日也同样担忧,俄罗斯在启动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年度维护后,俄方可能以此为借口,完全停止对法国的天然气供应,此举将会加剧欧洲天然气的短缺。德法两国的正在进行的过冬能源储备,将面临不足以撑过寒冬的窘境。基于这种背景,法国在对俄态度上,也开始出现了罕见的软化,配合德国阻拦对乌克兰的援助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透过英国,德国,法国的相继变动,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背后的妥协信号,这不仅反应出欧洲多个大国在针对俄乌冲突的立场上发生了微妙变化,也意味着欧洲多国在对俄罗斯的态度上,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软化,这对于当前紧张的俄乌冲突局势,美俄博弈势头而言,毋庸置疑是一个好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一向对俄罗斯强硬的英法德三国,如今却表现得如此弱势呢?原因其实并不难分析。第一,从经济层面上讲,俄罗斯手握能源杀手锏。尽管过去几个月以来,欧洲多国一直在削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但是就目前而言,俄罗斯的天然气依然是欧洲多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渠道,现阶段在全球天然气供需已经失衡的情况下,短期内要想取代俄罗斯,根本就不太现实。基于这种情况,为了能够过好接下来的冬天,德法两国必然作出妥协。而从能源短缺诱发的通胀来看,目前欧盟与英国的CPI数据屡屡创新高,国民对此怨声载道已经成为常态,英国首相约翰逊被迫下台,法国总统马克龙面临被架空,德国总理朔尔茨支持率下滑,都无不印证着能源通胀对欧洲民众,对欧洲政坛带来的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德三国自然不得不低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从地缘战略层面上讲,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合作令人害怕。过去几十年来,一直是北约战略东扩威慑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安全。但是近段时间,随着普京公开表态加速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一体化,对白俄罗斯提供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等一系列行为,可谓是对西方各国构成了有力震慑,一旦俄白一体化顺利实现,俄罗斯的兵锋将会直指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等国,进一步加剧欧洲的地区安全局势。基于俄罗斯西扩的反击,英法德三国自然也看出事态不妙,开始释放出服软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从俄乌冲突角度上讲,英法德三国介入注定徒劳无功。伴随着俄军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特殊军事行动的持续推进,胜利的天平其实已经倒向了俄罗斯一方。而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武器援助和军事人员培养,也并未达到想象中的效果,反而让大量的杀伤性武器流入黑市,随时可能反噬西方国家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德三国自然也明白,如果继续让战争下去,也许会阻碍俄罗斯军队的步伐,但是改变不了俄罗斯最终的胜利,甚至有可能让乌克兰成为欧洲动乱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面对于普京当局手握能源,战略西扩,军事行动碾压的三大利器,英法德三国如今也只能认清现实,被迫低头妥协,而这也意味着欧洲即将变天了。激进派首相约翰逊落幕,新任首相大概率不会再如同约翰逊一般强硬。而马克龙如今也被国内反对派党派所制约,再难一意孤行跟着美国继续对付俄罗斯,朔尔茨也不得不面临来自国内巨大的压力,被迫向俄罗斯妥协。一旦这些事情全面应验,对于俄罗斯而言,必然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这也意味着俄罗斯最终成为了这场博弈的最后赢家,帮助俄罗斯奠定在欧洲不可动摇的地位。